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讀後感初讀《捕蛇者說》,那時上初三。《捕蛇者說》究竟所雲何是,不甚清楚。時過八年,其內容也幾乎遺忘殆盡,惟有“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禦之者”的“異蛇”還殘存記憶之中——大概是生來對蛇的敏感吧。現已站上講臺的我,再次捧讀起《捕蛇者說》時,忽頓覺字字是凝重的血,聲聲是沈痛的淚,令人沈思無限。 蔣氏自述自家三代居住在永州以“六十歲矣”。 這裏的“六十歲”是說六十年,即唐玄宗天寶中期至唐憲宗元和初期(746—810)這段時間。在這段歷史時期中,唐王朝動蕩不安,戰亂頻繁。先後發生過“安史之亂”,對吐蕃的戰爭等,加之唐中期土地兼並盛行,唐朝的授田法遭到破壞。為了支付各項浩大的開支,朝廷隨意增加稅收,隨意增設稅收官,巧立名目,多立名目,使人民不堪重負。七八零年,唐王朝實行賦稅改革,頒布了新法令,規定:國家按支出的需要定出征稅數額,按個人資產、田畝多少應納國稅數額。並明文規定“敢在兩稅之外加斂壹文錢,以枉法論”。新的法令看似公平,好象從百姓實際出發,實則是欺騙百姓的手段而已。百姓不可能從中受益,真正得到好處的只能是封建國家和地主。他們或是得到隨時擴大稅收的便利,或是任意進行土地兼並的便利。事實如陸贄所言:“大歷中供軍,進奉之類,既收入兩稅,今於兩稅之外,復又並存”, 加稅時還謊稱“詔敕皆謂權宜,悉令事畢停罷”,然則“息兵已久,加稅如初”。新的稅制不但沒有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反而使農村景象更雕敝,農民生活更窘困。由此可見封建的稅收並非社會主義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是對民脂民膏的搜刮,敲骨吸髓的剝削。難怪柳宗元感嘆:“嗚呼!熟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慘絕人寰的流亡圖 讀罷此文,壹幅流亡圖始終縈繞於腦際,怵目驚心。只見壹群衣衫襤褸,哭聲嗚咽,人們步履艱難地行走在荒郊野外。他們拖兒挈女,背井離鄉,壹路顛沛流離,饑不能飽腹,冷不能禦寒,病不能醫治。為了尋找心中的那方避難之所,他們頂著狂風暴雨,冒著嚴寒酷暑輾轉遷移。壹路過來,目見幾多“白骨露於野”,幾多死者相互藉壓著,幾多同伴又因饑病交加而倒下,成為新壹批“死者”,成為後壹批流亡者所見的“白骨”。為何會壹貧如洗?為何要遷徙流浪?為何要橫屍荒野?壹切的壹切皆因那甚於蛇毒的苛稅。它就像把無情的鐵鉗掐著百姓的脖子,讓他們受著生死的煎熬。可憐的永州百姓,妳們能往哪裏逃呢?殊不知“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怎壹個“樂”字了得 蔣氏告訴作者他每次交蛇後,便可以“熙熙而樂”。呵,好個“樂”字。鄉鄰們“非死則徒,十室九空”,而蔣氏卻以捕蛇獨存。專其利三世;鄉鄰們倍受襲攏,提心吊膽,而蔣氏則能“馳然而臥”——的確可“樂”。然而,蔣氏之樂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之樂嗎?非也!蔣氏言雖平淡,卻情極沈痛。要不怎能在言說時“大戚,汪然出涕”呢?正是這個“樂”和表情的強烈反差把蔣氏真實的內心世界含蓄而又鮮明地表露出來。這個樂是蔣氏在和鄉鄰們悲慘遭遇的對比中找到的壹點自慰。蔣氏之樂是和死亡相聯,與毒蛇相系的。毒蛇、死亡使人不寒而栗,想必蔣氏之樂的背後該蘊含多少辛酸苦澀,多少恐惶懼怕!真是樂中全是淚啊!蔣氏這充滿血淚的“樂”怎能不使人動容?怎能不使人“愈聞而愈悲”?蔣氏之樂尚且如此,又何況鄉鄰之苦呢?由此可見作者這是以樂寫哀,強有力地反襯出沈重的賦稅給百姓帶來的不幸和痛苦。