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 cháng
2 英文參考rectum [朗道漢英字典]
recta [朗道漢英字典]
Chéngjīn BL56 [中國針灸學詞典]
zhícháng(穴)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HX2(穴)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rectum(穴)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直腸:1.經穴別名;2.耳穴名;3.人體部位名;4.病名。
4 耳穴名·直腸直腸(zhícháng;HX2;rectum)為耳穴名[1][2]。在耳輪腳棘前上方的耳輪處[2]。
4.1 直腸穴的定位在耳輪腳棘前上方的耳輪處[2]。
位於近屏上切跡的耳輪處,與耳穴大腸並高[1]。
4.2 主治病癥主治便秘、腹瀉、脫肛、痔瘡[1]。
4.3 刺灸法壹般用埋針、壓耔、剌血法等進行 *** [1]。
5 經穴別名·直腸直腸為經穴別名,即承筋[1]。出《針灸甲乙經》。
穴位 承筋 漢語拼音 Chengjin 羅馬拼音 Chengchin 美國英譯名 Supporting Ligaments 各國
代
號 中國 BL56 日本 56 法
國 莫蘭特氏 V56 富耶氏 德國 B56 英國 B56 美國 BI56
承筋為經穴名(Chéngjīn BL56)[3]。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腨腸、直腸[4]。屬足太陽膀胱經[3]。承即承受,筋即筋肉,此穴在腓腸肌處,是小腿承受重力主要筋肉,故名承筋[3]。承筋穴主治腰腿、 *** 等疾患:如腰背疼痛,腳踹酸重,霍亂轉筋,足跟痛,大便難,痔瘡,脫肛,頭痛,鼻衄,癲疾,癮疹,腰背痛,小腿痛,膝酸重,下肢麻痹,痔疾,腰背拘急,便血,直腸脫垂,腰腿拘急疼痛,現代又多用承筋穴治療腓腸肌痙攣,坐骨神經痛,急性腰扭傷,腓腸肌麻痹,便秘等。
5.1 承筋的別名腨腸、直腸(《針灸甲乙經》),踹腸(《備急千金要方》),直腸(《太平聖惠方》)。
5.2 出處《針灸甲乙經》:霍亂,脛痹不仁,承筋主之。
5.3 穴名解承即承受,筋即筋肉,此穴在腓腸肌處,是小腿承受重力主要筋肉,故名承筋[3]。
承,有受義,迎也,又佐也。筋,指肌腱、韌帶等。《說文》:“筋,肉之力也,從肉、從力、從竹,竹物之多筋者。”本穴在腨腸肌之凸,為足太陽之經筋。其別者,結於腨外,兩者相合,為承受筋肉之力處,故名“承筋”,又名“腨腸”。[5]
5.4 所屬部位小腿部[6]
5.5 承筋穴的定位標準定位:承筋穴在小腿後面,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腓腸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2]。
承筋穴位於小腿後區,胭國橫紋下5寸,腓腸肌兩肌腹之間。俯臥取穴[3]。
承筋穴位於小腿後面,腘窩橫紋中點直下5寸,當腓腸肌肌腹中央;或於合陽與承山兩穴連線的中點處取穴[4]。另說“在脛後,從腳跟上七寸”(《備急千金要方》);“從仆參量上合九寸。壹法:居承山上壹寸”(《循經考穴編》);“在合陽下二寸”(《針灸集成》)。
承筋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位置
承筋穴在小腿的位置
承筋穴在小腿的位置
承筋穴在小腿的位置(肌肉)
承筋穴在小腿的位置(骨骼、神經血管)
5.6 承筋穴的取法俯臥或正坐垂足位,在合陽與承山之,間腓腸肌肌腹中央取穴。
承筋穴位於小腿後區,胭國橫紋下5寸,腓腸肌兩肌腹之間。俯臥取穴[3]。
