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求對高中課本紅樓夢節選部分人物服飾分析!`

求對高中課本紅樓夢節選部分人物服飾分析!`

編者按從清代人物畫家改琦,到當代影視劇創作人員,對清代小說《紅樓夢》中人物服飾形象的塑造,大都以明代漢裝為模式。日久天長,大家也就對這壹系列形象認可了,倘若有誰改為清代服飾,反而很難得到人們的認同。我們在這裏探討壹下紅樓夢中關於服飾的描述,似乎能看出些什麽來。

事實上,《紅樓夢》是清代小說,文中雖對描寫時代背景十分含糊,但書中的服飾形象,有壹些是漢族歷代傳承的服飾,也有很多是清代人的穿著。如第四十九回中史湘雲穿著“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裏子裏外發燒大褂子”。“裏外發燒”是指衣服(冬裝)外表和裏面都用毛皮,清乾隆、嘉慶年間盛行。雖然目前“紅學”研究人士對曹雪芹卒年至少有三種說法,可是1763年除夕也罷,1764年初春也罷,都是指乾隆二十八年或二十九年。據此我們可以認為,這種富人借名貴毛皮以顯闊的裏外發燒皮衣流行壹時,正是曹氏自己親身經歷的。

再有,黛玉初至榮國府時,見到王熙鳳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第四十九回中的李紈穿著“青哆羅呢對襟褂子”。襲人要回家探親時也是在“桃紅百子刻絲銀鼠襖子”外,再套上“青緞灰鼠褂”。“褂子”稱謂雖說明代時已有,但明代方以智《通雅·衣服》中說:“今吳人謂之衫,北人謂之褂。”徐珂《清稗類鈔·服飾》中說:“褂,外衣也,禮服之加於袍外者,謂之外褂,男女皆同此名稱,唯制式不同耳。”趙振民《中國衣冠中之滿服成分》索性認定:“中國古無‘褂’字……蓋滿制也。”結合明人所說的“北人”,也可以認為是山海關、張家口外人。應該說褂子是清代人對肥大上衣的習慣稱謂。

第五十壹回寫金桂的丫環寶蟾,穿壹件“片錦(金)邊琵琶襟小緊身”,琵琶襟是壹種曲襟,轉角之處呈方形,與清代缺袴袍壹樣,是較為典型的馬上民族服式。琵琶襟馬甲在清代流行。

寶玉的服飾形象在書中多次出現,常描寫為“穿壹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第三回),或是“穿著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第八回),或是“穿著白蟒箭袖”(第十五回),還有“大紅金蟒狐腋箭袖”(第十九回)。箭袖雖說明代已有,但是人們穿著不多,主要限於射手等。因為箭袖即馬蹄袖,衣

服袖身窄小,袖端頭為斜面,袖口面較長,弧形,可覆住手背,以便不影響射箭且又可保暖。清代宮廷早期因極力主張“不廢騎射”,因此將箭袖用於禮服,成了清代男服的典型制式。另外,繡蟒的袍,在明代時為職官常服,只有清代,才放寬穿著範圍。《大清會典》中曾記親王、郡王、貝勒以及侍衛、公主、命婦等人都可以穿蟒袍。區分等級的辦法主要是衣上的蟒數和蟒的爪數(如四爪、五爪之分)。

服裝面料中幾次涉及“洋”字,如第三回中王熙鳳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第四十九回中薛寶釵穿壹件“蓮青鬥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絲的鶴氅”,均為舶來衣料。

發型如第七十壹回中,寫迎春房裏的丫環司棋梳著“鬅頭”,這是壹種蓬松的高髻。清代人文康寫清代康熙末年雍正初年的《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八回中,即有“梳著大松的鬅頭”之說。這說明《紅樓夢》中服飾有不少直接描繪的就是清代服飾。

