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龍屋最早建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漢族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擡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在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壹進三廳兩廂壹圍”。普通圍龍屋占8畝、10畝,大的占地30 畝以上。壹座圍龍屋就是壹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壘。屋內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壹應俱全,是中國封建自給自足生活的典型縮影。與眾多圓形轉龍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圍龍屋是方形的,被稱為“府第式”、“角樓”。其形制接近北方傳統的“四合院”,其文化內涵更加深厚。在市郊東源縣仙塘圩鎮周圍,保留較好的客家民居就達30多座。現這座被辟為客家民俗博物館供遊人參觀的民居是河源圍龍屋的典型代表。據記載,它建於乾隆17年(1749年),後經主人復修並擴建後棟,***66間房、24個廳、12個天井,算來這座民居的年齡已有250歲了。
仙塘這座圍龍屋規模大,結構復雜,布局講究。其中不僅有臥室、澡堂、書房、廚房,而且還有壹個四層高的樓閣。來到樓閣,大家如果留意的話,可以註意到每壹層四壁上都開有小方窗。也許有人產生疑問,這麽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嗇了嗎?我這裏要告訴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禦外敵入侵的嘹望孔、射擊孔,便於用土槍、土炮、弓箭等武器抗擊來犯之敵。圍龍屋如此設計,與當時客家人的處境有很大的關系:客家南遷入偏僻山區,受當地人的排擠和欺侮,為了壹致對外,他們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禦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這座民居最讓人費解的是有那麽多天井,那麽多廳。盡管這是壹個深宅大院,但經幾個天井透進來的光照射,各個角落也明亮許多。廳分上、中、下廳。據說上廳是為老人百年歸壽時的停放地;中廳為拜祖、議事的地方。其中,上中下廳之間都用兩扇屏風隔開,壹般在舉行婚禮時,打開下廳屏風,百歲老人歸壽時打開兩廳屏風。各們朋友妳知道?去年中央電視臺迎接香港回歸所播放的電視連續劇《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許多鏡頭,就是在這座客家的“大觀園”裏拍攝的。
圍龍屋不論是圓是方,在建築上都有其***同特點: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東西對稱,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規整。裏面的廳堂、天井為中心設幾十個或上百個生活單元,適合幾十人,上百人甚至幾百人同居壹室,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進行了改革,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單家獨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圍龍屋了,因而遺存的圍龍屋尤顯珍貴。圍龍屋的設計與建築,既有中原古樸的遺風又有南部山區的特色,融科學性、實用性、觀賞性為壹體,顯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華和高超技藝。圍龍屋與北京的合院、陜西的窯洞、廣西的“欄桿式”、雲南的“壹顆印”壹起被中外建築學界譽為中國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築物。如今圍龍屋已走出封閉的大山,走向遼闊的世界。它成了壹種歷史遺跡,壹種奇特的景觀。圍龍屋的精巧結構、奇妙布局以及豐富內涵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慣了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僅是壹種美好的享受,同時又增長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