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時期
17世紀末,芭蕾傳入俄國,最早是由外國演員演出的《奧爾甫斯》,到18世紀中葉,女皇聘用法國人朗代為貴族傳授西歐禮節和舞蹈,4年後令朗代籌建並主持了俄國第壹所舞蹈學校--聖彼得堡戲劇學校。1773年,在莫斯科教養院內設立了芭蕾舞班。1736和1776年在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相繼建立了固定的芭蕾舞團,為以後俄國兩大芭蕾中心奠定了基礎。這壹時期的俄羅斯芭蕾從形式到內容都明顯是西歐芭蕾的翻版。
形成時期
俄羅斯芭蕾的民族風格,是從19世紀30年代初逐漸形成的。瓦爾貝爾赫是俄國第壹個本民族的芭蕾編導,他的出現打破了外國編導壟斷舞壇的局面。在1795年他編排了處女作舞劇《幸福的懺悔》,以傷感主義情調處理神話題材。他的代表作《新維特》表現了當時的真人真事。男女主角身穿燕尾服和連衣裙等時裝,是壹次大膽的革新,也是俄國芭蕾在反映民族題材和當代生活方面第壹次成功的嘗試,18、19世紀以前,在俄國啟蒙主義者的影響下,開始形成傷感主義芭蕾這種新體裁。
浪漫主義時期
1825年12月黨人起義失敗後,俄國出現了壹個反動時期。沙皇宮廷不允許芭蕾表現本國現實生活,而從國外聘請編導排演了壹批形式富麗堂皇但內容空虛貧乏的消遣性舞劇。之後,西歐浪漫主義芭蕾傳入俄國。當時明顯存在兩派:消極浪漫主義,以塔利奧尼父女為代表作品有《仙女》等;積極浪漫主義以佩羅、艾爾斯勒、休連索爾為代表,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海俠》、《吉賽爾》和《菲涅拉》。
危機時期
1861年廢除農奴制後,自由派知識分子竭力抹殺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而革命民主派則公開抨擊政府政策的不徹底性,要求進壹步改革。在這場激烈的思想鬥爭中,批判的現實主義成為19世紀下半葉俄國文學藝術的壹個鮮明特點。然而,作為宮廷藝術的芭蕾卻落後於這個總的形勢,仍然是供人消遣的"玩藝兒"。
鼎盛時期
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芭蕾走向衰落,復興芭蕾的歷史使命落在俄國的肩上。從40年代起,外國舞蹈家們頻繁訪俄。逐漸形成了新的學派--俄羅斯舞派。俄舞劇崇尚現實主義傳統,很多早期的作品至今仍成為俄國芭蕾保留劇目的核心:比如珀蒂帕的《堂吉訶德》、《舞姬》,珀蒂帕將舞蹈交響化在其作品中吸納並發展。柴可夫斯基則是將交響音樂帶入舞劇的創始者。在柴科夫斯基逝世後由伊萬諾夫重新排演的《天鵝湖》至今仍被奉為交響舞蹈的範例。20世紀初,俄國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壇中占據主導地位,擁有自己的保留劇目、表演風格和教學體系,也湧現出壹批充滿革新思想的編導和表演人才。戈爾斯基和福金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們反對程式化舞臺表演提倡從音樂出發編排舞蹈。在1913年成立的永久性劇團--"佳吉列夫俄羅斯芭蕾舞團"巡演歐美各地,影響巨大,把由俄國保存的古典傳統劇目送回歐洲,促成歐洲芭蕾的復興。
俄羅斯芭蕾從萌芽、形成到鼎盛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俄派舞劇,並在世界芭蕾舞臺上占領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這確實經歷了壹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幾個世紀的演變與發展,幾個世紀的沈積與深化。歷經了這數百年文化與音樂的洗禮,成就了今天的俄羅斯芭蕾舞劇。人們不再拘泥於它具體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