束發冠

第三回寫寶玉頭上戴著束發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

按:明劉若愚《明宮史》水集“束發冠”條雲:“其制如戲子所戴者,用金累絲造之,上嵌晴綠珠石。每壹座有值數百金,或千余金,二千金者。四爪蟒龍在上蟠繞,下加額子壹件,亦如戲子所戴,左右插長雉羽焉。凡遇出外遊幸,先帝聖駕尚此冠,則自王體乾起,至暖殿牌子止,皆戴之。各穿窄袖,束玉帶,佩茄袋、刀蛻,如唱《咬臍郎打圍》故事。惟塗文輔、高永壽年少相稱,其年老如裴--、史賓等戴之便不雅觀。”據此可知,寶玉的壹身打扮,頗似明代少年公子極華貴的裝束。

鶴氅

第四十九回寫黛玉罩了壹件大紅羽紗面白孤皮裏鶴氅,薛寶釵是壹件蓮青鬥紋錦上添花洋線番羓絲的鶴氅。

按:“鶴氅”二字,見於古代典籍。《晉書·謝萬傳》雲:“著白綸巾,鶴氅裘。”《世說新語·企羨》:“孟昶未達時,家在京口,嘗見王恭乘高輿,被鶴氅裘。於時微雪,昶於籬間窺之,嘆曰:‘此真神仙中人。’”《五代史·盧程傳》雲:“戴華陽巾,衣鶴氅,據幾決事。”又據徐灝《<說文解字>註箋》雲:“以鷙毛為衣,謂之鶴氅者,美其名耳。”可知鶴氅是壹種以鳥毛為原料的毛織物,故名。但到底什麽樣式仍費解。唯明劉若愚《明宮史》水集“氅衣”條雲:“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舊制原不縫袖,故名之曰氅也。彩、素不拘。”這就說得比較清楚。大概樣子像道袍,而不縫袖,所以披在身上像壹只鶴。這種服裝在明代宮中有之,當然勛臣貴族之家亦效仿焉。

又,清曹庭棟《養生隨筆》卷三“衣”類雲:“式如被幅,無兩袖,而總折其上以為領,俗名‘壹口總’,亦曰‘羅漢衣’。天寒氣肅時,出戶披之,可禦風,靜坐亦可披以禦寒。《世說》王恭披鶴氅行雪中,今制蓋本此,故又名氅衣,辦皮者為當。”所說基本壹致。

白狐皮

第四十九回,黛玉罩了壹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皮裏鶴氅。

按:《史記·孟嘗君列傳》雲:“孟嘗君有壹狐白裘,直千金。”足見,白狐皮歷來是名貴的皮裘。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也說:“凡狐貉亦產燕、齊、遼、汴諸道。純白狐腋裘價與貂相仿。黃褐狐裘值貂五分之壹,禦寒溫體功用次於貂。”

貂鼠皮

第四十九回寫史湘雲穿著賈母與她的壹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裏子大褂子,大貂鼠的風領圍著。

按:貂鼠皮也是極珍貴的皮料,被稱為“關東三寶”之壹。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介紹說:“貂產遼東朝鮮國。其鼠好食松子,夷人夜伺樹下,屏息悄而射取之。壹貂之皮,方不盈尺,積六十余貂皮僅成壹裘。服貂裘者,立風雪中,更暖於宇下。瞇入目中,試之即出,所以貴也。色有三種,壹白者曰銀貂,壹純黑,壹黯黃。”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載:“三品以上者始服朝衣,惟起居註銜者否認論;四品以上服貂褂,惟翰詹科道不論。其批本奏事,軍機處章京及內廷行走之員,非四品亦準穿貂褂,自乾隆三十七年始。”福格《聽雨叢談》卷二“皮裘”雲:“本朝惟外褂之毳向外,若袍襖皆向內也。親王、郡王而外,不準服用黑狐。文職壹、二、三品許服毳外貂鑲朝衣,武職三品弗及也。文四品、武三品準服貂鼠、猞猁猻。五品至七品筆貼式、護軍校準用貂皮領袖帽沿。八、九品官不許穿貂鼠、猞猁猻、白豹、天馬、銀鼠。若侍衛、翰詹科道、軍機章京,無論品級,均照三品服色,其往口外寒冷地方出差之滿州、蒙古、漢軍官員,均準照常穿用貂鼠、猞猁猻,不拘品級也。”兩說略有不同,但貂鼠皮非壹般皮裘可比,於此可見,從賈府諸人把貂裘當作私居便服,說明他們窮極奢華到了何種程度。

