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鍋邊糊、碗糕、夏餅。
福州人“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立夏這天家家戶戶磨米成漿,煮鼎(鍋)邊糊、攤煎餅“做夏”,祈求風調雨順、家身平安。大家還將鼎邊糊饋贈左鄰右舍,寄予聯絡感情,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裏”的情誼。
用蜆子汁為湯,在鍋裏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壹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幹皮後用鍋鏟刮到湯裏,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壹盆滾燙的“鍋邊糊”了。
每年立夏日,是福州以風味小吃為主的美食節日。這壹天,家家戶戶磨麥粉、米漿,做煎餅,炊碗糕。碗糕以小碗為模具,抹凈油,倒米漿,上面撒些芝麻,將碗上屜,旺火蒸15分鐘,出鍋將糕從碗中倒出即可。碗糕松、綿、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
夏餅,俗稱“夏粿”。用麥粉或米漿加以佐料煎成。分甜、鹹兩種。甜的,以前媽媽給做的都是加白糖的;鹹的,加入鹽、蔥、韭菜或蝦皮、肉丁、蜆肉、蟶肉、蛋等;此時剛好是新麥登場,吃夏餅,寓有品嘗勞動成果與慶賞農作物豐收的韻味。
2、寧德:光餅、春卷、蝴蝶包。
在這壹天,寧德市市民有著自己特殊的風俗。這風俗主要是體現在食的方面——吃立夏。“吃立夏”是在中午時分吃的。這壹天的午餐,人們有吃餅、吃春卷和蝴蝶包(外型類似蝴蝶形狀)的習慣,還有壹些民眾有吃五棗蛋的習慣。
閩東地區立夏以吃“光餅”(面粉加少許食鹽烘制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後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
在蕉城區,群眾們將豆芽、韭菜、肉末等混和著炒熟,夾在“蝴蝶包”裏,或者用面皮包成春卷吃,由於“立夏”用當地口音念,有點像“塞飽”,有民間玩笑說,這是要吃飽身體以度過炎炎夏日。
壽寧縣和霞浦縣,立夏這天要吃“立夏糊”,就是把米磨成米漿,與肉末、豌豆、菜幹、海鮮、百合花瓣等壹起煮成的粥。
而在福安市和周寧縣,是把光餅剖開,夾上炒熟的小筍,當地老人說,立夏這壹天吃筍,腰腿會硬,會像筍壹樣茁壯。
屏南縣和古田縣,立夏是吃用紅糟煮的菜,比如紅糟肉、紅糟田螺、紅糟筍等。
3、三明:喜粿、立夏丸。
客家人吃立夏丸,建寧吃夏糍,泰寧吃韭菜糍,將樂吃夏羹丸,沙縣及市區吃喜粿,永安吃薄餅或面食,大田吃米粿,尤溪吃紅糟肉和全筍,叫作“接腳骨”。
喜粿,也有人寫成習粿,它是由沙縣口語化而來,分為餡和無餡兩種,傳說是戰國時期孫臏為瞞過龐涓裝瘋而特制的食品;作為沙縣節令小吃,以前家家戶戶常在立夏時節制作。當然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中,也不凡經常見到。
客家“硬飯丸”也叫“立夏丸”,是客家祖地寧化地區的壹種時令美食。每至農歷四月“立夏”時節,寧化的城市鄉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做“硬飯丸”,以此迎接夏天的到來,以祈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4、龍巖:油飯、三寶、雞腸面。
在連城,立夏日這天的午餐,家家戶戶必須吃號稱“三寶”的“銀豆腐”(先把柚子葉、竹葉燒成的灰摻入鹽 巴用水煮沸,冷卻後倒於陶器缸內,把豆腐放入,讓其浸泡數天即成)此乃壹寶﹔“銀灰蛋”(用黃泥土加鹽水拌勻後,把鴨蛋整個糊起來,放進缸內40天即成)此乃二寶﹔三寶是面包。農家人吃完它們後,據說能起到清涼解暑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