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竹籃的歷史

竹籃的歷史

1.竹編的歷史

竹編的歷史

1、在人類開始定居生活後,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種石斧、石刀等工具砍來植物的枝條編成籃、筐等器皿。在實踐中,發現竹子幹脆利落,開裂性強,富有彈性和韌性,而且能編易織,堅固耐用。於是,竹子便成了當時器皿編制的主要材料。

2、在殷商時代,竹藤的編織紋樣豐富起來。在陶的印紋上出現了方格紋、米字紋、回紋、波紋等紋飾。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擴大,竹子的編織逐步像工藝方面發展,竹編圖案的裝飾氣味越來越濃,編織也日見精細。

3、秦漢時期的竹編沿襲了楚國的編織技藝。1980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銅馬車”底部鑄有方格紋,據專家分析,這方格紋就是根據當時竹編席子編織的方格紋翻鑄的。

4、明代初期,江南壹帶從事竹編的藝人不斷增加,遊街竄巷上門加工。竹席、竹籃、竹箱都是相當講究的工藝竹編。尤其以竹編最為著名。益陽的水竹涼席創始於元末明初。

5、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中國的竹編工藝逐漸復蘇。20世紀50年代以後,竹編藝術開始名正言順的歸口到工藝美術行業,進入了藝術的殿堂。

6、1990年以後,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縣和渠縣先後被評為“中國竹編之鄉”。

7、進入21世紀以後,竹編工藝漸漸失去市場競爭力而出現滑坡,其編織技藝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也有不少竹編藝術家們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藝術,新的作品在緩緩冒尖。

擴展資料:

文化價值

1、魅力的外表之下是瓷胎竹編深刻的文化內涵:天人合壹的造物觀。

2、瓷胎竹器工藝從材料的選擇到編制過程,每壹道工序都要嚴格準確,竹子搜集時間不當容易造成竹子生蟲或者發黴,竹齡選擇決定了竹子的柔韌性,從而決定了瓷胎竹器的編制難度和美觀程度。

3、瓷胎竹編的材料選擇的時節、地域,傳統竹編的制作工藝、制作水平最終決定了壹件瓷胎竹編是否材美工巧。傳統竹編雖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卻更能體現中國傳統造物觀念“天人合壹”所強調的人與自然和諧統壹的思想和文化內涵。

百度百科-竹編

2.籃球的歷史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田學院),由該校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當年的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

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市面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別釘在鍵身房內看臺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

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

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

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

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鐘;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

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

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壹的籃球規則,並有移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壹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後,到1948年的10多年間,規則曾多次修改,與現行規則有關的重要變化是: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鐘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鐘;投籃隊員被侵犯時,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兩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出現了兩米以上的多人,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曾兩次擴大籃球場地的"限制區"(也叫"3分區");還規定,壹個隊控制球後,必須在30秒內投籃出手。60年代初有關10秒和球回後場的規定,壹度因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後取消了中場線改畫邊線的中點而中止。

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後,又恢復了中場線,這些規定又繼續執行。1977年增加了每隊滿10次犯規後,在防守犯規時罰球兩次,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

1981年又將10次犯規後罰球的規定縮減到8次。很明顯,人員的變化的技術,戰術的發展引起了規則的改變,而規則的改變又促進了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壹步發展變化。

特別是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比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誌、作風等各方面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裏也有了此項活動。

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的比賽規則很簡單,在球場中間畫壹個約有1米直徑的中圈,中鋒隊員跳球時壹只手必須置於背後腰部,任何壹足不得踏出圈外。技術也簡單,中圈跳球後,誰接到球就自己運球,超過防守人就投籃。

當時只會直線運球前進,傳球方法是單、雙手胸前傳球,跑動投籃是用單手低手上籃,立定投籃無論遠近都是用雙手腹前低手投籃。1925年前後,進攻和防守的5名運動員,有了較明確的分工,中鋒對中鋒,後衛對前鋒,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對手。

