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閩中橋梁,可甲天下
我國現存最古的橋梁是河北的趙州橋。它約於隋朝大業初年(605年後)建成。②福州地區的橋梁建築在唐代也已嶄露頭角,現存最古老的石橋,當是閩侯縣鴻尾鄉龍泉橋,它建於唐景雲元年(710年),石拱橋,橋長3.3米,為整塊巨石鑿成。還有建於唐大歷六年(771年)的福州“連阪橋”,它位於南郊城門鎮連阪村前,甘泉山北麓。石構平梁建築,單孔,全長15米,面寬1.41米。兩岸邊的橋臺呈長方形,均用條石疊砌在木樁上,木樁直徑約40厘米。兩橋臺之間架兩條大石梁,石梁上陰刻:“當境連滿與妻林十六娘為所生父母造橋壹所,願家國平安,同沾利祿。上元辛亥八月三日造”。上元辛亥即唐大歷六年。③位於閩江口下遊閩安鎮邢港出口處的“迥龍橋”,又名“飛蓋橋”、“沈公橋”,也始建於唐代,宋鄭性之重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和1922年曾修繕過。系石構多跨伸臂平梁建築,南北走向,全長65.65米,寬4.46米。5墩6孔,橋墩呈船形,每兩墩之間均鋪3根巨大石梁。橋面兩邊設石欄桿,欄柱截面為方形,柱子雕飾獅子、蓮花、圓球等。橋南有玄帝亭,亭為木構4角,邊豎2通石碑,壹為鄭性之書刻“飛蓋橋”,壹為康熙年間士民題刻“沈公橋”。橋北有聖王廟,廟為土木結構,重檐歇山頂。廟前有跨街亭,亭把廟、橋連成壹體。亭內有3通石碑,記載“迥龍橋”的歷史沿革。④
福州古橋造型多樣,儀態萬千,主要有浮橋、石磴橋、石構平橋、石拱橋、木構橋、亭橋(屋橋)等。小橋玲瓏,大橋壯觀,深澗之橋,險峻恢宏。如位於倉山區蓋山鎮陽岐村的“午橋”,俗稱“五門橋”,宋元佑四年(1089年)造,南北走向,石構平梁建築,4墩5孔,橋墩為船形,橋墩上部采用懸臂墩辦法,層層重疊,出挑5層,橋墩之間架以巨大石梁,全長34米,面寬3.25米。橋面兩旁設欄桿,欄柱有“黃州八娘”等楷書題刻。民國《福建通誌》記載:陽岐午橋“每石俱有刻字,筆勢似蔡君謨”,今字已磨損。⑤又如“多亭橋”亦名“店板橋”,位於晉安區日溪與羅源縣霍口鄉交界處,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建於飛水溪上,相傳為清朝雷姓書生朝思所建,是福州市保存較完好的大型單孔瓦廊木撐式風雨橋,橋亭屋脊上裝飾有別致的雙龍戲珠。再如“護國橋”,位於羅源縣起步鎮護國村。建於宋元豐二年(1079年),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毀於水災,次年鄉人募捐重建。據建橋石碑記載“清光緒九年(1883年)九月橋折,十月經監生鄭元朗獨立修造。民國5年(1916年)董大宇、鄭夢珍重修。橋、塔、廟、路均告成功”。該橋為石梁平板橋,4墩5孔。
建於閩侯縣白沙鎮聯坑村南山澗上的“遠濟橋”,又名“石陌橋”,為古時福州通往京都必經之路。橋為東西走向,全長23米,寬5米。廊屋單檐懸山頂,擡梁式木構架,高4.5米。兩旁有木欄桿,橋梁構架采用斜撐式,頭尾分落在兩岸巖石上。橋身離澗底水面約20米,懸空而立,若似瓊樓玉宇,蔚然壯觀。橋亭上懸掛壹全塊酸絲板木匾,長193厘米,寬63厘米,匾上鐫刻“遠濟橋”三個隸書大字,並陰刻方寸行書跋文,其中曰:“任天下事者,茍皆以建橋之心為心,則天下何遠而不濟哉,然則遠濟又豈獨為建橋言哉”的命名含義。該匾為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進士、邑人陳景韶所撰書,書法筆墨酣暢,豐姿瀟灑。
