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清代絹本繪畫特點

清代絹本繪畫特點

構圖

從構圖形式上來說,畫家巧妙的以四分之三的角度來取影,背景的縱深與框架很默契的襯托了女子體態的柔美和婀娜,與背景很微妙的聯系到了壹起,使觀者在畫面線條的指引下忽略了主角,而是直接進入了整個立體空間的氛圍,其裝飾意味很強,非常富有帶入感。 [4]

在構圖上,《胤禛美人圖》與前代美人畫的壹個突出不同,在於它們廣泛使用了“線畫法”,即中國人所說的西方的焦點透視法。以《胤禛美人圖》中的壹幅為例,畫中美人手持梅花冰裂紋團扇,端坐幹梧桐樹下品試新茶,身後敞開的月亮門似作邀請,引導觀者朝門內看去,壹件黑漆描金書架露出壹角,壹條小路順著精致的紅色欄桿向後延伸,進壹步引導觀者的視線穿過庭院。顯然畫面中截取的是觀者眼前所見的景物。 [3]

形象

“美人”壹詞多指理想化的、虛構的美貌女子,她們是文學、繪畫等藝術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胤禛美人圖》正是此類畫作中的壹員,雖是宮廷繪畫,卻並非通常意義上千人壹面、呆板僵硬的院體。畫中的十二美人,端莊嫻靜,儀態不凡,體態嬌弱,面目秀美,雲鬢、柳眉、鳳眼、櫻唇,特別是那從衣袖中露出的纖纖玉手,膚若凝脂,指若青蔥,指甲晶瑩而圓潤,人們常說看美人要先看手,繪畫者必是深諳其道。畫中美人不論是“斜倚榻上,把玩玉環,目視窗外喜鵲不覺入神”,或是“臨窗而坐,輕掀帷帳,觀雪賞梅”,抑或“持半展書頁,沈吟瞬間”,都宛如《紅樓夢》中形容林黛玉的那樣“行動如弱柳扶風”,秀麗而纖弱,有壹種引人憐愛的美感。 [3]

《胤禛美人圖》還以逼真寫實的手法精細入微地描繪了美人閨閣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她們精美的服飾、錦繡的花紋、考究的家具到華美的布慢窗棍、精致的書冊文玩、靈動的花鳥植物等,頗具南宋畫院格調。細膩、嚴謹的繪畫手法在這裏提升為壹種華貴的皇家風範,雖不及唐五代人物畫的雍容大氣,卻展現其獨特的情調,形成壹種安詳、嫻雅的氛圍,可以說“十二美人圖”代表了較為典型的清代宮廷仕女畫的風貌。 [3]

風格

在繪畫風格上,《十二美人圖》延續了清王朝的宮廷畫風,關於美人的眼睛,眉毛的畫法,還有發式的種類,都已經已經有了約定俗成的形式。並無太多的創新與發展,這便是雍正所“存”的精華,在他心中,美人就是固定的壹種模樣,這也側面反映出他傳統封建的帝王思想。 [4]

詩句

畫中屏風上的絕句,書卷上的詩詞,半遮半掩,完美的融進了整個書香氛圍中,貌似是無心的顯露,其實是畫家有已而為之,經考證,這些詩詞絕句全是胤禛所題,壹部分收錄在胤禛《文集》卷二十六《美人展示圖》中。將自己的作品作為背景,飾物呈現出來,既不會鋒芒畢露,更會將此系列作品耐人尋味,更富有深意。 [4]

手法

美人處於畫面的前景,但她身後的這個令人產生幻想的空間,正不斷誘使觀者透過層層遮蔽,窺探其中奧秘。“線畫法”主要用於對畫面的建築或室內空間的表現,這種對西洋畫法的借用,不僅是繪畫技術上的進步,更為傳統的中國繪畫增加了新的空間表現手法,為人們開拓出新的視覺感受。如此看來,“十二美人圖”不僅為觀者展現了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還包含著中國畫家對西方繪畫透視的初步理解。 [3]

設色

在設色上,“十二美人圖”亦借鑒了西洋繪畫色彩的表現手法,增強了畫面和造型的真實感。正如清代松年所言:“分出陰陽,立見凹凸。”值得註意的是,這種“明暗凹凸”之法亦融合了中國繪畫自身的審美傳統,摒棄了中國人不喜愛的臉部陰影的表現,在表現美人的面部和五官時,使用顏色的濃淡分出明暗凹凸效果,使之顯得柔和而秀潤,畫面依然充滿著傳統中國畫的審美特色。 [3]

後世影響編輯

衍生作品

2014年12月,故宮博物館推出了以《胤禛美人圖》為原型的動畫—“雍正的女神們動起來啦”。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本來“嫻靜如嬌花照水”美人在動起來之後,並沒有減弱之前的氣質,相反,動起來的美人們或觀鏡、或賞雪、或觀蝶、或女紅,更加生動逼真地展現了古代宮廷貴婦的高貴典雅的生活。 [5]

歷史傳承編輯

《胤禛美人圖》原是裝飾在圍屏之上的壹組絹畫,最早被放置於清初圓明園的深柳讀書堂。雍正十年(1732),皇帝忽然下令,將“十二美人圖”從圍屏上拆下,重新裝裱,之後該組畫輾轉至紫禁城的延禧宮,自此藏於深宮,也因此躲過1860年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的洗劫。20世紀50年代,該組圖在故宮庫房中被發現,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 上一篇:海南版塊的股票有哪些
  • 下一篇:溫州海鮮哪裏好吃-店鋪推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