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得很有特色的潮州民居太多,年代最久遠的潮州府城許駙馬府,建築面積最大的澄海隆都陳慈黌舊居和保留著連續歷史序列的澄海樟林民居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這座宋代宅第,在明清兩代曾經重修。許駙馬府,整座建築面闊42米,進深47米,面積約1800平方米,是壹座四合院式庭院。住宅正座三進,左右有火巷排屋,後包是樓房,稱“禦書樓”。主體建築采用五柱穿鬥式梁架,夯土墻。屋頂為硬山頂,傾角小於20度,出檐平緩。這與明清時期潮汕民居屋頂的形式有較大的區別,據說是保留了唐宋時期的建築風格。如果從營造方式方面去考慮,這種小傾角屋頂,大概是原來采用蝴蝶瓦砌蓋方式。在鋪蓋瓦頂時,不使用膠結材料,第壹層底瓦直接鋪架在兩桷之間,凹面朝上,第二層瓦將凹面朝下,覆蓋住兩行底瓦間的接縫。這種屋頂,就叫做蝴蝶瓦屋頂。蝴蝶瓦屋頂的透氣性強,能防止梁木受潮腐朽,為南方民居所常用。到近代客家圍屋的瓦頂還采用這種形式。采用這種營造方式,屋架不能太斜,否則瓦頂受大風雨或其他外力影響,容易發生溜瀉危險。明清時期的潮汕民居屋頂的營造采用灰沙土做膠結物,瓦片粘連結實,傾角也就可以陡些。風格的差別也許能說明許駙馬府的建造,確實在明代以前。
許駙馬府建築裝飾簡樸。門簪為木制圓形,門檻較高。柱子多為圓木柱,門墻柱礎均置於石基上。第二進廳前的拱鬥有簡單的卷雲雕刻裝飾。與明清時期潮州大型民居的裝飾風格,區別也很明顯。
該府建築形式古樸大方,渾厚堅實,保留宋代住宅建築的傳統特點。1981年列入潮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陳慈黌舊居的改良形式
陳慈黌舊居是粵東大型的民居宅院中最有代表性的壹座。這座民居坐落在澄海隆都前美鄉,包括“郎中第”、“壽康裏”、“善居室”三座宅院和“三廬”書齋,興建時間從清末延續到抗戰前。這四座房子連成壹片,占地25,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有大小廳房506間,是粵東地區最大的宅第之壹。 陳慈黌舊居采用中西結合的建築形式。每座宅院都用潮汕 民間建築的百鳳朝陽的傳統格局。整座宅院外面又建起壹圍二層洋式樓房,形成壹完整的獨立結構。樓房面朝庭院,後墻向外。自外遠望,大面積的粉墻與黝黑的屋頂,對比鮮明。宅第的這種外觀形式中,蘊含著壹種堅實而嚴肅的內在精神,讓人感覺到它的不可冒犯。在高墻後面,宅院成為壹個同外界隔絕的空間,保持了靜謐和安寧,而宅院格局秩序所蘊含的禮制秩序,同樣顯得穩定難以改變。
這組建築的裝飾也是中西合璧。或飾以中式金漆木雕,名家書丹的石刻,典雅大方,或飾以西式圖案瓷磚,彩色玻璃,金碧輝煌。這些不管是物質外觀還是文化品格都存在極大差別的樣式被並置在壹處,使整個裝飾變得十分不協調。但正是在這種不協調的形式中,呈示了壹種兼收並蓄的精神力量。
由於宅院平面布置中以洋式樓房代替了圍墻,陳慈黌舊居的總體布局已經有了新變化,加上新型建築材料的使用,這壹建築群在文化景觀學上,應屬於準傳統型民居。陳慈黌舊居建築形式的新變化,顯示出社會經濟因素對於民居文化的影響。它對研究潮汕民間建築及其演進,對研究近代潮汕人文化觀念變化,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樟林民居的歷史序列
樟林地處韓江三角洲北緣,古時濱海,是韓江北溪出海口—個小漁村,明代後期建寨。清代開始發展海上貿易,乾隆嘉慶間已是壹個繁榮的商貿港口。自晚清起,滄海桑田,樟林變成內陸農村,但仍是壹個著名僑鄉。
現存早期樟林寨民居,大多建於明末清初。平面布局多為方形,中間是壹大庭院,有水井。房間繞庭院建成壹圍,門戶朝著院子開。夯土墻壁,向外的後墻較厚,窗小而高。房頂的坡面,朝外壹面,較陡而短,朝裏壹面,則平緩而長。整座民居只有壹個大門與外相通,大門關閉,即與外界隔絕。從起居的舒適和方便考慮,這種民居建築有相當多的缺陷,但它卻有顯而易見的防禦功能。這同樟林建寨初期,海氛不靖,經常受到山賊海寇侵襲的歷史背景有很密切的關系。
乾隆嘉慶年間,隨著商貿經濟的繁榮,樟林的民居面貌大變。社會穩定,商業經濟發達,使得樟林人有資力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這壹時期,樟林興建了許多高大寬敞的下山虎和四點金民居。
在商品經濟的推動下,樟林出現了壹些以“街”為名的新聚落,聚落以街道為中心,兩旁蓋建店鋪棧房,多數兼作居宅之用。由於地點的限制,這些建築平面壹般為狹長形,面窄而進深深,布局采用潮汕“竹竿厝”傳統建築形式,並改造成二層樓房,以利用更多的空間。臨街下層門面多用作商店,後面是起居室和廚房,中間或留小天井,來解決通風透光的問題。上層做棧房屯積貨物。在沿河而建的新興街很多民居臨河的後門,有用條石修砌起來的私家碼頭。當地人叫它做“踏步頭”。廚房就設在後門,婦女們利用碼頭掏米、洗菜、洗衣服。店裏貨物,也通過碼頭進出。壹個小小的私用碼頭,卻給主人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當時的樟林,南北商賈往來如雲,不少商號構建了精巧雅致的庭園式住宅,以招待外地客人。其中,當推“西塘”為佼佼者。西塘始建於嘉慶四年(1799),光緒間富商洪植翁購得殘址,仿蘇州園林風格重建。宅第進門有壹小院,中開月洞門與大院相通。大院左邊是壹堵花墻,右邊是居室,前面為庭園。庭園以假山為主體,山峭洞幽。山下挖壹曲池,小橋流水。亭臺水閣,上下呼應,間以奇石異卉。庭園占地雖僅畝余,而各種造園手法,摩不具備。其廳堂居室,則保持潮汕傳統民居建築特點。
民國初年,由於第壹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南洋經濟蕭條。樟林僑商多攜資歸梓,大興土木,建造宅第。這些以“裏”命名的民居聚落,大多數為傳統的駟馬拖車格局。在功能方面,它呈示出來的仍然是聚族而居的古老傳統;在建築形式方面,使用水泥構件、洋瓷磚、彩色玻璃等新型建築材料,顯示出這壹時期民居建築的進步。
樟林民居完整的歷史序列,反映了不同時期社會經濟因素對傳統民居建築形式變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