在福州地區造型多樣的古橋中也有不少古為今用,被改造成現代橋梁,兼具文物橋和交通橋作用。如位於福清市新厝鎮橋尾村的“橋尾橋”,又名“上洋橋”、“興化江口橋”,是福清市與莆田市的分界橋,建於宋元佑五年(1090年)。現在在石橋原墩上改建為公路橋,長97米,寬4.8米,9墩10孔。又如位於連江縣蓼沿鄉朱公村的“朱公橋”,始建於宋嘉佑三年(1058年),系知縣朱定所建,故名“朱公橋”。橋北有小塔,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1977年原橋拆除,在原橋址上改建成雙孔石拱橋,原“朱公橋”古跡留下的僅有橋欄柱上石獅兩頭。古石橋改造為現代橋梁,從壹個側面反映出福州地區古代橋工技藝的高超。
二、傍山臨水,奇巧險竣
為了適應福州地區山水溝壑多如網織的特殊地理環境,古代橋工遁道自然,精心巧思,所建人工之橋融於自然環境之中,為自然山水又添美色。如“合浦橋”又稱“下浦橋”,位於閩侯縣南嶼鎮合浦村,始建於宋代,橋長20米,寬2.5米,南北走向,石砌4墩5孔,石板橋梁,全橋植有3株古榕,枝壯葉茂。尤其中橋墩上長著盤根錯節的古榕壹株,樹齡300多年,樹根粗壯,蜿蜒20多米,活似地龍,貫通全橋,與橋面石板和石墩緊緊合抱,融為壹體,堅固異常,世為罕見。另兩株古榕經歷數百年風霜,蒼翠蔥郁,枝幹縱橫交錯,似結連理。橋旁松、竹、梅“三友”壹叢,歲歲枯榮,於今依然茂盛。樹下建壹座小廟宇,中祀閭山獅公仙師。廟亦有數百年歷史,傳說明代尚書黃鎬當年晉京考試,路經此橋,受神明點化而高中進士。觀此橋,人在樹下,樹在橋上,橋在水中,人、橋、樹、水渾然壹體,如入天人合壹之境界。
位於閩侯縣南通鎮蘇阪村的“榕蔭橋”,始建於宋隆興二年(1164年),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裏人郵傳部尚書陳璧重建,全長27米,寬3.5米,石構梁橋,船形墩,釃水三道,橋兩端數株千年古榕,枝葉繁茂,參天蔽日,橋兩旁有石塊欄桿,橋欄板上鐫刻陳璧書“榕蔭橋”。書法蒼勁圓潤,古樸簡遠。精美的建橋工藝與清沏的碧水、參天的古榕、綠色的田園,天然融合,掩映生姿,秀色迷人。
在兩岸懸崖峭壁建橋,是福州橋梁壹大特色。位於羅源縣鑒江石笏裏的“坦橋”,又名“險橋”。明嘉靖丙午年(1546年)建造,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知縣馬淮倡修,為單跨石板橋,兩端以懸崖峭壁為基,砌有橋檔,橋面跨峽谷6米,用2條各寬1米、厚0.5米、長8米的巨大花崗巖條石架成。現僅存1條,橋高13米,無橋欄。又如“鼓響橋”,位於閩侯縣荊溪鎮關中村鼓響自然村。據橋頭附近的三峰寺石碑所刻“時大元延佑七年”(1320年)考證,該橋與三峰寺應是同時建造。現橋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建,為石構單孔石拱橋,長約21米,寬3.2米,高20余米,跨度9米,橋頂面厚0.35米,橋從兩岸懸崖峭壁向中間砌半圓形石拱,從溪而望,高崖峭壁,溪流直瀉而下,與高高的拱橋相交融,氣勢磅薄,雄偉壯觀。溪流經橋而下,兩岸懸崖峭壁,溪潭深邃,溪水形成高30余米的落差,急流把石潭沖擊成直徑各1米多的3個石洞,急流沖瀉洞中,發出“轟咚咚”的鼓響聲,橋上行人聞此鼓聲,心中陡增激情,故石拱橋亦名“鼓響橋”,被稱為福州地區最為壯觀的古代石拱橋。