賦斂之毒在這利害相生,苦樂相襯的客觀敘述中揭露得壹覽無余,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無限的同情 無奈的局限 本文在寫蔣氏痛陳心曲之中融入了作者強烈的個人感情。作者先“悲”後“愈悲”,他悲的是毒蛇之毒,是捕蛇者蔣氏的不幸遭遇;他“愈悲”的是賦斂之毒,是當時廣大百姓的悲慘命運。作者之悲中充滿了對蔣氏及廣大受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對統治階級的不滿。雖然作者當時被貶永州,但他依然是統治階級中的壹員。他能有如此感情,關心民生疾苦,可見其思想的進步性。然而最終他卻把問題解決的希望寄托在“觀人風者”身上,這又不得不說是無奈的局限。這個局限是歷史的局限,階級的局限,作者無法超脫。“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的實質是希望朝廷調整統治政策,用辨證唯物主義的眼光來看這只是個改良主義性質的美好希望。翻開歷史,不難看到中唐社會藩鎮割據,土地兼並,動輒則戰,朝廷財力匱乏,試想,這壹無力的希望能下閘止水般的遏制住橫征暴斂嗎? 壹堆柴木,當它的水分被蒸幹時,只需壹根火柴,便可燃起熊熊烈火。“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的百姓,油脂榨幹之時,血淚的控訴無望,改良的希望無望。這時最緊要的是壹聲革命的吶喊!滄浪亭記讀後感 名垂千古於無形! 古往今來,文人誌士,誰不想彪炳千秋,萬古流芳。也有不為“五鬥米”而到終南山采菊東南下的。說是隱士,其實那叫不得誌。妳也可以理解成吃不到的葡萄說成酸的。 那麽怎樣才可以萬古流呢,文人自有辦法“立德,立言,立誌”!立德者,集大成的就是孔子他老人家了。於是乎,我們現在標榜自己是禮儀之邦,三綱五常,還有很多的“止乎禮”都是老人家的傑作。立言,更好理解了,就是著書,要是文化底子實在不行的話,就弄個家訓什麽的,以此來訓誡不肖子孫,外人看不到不要緊,至少還有子孫看,要是計劃生育沒有普及的話,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可以流傳千秋了。立誌,這事最不靠譜,有的人就想當木匠,卻做了皇帝,有人就想寫詩,也成了皇帝,這不是事與願違麽,說說普通人吧,要是立誌當個清潔工,估計這孩子準是沒有家教,別人不說了,妳的爸媽,七大姑八大姨都不會原諒妳,立誌,是有原則的,要有崇高性,要有難度,不是壹般人幹得了的,這樣好光宗耀祖,幹部是首選,次之經商賺鈔票,再次之弄個科學家教授律師什麽的,就是不能說自己立誌做老百姓! 有能力的人,為了萬古流,也弄壹些有形的東西,修個塔,建個廟,弄個兵馬俑。這樣的話,後代子孫,也包括不是子孫的人都可以看見了,並有碑文記載:某年某月某人建。窮人家的孩子就給爹媽找塊墳地,迷信的也可以找二指先生看看風水再埋。曾經流行壹時的“XX到此壹遊”就是深的其精髓!刻到長城上,就與長城***流芳了。 現在人,壹般不這麽幹了,很多的人房子都買不起,更別說建廟,修塔了,買個墓地幾萬起,想死都死不起。雖說不好辦了,但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的老傳統不能丟,於是乎,我們發明了數碼相機,照相機,電影,DV,保管妳幾萬年以後還是活蹦亂跳的。 武術大師,長白胡子的老者,先知先覺,曾經不止壹部電影,壹本書,壹個故事裏重復N多次的告訴我們壹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有形的不長久,無形的才永遠。具體壹點說,武術中:無招勝有找,水無形,穿石爛,大道無言,道可道,非常道。 閑言碎語不多講,現在明白了吧,要想垂名於千古,那就要無名!無名?那不白活了!繞了壹圈,又回來了,生活就是個迷宮。
上一篇:如何營造課堂氛圍?下一篇:如何評價類似愛情?劇情有什麽妳喜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