哆羅呢

第四十九回,李紈穿壹件青哆羅呢對襟褂子,寶玉穿壹件茄色哆羅呢狐皮襖子。

按:清朝初期、西歐國家使節來中國時,常向清帝進獻哆羅呢絨。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順治十三年,荷蘭國進物中有哆羅絨,康熙六年又進哆羅呢和哆羅絨。康熙九年,西洋國進哆羅絨。康熙二十五年,荷蘭國又進哆羅呢和哆羅絨。雍正五年,西洋國又進大紅哆羅呢,乾隆十七年又進各色哆羅呢。又,西方傳教士艾儒略所著《西方答問》卷上談及西方土產時曾說:“至於蠶絲、棉花、花草諸果品,種種皆同。所異者如絨緞之類,有鎖袱、多羅絨,有金銀絲緞,壹匹值 壹二百金。”乾隆時,**人澤元愷著漢文《瓊浦偶筆》卷二記中國商人汪竹裏語雲:“近世大臣薨逝,朝廷有賜多羅被殯殮者,系西洋所貢,類如明鏡。”又雲:“呢即明鏡也,唐山呼為哆羅呢,系西洋所產,故有番字識號。”

以上資料,引自方豪《從<紅樓夢>所記西洋物品來考故事的背景》壹文,從這裏可以看出,哆羅呢是舶來品,而且是價格昂貴的貢品,實際上就是壹種闊幅的呢絨。

鳧靨裘

第四十九、五十二回寫寶琴所披鳧靨裘,就是野鴨子頭上的毛作的。

按:鳧靨裘的名稱未見著錄。據吳世昌考釋,《西京雜記》載,司馬相如在成都“以所著鹔鷞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為歡。”據《爾雅翼·釋鳥》雲:“鹔鷞,水鳥,蓋雁屬也。舊藏雲:‘有鳧鴛鴦,有雁鹔鷞’。高誘註《淮南子》雲:‘長頸綠色,其形如雁。’”所以,鹔鷞裘很可能就是用鴨子的毛做成的。又,《晉書·武帝紀》雲:“鹹寧四年十壹月辛巳,太醫司馬程據獻雉頭裘。帝以奇技異服,典禮所禁,焚之於殿前。甲申,敕內外有敢犯者罪之。”又,《南齊書·文惠太子傳》雲:太子“善制珍玩之物,織孔雀毛為裘,光彩金翠,過於雉頭遠矣。”此則進壹步說明雉頭裘是存在的,這是更接近於鳧靨裘的壹種鳥毛織物。

抹額、昭君套

第三回寫寶玉頭上戴著束發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第六回寫鳳姐家常帶著紫貂昭君套。第四十九回寫史湘雲頭上戴著壹頂挖雲鵝黃片金裏大紅猩猩氈昭君套。

按: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十“齊眉、包帽、昭君套”條雲:“《西雲劄記》卷壹:今俗婦女首飾有抹額。此二字亦見《唐書·婁師德傳》,又《南蠻傳》,又韓愈《送鄭尚書序》。《續漢書·輿服誌》註,胡廣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觴。’按:以貂皮暖額,即群君套抹額,又即包帽,又即齊眉,伶人則曰額子。”又,樊彬《燕都雜詠》詩註雲:“冬月閨中以貂皮覆額,名‘昭君套’。”據以上資料,寶玉所戴金抹額,乃首飾。鳳姐及湘雲所戴昭君套,乃施於冠的貂皮暖套,並非首飾。“昭君套”之名,當與王昭君出塞有關。

天馬皮、烏雲豹

第五十四回,襲人回家,鳳姐命平兒將昨日那件石青刻絲八團天馬皮褂子拿出來與了襲人。第五十二回,寶玉要到王子騰家去,賈母便命鴛鴦:“把昨兒那壹件烏雲豹的氅衣給也吧。”寶玉看時,金翠**,碧彩閃爍,又不似寶琴所披鳧靨裘。只聽賈母笑道:“這叫作雀金呢,這是哦羅斯國孔雀毛拈了線織的。”