俯臥位,於腓腸肌之中央取穴,當合陽與承山之間[7]。
5.7 承筋穴穴位解剖承筋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小腿三頭肌、脛骨後肌。有小隱靜脈,深層為脛後動、靜脈。分布著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脛神經。皮膚由股後皮神經分布。脛神經在腘窩上角處由坐骨神經分出,然後垂直下降至腘窩下角,在腘窩內的位置最淺,即在腘動、靜脈的淺層。神經和血管穿比目魚肌腱弓,進入小腿深、淺兩群肌肉之間。神經由腘動脈的後方,漸至動脈外側下降,沒途發出若幹分支,支配小腿後肌群、膝關節及小腿皮膚。脛神經和腘動脈的體表投影在股骨內、外側髁連線中點,至內踝與跟腱連線中點的連線。
5.7.1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腓腸肌→比目魚肌[3]。
5.7.2 穴區神經、血管淺層有腓腸內側皮神經分支分布;深層有脛神經和脛後動脈分支分布,並有腓腸內側神經本幹、小隱靜脈、脛神經幹和脛後動脈本幹經過[8]。
布有腓腸內側皮神經,深層為脛神經;並有小隱靜脈和深層的脛後動、靜脈通過[4]。
5.8 承筋穴的功效與作用承筋穴具有舒筋活絡,強健腰膝,清泄腸熱的功效。
承筋穴有舒筋活血、調腸理氣的作用[3]。
承筋穴有舒筋利節之功,主治脛痹不仁、腳腨酸重、霍亂轉筋諸疾,腨腸主治筋,故本穴治癥多在於筋,針之可使筋肉恢復承受作用。[5]
承筋穴為足太陽膀胱經腧穴,膀胱經脈循行於下肢後面,取之可通調太陽經氣,常以治療下肢病為主[9]。
5.9 承筋穴主治病證承筋穴主治腰腿、 *** 等疾患:如腰背疼痛,腳踹酸重,霍亂轉筋,足跟痛,大便難,痔瘡,脫肛,頭痛,鼻衄,癲疾,癮疹,腰背痛,小腿痛,膝酸重,下肢麻痹,痔疾,腰背拘急,便血,直腸脫垂,腰腿拘急疼痛,現代又多用承筋穴治療腓腸肌痙攣,坐骨神經痛,急性腰扭傷,腓腸肌麻痹,便秘等。
承筋穴主治腰腿、 *** 等疾患:如腰背疼痛、腳踹酸重、霍亂轉筋、足跟痛、大便難、痔瘡、脫肛、頭痛、鼻衄、癲疾、癮疹等[3]。
承筋穴主治腰背痛,小腿痛,膝酸重,痔瘡,霍亂轉筋;以及腓長肌痙攣,下肢麻痹等[4]。
承筋穴主治小腿痛、霍亂轉筋、痔疾、腰背拘急。
承筋穴主治痔疾,便血,直腸脫垂;腰腿拘急疼痛[7]。
現代又多用承筋穴治療腓腸肌痙攣、坐骨神經痛等[3]。
1. 運動系統疾病:急性腰扭傷,腓腸肌痙攣或麻痹;
2. 其它:脫肛,痔瘡,便秘。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壹般直刺0.5~1.0寸[3]。
直刺1~1.5寸,局部有酸脹感,可向足底放散[7]。
直刺1~2寸[4][8]。
註意:承筋穴深部正當脛後動、靜脈處,故針刺時應避開[7]。
5.10.2 灸法可灸[3][7][8]。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4]。
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5.11 承筋穴的配伍承筋配陽陵泉、足三裏,有健脾舒筋,活血通絡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承筋配委中、承山,治腓腸肌痙攣[7]。
承筋配承山、支溝、足三裏,治便秘[7]。
承筋配環跳、委中、陽陵泉、昆侖,治腰腿痛、下肢麻木[7]。
5.12 文獻摘要《針灸甲乙經》:寒熱篡後出、瘛疭、腳腨酸重、戰栗不能久立、腳急腫、跗痛筋足攣、少腹痛、引喉嗌、大便難,承筋主之。大腸實則腰背痛、寒痹轉筋、頭眩痛,虛則鼻衄癲疾、腰痛,濺濺然汗出,令人欲食而走,承筋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腰背拘急霍亂。
