正月十五有什麽花燈
正月十五有什麽花燈,正月十五是由壹些風俗習慣的,不過很多地方在飲食上面,大多會比較統壹,中國花燈是多種技法、多種工藝、多種裝飾技巧制作的,下面看看正月十五有什麽花燈。
正月十五有什麽花燈11、宮燈
宮燈,是中國馳名世界的特種手工藝品。宮燈因多為皇宮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宮燈的造型十分的豐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圓珠、花籃、方勝、雙魚、葫蘆、盤長、艾葉、眼鏡、套環等許多品種,尤以六方宮燈為代表。宮燈的制作也是十分復雜的,主要用雕木、雕竹、鏤銅作骨架,然後鑲上紗絹、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繪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各種吉祥喜慶的題材。上品宮燈還嵌有翠玉或白玉。
2、走馬燈
走馬燈古稱蟠螭燈(秦漢)、仙音燭和轉鷺燈(唐)、馬騎燈(宋),漢族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壹,屬於燈籠的壹種。它是花燈藝術中壹類獨特的觀賞燈種其聲譽傳遍海內外,常見於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燈內點上蠟燭,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象便不斷走動。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制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妳追我趕壹樣,故名走馬燈。走馬燈內的蠟燭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馬燈時要放正,切勿斜放。輪下點燃蠟燭,熱空氣上升,引起空氣對流,使輪子轉動,紙像也就隨之轉動,畫面連續不斷,動感很強,引人入勝。
3、兔子燈
兔子燈為三頭並列***壹體,中間的頭很大,俗稱“兔婆”,兩邊的頭較小,故稱“細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紅、白、綠紙糊成,中插燈芯,點燃後提著走。相傳這是有人盼子心切,以兔子會生子為象征,有多子多孫的意思,流傳至今。
4、荷花燈
荷花燈古代是閩南地區男女青年在元宵節上互相贈送的禮物,有豐富寓意。後來通常在元宵期間被贈送給新婚夫婦,送上壹對花燈,據說祈福可以生下健康的胖娃娃。
5、龍燈
中國是龍的故鄉,中華民族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燈,亦稱“龍舞”,是中國民間燈飾和舞蹈形式之壹,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龍是五瑞獸之首,龍文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圖騰文化。龍燈前有龍首,身體中間的節數不等,但壹般為單數,每節下面有壹根棍子以便撐舉。每節內燃燒著蠟燭的就稱為“龍燈”,不燃蠟燭的.稱為“布龍”。舞時,由壹人持彩珠戲龍,龍頭隨珠轉動,龍身龍尾的人各舉壹節相隨,上下掀動,左右翻舞並以鑼鼓相配合,甚為壯觀。自古以來,有關龍的傳說浩如煙海,龍也成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象征。
6、紗燈
紗燈,是用麻紗或葛麻織物作燈面制作而成,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紅紗燈亦稱紅慶等,通體大紅色,在燈的上部和下部分別貼有金色的雲紋裝飾,底部配金色的穗邊和流蘇,美觀大方,喜慶吉祥,多在節日期間懸掛。影紗燈則以各色麻紗蒙制,上面多繪花鳥魚蟲、山水樓閣等,並配上金色雲紋裝飾及各色流蘇,鞥是五彩繽紛,爭奇鬥艷,為佳節喜慶增添光彩。
正月十五有什麽花燈2元宵節為什麽要看花燈
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
據傳,鬧花燈的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壹年壹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始於漢朝。隋唐時發展成盛大的燈市。到宋元時期,京都燈市常常綿延數十裏。燈會的時間,漢朝只限於正月十五壹夜,唐玄宗延長到三夜,到明朝規定從正月初八壹直持續到正月十七。唐朝燈會中出現了雜耍技藝,宋代開始有燈謎。明朝有增加了戲曲表演。
元宵節的節日美食
1、湯圓和元宵
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元宵,都是為了求壹個全家團團圓圓的美好寓意。制作湯圓和元宵的主要原料都是糯米,其性平、味甘、補虛調血、健脾開胃、益氣止瀉,有暖中、生津和潤燥的功能。湯圓的內餡甜、鹹、葷、素皆有,而元宵則多為甜餡,壹般是果料和幹果為主。
2、生菜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壹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於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財”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3、元宵茶
在陜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就是在熱湯面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的攝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麽油膩,對於由於節日多食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營養更為全面。
正月十五有什麽花燈3正月十五有什麽風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在中國也有了非常久的歷史,而元宵其實做法是比較多的,而且吃起來也有不同的味道,不過每個人吃元宵,其實基本上都是因為元宵能夠代表著團團圓圓,也希望大家日子能夠越過越紅火,另外,在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元宵有壹定的差異,但大多數的寓意都是希望來年能夠有更好的運勢,壹家人能夠團團圓圓。
賞花燈
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當時是明帝提倡佛教,所以說聽別人說到佛教是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的,所以他在這壹天希望點燈進否通過這樣的做法,讓將來的運勢會變得更好,慢慢的這種佛教的禮節就逐漸成為了民間壹個非常盛大的活動,所以在這壹天裏面都是會賞花燈的,尤其是從宮裏傳出來的,所以會更加的盛行。
舞龍燈
大家都知道龍在我們中華民族是有著非常不同的寓意的,龍代表的是我們中華的壹個吉祥象征,而在正月十五這壹天舞龍的話,就代表著將來能夠有更好的運勢,而且舞龍的時候會仔歌仔舞也非常有熱鬧的氣氛,對於人們來說,在集市上最為熱鬧的不過就是這個了。在元宵節這壹天,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