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河洛文化的閩臺粵瓊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的閩臺粵瓊河洛文化

閩南人也稱為河洛人,為中原河洛南遷移民後裔。 在漳州閩南族群(河洛族群)和客家族群混居的地方,閩南人以河洛人自稱跟客家人以作區別。現今閩南語和閩南的概念是20世紀50年代之後才形成的。早期閩南人(河洛人)為了把自己的語言同客家人區分開來,稱自己的母語為河洛語。

行走在閩南的土地上,無論在寧靜的鄉村或繁華的市鎮,無論是綺麗堂皇的民居樓房亦或莊嚴肅穆的家族祠堂,門楣的匾額上,隨處可見鑲刻著這些醒目的大字:“西河衍派”、“太原衍派”、“清河衍派”、“隴西衍派”、”“天水堂”等等。 這些郡望都表明了姓氏的源頭,追溯著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西河是林姓郡望,即今河南浚縣、滑縣及其迤南迤北壹帶。清河郡是張氏郡望,在今河北東南。太原郡是王氏郡望,在今山西南部。隴西郡為李氏郡望,在今陜西。在閩南地區,家家戶戶都有壹本族譜,如同戶口本。壹部部族譜,就是壹部部家族南遷的血淚史。許多族譜開篇就是“先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中原板蕩,士族南遷......”.雖早已落籍千年,也早已經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根”文化穿越千年,融入了閩南人的文化基因,代代傳承。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北方漢人紛紛南下尋找避亂之所,於是便有了“八姓入閩”的傳說,史稱:“晉永嘉二年(308年) 中州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詹、邱、何、胡是也。”南朝蕭梁末年,發生了侯景之亂,江東遭到嚴重破壞,千裏無人煙。未遭殺戮的人民被迫四處逃難,福建地近江東,自然成了避亂之所,由今浙東、浙南移入閩地的人很多。

唐初福建九龍江流域爆發了所謂“蠻獠”的“嘯亂”,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唐派陳政統率府兵3600名入閩平亂。陳元光以鷹揚衛將軍的身份,隨父陳政領軍入閩。初戰失利,唐朝廷又令陳政的兩位兄弟陳敏、陳敷再率府兵3000***58姓前來支援。 平叛後,這些府兵將士及其家屬就在漳州壹帶定居,這是中原士民遷居入閩的第二次高潮。

唐代後期,中原戰亂紛擾,軍閥各據壹方,民不聊生,北方士民再次南遷,形成了漢人入閩的又壹次高潮,其中尤以王潮、王審知兄弟率部入閩的數量最大。王潮、王審知原為河南光州固始縣的農民,乘黃巢起義之機組織鄉兵渡江南下,光啟元年(885年),王氏軍隊進入閩西、閩南,次年八月占領泉州,景福二年(893年)入占福州,後來審知被封為閩王,建都福州。 閩王審知執政,保境安民,發展經濟文化,眾多北方的政客、文人、僧侶、商賈及壹般貧民入閩定居。 福建閩南文化

閩南指福建南部廈漳泉三市,處於九龍江和晉江流域。永嘉之亂,是閩南族群形成的起點。閩南家家戶戶都有族譜,壹本本族譜就是壹部部南遷的血淚史。“先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中原板蕩,衣冠南渡……”。晉江流域是閩南最早開發的地區。由於對故土的思念,便把新住地的江稱為晉江。中原人進駐閩南以後,便把其成熟的語言,先進的文字書寫、禮儀、服飾、民間信仰、建築風格在閩南傳播。來自中原的河洛語與當地閩越族語言融合,泉州話在此時開始形成。

唐總章二年,閩南蠻獠嘯亂,陳政陳元光父子率固始府兵平叛。陳元光奏請設立漳州。由於此次移民是政府組織的,因此漳州的河洛人獲得了絕對的優勢,當地閩越族要麽接受同化,在“唐化裏”定居,要麽遁入閩西深山。漳州的設立標誌著閩南族群的形成。當地百越稱這些中原移民為“唐人”,這些開漳將士也以唐人自居。隨著閩南人遷移臺灣和南洋,臺灣和海外華人便以“唐山”代稱故土,海外華人聚居區便稱為唐人區。

建置漳州以後,陳元光“乃率眾辟地置屯,招來流亡,營農積粟,通商惠工,奏立行臺於四境,時巡邏焉”。從這時起,“從距泉興,南逾潮惠、西抵汀贛,東接諸島嶼,方數千裏,無烽火之驚,號稱樂土。”(見《雲霄縣誌.名宦》)

