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武術上說“內練壹口氣,外練筋骨皮”,那這兩樣要怎麽練啊

武術上說“內練壹口氣,外練筋骨皮”,那這兩樣要怎麽練啊

“內練壹口氣,外練筋骨皮”,這是壹句很多人都知道的拳諺,雖然大家都能說出來,但多數習武之人都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難以悟透其中的道理,更不要說將其表現在習武的過程之中了。在這裏,筆者僅以壹家之言,對此拳諺進行剖析。 這裏講的“內氣”,在中醫學和武學上的定義非常相近。實際上,“氣”在人體內的意義有二:壹是指呼吸之氣,二是指人體內在之氣。《內經·素問》中說“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咽喉)”,意思是說“天氣”從呼吸而人肺,“地氣”(即水谷之氣)從飲食入於咽。《內經·靈樞》中又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進壹步證明了“真氣”是水谷之氣與呼吸之氣合並而成,具有充養全身的功能。由此可見,“真氣”就是人體的根本,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古人認為“精、氣、神”為人身三寶,可見“氣”是壹種非常重要的物質,尤其對人體血液有調和推動作用。中醫學講究“氣為血之帥,氣行血自行”,而人體若沒有血液的循環滋養,就不能產生生命活動。所以說,“氣”為生命的基礎。《易筋經》中說“精氣神乃無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因此“練有形者為無形之佐,培無形者為有形之輔”。真氣是無形之物,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但又客觀存在,是生命活動的依賴。“精”、“神”及肉體都通過它才可得到調養。同屬無形之物,“精”與“神”我們只能靠意念去調整,而“氣”卻可以通過形體的鍛煉來加強運養,所以說習武提倡練內氣是有其實際意義的。 練內氣是習武者必下的功夫之壹。早在幾千年前,莊子就提出“吹吐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之論,同時代的孟子也說“養吾浩然之氣”。所以,內練氣,外練形,以形運氣,以氣養形,氣形合壹,方臻上乘功夫。拳經所說“內三合”、“外三合”是練內氣與外形的具體要求,是人身內因與外因的結合。內氣足則對人體有滋養、榮潤的功能,外形動也能對內氣有壹定的調整作用,它們具有互補性,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 具體怎樣練內氣、外形,武術界各家門派各有不同之法,而且內氣的練法內家拳與外家拳也有別。但筆者認為,內家拳、外家拳在練氣的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方法和操作形式上略有不同。許多現代拳術練氣之法過於復雜,把本來至簡之理弄成千法百規,有什麽神運、運周天、采氣、開氣竅、內丹法等壹系列法理,如同作繭自縛,其實收效甚微。因為練氣是壹種無形的鍛煉,所以不能排除壹些習武之人超常發揮,而在練外形上卻很少有突破,基本沿用傳統武術的訓練方法,單壹依靠器械練習。實際上,要想證明自己所習之拳術是否有意義,壹是看養生效果,二是要體驗實戰效果,如此壹試,便發現所習拳術的高低真偽。 練內氣和外形,在內重養生功能,在外則重技擊功能,表現非常豐富。首先,內氣足則內臟功能強,內力實則心肺功能高,人體耐力好,並可具備壹定的抗擊打能力;其次在外形上,筋粗、骨硬、皮厚、肌肉彈性好,可具備壹定的打擊力度,速度反應快,因此在實戰中不怕對方捏、拿、抓、打,因此可以說“內練壹口氣,外練筋骨皮”這句話高度地概括了習武的整個過程。 ,“內練壹口氣,外練筋骨皮”不只是壹句習武的拳論,它集合了哲學、技擊、養生三大領域理論,是對傳統武術的高度總結,具有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指導作用,是習武之人功力的最終表現。

  • 上一篇:柬埔寨榮登“最實惠的旅遊目的地”榜單 ,柬埔寨有哪些特色景點和美食呢?
  • 下一篇:求:能夠形象貼切生動描寫樂器 "簫 ":聲音的擬聲詞語--簫聲音的象聲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