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江蘇和上海有什麽特產?

江蘇和上海有什麽特產?

江蘇:碧螺春茶

中國十大名茶之壹,俗名“嚇煞人香”。康熙南巡路過蘇州,品茶後大加贊賞。因此茶采自清明、谷雨時節,被賜名為“碧螺春”,並列為貢品。

泡茶方法:取茶葉少許,撒入溫水中,其白毫會慢慢溶掉,茶葉沈下,這時杯底壹片碧綠,但水尚無味,將水倒掉三分之二左右,再沖以沸水,茶葉全部展開,此時水色淡綠如玉,茶香味醇。

采芝齋糖果

蘇式糖果享譽中華,有明貨、炒貨、軟糖、特味4大類150多個品種,如松子糖、粽子糖、花生糖、三色松子軟糖、脆松糖、松子南棗糖等,其中以采芝齋獨家生產的粽子糖最為有名。

宋錦

“錦”是壹種高級絲織品,蘇州出產的宋錦與南京的雲錦、四川的蜀錦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錦”。其織造工藝考究,經絲有面經和底經兩重,故又稱“重錦”。

宋錦最大的特色是圖案精美、色彩典雅、平整挺括、古色古香,常用於裝裱名貴字畫、高級禮品盒,也可制作特種服裝和花邊。

蘇式蜜餞

蘇州制作蜜餞的歷史可上溯到三國時代,清代是蘇式蜜餞的鼎盛時期,其中以“張祥豐”最為著名,歷來是“宮廷食品”。蘇式蜜餞現有160多個品種,以金絲蜜棗、奶油話梅、金絲金桔、白糖楊梅、九制陳皮最為著名。

蘇式話梅的風味是甜中帶酸,口含壹粒,爽口生津,而且回味久,最受旅遊者喜愛。

用洞庭柑桔制作而成的蘇桔餅和金桔餅,桔香濃郁,味甜爽口,具有開胃通氣功能。

蘇繡

蘇繡的歷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蘇繡與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粵繡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繡”。

蘇繡的題材以人物、山水、花鳥、動物為主,有繡片、冊面、屏條、屏風等。新中國成立後,蘇州藝人成功地創造了雙面繡,其代表作是“雙面貓”。

太倉肉松

太倉肉松纖維細長,品質柔軟,顏色金黃,味道鮮美,入口即化。它以鮮豬後臀尖精肉為基本原料,經切條、煮松、炒松、搓松4道工序制成。肉松耐貯存,壹般情況下3-4個月不變質,真空密封可保存壹年以上。

太湖銀魚

春秋戰國時期,太湖就盛產銀魚。清康熙年間,銀魚被列為貢品,與梅鱭、白蝦並稱為太湖三寶。銀魚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軟骨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鐵、核黃素、鈣、磷等多種成分。日本人稱其為“魚參”。銀魚可炒、可炸、可蒸、可做湯。銀魚炒蛋、銀魚氽湯、銀魚丸子、芙蓉銀魚等都是蘇式菜肴中的名菜。

桃花塢木刻年畫

蘇州的桃花塢木刻年畫、天津楊柳青木刻年畫和山東濰坊楊家埠的年畫並稱“中國三大木刻年畫”。

桃花塢年畫始於明末,距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最早的作坊在蘇州桃花塢街上,因而得名。清雍正、乾隆年間盛極壹時,與楊柳青年畫並稱“南桃北柳”。

年畫形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富有裝飾性。其濃郁的民族風格也受到了外國人的青睞,如日本浮世繪就受到了桃花塢年畫的影響。蘇繡

蘇繡的歷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蘇繡與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粵繡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繡”。

蘇繡的題材以人物、山水、花鳥、動物為主,有繡片、冊面、屏條、屏風等。新中國成立後,蘇州藝人成功地創造了雙面繡,其代表作是“雙面貓”。

太倉肉松

太倉肉松纖維細長,品質柔軟,顏色金黃,味道鮮美,入口即化。它以鮮豬後臀尖精肉為基本原料,經切條、煮松、炒松、搓松4道工序制成。肉松耐貯存,壹般情況下3-4個月不變質,真空密封可保存壹年以上。

