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風俗有:扒龍舟、端午食粽、放紙鳶、拴五色絲線、打午時水等。
1、扒龍舟
劃龍舟是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扒龍舟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遊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壹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在端午前要擇吉日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
2、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入北方後,用黍米(北方產黍)做粽,稱“角黍”。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壹,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壹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壹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4、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在端午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驅邪。
5、打午時水
午時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時於井裏打上來的水。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於南方沿海壹帶的傳統習俗。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有“極陽水”、“龍目水”、“正陽水”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