在福州地區的各種古橋中,屋橋(也稱亭橋、風雨橋)別具壹格,即在橋上建有橋屋、橋廊。正如清代周亮工《閩小紀》所載:“橋上架屋,翼翼楚楚,無處不堪圖畫。……閩地多雨,欲便於憩足者,兩檐下類覆以木板,深輒數尺,俯欄有致,遊目無余,似畏人見好山色故障之者。”⑥如“三溪亭橋”,位於閩侯縣大湖鄉六錦村,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為單跨石墩木梁廊屋古橋,全長32米,寬3.8米,橋亭高4.5米,橫跨雪溪東、西兩岸半山懸崖峭壁間,似飛虹懸空,奇峻非常。建橋者在兩岸距澗10米高處劈削懸巖為橋臺,斜支圓木呈“八”字形,向跨孔中間伸出,以頂托大梁。橋面橫鋪木板,上建廊屋4柱3間,縱深12間,讓行人休憩或避風躲雨。又如“西塘橋”,位於永泰縣東洋鄉西塘村。始建年代待考,清乾隆十九年(1784年)重建,石拱單孔跨徑20.3米,全長29米,寬4.2米,高11米。橋上加蓋木亭,兩邊雙排木柱40根,坐倚欄桿,兩端石砌石階連接古道。再如“合攏橋”,位於閩清縣省璜鄉省璜村,始建於宋乾道年間(1165~1173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建。橋長53米,寬3.2米,砌石為墩,架木為橋。橋面鋪設紅色地磚,兩旁用46根立柱分裏外兩行,構成11個亭架。亭頂有5個亭翼,蓋以青瓦。兩旁紅漆扶欄和木板坐椅,造型古樸,典雅大方。行人歇息於廊橋,掩映在青山碧水之中。“合攏橋”是福州地區現有亭橋中最長的壹座。
三、內涵深厚,形式巨麗
福州古橋作為人文景觀,體現出中國古橋所具有的深厚的中國傳統美學理念和福州地域文化藝術意境,也展示出中國古橋建築上的高超技藝和具有福州地域特征的古橋建築風格。可以說,古橋既是壹座通行的物質載體,又是壹件耐人觀賞的藝術品,古橋是科學和藝術的完美結合。福州地區古代橋工善於總結運用先進的橋梁技術,並把它和傳統藝術巧妙融合在壹起。如橋的附屬建築和石雕工藝,形式豐富,藝術精湛,橋上往往用石雕、碑記、亭、塔、扶攔等藝術品來裝飾,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所以,清代周亮工在《閩小紀》中說:閩中橋梁“最為巨麗”⑦。福州“萬壽橋”,是閩江最早的跨江大石橋,據明代王應山《閩都記》載:“萬壽橋,橫跨臺江,舊為浮橋,屢修屢壞。宋元佑間,郡守王祖道置田壹十壹頃七十二畝備修橋費。元時田入頭陀萬歲寺。大德七年(1303年),頭陀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橋,釃水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欄,長壹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構亭二。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學士馬祖常為記,刻‘萬壽橋’三字於右”。⑧“萬壽橋”前身是浮橋,始建於宋元佑八年(1093年),時為知州的王祖道征集工匠以楞嚴洲為中心,南北各造浮橋1座。北橋江面寬154米,用船20只,南橋江面寬約785米,用船100只,以粗大藤纜緊固於江中所植的18根石柱上;船上鋪蓋木板,作為橋面,高與沙洲平,寬3.4米,兩旁設有欄桿。兩座橋總長為1000米。為方便江中行船,在江心的浮橋口還留有兩個高門。整個建橋工程於宋紹聖元年(1094年)完成。宋崇寧二年(1103年),楞嚴洲與倉前山之間又出現壹個沙洲,即中洲,江面被割為3條水道,因之浮橋也相應改建為北、中、南3座。北橋(今小橋橋位)用船16只,中橋(萬壽橋位)用船73只,南橋(江南橋位)用橋13只,***用船102只。