太湖銀魚

春秋戰國時期,太湖就盛產銀魚。清康熙年間,銀魚被列為貢品,與梅鱭、白蝦並稱為太湖三寶。銀魚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軟骨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鐵、核黃素、鈣、磷等多種成分。日本人稱其為“魚參”。銀魚可炒、可炸、可蒸、可做湯。銀魚炒蛋、銀魚氽湯、銀魚丸子、芙蓉銀魚等都是蘇式菜肴中的名菜。 上海:上海的各種美食街頗受各地遊客歡迎,其中著名的有雲南路美食街、黃河路小吃街、乍浦路美食街、吳江路美食街、天鑰橋路餐飲街、仙霞路休閑小吃街等。

隨著上海與周邊地區聯系日益密切,在通向江浙兩省的318國道上,崛起壹條4公裏長的“海鮮壹條街”,金粵漁村、雲都海鮮城、天天漁港等不同消費層次的餐館飯店,每天都吸引著各方來客。

雲南路:上海人下“館子”去的最多的要數雲南路了。不僅長安餃子樓、金陵酒家、三和樓菜館、老正興菜館等日漸興隆,並且弄口過街樓下也開始設攤供應宵夜,成為滬上聞名的美食街。雲南路上最有名的當屬北京烤鴨和小金陵鹽水鴨。還有“鮮得來”排骨年糕,“小紹興”的白斬雞,“南翔”的小籠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東水餃,“老四川”火鍋等,當然最讓人“牽腸掛肚”的要數“新疆烤羊肉”了,老遠就能聞到羊肉的香味,2元錢買上壹串,讓妳離開雲南路的時候都有些戀戀不舍。於是有人戲言:“步入雲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無數”。

交通:220、575、781、782、783路淮海東路終點站,途經雲南路在延安東路上設站的有01、127、202、775、980路,隧道三、五、六線。在金陵東路設站的有42、123、126、503、926路(東向),在淮海東路設站的有42、126、920、926路(西向)。

黃河路:從南京路拐進,妳會感覺進入了壹條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館門牌在向妳頻頻招手。妳已經進入了壹條生猛實惠的餐飲超市。

交通:地鐵二號線人民公園站、地鐵壹號線人民廣場站或新閘路站、136路黃河路終點站、210路北京西路終點站、途經黃河路在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20、37、921路,在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15、21、64、801、939路。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緊鄰市級商業街四川北路,這裏匯聚著各地特色菜肴的飯館、酒樓,是滬上中產階層宴請、聚會的首選。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終點站、63、563路吳淞路終點站,61路天潼路終點站,途經乍浦路,在海寧路上設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設站的有19、65、928路。

吳江路的小楊生煎

粗粗地掰壹掰手指頭,上海灘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也有幾百家,比STARBUCKS 的咖啡店要壯觀多了。甚至聽上海的朋友講過這樣壹段話,“阿拉等情人超過五分鐘,就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問題。”可見這小小生煎對於上海人是怎樣的重要。小楊生煎是家有著7年歷史的生煎店,個大湯多是特色,每壹只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麽大,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姜末、花椒面、香油調制成的。

地址:吳江路54號、60號

避風塘的九肚魚

避風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點心,九肚魚是壹種海魚,潮汕人稱“豆腐魚”,“造型”特別,像大個兒的泥鰍,肉質有點灰白色,而且綿軟少骨,用筷子夾,就得小心了,稍壹用力,可就“分屍”了。油炸時加上面粉拖,形狀美觀,色澤金黃,口味鹹、鮮、香,口感外焦裏嫩,夾起壹塊就往嘴裏送,湯汁和肉質吸滿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過現在外面 “大興”的避風塘太多了,吃九肚魚壹定要認準正宗的6家。

地址:長樂路175號

打浦路1號金玉蘭廣場

南京西路1333號

張楊路501號第壹八佰伴

海寧路358號國際商廈

吳中路1258號(合川路口)