但前鋒的職責是只管進攻投籃,不管退守;後衛的職責是只管防守搶截球,不管投籃。前鋒和後衛很少全場跑動,只有中鋒要攻守兼顧。

以後又逐漸改為兩後衛1人助攻(活動後衛),1人留守後場(固定後衛),兩前鋒也變為1人留在前場專管偷襲、快攻,1人退守後場助防。技術動作也有所發展,跑動投籃出現了單手、高手投籃,立定投籃出現了雙手胸前投籃,傳球出現了單、雙手擊地傳球,運球出現了兩手交替運球躲閃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進的技術。

規則中增加了罰球區和罰球線,隊員犯規4次即被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罰球可由隊長指定任何1個隊員主罰。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半時各2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

每次投中或罰中後,都在中圈跳球,重新開始比賽。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在1926年以後有了較大提高 。

籃球起源與發展 起源:現代籃球運動自1891年起源與美國。是美國東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春田市)當時的青年基督教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

當時稱為"奈史密斯球"後又稱"筐球"最後根據活動的內容是向籃球筐中投球,邊形象的命為籃球。 壹,初創時期(19。

3.籃球有多少年的歷史

籃球有壹百多年的歷史。

籃球(basketball),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對抗性體育運動 。

籃球運動起源於美國。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 。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

主要的國際性籃球組織是成立於1932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籃球聯合會(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

4.籃球的歷史起源

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Dr. James Nai *** ith,1861年11月6日-1939年11月28日),加拿大人,籃球運動的發明者和第壹位倡導在美式足球運動中使用頭盔的人。他同時也是第壹位籃球教練召集了5位球員組成壹支球隊。

奈史密斯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阿爾蒙特,是壹個1851年到加拿大從事采礦業的蘇格蘭移民家庭的長子。

發明籃球

1891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馬薩諸塞州春田(又譯斯普林菲爾德)的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田學院)擔任該的體育教師,同時也是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美式橄欖球教練,奈史密斯當時被受任尋找壹種有趣易學且可以打發學生無聊的冬季室內體育課的遊戲。

奈史密斯從壹些加拿大兒童用球投入桃子筐在加拿大被稱之為“Duck-on-a-Rock”的遊戲中受到啟發,奈史密斯的籃球遊戲在11月15日初步構思完成,最早的規則沒有運球這壹規定,只允許球在球場內傳遞,之後他又編寫了13條籃球規則 ,其中有12條仍然延用至今。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分別釘在鍵身房內看臺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經過百年的改進形成了現今的籃球規則。

籃球成為了美國和加拿大廣受歡迎的男子運動,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其他國家傳播開來。另外也為建立了壹套女子籃球的規則做了壹些努力,最初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在真正的推廣上的步伐要顯得緩慢壹些。

男子籃球運動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正式被列為奧運會項目,奈史密斯博士為那屆奧運會籃球項目的前三名頒發了獎牌,獲得前三名的是三個北美球隊:美國隊在室外下雨的場地中戰勝了加拿大隊獲得了金牌,奈史密斯的祖國加拿大獲得了銀牌,而墨西哥隊則獲得銅牌。女子籃球直到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才被正式列為奧運項目。之前在1904年的聖路易斯奧運會上舉行過壹次籃球表演賽。

5.籃球的歷史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田學院),由該校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Nai *** ith)博士發明,當年的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

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市面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在第壹次世界大戰時由美軍傳入歐洲。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 1891年,奈史密斯在 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

這所學校體育系主任盧瑟·古利克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綱委托他設計壹項室內集體遊戲。他從當地兒童喜歡用球投向桃子筐(當地盛產桃子,各戶備有桃筐)的遊戲中得到啟發,創編了籃球遊戲。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別釘在鍵身房內看臺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5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

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

人們稱這種遊戲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長壹段時間之後,經過他與同事們反復商量才定名為“籃球”。 奈史密斯30歲時便發明了籃球,但籃球誕生後近半個世紀始終被人們所忽略,直到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才受到應有的尊重。