按:《清壹統誌》雲:“沙狐生沙磧中,身小色白,皮集為裘,在腹下者名天馬皮,頷下者名烏雲豹,皆貴重。”據此,天馬皮,烏雲豹皆沙狐皮也,而下文又叫作“雀金呢”,不解。天馬皮的珍貴,可從郝懿行《曬書堂筆錄》中得到證明:“尤西堂言:‘在京師入朝時,見同官皆羊裘耳。今聞班行葉我不衣狐鉛、天馬、舍利孫者。’尢在康熙初,今百余年間,狐鉛、天馬已成為私居常服,又有骨種羊、草上霜矣。”

猞猁猻大裘

第五十三回,賈珍看著收拾完備供器,靸著鞋,披著猞猁猻大裘,命人在廳柱下石磯上太陽中,鋪了個大狼皮褥子坐下,看各子侄們來領取年物。

按:猞猁猻,又寫作扯裏猻、舍利孫,是壹種稀貴動物,分布在我國東北等地,做皮衣,極珍貴。清戴璐《藤陰雜記》記載:“‘京堂詹翰兩衙門,齊脫貂裘猞猁猻。昨夜五更寒徹骨,舉朝誰不怨葵尊。’漁洋戲作,時康熙乙亥,任葵尊宏嘉奏三品以下禁服貂裘、猞猁猻也。壹時服壓韻之穩。趙恒夫吉士元夕詩:‘憶賜瓊筵分次第,蟬貂炫服敢紛綸。’今京堂翰詹科道仍準貂,不知何年復舊。”又,郝懿行《曬書堂筆錄》也說:“尤西堂言:‘在京師入朝時,見同官皆羊裘耳。今聞班行中無不衣狐鉛、天馬,猞猁猻者。’尤在康熙初,今百余年間,狐鉛、天馬已成私居常服,又有骨種羊、草上霜矣。”以上資料說明,猞猁猻是貴重皮裘。康熙初年,朝官穿猞猁猻者極少,以後穿的人漸多,於是三十四年乃有三品以下禁服貂裘、猞猁猻的限制。大概到乾隆中葉以後,統治階級奢侈風氣日盛,禁令漸弛,穿的人越來越多。賈珍是三品威烈將軍,是不受禁令限制的。

雀金呢

第五十二回寫賈母命鴛鴦把昨兒那壹件烏雲豹的氅衣給寶玉。鴛鴦答應了走去,果然取了壹件來。寶玉看時,金翠**,碧彩閃爍,又不似寶琴所披鳧靨裘。只聽賈母笑道:“這叫作雀金呢,這是哦羅斯國拿孔雀毛拈了線織的。”

按:吳世昌在《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羽毛貼花絹”到<紅樓夢>中的“雀金呢”》壹文中對雀金呢考之甚詳。他旁征博引自漢至清初的歷史資料,確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鳥毛制的服裝有十多種,大都制成裘以禦寒,也有織成羅、緞、錦等奢侈品,供上層統治階級婦女做衣裙之用。對於清初的資料,他僅引用了吳梅村的壹首詞雲:“江南好,機杼奪天工。孔翠裝花支錦爛,冰蠶吐鳳霧綃空,新樣小團龍。”來說明孔雀毛織物的存在,似稍嫌不足。清初葉夢珠《閱世編》卷八有壹段記載,則比較翔實而且說明問題。這段記載說:“昔年花緞惟絲織成華者加以錦繡,而所織之錦大率皆金鏤為之,取其光耀而已。今有孔雀毛織入緞內,名曰毛錦,花更華麗,每匹不過十二尺,值銀五十余兩。”這就證明孔雀毛織物確實存在,而且有壹定規格,也有市場價格。不過《紅樓夢》中說它是哦羅斯國的產物,則純屬附會之談,不可信的。

又,《國學叢刊》第四冊載周肇祥《故宮陳列所紀略》壹文中也說:“乾隆時孔雀毛織成蟒衣,......皆罕見之品。”可見解放前故宮陳列所裏還有這種毛織成蟒衣的實物存在,這也是雀金呢確有的壹個有力佐證。

  • 上一篇:水虎年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漢服以哪個朝代的風格最正宗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