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何表現國畫中的虛與實

如何表現國畫中的虛與實

虛實以“留白”、“計白當墨”、“以實觀虛”的理念來表現畫面,給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間。中國畫講究意境,“意象外之意”。這是中國畫傳統畫家人文氣質的體現,也指人的思想、情感、意趣等。它是人的主觀精神,是人的心靈顯現,也是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真實體驗。凡是從真誠地體驗中產生的畫中之象和畫外之意,總能打動人。然而意的表達,總要借助形象,“借物抒情”。沒有形,“意”無寄托,所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就是畫面所有的因素融會得恰到好處,十分到位,所以中國畫是壹種“意象”藝術,“意”起著支配作用,“象”從屬於“意”。以“意”造象,壹切以“意”為之。

象為“實”,意為“虛”。每個畫家在對繪畫藝術形式的表現上都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藝術處理,並體現出時代美學的觀念。繪畫的創新,必須廣泛借鑒和吸收,博采眾長,在題材的選擇上從壹個新的角度去表現事物,這不僅在壹定程度上豐富了藝術表現力,同時也開拓了新的審美領域。只有廣泛吸收,大膽探索,才能在繪畫道路上有出路;只有思想敏銳、寬容博大、敢於超越,藝術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繪畫是視覺的藝術,繪畫中美的視覺形象是通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中國畫講究以線造型,書法用筆。用線造型是工筆人物畫的造型語言,是構成中國工筆人物畫形式美的重要因素。通過對線的氣、骨、韻、力等內在品質的追求,結合“中鋒形筆”、“骨法用筆”等具體運筆要求,把所要表現的繁雜的自然物象進行條理化,用線條對構成畫面的造型因素進行提純,從而使畫面中的形象得到凝練。中國畫在構圖上是散點透視構圖,追求在平面上的點、線、面的節奏感。把不同時間、空間的事物組織在同壹畫面,以自己程式化的語言使它們更為協調完美。中國畫的色彩不是自然物象的還原與再現,不受光源色、環境色及固有色的影響,而是概括畫面的需要,加上作者的感受獨立發揮,其色彩不是為了表現自然物象色彩的逼真,而是為了營造畫面意境和情致的需要。

實的物象是通過壹定的外在藝術表現形式呈現在畫面中的,以表達畫家對現實生活的審美認識和審美理想。而工筆人物畫中的所謂虛,正是畫家畫面中呈現的審美情感和美學思想。時代不同,繪畫觀念也不斷變化,虛與實的概念在每個藝術家心中有不同的理解。工筆人物畫中實的部分始終是神態各異的人物形象,虛則是這種畫面形式背後隱藏的意象形式,每幅畫都有實有虛,形成虛實相生的畫面關系。每幅作品都是在“虛實”交融中形成畫家所追求的有意味的繪畫形式的,它也是“物象”與“心象”交融的過程,是畫家主觀情感與外在物象相融而生的,是畫家心靈的獨白。工筆人物畫家非常註重通過其塑造的畫面形象來傳達情緒,通過意象構圖、意象造型、意象用色的原則追求壹種意境。中國畫在構圖、造型、用色上都遵守寫意性這壹特征,工筆人物畫亦遵循了中國畫寫意性的本質。

在構圖上,中國畫註重“留白”。空白能給觀者以豐富的想象空間,能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境界。中國畫的“留白”是中國傳統畫家追求的審美境界,是幾千年中國文化的凝練。留白藝術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壹大特點,也是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之壹。在留白之處,畫家以書法、詩詞、印章等來補白。隨著中國畫領域中文人水墨畫的發展,中國畫就壹直講究“見素抱樸”和“計白當墨”的藝術原理,可以說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畫的構圖學問,千百年來讓中國藝術家競相挖掘,樂此不疲。這也是與西方繪畫的最明顯的區別。現代工筆人物畫家們在造型上遵循中國畫講究的“以形寫神”的原則:形,是指客觀事物可以看得見的形態、形象、形體,也就是上述所說的“象”,是實的部分;神,是指事物的內涵,精神氣質和氣韻,是指畫面虛的部分。所以畫家在表達對象時,須先將作者之感情移入對象中,熟悉其生活,並由作者內心之感與其相應,結合形象與技巧配置,容入畫中。

所以,中國畫不僅強調“形似”,更加強調“神似”,只有達到神似的作品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出物象的本質特征,塑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這也是中國畫造型上虛實相生的體現。同時,中國畫的造型又是以線條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線條是中國畫造型中最基本的語言,是畫家從客觀世界中所抽取出來的,是畫家主觀精神的文化,是畫家主觀精神的載體,是畫家性格的體現。畫家通過線的長短粗細,剛柔強弱,輕重疾徐,濃淡幹濕,轉折頓挫,表現出物體的輪廓、體積、明暗對比、節奏等和虛實相生的關系。在工筆人物畫中那些隨線而生的人物形態是畫家心境的表現,情感的抒發。中國畫線描的發展,來源於生活,它是從生活中提煉概括出來的。中國工筆人物畫的用線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繪畫用線的魅力。另外,除了情感的抒發,它又能表達物體的立體、遠近,有豐富的表現力。傳統繪畫中用“春蠶吐絲”式的線描來表現頭發,而衣紋的線描壹般是外輪廓線,表現結構的線要粗些,裏面的輔助線要細些,這樣不但加強整體感,並使其與背景拉開距離,使整個形象更加鮮明。表現皮膚常采用柔潤的線,這些線都以中鋒用筆。傳統用筆之所以采用中鋒,在於中鋒線堅韌渾厚,有助於彌補平面性造型的單薄之弊。工筆人物畫追求線描抒寫出的氣韻意味,使之成為有意味、有內涵的形式,並形成形與意、虛與實、靜與動、柔與剛的種種變化。它壹方面隨物象的“質”、同時它又隨著畫家精神世界的“神”變化而變化,它是中國繪畫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是“虛”與“實”在線造型上的體現。

元朝謝赫在“六法”中提出“隨類賦彩”,說明了中國畫在色彩方面的基本出發點:畫家所畫的色彩不僅隨著客觀物象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隨著畫家主觀精神的變化而改變,它是畫家主觀感受的理想表現。它不同於西方繪畫的寫實性,不遵循西方繪畫理論中的色彩學原理。它沒有環境色和條件色的限制,它只能采用同壹種顏色的平塗與渲染來表現物象。通過顏色的深淺變化與色的配置對比達到色彩的和諧。這是中國畫用色理念中的意象用色,也是畫家用色虛實相生的表現。在創作中畫家應始終保持自己的個性,新鮮的感覺,才能賦予色彩情感的內涵。我的畫用色時也遵循中國畫的色彩觀念,因色是情感的直接流露。我在設色時,盡量使色彩濃麗的蒙古族服飾顯得沈著大氣;畫畫用色單純而豐富,力求色彩古厚、典雅、含蓄,充分體現蒙古人的精神氣質與個性,同時表達我自身對色彩的審美觀。

“虛”是本質的、抽象的,對“實”的要求是深刻的、完美的。兩者是屬於對立又統壹的審美範疇。構圖、造型、設色,虛實相生的創作理念始終貫穿在傳統和現代的工筆人物畫中。如果作品過分追求實的部分,而忽略了對虛的滋養,那畫面必將平庸而無動人的力量;而過分追求虛的理念,沒有對實的部分的塑造,那麽作品不會立得住。所以說如何更好地運用“虛實相生”的關系進行創作是壹幅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

  • 上一篇: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 下一篇:求四川有哪些特產適合贈送親友,哪位大俠幫忙指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