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是泉州的非遺文化。
簪花,又稱簪頭、簪飾、頭飾,是古時男子和婦女喜歡戴在頭上的裝飾品,泉州簪花是壹項源於福建省泉州市的傳統民間技藝,是泉州地區具有特色的傳統手工藝品之壹,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泉州簪花的特點是精雕細琢,形態各異,簪花的形象種類繁多,果蔬、動物、人物等題材,每種簪花都有其獨特的寓意和象征意義。比如,花卉簪花中以牡丹最為常見,寓意富貴吉祥;果蔬簪花中以桃子最為代表,象征長壽;動物簪花中以龍鳳最為受歡迎,寓意著祥瑞和美好。
泉州簪花的歷史
泉州簪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據《隋煬帝艷史》記載,隋煬帝在巡視南方時,曾經把南方的鮮花采摘下來,贈予當地的婦女簪戴,這便是簪花的起源。自此之後,簪花逐漸流行於各個時期,成為泉州地區的壹種傳統手藝。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蟳埔村也便成為泉州千年海絲文化的見證者,簪花圍是蟳浦女的鮮花頭飾,被譽為“頭頂上的花園”,是辛勤勞作的漁女們自宋元以後世代相承的習俗,是漁家人的情感與記憶,更是壹種民間藝術和鄉土文化,與閩南漁村特有的生活環境相得益彰。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