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學術貢獻
少“貧且賤”,及長,曾任“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聚徒講學,從事政治活動。年五十,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攝行相事。後又曾周遊宋、衛、陳、蔡、齊、楚等國,自稱“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終為見用。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刪修魯史官所記《春秋》,成為中國第壹部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先後有三千人弟子,其中著名者七十餘人(賢人)。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範:“克己復禮為仁”。對於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註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並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大。現存《論語》壹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生平經歷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壹生各階段的總結.
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征在移居闕裏,並受其教。孔子幼年,“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少時家境貧寒,15歲立誌於學。及長,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虛心好學,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壹位學者,並在闕裏收徒授業,開創私人辦學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範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主張統治者對人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壹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壹生中有壹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壹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壹系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典範。弟子:子貢、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 曾參 、子夏、子張.........
思想品格
孔子是壹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壹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壹生都在追求真、善、美,壹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3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壹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壹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壹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教育事業的貢獻
文化巨人——孔子,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壹言壹行,壹動壹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裏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並采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範。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遊、子夏四科***十人。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由於孔子在講學中,所下的功夫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發自內心的崇敬。他們追隨、侍奉、保衛他,他們隨他壹起奔波行道,周遊列國,備受艱辛與饑餓而毫無怨言。當有人詆毀孔子時,則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當遇到危難時,則舍身護衛。夫子逝世,弟子們如喪考妣,皆在墳周服喪三年。子貢獨守六年。其尊師重道精神,至今仍傳為佳話。後人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我們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藝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當時好像沒有學藉管理制度,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誰早不可考,至於配享了孔廟的這七十二個高徒,然而這些先生們都是上古人物,我們隔著幾千年歷史遙遙望去,只仿佛仙靄裏頭看神仙,影影綽綽只能看個大概,沒法子畢見其纖毫。而我們上古的出版業又實在落後得驚人,壹切文獻,全靠用刀來刻,諸般辛苦之中,難免出現錯別,以至以訛傳訛;更有班愛牽強附會的所謂高人,將錯就錯,胡亂解釋壹通,竟就解釋出無窮深意來,甚至被當作了不可改易之經典。於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兩個甚或多個高人,各自拿有壹個不同的版本,則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爭個頭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東西,明明是同壹事物,我們卻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稱謂和說法。比如這孔門七十二聖人的尊姓大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權威資料,可是竟也出入頗大,比如子聲在《史記》上叫樂咳,在《家語》上卻叫樂欣;子徒在《史記》中叫鄭國,在《家語》中卻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擡舉,將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子容,在《論語》叫南宮適,在《史記》叫南宮括,在《家語》裏,又叫南宮韜了。