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樓是壹種特殊的漢族民居建築,在中國分布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其形成與發展是與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它綜合地反應了地域居民的傳統文化特色。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人們出於戰爭,防守等不同的目的,其建築風格,藝術追求是不同的。 始建於清初,大量興建是在20世紀20~30年代。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市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開平市地勢低窪,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臺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統治更為頹敗,開平人民迫於生計,開始大批出洋謀生,經過壹輩乃至數輩人的艱苦拼搏漸漸有些產業。到了民戰亂更為頻仍,匪患尤為猖獗,而開平因山水交融,水陸交通方便,同時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優裕,故土匪集中在開平壹帶作案。當時縣內較大的土匪有張韶、朱炳、胡南、候晚、譚欽、吳金發、張沾、黃保諸幫,他們四處劫掠,制造了無數慘案。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殺人百余,擄耕牛210余頭,掠奪其它財物無數,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蒼城,連縣長朱建章也被擄去。 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余人。其中,民國十壹年(1922年)12月眾匪夥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壹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宇。開平碉樓介紹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分布在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壹個特殊類型,是壹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壹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
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壹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這壹類建築群規模宏大、品類繁多,造型別致,分布在開平市的鄉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來,開平因位於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臺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07年,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北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為多層建築,高於壹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堅固厚實,窗比民居開口小,外設鐵板門窗。碉樓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可居高臨下還擊進村之敵。 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開平設縣,希望從此開始太平,故取名“開平”。自建縣後,“社賊之擾”有所收斂,治安較以前安定,故清朝碉樓數量不多。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前的時期是開平碉樓發展的初期階段。
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美國、加拿大等國實施排華政策,在海外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開平華僑只能將傳宗接代的願望寄托在家鄉。他們把建房、買田、娶親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標,不斷將自己積蓄的血汗錢寄回開平,從而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的建設提供了充實的經濟基礎。
在匪風熾盛的日子裏,為防賊患,開平的父老鄉親和華僑們紛紛集資在村中興建碉樓。中西合璧的碉樓大量興建是這壹時期開平村落最突出的變化,林立的碉樓從此成為開平鄉村壯觀的文化景觀。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以前便成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發展的興盛時期。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築遠遠高於壹般的漢族民居,便於居高臨下地防禦;碉樓的墻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墻或火攻;碉樓的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壹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墻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
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人們著力運用外國建築中的穹頂、山花、柱式等建築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樓千面的建築式樣。根據上部造型可以將開平碉樓分為柱廊式、平臺式、退臺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種式樣。這些不同的建築造型反映著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的程度,是開平碉樓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按建築材料分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築材料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石樓、夯土樓、青磚樓、混凝土樓。
石樓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區,在當地又稱為“壘石樓”。墻體有的由加工規則的石材砌築而成,有的則是把天然石塊自由壘放,石塊之間填土粘接。目前開平現存石樓10座,占碉樓總數的0.5﹪。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多將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磚樓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區,所用的磚有三種:壹是明朝土法燒制的紅磚,二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當地燒制的青磚,三是近代的紅磚。用早期土法燒制的紅磚砌築的碉樓,目前開平已很少見,迎龍樓早期所建部分,是極其珍貴的遺存。青磚碉樓包括內泥外青磚、內水泥外青磚和青磚砌築3種。少部分碉樓用近代的紅磚建造,在紅磚外面抹壹層水泥。目前開平現存磚樓近249座,占碉樓總數的13.6﹪。
