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婺源儺舞
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歷史悠久,節目眾多,風格獨特,是中國古代舞蹈藝術史研究的"活化石",深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所註目
。儺舞是我國古代長江流域流行的壹種舞蹈,舞者戴著各種質樸而誇張的面具,帶有鮮明的巫術色彩,最早是壹種祈福和禱告的儀式,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民間舞蹈。在《論語》、《古今事類全書》和《後漢書禮儀誌》等書籍中均有記載。
儺舞在婺源段莘鄉慶源村、秋口鄉長徑村和李坑村壹帶頗為盛行。儺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種,壹般為木雕,臉譜生動,忠奸賢愚、喜怒哀樂都是表現的主題。
儺舞的傳統節目有《開天辟地》、《劉海戲金蟾》、《雙猴捉虱》、《後羿射日》、《張飛祭槍》、《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數十個,舞蹈動作粗獷而樸實。
2、南豐跳儺
南豐儺舞,俗稱"跳儺",是沿襲古代驅鬼逐疫的儀式"驅儺",歷經漫歲月,不斷改革、創新,逐漸演變而成的民間舞蹈。追本溯源,從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就有關於“儺”的記錄,殷墟甲骨蔔辭中有"寇"字,是在室內以殳(古兵器)擊鬼之形。
甲骨文中有關"舞"字的記載中有"魃"字,是壹人頭戴假面具的形象;說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驅鬼逐疫的儺祭舞蹈。以後《論語》、《呂氏春秋》、《周禮》都有記載。
《後漢書·禮儀誌》中有關儺儀的記敘較詳細。漢代張衡的《東京賦》中也描寫了儺儀儺舞的情形。自漢至唐,儺舞都為驅疫鬼的壹種祭祀性舞蹈。宋代後,儺舞增加了娛人成分,並逐漸向戲劇化方向發展。
3、崇仁跳八仙
崇仁跳八仙俗稱“打把戲”,是崇仁縣巴山鎮前河、裏河、詹家三村(原屬沙堤鄉)楊,詹兩姓祖傳的“跳儺”,屬儺舞。其緣起與位於前河等三村附近的梘頭廟有直接關系。
據前河楊氏族譜記載和當地老人介紹,建自晉盛於唐的梘頭廟,五代、南北宋間,因社會動亂無人管理,壹度蕩然無存;元初,楊氏先祖由左港金溪橋遷居前河,合族出資獨姓重建,並塑民間傳說中的戰神七爺之像供在廟內。
前河楊姓以開廟老祖自居,警告“他保不得與焉”。(以上引文均見《端溪(即今前河)楊氏九修族譜,序》)經過多次協商,議定每隔十年舉辦兩屆“迎賽”,“跳八仙”與迎神賽會壹起活動。
楊、詹兩姓、各主辦壹次,分別於每十載的第七、第八兩年農歷正月主持“迎賽大神”。第七年為楊姓主持,臘月廿七日請神,活動7天;第八年為詹姓主持,臘月廿八日請神,活動8天。楊姓八仙班2個,詹姓1個。
4、樂安滾儺神
江西樂安縣現存3種不同風格的儺舞:流坑村的“玩喜”、羅山村的“戲頭鼓”和東湖村的“滾儺神”。東湖村位於縣城南部,清乾隆年間(1736—1795)已建儺神廟,奉祀“西川啟教清源妙道真君”為儺神。
有18個面具,8個節目,其中《雞嘴》與《豬嘴》是2個獨具特色的節目,它以動物作為儺面具神,稱為雞嘴神(又稱雞儺神)、豬嘴神。
二神面具極有特點:都由木雕的上額(俗稱額子)、下嘴、耳翼三部分組成,上額刻有兩只圓眼,額心書“雨聻”組合的道符,兩側用繩子連接耳翼;雞嘴由兩片中間挖空的椎形圓木合成;豬嘴由壹段中間挖空的圓形木塊制成。
表演時,弟子頭紮紅巾,身穿黑衣紅褂與紅布邊裙,套上面具,露出面頰。
5、南昌民俗婚禮
古人把男婚女嫁、生兒育女按成是“萬世之始”“上以事宗廟”,繼承對祖先的祭祀;“下以繼後世”,使宗族後繼有人。重點介紹南昌人結婚的程序和有特色的習俗。
說媒、換貼:“說媒”是議婚的第壹步,由媒婆前來提親,以門戶相當為標準。男女二人在拜堂之前不可相見。正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換貼即“合八字”,“八字”為雙字合,婚事說定。
訂婚:男家擇壹吉日良辰,給女家送禮金(壹般為壹百二十元,以示女子長壽壹百二十歲)、首飾、衣服、換財等禮物以“定聘”,並喝訂婚酒。
過禮:又稱“行娉”。“過禮”之日,由男方家擡著“扛箱”,挑著擔子,壹路鳴炮、吹打,往女家送的禮品有:成對二牲、公、母雞各壹只、豬腳壹對、鯉魚壹對、及送給新娘的衣服、鞋子、首飾等。
臘八結婚:臘月初八日為佛祖成道日,俗謂此日太歲休閑,無煞星管事,為婚嫁吉日。民間稱(南昌話)“臘八結婚不用揀日子”,於此日辦喜事者甚多。亦說源於乾隆遊江南在南昌準許結婚的日子。
哭嫁:“哭嫁”沒有固定的唱詞,由新娘的母親先哭,教女兒如何為人。新娘又哭訴女兒沒有盡到孝心等,這項哭嫁的過程,從頭天晚上壹直延續到第二天花轎進門。
迎親、踩柴:迎親的花轎需八人擡著,配上“扛箱”,所有的物品上都灑有紅紙屑、松柏,並放上紅蛋、“喜”字剪紙。
女方用鞭炮相迎。迎親的在門外嗩吶大作,以示“催妝”。女方收下伴送三禮,借東西不足大罵男家,男家借辭解釋與女家對罵,雙方爭執不休,正所謂“越罵越發”。
壹聲炮鳴,吹打齊響,新娘的父母早已腳踩四塊紅紙包的木柴,坐在正廳的木椅上,以示看守家財。廳門口放著壹個“千裏眼”,新娘由長兄從床上抱出,越過“千裏眼”,直入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