⑨陸遊《渡浮橋至南臺》詩雲:“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臺試壹尋。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系大江心”。⑩由於江闊水急,浮橋無力抵禦風浪的襲擊,時多損壞,兩岸交通經常為之中斷,元代時改建為石橋,即“萬壽橋”。{11}“萬壽橋”於元大德七年始建,元至治二年落成,是元代福建最大的建設工程,它與後建的江南橋合稱為大橋。全長570多米,29孔立28個舟狀石墩,承托石梁。橋上鋪石板,砌以石欄。橋欄石柱雕有形狀各異的石獅。橋南北各建有風雨亭。“萬壽橋”在橋梁技術上的壹個創新,就是對橋梁基礎采用“睡木沈基”法,即:用木籠填石為基。先在橋墩處下木籠,然後,在籠內密填石塊為基。“萬壽橋”建成後,歷代都曾對大橋進行修葺。1930年為適應汽車行馳,由日本大和工業合資會社承包改建成水泥路面。1971年對“萬壽橋”進行全面增高拓寬,改稱“解放大橋”。{12}1995年至1996年拆除重建為現代化大橋。
始建於唐,重建於宋的臺江區新港街道河口尾的“路通橋”,橋為西南至東北走向,花崗巖石砌建,2墩3孔石拱橋,形如玉帶。全長30.7米,寬3.6米,兩端為臺階踏步。兩側護欄的望柱、尋杖、闌版均按宋《營造法式》規制建造,是福州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拱橋。{13}民謠雲:“南臺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狀元,後出相公”。{14}
位於閩侯縣上街鎮榕橋村的“十四門橋”,又稱“榕橋”,是閩侯現存最長的宋橋。宋元豐二年(1079年)始建,東西走向,石構,平梁式,全長102米,有13個舟形石墩,兩墩相距4~6米不等,各用兩條石板平架成橋面,面寬1.8米,拱跨溪源溪之上。橋多次損壞,歷經重修。橋面石板上刻有造橋、修橋者的姓名及年代。其中,第壹孔北向橋面石板條上,銘刻“元豐二年十壹月庚申造,至八年十壹月廿三日壬辰畢,石匠張保”。{15}“十四門橋”是建築技術別具壹格的石墩石板橋,古代橋工根據淤泥沙質松軟的地質特點,采取了“睡木沈基”法建築工藝,用數層縱橫交錯編排而成的木筏,固定在建橋墩位置的水面上作為橋基,然後在水面上壘石砌墩,隨之木筏沈到水底,基礎與石墩受力均衡牢固。“十四門橋”融於山水樹蔭之間,壹幅水鄉美麗畫卷。明代鄭元韶寫有“十四門橋”詩:“西望旗山數裏遙,尋常春漲阻耕樵。而今遊客過多少,憶渡溪源十四橋”。{16}
處於臺江區八壹七南路小橋頭的“沙合橋”,因“萬壽橋”俗稱“大橋”與之相對應,“沙合橋”俗稱“小橋”,建於元代,明成化六年(1407年)由知府周純重建。跨徑7.2米,拱圈厚度僅0.2米,比現代橋梁設計理論的計算值還要小得多,拱頂離路面極近。已歷600多年,現在每天經過橋上的車輛超過千輛,有的還是載重汽車,石橋仍然完好如故。“沙合橋”被現代橋梁專家視為奇跡的“薄拱橋”。{17}
在福清市海口鎮龍江入口處的“龍江橋”,又稱“海口橋”,宋政和三年(1113年),太平寺僧守思等倡建,宣和六年(1124年)竣工。初名“螺江橋”,後改名“永平橋”,紹興三十年(1160年),又改名“龍江橋”。橋用花崗巖砌建。先以巨石填基,再砌橋墩。墩作舟形,兩端出尖,以分水勢。墩間架巨石為梁,上鋪石橋。全長476米,寬4.2~5.2米,橋面兩側設扶攔。橋墩原有41座,現存39座,間距11米左右。橋南端建兩座鎮橋佛塔,各7層6面,實心,高6米,浮雕有佛像、侏儒、蓮花、獅子等紋飾。明萬歷、清順治、康熙、乾隆及民國時期屢有修葺,並在橋頭豎碑記事。{18}“龍江橋”是福清最長的壹座古代石梁橋,至今仍保持完整的結構,也是福建省四大古橋之壹,加上小橋總長700多米,橫跨龍江下遊,氣勢雄傳壯觀。
