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劇舊稱“黃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名“楚劇”。流行於湖北,約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在黃陂、孝感壹帶的竹馬、高蹺等民間歌舞及鄂東的“哦呵腔”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原是人聲幫腔,鑼鼓伴奏。1920年進入武漢後,受到漢劇、京劇的影響,逐步發展提高,1923年改為絲弦伴奏。解放後,音樂上有所革新,豐富了板式,發展了“小調”,吸收了“高腔”,形成了“迓腔”為主的板腔、高腔、小調三大腔系。經過整理的傳統劇目《葛麻》、《百日緣》、《潑粥》、《獄卒平冤》和現代劇《雙教子》、《追報表》等影響較大。
上一篇:清明節主題團日活動總結下一篇:濰坊有什麽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