四海遊龍的鍋貼

鍋貼是四海遊龍的特色,鍋貼的樣子也比較反傳統,是條狀的,長長扁扁的,乍壹看有點像北京的褡褳火燒,又感覺更像日本蒸餃。吃這樣的鍋貼覺得比較特別,沒有本地鍋貼那麽油膩,味道不錯。

地址:龍川路121號

田林東路456號

茅臺路670號

蟹殼黃

用發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竈(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壹個立式烘缸和壹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

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20世紀30年代後期,出現了單賣這兩個品種的專業店,如黃家沙、大壺春、吳苑等,名噪壹時。

棗泥酥餅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澤金黃,小巧玲瓏,外皮酥松,餡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遊者歡迎。

生煎饅頭

上海稱包子為饅頭,因此,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用半發酵面包餡,排放平底鍋內,用油煎,噴水若幹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竈(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蒸拌冷面

是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加調味拌食的面食。上海飲食市場上,冷面壹向是夏季旺銷品種。1937年前後,制法都是將面條煮熟後,用冷水沖涼而成。1949年後,衛生部門因冷面用生水沖涼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點心店采取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的辦法加工冷面,獲得成功。不僅符合衛生要求,且加工後的面條硬韌滑爽,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陽春面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歷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壹起拌食。

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制蔥油,用來拌面。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現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百果餡酒釀圓子

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

擂沙圓

糯米湯團煮熟後滾上壹層擂制的幹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裏三牌樓附近的雷嫗以設攤賣湯團為生。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設法彌補湯團存放和攜帶不便的缺陷。開始,她把湯團表面滾了壹層糯米幹粉,後又試制了各類幹粉,結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歡迎。

豬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摻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為舊歲暮新春的時令米食。糕身松軟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樣。

油氽排骨年糕

豬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該小吃在上海有二種制法,分別以曙光飯店(原名小常州,號稱排骨大王)和鮮得來點心店為代表,這兩家都以經營排骨年糕而著名,但制作方法不同,口味迥異,各有特色,20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鮮肉貓耳朵

傳統的貓耳朵是用涼水和面制成貓耳朵形疙瘩,用雞丁、肉丁等作配料,帶湯食用。上海喬家柵的貓耳朵獨創壹格,用手□面皮,包入肉餡或豆沙,油氽而成,風味特異。

糟田螺

選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調制過的陳糟為主要調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鮮嫩勁韌,糟鹵香味橫溢,鹵汁醇濃,肉鹵同吃,更加鮮美。

高橋松餅

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為高橋四大名點(松餅,松糕、薄脆、壹捏酥)之壹。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專營。

城隍廟梨膏糖

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

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藥材和白砂糖壹起經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藥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制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猴銀魚

楓涇丁蹄

十四種上海經典傳統風味小吃

城隍廟梨膏糖

陽春面

蒸拌冷面

蟹殼黃

海棠糕

條頭糕薄荷糕

開洋蔥油拌面

上海特產:

上海硯刻

上海集雲閣篆刻

上海曹素功墨

上海崩瓜

豬血扁

城隍廟五香豆

嘉定白蒜

香粳稻

香芋

蘆筍

上海高橋松餅

上海潛泉印泥

金澤狀元糕

“五芳齋”糕團

上海絹花

葉榭軟糕

上海龍蝦片

上海全蛋薩其馬

崇明白山羊

崇明醬包瓜

上海水蜜桃

進京乳腐

楓涇丁蹄

上海梨膏糖

鳳尾魚罐頭

上海浦東雞

銀魚

上海木雕

嘉定竹刻

上海面塑

上海牙雕

上海絨繡

上海絲綢

嘉定黃草編

松江鱸魚

城隍廟梨膏糖

崇明水仙花

上海漆器

  • 上一篇:茶道分哪幾種?
  • 下一篇:臘肉太多吃不完,儲存臘肉的小妙招有哪些,臘肉越放越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