聳立於閩侯大湖鄉六錦村的“三溪橋”,其廊屋系單檐懸山頂,擡梁式木構架,不僅結構科學,布局嚴謹,技藝精湛,而且橋廊24對梁柱,每對均撰書有楹聯。有贊風物景致的,如:“鰲梁高架仿疑虹見空中,鳥路斜臨卻訝龍鄰井上”。“潮朝朝朝朝朝朝朝朝升,目見見見見見見見見見退”。有借景詠史的,如:“此地疑文王避雨處,前溪憶子路問津時”。“慧眼逢人,斯能效圯橋進履;迮心下士,曾知道渭水推車。”有頌人文奇觀的,如:“再行數武算莊村,處處家家極乎快極乎快;壹望三山遮草木,高高下下如此奇如此奇”等,更增添了橋的詩情畫意。
四、閩都滄桑,橋以載史
橋,它經歷了人間滄桑,成為歷史的見證;它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也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進步;它有補天濟世之材,有利物濟人之德。古語說:“天下有道津梁道”。{19}
位於鼓樓區楊橋巷口的“雙拋橋”,原名“合潮橋”,又稱“會潮橋”,因橋下河水壹頭通元帥廟河,壹頭通白馬河,兩河在此匯流而得名。該橋始建於唐代天寶十二年(754年),石構單孔拱橋,有橋亭,橋邊環植三株古榕樹,樹蔭蔽天,是百姓乘涼的好去處。據民間傳說,明末時橋邊有劉、陳兩家,劉家公子欲強娶陳家女為妾,陳女不從,與新婚夫夜逃,不幸被抓,雙雙被綁拋入河裏溺死。有民謠雲:“雙拋河裏不分離,夫妻結成連理枝。豪強劉家欠血債,世代合潮聲淒淒”。從此,“合潮橋”改名為“雙拋橋”。
建於唐代的鼓樓區八壹七北路中段的“安泰橋”,為當時羅城南關的利涉門外護城河上的壹座橋。“宋宣和中,郡守陸藻建亭其上,舊有《重修津渠記》,掌書記陶嶽撰,在利涉門。《閩都記》:亭廢,碑亦不存。《榕城景物考》:唐天復初(903年),為羅城南關,人煙繡錯,舟楫雲排,兩岸酒市歌樓,簫管從柳陰榕葉中出。曾子固《出利涉門詩》:‘紅紗籠竹過斜橋,復觀翚飛入鬥杓。人在畫船猶未睡,滿船明月壹溪潮’”。{20}表現當時安泰橋日夜沈浸在歌舞升平之中,壹派繁華景象,不禁使人將安泰橋下的安泰河比作金陵的秦淮河。
立於倉山區城門鎮林浦村的“林橋”,單門石板橋,橋以巨石為梁,上鋪石板,兩旁設石柱石欄,柱頂雕有石獅等,建於宋鹹平年間(999~1003年)。另有斷橋,建於宋紹興三年(1133年),原結構不詳,殘存的橋身長22米,寬2.8米,3個橋墩,5條石梁,靠岸1孔保存完好。橋面由4條長石梁構成,中門石梁長9米,臨江1門已毀,只有橋墩沈在水中。頂部面積14平方米,蓋有壹座小廟宇。據《宋史》記載,宋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大元兵至皐亭山”,宋恭宗趙顯“遣監察禦史楊應奎上傳國璽降”,二月“率百官拜表祥曦殿,詔諭郡縣使降”。{21}元軍占領臨安(今杭州)都城,宋恭宗趙顯被俘,其兩個弟弟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在大臣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等護衛下,領著僅余的30多萬兵馬乘船南下,在閩江口的林浦停泊。當年11歲的趙昰,被大臣們扶著在福州的大都督府(今省府路附近),於5月登基,“以為宋主,改元景炎”,是為宋端宗。{22}11月元軍從陸路逼近福州時,宋端宗趙昰和他的大臣們從林浦紹岐碼頭離開,退往廣東。南逃前,文武官員在“林橋”下馬候旨,前往帝王行宮晉見。趙家王朝在林浦匆忙而悲愴地降下緯幕。出生於林浦,明朝曾任過吏、兵兩部尚書的林瀚在《平山懷古》壹詩中曾掬過壹把感懷之淚:“王氣銷沈天地老,胡塵溟漠古今愁。傷心最是濂江水,還繞行宮山下流”。{23}林浦,歷史上曾稱為濂浦。閩江流出福州市區,到了濂江地段,江面壹下子寬闊起來,在古帝王行宮右側為濂江書院,因朱熹及其弟子黃幹等在此講學而聲震四方。