《太平聖惠方》:風勞熱、足煩腫痛、轉筋急痛、身癮疹、大小便不止,肓門主之。
《針灸大成》:主腰背拘急,大便秘,腋腫,痔疾,脛痹不仁,腨酸,腳急跟痛,鼻鼽衄,霍亂轉筋。
6 人體部位名·直腸直腸(rectum)為人體部位名[1]。是指乙狀結腸末端與齒線之間的壹段腸管[10]。即大腸的末端[1]。以其直通 *** ,故名[11]。
《針灸聚英》卷壹:“大腸下接直腸,直腸下為 *** 。”
直腸(rectum)位於盆腔內(圖223),全長約15~16厘米,從第3骶椎平面貼骶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終於 *** ,盆膈以下的壹段又叫肛管 *** c *** ,長約3~4厘米。直腸的肌膜和其它部分壹樣,也是由外縱、內環兩層平滑肌構成。環形肌在肛管處特別增厚,形成 *** 內括約肌。圍繞 *** 內括約肌的周圍有橫紋肌構成的 *** 外括約肌,括約肌收縮可阻止糞便的排出。
圖223 直腸和肛管
直腸上端在第2~3骶椎水平與乙狀結腸相連結,在骶尾骨前面下行,於尾骨尖稍下方終止於齒線,並與肛管相連。直腸全長12cm。直腸上部與骶骨曲度壹起形成骶曲,同時由於直腸腔大小在上端與乙狀結腸同,下端則擴大為直腸壺腹,壺腹前壁向前膨出,與肛管幾成直角形成會陰曲。因此,在行腸鏡檢查時應註意此解剖特點。腸管上1/3前面和兩側為腹膜所遮蓋,中1/3前面腹膜向前反折成為直腸膀胱凹陷或直腸子宮凹陷,此凹陷為直立位腹腔最低點。直腸下1/3完全在腹腔外。直腸壁肌層與結腸相同,直腸肌層在其下部肥厚成為 *** 內括約肌。直腸內表面是壹層較厚的粘膜,直腸粘膜有三個呈半月形的橫皺襞,又稱直腸辦。上皺襞在齒線上12cm處,是直腸與乙狀結腸的分界皺襞。中皺襞位於右側壁,在齒線上8cm處,相當於腹膜直腸返折處。下皺襞位於左前壁,在齒線上5cm處。
直腸下端粘膜有6~10個縱行皺折,稱直腸柱:兩柱下端之間粘膜向上凹陷呈半月形,稱 *** 辦, *** 辦內有向上開口的呈漏鬥形窩,叫肛隱窩或肛竇。隱窩底部有肛腺體的導管開口,肛腺分布於粘膜下呈分支狀,部分分支可穿透肛管周圍組織。肛腺分泌的粘液有潤滑直腸下端的作用。如果人體抵抗能力下降,肛隱窩被大便汙染,可引起肛隱窩炎和肛周膿腫。在直腸柱下部有2~6個米粒大小、黃白色的 *** 狀突起,稱肛 *** 。肛竇炎時,肛 *** 可腫大,反復炎性 *** 時,肛 *** 可呈纖維性增生,或呈 *** 瘤樣改變。
直腸受植物神經支配,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 與直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有排便、吸收水分和部分藥物。正常情況下,當儲存於乙狀結腸的糞便經腸蠕動下行到直腸內時,使直腸下端膨脹產生便意,同時外括約肌松弛,肛提肌收縮使糞便排出。
7 古病名直腸為古病名,又稱直腸瀉[11]。《證治要訣·大小腑門》:“藥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直腸。”
直腸瀉為病證名[11]。指飲食不化隨即瀉出[11]。又稱直腸泄、直腸、直腹泄[11]。《張氏醫通·大小府門》:“藥與食入口即瀉下者,名直腸瀉。”《醫略六書·雜病證治》:“直腸瀉,食入輒下完谷,參附理中湯加訶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香散加人參、白術,以伏龍肝湯煎服,或大斷丸[11]。也有把食入即下之急暴者稱直腸癥,日久者稱錄食瀉[11]。《癥因脈治》卷四:“直腸之癥,急癥暴癥,錄食之瀉,久病緩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