等等等等,參差處極多。這些壹人多名現象,差不多都是拜傳刻錯誤所賜。而且《史記》與《家語》所開列的,都並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記列了七十七個,還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開頭。誰知道孔子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家語》更是荒唐,題目明明寫著《七十二弟子解》,裏頭開列的,卻足足七十六人,最後還又總結說:“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睜著大眼說瞎話,難道連個數都不會數?司馬遷說“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孔子”,可這孔門弟子花名冊,卻不知該折中於誰。今較其兩者,以《史記》去孔丘時代相對較近,且以實史聞名;而《孔子家語》雖以“孔子家語”名書,卻歷來被視為偽書,當作三國時王肅因襲前人書簡加以修補編定,相對之下,似不如《史記》足憑。兩者相權,取其最接近於真實者。所以,俺決定以《史記》為基礎,與《家語》相雜較。司馬遷所列這七十七人中,說不得有五個是編外人員,至於是哪五個,俺就不得而知了,在這裏還請博物君子垂教。
孔子算得上是男子漢、有男人氣概:
他們是不是男子漢?屈原——畢升——李時珍——魯迅——李四光——雷鋒——孔繁森……這可能要引起爭論了,原因就是對“男子漢”這個概念的理解不同。我們認為,後邊舉出的這些人,都是男子漢,而且是中國式的男子漢。
中國式的男子漢,應該是男性氣質與優良品格的統壹,應該是高尚的人格與國格的統壹。有同學會問:男子漢與“國格”有什麽關系,太有關系了。雖然男子漢是世界普遍使用的概念,但每壹個男子漢都是有國籍、屬於某壹民族的,他的壹生道路、事業功勛都與國家,民族密不可分地聯系在壹起。勇武善戰者為誰作戰?銳意進取者為誰效力?發明創造者為誰貢獻?這便是我們提出“中國式男子漢”這個概念的內涵。妳光想做男子漢還不夠,應該立誌做壹個中國式的男子漢。
中國式男子漢的特征可以舉出很多,最重要的是以下幾點:
壹、有強烈的“我是中國人”的民族意識
先申明,這裏的“民族”指的是中華民族,是包含全國56個民族在內的。
有這樣壹個故事:本世紀30年代,有壹位著名愛國將領叫吉鴻昌,他曾到美國去考察訪問,當他和別人壹起上街時,商店的營業員把他當作日本人禮貌相待,但當知道他是中國人時,便露出鄙夷的神色。同行者勸他不要講話,裝作“日本人”算了,這使他大為惱火。回到住處,他做了壹塊大牌子,寫上五個大字——“我是中國人”,用繩子系好,上街時,便端端正正地掛在自己胸前。多麽有骨氣的中國人的形象!這件事壹直傳為佳話。
壹個人的民族意識,意味著要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責任心,要與中華民族同命運***呼吸。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從小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誌向,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繁榮,貢獻了畢生的精力,是我們學習的最好的楷模。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中華民族不再是東方的“睡獅”了,已經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我們在科學技術、生產力、生活水平各方面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這就要靠我們年輕的壹代去奮鬥。那種壹心向往外國、羨慕外國而不為民族振興奮發進取的人,就缺少起碼的民族意識。同學們,要做中國式的男子漢,先把自己的壹切與我們中華民族的前途和未來聯系在壹起。
二、要充滿“陽剛”之氣
陽剛之氣,是壹個不大好解釋的概念。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它是貫穿於壹個人的全部生活、工作與學習之中的昂奮、積極的精神狀態。對於壹個男人來說,它表現為“慕鴻鵠而高翔”的淩雲壯誌,它表現為積極進取的奮發精神與堅強意誌,它表現為堅持正義、不怕犧牲的崇高情操,還表現為百折不撓的戰鬥韌性和敢做敢為的責任心。
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說的是這種精神;
周恩來總理“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說的是這種精神;
陳毅元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說的是這種精神;
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說的是這種精神;
聞壹多先生為了與反動派鬥爭,“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說的也是這種精神。
如果妳把這些典型的中國式的男子漢說的話和他們所走過的全部人生道路聯系起來,肯定會對“陽剛”之氣有壹個更深入的理解。
當妳選定了自己的誌向,做好了為之奮鬥的思想準備,每天都在迎接著困難,經歷磨練,勝不驕,敗不餒,向前邁著堅實腳步的時候,中國式的男子漢的“陽剛”之氣就在妳身上逐漸形成了。
三、要有壹顆愛心
男子漢決不是冷心腸、冷面孔。他應該有壹顆真正的愛心。魯迅不是說過“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嗎?中國式的男子漢既應該懂得大愛大憎: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憎恨人世間壹切醜惡的現象和醜惡的靈魂。同時,也應該懂得朋友之情、親子之愛。中國式的男子漢,在大是大非面前,為了愛,他們可以英勇奮鬥,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在同誌、親友、情侶、夫妻之間,他們出於真誠的愛,會給對方以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最美好的溫情。
四、要有健康的體魄
為了挑起重擔,戰勝困難和各種惡劣環境,為了在人生征途上勝利前進,沒有壹副健康的體魄是不行的。這裏的“健康”說的是身體素質,而不是簡單的身高、體重之類。假如身材很高,卻是“豆芽菜”型,弱不禁風,就不像男子漢;即使身高體胖,而缺乏意誌力、耐久力,不能進行韌性的戰鬥,也不能算是男子漢。個子高矮有時是不能隨主觀願望而改變的,關鍵是科學地鍛煉身體,有規律地安排生活,把提高健康水平與磨練意誌力結合起來,使自己具有既能抗寒暑、戰勝惡劣環境,又能抗病邪、抵禦疾患侵襲的優良的身體素質。
朋友,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大業剛剛開始,為了趕超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擺在今天青年壹代面前的是壹條艱難險阻之路,希望妳們能以老壹輩革命家為榜樣,個個成長為堂堂的“中國男子漢”,在世界之林中,用自己的雙手把我們祖國托向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