混凝土樓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區,又稱“石屎樓”或“石米樓”,多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吸取世界各國建築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造型最能體現中西合璧的建築特色。整座碉樓使用水泥(壹般由英國進口,當時稱為“紅毛泥”)、砂、石子和鋼材建成,極為堅固耐用。由於當時的建築材料靠國外進口,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有的碉樓內面的樓層用木閣做成。目前開平現存混凝土樓1474座,在開平碉樓中數量最多,占80.4﹪。 按使用功能,開平碉樓可以分為眾樓、居樓、更樓三種類型:
●眾樓建在村後,由全村人家或若幹戶人家集資***同興建,每戶分房壹間,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閉、簡單,外部的裝飾少防衛性強。在三類碉樓中,眾樓出現最早,現存473座,約占開平碉樓的26﹪。
●居樓也多建在村後,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高大,空間較為開敞,生活設施比較完善,起居方便。居樓的造型比較多樣,美觀大方,外部裝飾性強,在滿足防禦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築的形式美,往往成為村落的標誌。居樓數量最多,現存1149座,在開平碉樓中約占62%。
●更樓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河岸,高聳挺立,視野開闊,多配有探照燈和報警器,便於提前發現匪情,向各村預警,是周邊村落聯防需要的產物。更樓出現時間最晚,現存221座,約占開平碉樓的12%。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與村落具有突出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壹、它是中國鄉村主動接受外來文化的歷史見證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的人多把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開平碉樓大規模興建的年代,正是中國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階段。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方式各不相同,國內壹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築,主要是被動接受的舶來品;而以開平為中心出現的碉樓群,則是中國鄉村民眾主動接受西方建築藝術並與本土建築藝術融合的產物,充分體現了他們面對外國先進文化時的壹種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加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合在碉樓上,使之成為留置於故土的壹片精神守望地。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審美觀,造就了開平碉樓的千姿百態。
二、它是中國鄉村移植外國建築藝術的集中展示
在開平建築中,匯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在開平隨處可見。這些不同風格流派、不同宗教門類的建築元素在開平表現出極大的包容性,匯聚壹地和諧***處,形成了壹種新的綜合性很強的建築類型,表現出特有的藝術魅力。
三、它是中國華僑文化的傑出代表
開平碉樓
華僑是文化的傳播者。中外多種文化交融和碰撞是華僑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所帶來的文化沖突,廣泛觸及中國傳統社會的方方面面和各個階層。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同規律。這種文化的沖突和交融,在開平表現得極為外在化。隨便走到壹座碉樓或民居都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跡。因此,開平碉樓與民居非常突出地體現了中國華僑文化的深刻性和普遍性。
四、它寄寓了中國人的傳統環境意識,是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碉樓主要分布在村後,與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榕樹,形成了根深葉茂、平安聚財、文化昌盛的和諧環境。點式的碉樓前面是成片低矮的民居,在平原地區宛如全村的靠山,滿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護的心理。開平碉樓成為僑鄉民眾構建和諧生存環境的重要手段。 碉樓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區別。大的碉樓,每層相當於三開間,或更大;小碉樓,每層只相當於半開間。最高的碉樓是赤坎鄉的南樓高達七層,而矮的碉樓只有三層,比壹般的樓房高不了多少。
碉樓的造型變化主要在於塔樓頂部。從開平現存的壹千四百多座樓來看,樓頂建築的造型可以歸納為壹百種,但比較美觀的有中國式屋項、中西混合式屋頂、古羅馬式山花頂、穹頂、美國城堡式屋頂、歐美別墅式房頂、庭院式陽臺頂等形式。
臺山碉樓
臺山市的碉樓,具有僑鄉特色建築,它熔中西建築藝術於壹爐,集防衛居住功能於壹體,既深涵中國的傳統底蘊,又飽載濃郁的歐美氣息,是特定時代特定地域多元文化碰撞交匯而成的歷史景觀,是壹幅數量眾多,風格獨異。
臺山碉樓主要由海外華僑捐資興建,這些洋樓.樓仔,以西式為主,因為僑鄉的華僑長期居住歐美,受到西方建築文化影響,所畫的圖紙西式色彩濃烈,壹眼望去,樓頂是穹頂的樓不少,那是羅馬建築特色,而絕大多數在三樓或四樓都有飄出陽臺,陽臺無論是壹面的還是二、三、四面的,都采用古希臘列柱式,柱間形成羅馬建築半圓拱窗子。有些樓屋內設弧型拱門,豎著兩條古希臘清秀的愛奧尼克式的圓柱,看上去頗有氣派,凸顯古羅馬式的建築設計理念,第三層陽臺正面是混凝土結構的列柱式,8根圓柱構成7個廊窗,其中6個為圓拱形的,中間1個梯級形的;陽臺側面左右也各有壹個半圓拱形廊窗。正面山墻鐫刻著的圖案復雜而精致,縮窄了的四樓平頂上再建壹望亭,四方亭頂高突穹頂,聳立在果園中,猶如壹名戴著鋼頭盔威風凜凜的戰將。樓的正面有三扇門,居中門豎著雙圓柱,側門被弧形圖案包圍著,既豪華又有氣勢;而墻體是采用紅磚砌成,墻上開著小方窗,這是中式的。樓第四層面的飄篷開著多個上寬下窄的槍眼,在瞭望亭上觀察到有敵臨樓下便可防衛。樓房觀賞價值很高,而又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這批洋樓,是僑鄉的特色樓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國外賺了錢的華僑,帶回金錢和圖紙回故鄉,建起了反映他們居住地建築風格和風情,又溶入故鄉傳統建築藝術的,具防護與居住功能的“中西合璧”式碉樓。這些碉樓至今完好無損,只是大部分已無人居住,無人守護,壹片蒼涼。也有的由村中公嘗(公***田產)收入或村人攤派自籌而建。這些碉樓壹般三、四層,高的十層,墻有尺多厚,有黃泥拌石灰舂成的,有青磚或花崗巖石砌的,更多的是鋼筋水泥結構;每層的四邊墻上都開有槍眼。頂層普通四邊突出,形似陽臺,“陽臺”底也開有槍眼;四角築成瞭望臺,甚至裝有探照燈。門窗不大而都用厚厚的鋼板做門,整座碉樓都異常牢固。臺山市碉樓建築的全盛時期,有碉樓2000多座,遍布臺山的每個角落,現有1000多座,保留完好無損的626座。這些雄偉壯麗、建築風格獨特的碉樓,仍然默默地沈睡著,她神奇的面紗,露出她的美麗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