陳政早年曾隨唐軍出征臨汾、上黨(今山西長治市)等郡,對當地清漳河印象頗為深刻。當他入閩後,屯兵中營西林(今雲霄縣境內)江邊時,便借舊喻新以激勵士氣說:“此水如上黨之清漳”,遂名西林溪為“漳江”。西林傍江而立,陳元光建州時又為州治,便命州名為漳州。

陳元光子孫六代人任漳州刺史,推行中原文化。陳元光是移民軍事統帥,同時也是壹位詩人,著有壹部詩集----《龍湖集》。 陳元光之子陳珦創辦了松洲書院,是福建首家官辦書院,同時也是中國第壹家官辦書院。《中國教育史》壹書曾稱,書院之名“始於唐代麗正書院”,依史料記載,薌城浦南松洲書院比麗正書院還要早十年建立。

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

閩南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始於鄭成功。鄭成功自閩南率軍收復臺灣,其部屬約有37000人,多為泉、漳籍貫。鄭成功為把臺灣建成反清復明的基地,政治上勵精圖治,經濟上實施屯墾,寓兵於農,***開拓良田千百畝,後人口漸繁,遂成部落。明鄭亡後,就多成為閩南聚居的村落。明鄭的屯墾,實際是閩南人對臺灣的開發。鄭經繼位之後,采納陳永華之策,仍然實行屯墾,開發地區有鳳山北部平原、水沙蓮地方(鬥六至林圯埔之間)、半線地方(今彰化市附近)、竹塹地方(今新竹市)。接著開發北臺,壹是開拓淡水河沿岸的臺北平原;二是開拓雞籠(今基隆市)地方。後者由王錫祺召集漳、泉流民開拓。明鄭開拓臺灣,主要依靠原籍大陸漳、泉壹帶的文武官員和士卒,還有從漳、泉壹帶招來的人民。開拓的田園成了個人的永業,傳之子孫,人口繁衍,或聚族而居,或分衍各地,於是閩南人的人口占了臺灣總人口的絕對優勢。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雖允許大陸人民出海貿易、捕魚,但規定:內地欲往臺者,必須取得原籍照單,經分巡臺廈兵備道稽查,由臺灣海防同知審驗後方許之。乾隆十壹年(1746)始準許在臺有業良民,可各回原籍接眷過臺。乾隆十三年(1748)又停發搬眷來臺執照。乾隆二十五年(1760)再開接眷入臺之禁,移民渡臺者更多。而臺灣人口也迅速增加。當時閩南人已占在臺漢人總數百分之八十以上。

由於閩南籍的人口在臺灣人口中占大多數,閩南話也就成了臺灣同胞語言交流中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漢語方言。福建閩南話在臺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臺灣式的閩南話,也就是在臺灣大眾傳媒中使用的所謂“臺灣話”。閩南地區民間信仰繁多,主要有媽祖信仰、廣澤尊王信仰、清水祖師信仰、保生大帝信仰、關帝信仰、城隍信仰、陳元光(開漳聖王)信仰、青山王信仰等。這些民間信仰,隨著閩南人移居臺灣,而帶到了臺灣予以傳播,也就形成了臺灣同胞的民間信仰。其中,媽祖信仰在臺灣傳播最廣,影響最大。歌仔戲為臺灣最流行的劇種。歌仔戲起源迄今約有百余年歷史,相傳歌仔戲是由福建漳州地區的“歌仔”(錦歌),結合車鼓小戲之身段與地方歌謠小調在宜蘭發展而成。 漳州的設立,標誌著閩南中原南下的人口超過了當地的閩越人口,成為了主體民族。靖康之亂以後,宋朝只剩下了半壁江山,之前荒蠻的福建,壹下子成為了南宋的經濟文化重鎮。南宋末年泉州超越廣州成為中國第壹大港,明朝中期漳州月港成為了中國唯壹壹個對外通商口岸,這都促進了閩南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繁殖。閩南地區也由人口輸入地區成為了人口輸出地區。

閩南人多地少,臨近的廣東潮州惠州粵西雷州和瓊州就成了吸收閩南過剩人口的區域。“潮州人,福建祖”,這是壹句在潮汕廣為流行的俗語。它給我們傳遞了壹個十分重要的歷史信息———潮汕人的先祖大部分是從福建移民而來的。正因為如此,潮汕人又稱福佬人。 明代中後期的王士性對潮州的文化地域歸屬有壹段精采的論述,今已廣為人知,雲“潮州為閩越地,自秦始皇屬南海郡至今,以形勝風俗所宜,則隸閩者為是。……其俗之繁華既與漳同,而其語言又與漳、泉二郡通,蓋惠作廣音而潮作閩音,故曰潮隸閩為是。

  • 上一篇:汕尾必去的十大景點
  • 下一篇:淺談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