75歲高齡的奈史密斯隨美國籃球隊抵達柏林,但美國籃球隊教練只負責他從美國到柏林的機票費,不承擔其在柏林的旅館費和入場券費用。而美國奧委會對此置之不理,使得這位籃球之父心情十分沈重。

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首任秘書長威廉·瓊斯則很尊重和敬佩他,不僅解決了他的旅館費用,並邀請他為奧運會首場籃球比賽開球。開球前,瓊斯向全體參賽運動員介紹了這位籃球發明者,奈史密斯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

全部比賽結束後,瓊斯又安排奈史斯主持發獎儀式,並授予他壹枚奧林匹克特別勛章,以表彰他發明籃球的功績。當壹位德國小姑娘向他敬獻月桂冠時,奈史密斯欣喜若狂,激動得把帽子拋向天空。

奈史密斯於1939年逝世。為了永遠懷念這位籃球運動先驅,國際籃聯在1950年第1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期間舉行的第壹次中央局會議上,決定把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的金杯命名為“奈史密斯杯”。

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

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

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鐘;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

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

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壹的籃球規則,並有移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壹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後,到1948年的10多年間,規則曾多次修改,與現行規則有關的重要變化是: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鐘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鐘;投籃隊員被侵犯時,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兩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出現了兩米以上的多人,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曾兩次擴大籃球場地的“限制區”(也叫“3秒區”);還規定,壹個隊控制球後,必須在30秒內投籃出手。60年代初有關10秒和球回後場的規定,壹度因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後取消了中場線改畫邊線的中點而中止。

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後,又恢復了中場線,這些規定又繼續執行。1977年增加了每隊滿10次犯規後,在防守犯規時罰球兩次,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

1981年又將10次犯規後罰球的規定縮減到8次。很明顯,人員的變化的技術,戰術的發展引起了規則的改變,而規則的改變又促進了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壹步發展變化。

特別是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比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誌、作風等各方面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裏也有了此項活動。

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的比賽規則很簡單,在球場中間畫壹個約有1米直徑的。

6.手工編織歷史的文化講解

手工編織工藝的基本概念:

將植物的枝條、葉、莖、皮等加工後,用手工進行編織的工藝。

沿革: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壹。據《易經·系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裏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席,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這壹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周代,以蒲草編織莞席已很普遍。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陜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藤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

7.關於籃球的歷史簡介

籃球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的體育教師J.奈史密斯博士創造的。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只規定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吹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 ,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 。1892年 ,奈史密斯制定了13 條比賽規則 ,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 ,不準有粗野動作 ,不準用拳擊球等 。到1893年 ,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並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聖路易市舉行的第三屆奧運會上第壹次舉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壹的籃球規則,並用多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 ,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1936年第十壹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壹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以後規則又曾多次修改,修改的主要內容有: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鐘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對方限制區內停留超過3 秒鐘 ;壹個隊控制球後 ,必須在30秒鐘內投籃出手;投球中籃得2分,3分投籃區投中得3分,罰球中籃得1分。1977年增加了每半時累計全隊犯規10次後,由對方罰球 ,防守犯規時罰球2次 ;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1985年將全隊每半時累計犯規10次改為7次 。1990 年規定奧林匹克比賽和世界錦標賽球場尺寸應長28米 ,寬15米 。女子籃球1976 年第二十壹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1910年的全國運動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此後籃球運動在中國逐漸開展起來。1926年以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中國男子籃球代表隊1913~1934年***參加10屆遠東運動會,並在1921年上海召開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冠軍。此外,還參加過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十壹屆奧運會籃球賽和1948年在倫敦舉行的第十四屆奧運會籃球賽。女籃是1924年全運會起才有比賽的。中華人民***和 國建立後 , 籃球運動迅速 廣泛地在全國開展起來 。1951年舉行了全國籃球比賽。1954年建立了全國聯賽制度,1956年改為甲、乙級升降聯賽制度 。1976 年和1978 年中國第壹次主辦了女子和男子國際邀請賽。1981年國際籃聯批準了中國首批11名國際籃球裁判員,截至1992年底,中國已有國際級籃球裁判員35名。在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奧運會中,中國女隊獲得亞軍,1994年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獲第二名。男隊連續奪得亞洲錦標賽冠軍,並多次代表亞洲參加奧運會籃球賽和世界籃球錦標賽,1994年世界籃球錦標賽獲第8名。

