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何設計家庭作業

如何設計家庭作業

在數學學習中,家庭作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作業內容、作業形式、作業量、作業批改等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數學家庭作業是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壹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是壹個促進學習內容“理解—內化”的過程,也是壹個“鞏固—掌握”的過程,還是壹個“拓展—應用”的過程。  

由此可知,數學是壹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不容忽視。小學數學家庭作業是小學生掌握和鞏固數學知識必不可少的壹部分,所以在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設計中,都應做到盡可能全面地體現出新課程標準對數學學習的要求,力求促進學生的發展。  

壹、家庭作業現狀的分析與思考 

1.存在的現狀  

現在小學生數學作業的主要來源是現成的教輔資料,如口算訓練、同步作業、作業本。數學作業不僅量多,而且只考慮到對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鞏固和應用,使得作業比較單調枯燥,而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的需要,體現不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教師方面主要表現在:(1)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量普遍偏大;有83%的同學每天需要60—90分鐘的時間才能完成數學家庭作業。(2)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形式欠豐富;有81%的教師布置的作業都是教輔資料上的習題,極少有教師自己編寫作業或者是布置動手操作、社會調查等其它作業。(3)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自主選擇少;92%的教師給學生留的作業大部分都是壹樣的,學生很少有選擇的余地。(4)教師只關註學生是否做了家庭作業;從學生的家校聯系本上了解到,如及時完成作業則會打“√”,很少有相關的評語,(5)教師批改格式簡單,標記不規範。  

學生方面主要表現在:(1)對數學家庭作業應付了事;在完成後,壹般不會主動去檢查。(2)沒完成原因五花八門;(3)在家父母陪做數學家庭作業;造成了學生對家長有壹定的依賴性,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減弱。  

2. 分析與思考  

雖然“減負”已經喊了這麽多年,但是如今的學生的課業負擔似乎越來越重,反復練習、題海戰術成了老師們的制勝法寶,“減負”問題似乎積重難返。  

學生之間作業速度相差懸殊,導致速度慢的學生出現拖拉作業現象。對書面作業和口頭作業、體驗操作程序的作業的重視度也不壹樣,許多學生更重視書面作業,自覺性不夠。有的學生還存在著怕苦畏難的情緒,碰到稍微難度大壹點的作業,就感到棘手不做了。  

大部分教師認為只要能及時批改家庭作業,沒有漏改或不改的現象,學生也能及時訂正補做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如果數學教師也像語文教師那樣高度重視書寫質量,對學生的作業嚴格要求、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數學試卷中也設立卷面整潔分和書寫質量分,學生的家庭作業也就不會出現越到高年級段,作業質量就越差的本末倒置的現象了。  

二、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的原則  

1. 針對性原則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在接受知識和思維能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面向每壹個學生個體。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要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既要有“基本題”,又要有“提高題”,要有後進生“跳壹跳能找到”的“果子”,還得有優等生覺得富有挑戰性的作業。  

2. 趣味性原則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傳統作業往往內容枯燥、形式單調,學生感到乏味。我們應該發揮作業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方面的獨特作用,力求做到題目新穎有趣,形式靈活多樣,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完成作業,在心情愉悅中鞏固知識,培養能力。  

3. 開放性原則  

在家庭作業的設計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適度地引入壹些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題目,不僅有利於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形成積極探索和力求創造的心理態勢。  

4. 實踐性原則  

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要結合學生的生活,要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協同參與,要強調實踐,強調應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 發展性原則  

《數學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要求在設計作業時,從作業內容的選擇到練習形式的呈現都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余地,作業要有助於知識面的延伸和擴展,有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6. 創新性原則  

家庭作業的設計應當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作業設計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時代的背景,結合實際設計壹些時代性比較強的作業。要打破傳統型作業整齊劃壹的格式,各展所長,各盡其能,完善個人魅力,給予學生“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的新鮮體驗。同時也讓作業成為閃現學生創造力、創造性思維的舞臺。  

三、家庭作業設計的策略  

1.作業內容生活化,呈現開放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真正的數學是豐富多彩的,不是復雜的數字遊戲,它有著實實在在、生動活潑的生活背景。從生活中來的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有意義的數學。因此,家庭作業的設計,要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要使學生感到喜聞樂見。  

如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之後,在吃晚飯的時候,利用飯桌上的東西,跟爸爸媽媽說壹說幾分之幾,並利用妳所學的分數知識,編幾道題給爸爸媽媽做。這樣的作業既新鮮又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也可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  

2.作業過程活動化,突出實踐性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成果也表明,聽和看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壹定的信息和學識,但遠遠不如動手操作給人的印象那樣深刻,不如動手操作掌握得那樣牢固,不如動手操作更能將有關知識轉化為實踐行為和能力。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感悟出數學的真諦,逐漸養成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勇於創新的習慣,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如(1)在壹年級下冊學了《認識人民幣》以後,可布置這樣的作業:去超市買東西,看清物品的價格,在結賬之前算壹算服務員該找回自己多少錢?(2)在四年級下冊學了《四則運算》以後,可布置這樣的作業。和爸爸媽媽壹起玩撲克牌,玩算“24點”的遊戲。(3)在四年級上冊《三位數乘兩位數》中,學了估算內容之後,筆者布置了這樣的作業:“晚上和爸爸媽媽出去公園或者廣場散步的時候,估壹估那裏的人數。”  

從作業的反饋來分析,這樣的作業不僅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還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每個學生對數學作業的完成都極其認真,作業應付了事的情況不再出現。因為這些作業都是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而且又是在情境中完成,不管是對於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還是成績優秀的學生,都具有壹定的吸引力。  

3.作業形式多樣化,具有趣味性  

“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作業本來是壹種操作,不限於書面形式,它還可以是壹項活動,也可以是壹件制作,家庭作業設計應該還其本來面目。  

(1)書面作業要創新,要圖文並茂,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表格、對話等形式,做到“寓做作業於興趣中”。  

(2)布置閱讀壹些數學故事、數學知識,因為我們也要註意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開展壹些數學遊戲活動,做到“寓做作業於遊戲中”。如“丁呱呱和他的夥伴們”、“八戒分桃”等故事,搶“30”遊戲,模擬購物等遊戲。這些童話故事和遊戲可能比較適合低段的學生,高段的學生可以閱讀《小學數學報》、《小學數學》等,也可閱讀數學發現和數學史中的知識,如高斯求和、畢達哥拉斯定律等。  

這樣有利於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形成積極探索和力求創造的心理態勢,從中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可見,家庭作業應具有選擇性和個性化,給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展現個人天賦提供機會,成為學生生活的壹部分,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會喜歡。培養學生的“四基兩能”,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基本數學活動經驗、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對作業不再有負擔的感覺,基本上都會對作業充滿期待,以壹種欲望、壹種積極心去完成今天的作業。  

我們相信: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作業改革必將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  

  • 上一篇:新婚之夜,為什麽叫“入洞房”?古人發明的叫法太形象了
  • 下一篇:爆米花機都是用什麽爆,用電還有煤氣。還有什麽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