始建於明代的臺江區三保的“彬德橋”,清光緒丙申年(1896年)重修,橋長33.1米,寬2.7米,2墩3孔,為平梁與拱形相結合的石構橋。1997年當地民眾集資蓋了橋亭,在橋的東端北側重建有“十八將軍”小神龕,神龕內供奉鎮守該橋的“琉球國十八將軍”塑像,表明福州該河港早年就與琉球等國有著密切的海上來往關系。
臺江區南公村的“河口萬壽橋”,俗稱“小萬壽橋”,以別於閩江上的“萬壽橋”。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鼓山成源和尚和裏人柯應采募銀二千余兩建造,橋為東西走向,石構,2墩3孔梁架式。全長35米,寬3米,橋面由12塊條石鋪就,兩側有石欄桿,橋頭望柱上端各盤踞壹石獅。橋頭兩側各植壹株榕樹。橋東有萬壽堂,橋西有萬壽庵,庵外墻嵌有清道霈和尚立的《萬壽庵》碑。{24}庵前原立有康熙九年(1670年)鼓山方丈寫的《河口萬壽橋記》碑,今已移至於山碑廊,該碑為清初“三藩”的重要史料。“小萬壽橋”所在地河口港,歷史上曾經是琉球等諸蕃國貢船集中泊地,橋附近有許多相應的古建築,如“河口天後宮”和著名的“柔遠驛”(俗稱琉球館)等,是福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遺跡,從中可以看出數百年前河口萬壽橋附近河面千帆競發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華場面。
位於臺江區義洲街道白馬河上的“白馬橋”,清代福州木幫商會集資建築。石構平梁橋,3墩4孔,跨度不等,現留下3孔,全長71米,寬3.1米,東西引橋各12米。該橋見證了福州是中國三大木材集散地之壹的歷史。
在壹千多年的歲月中,福州古橋見證歷史,承載傳說,展示出豐富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壹座“沙合橋”竟與出將入相關聯,《揮塵前錄》曾記載,當初閩人流傳壹個民謠:“南臺沙合出宰相”。據《榕城考古略》雲:“章得象相時,沙湧可涉。政和六年,沙復湧,已而,余深復大拜;方務得帥福唐,南臺沙忽再湧,已而朱漢章,葉子昂相繼登庸”。{25}壹座“十四門橋”楹聯則飽含人生哲理,“榕蔭坐可論古今,橋上行須讓往來”,借景抒情,以物喻理,論古今,談做人,富有哲理性。行人、河流、石橋、榕樹、古鎮、山川融為壹體,相映成趣,壹派水鄉田園風光。
福州古橋文化是福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展示出中華民族的聰明和智慧,又體現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對外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福州與泉州、漳州等地,建造了大量石橋梁,達到了建橋熱潮的高峰,形成了明王世懋在《閩部疏》中所說:“閩中橋梁甲天下”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