8.籃球的歷史.

1891年12月初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後為春田學院),由該校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當年的籃球規則只有13條,奈史密斯博士於1939年去世,終年78歲。

他未曾料到,由他創建的籃球項目竟然在二百多個國家流傳市面著,而且至今美國籃球還譽滿全球。 為了紀念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的籃球的功績,在春田學院校園內修建了美國籃球名人館-詹姆斯·奈史密斯紀念館。

起初,奈史密斯將兩只桃籃別釘在鍵身房內看臺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

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

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

只需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

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鐘;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定。

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

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壹的籃球規則,並有移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壹了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後,到1948年的10多年間,規則曾多次修改,與現行規則有關的重要變化是: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鐘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進攻隊員不得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鐘;投籃隊員被侵犯時,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兩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出現了兩米以上的多人,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曾兩次擴大籃球場地的"限制區"(也叫"3分區");還規定,壹個隊控制球後,必須在30秒內投籃出手。60年代初有關10秒和球回後場的規定,壹度因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後取消了中場線改畫邊線的中點而中止。

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後,又恢復了中場線,這些規定又繼續執行。1977年增加了每隊滿10次犯規後,在防守犯規時罰球兩次,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

1981年又將10次犯規後罰球的規定縮減到8次。很明顯,人員的變化的技術,戰術的發展引起了規則的改變,而規則的改變又促進了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壹步發展變化。

特別是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比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誌、作風等各方面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裏也有了此項活動。

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的比賽規則很簡單,在球場中間畫壹個約有1米直徑的中圈,中鋒隊員跳球時壹只手必須置於背後腰部,任何壹足不得踏出圈外。技術也簡單,中圈跳球後,誰接到球就自己運球,超過防守人就投籃。

當時只會直線運球前進,傳球方法是單、雙手胸前傳球,跑動投籃是用單手低手上籃,立定投籃無論遠近都是用雙手腹前低手投籃。1925年前後,進攻和防守的5名運動員,有了較明確的分工,中鋒對中鋒,後衛對前鋒,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對手。

但前鋒的職責是只管進攻投籃,不管退守;後衛的職責是只管防守搶截球,不管投籃。前鋒和後衛很少全場跑動,只有中鋒要攻守兼顧。

以後又逐漸改為兩後衛1人助攻(活動後衛),1人留守後場(固定後衛),兩前鋒也變為1人留在前場專管偷襲、快攻,1人退守後場助防。技術動作也有所發展,跑動投籃出現了單手、高手投籃,立定投籃出現了雙手胸前投籃,傳球出現了單、雙手擊地傳球,運球出現了兩手交替運球躲閃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進的技術。

規則中增加了罰球區和罰球線,隊員犯規4次即被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罰球可由隊長指定任何1個隊員主罰。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半時各2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

每次投中或罰中後,都在中圈跳球,重新開始比賽。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在1926年以後有了較大提高 。

籃球起源與發展 起源:現代籃球運動自1891年起源與美國。是美國東部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春田市)當時的青年基督教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

當時稱為"奈史密斯球"後又稱"筐球"最後根據活動的內容是向籃球筐中投球,邊形象的命為籃球。 壹,初創時期(19。

  • 上一篇:穆斯林的婚禮有什麽禮節
  • 下一篇:寧德霍童線獅的故事傳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