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米公祠是怎樣來的?

米公祠是怎樣來的?

北宋年間,米芾出身於山西太原壹個官僚家庭,其五世祖米信是北宋初年的開國元勛,他的高祖和曾祖以上,多為武職官員,自父親米佐,開始讀書學儒。米芾的母親閻氏,曾是明英宗皇後高氏的乳娘。

相傳,米芾6歲時已能熟讀詩百首,10歲時能夠獨立寫碑。這期間裏,他隨父親遷居去襄陽居住了十幾年,在他17歲的時候,他又隨母親去了京都汴梁,即河南開封。

米芾18歲時,高皇後之子朱翊鈞繼位,他就是明神宗。因念及母後與米芾母親閻氏的舊情,明神宗“恩蔭”米芾為秘書省校字郎,負責文書校對,訂正訛誤。後來,宋徽宗趙佶召他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

米芾是壹個有真才實學的人,由於他“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號米顛”。同時,因不善官場逢迎,使他贏得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玩石賞硯鉆研書畫藝術,而他對書畫藝術的追求簡直到了如癡如醉的境地。

米芾的書畫終於自成壹家。他繪畫擅長枯木竹石,尤其精於山水的繪畫,富有創造性。他還擅長書法、作詩與書畫的鑒賞,均集大家之長。

他鉆習、臨摹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歐陽詢、褚遂良、沈傳師、段季展等大家的篆、隸、楷、行、草等幾種書體字體,簡直能達到亂真的程度。

米芾以書法名世,其書法作品有較多留存。米芾傳世的書法墨跡有《向太後挽辭》、《蜀素帖》、《苕溪詩帖》、《拜中嶽命帖》、《虹縣詩卷》、《草書九帖》、《多景樓詩帖》等。後來南宋的許多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

米芾與同壹時代的北宋文學家、書法家蘇軾,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黃庭堅,北宋書法家蔡襄被譽為“宋四書家”,米芾為首屈壹指。米芾的書體瀟灑奔放,又嚴於法度,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盛贊其:

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沈著痛快。

米芾作書十分認真。米芾說:

余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壹兩字好,信書亦壹難事。

壹首詩,他寫了三四次,還只有壹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個中行家裏手不能道,也可見他創作態度的嚴謹。米芾書法為後世所景仰。其作書謂“刷字”,意指其作書行筆方法與前人不同。

《宋史》記載:

米元章初見徽宗,命書《周官》篇於禦屏。書畢,擲筆於地,大言曰:“壹洗二王惡劄,照耀皇宋萬古。”

徽宗潛立於屏風後聞之,不覺步出縱觀。

米芾對書法的分布、結構、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在變化中達到統壹,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壹佳士也”。

另壹方面,他又獨創了山水畫中的“米氏雲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筆墨作雲霧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再現層層山頭,世稱“米點”。為後世許多畫家所傾慕,爭相仿效。

他的兒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較多,使這種畫風得以延續,致使“文人畫”登上壹新臺階,為畫史所稱道。

米芾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於壹身,收藏宏富,涉獵甚廣,加之眼界寬廣,鑒定精良,所著遂為後人研究畫史的必備用書。他著有《寶章待訪錄》、《書史》、《畫史》、《硯史》和《海嶽題跋》等書畫理論著作。

《寶章待訪錄》分為“目睹”和“的聞”兩大部分,所錄84件晉唐作品,開後世著錄之先河,影響頗大,甚至有專門模仿此書體例的論著。

《書史》則更為詳實,為後世鑒定家的依據之壹。《海嶽題跋》則主要敘述他的經驗心得,十分中肯。

米芾晚年居潤州丹徒,即江蘇鎮江,建有山林堂,所以他有本100卷的詩文集名為《山林集》。他的傳世之作有《寶晉英光集》。

1107年,米芾病逝並安葬於江蘇鎮江。

在元朝末年,為了紀念北宋時期著名的書畫家、書畫鑒賞家米芾,其後裔創建了米氏家廟“米家庵”。

米家庵位於襄樊樊城的漢江之畔,臨江而立,與襄城的夫人城隔江相望。據《米氏世系》碑記載,在元朝至正年間之前就建有米家庵了。

米芾的後裔在明朝時對米公祠進行了擴建,並改名為“米公祠”,但後來又因明末戰火被毀。自1693年起,米芾的第十八代孫米瓚、第十九代孫米爵和第二十代孫米澎相繼修繕了米公祠,並摹刻了碑碣30余通。

此後,米芾的後裔在1865年與1875年又曾先後兩次修繕了米公祠。1875年,米芾後裔對米公祠的最後壹次修繕,清代文淵閣大學士單懋謙曾為牌樓親題“米公祠”門額。

米公祠祠宇主要由拜殿、寶晉齋和仰高堂三部分建築群組成,除仰高堂的重檐歇山式外,其余均為硬山式,總占地面積壹萬多平方米。

米公祠的中軸線上是壹個三進院落,主體建築為潔亭、拜殿、寶晉齋、仰高堂和碑廊,殿堂裏珍藏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跡和石刻。中軸線兩側為東、西石苑、苑內亭、臺、榭廊高低錯落,參差有致,遊魚滿塘。

祠堂庭院清靜,給人以清靜幽深的感覺。

米公祠的標誌性建築拜殿是米氏後人祭拜先祖的地方。拜殿正中有帖墻四柱、三間五樓式牌樓,每樓檐下置鬥拱,起支撐和藝術裝飾作用;牌樓兩邊額枋置有人物八仙圖案,玲瓏別致,莊重古樸。

位於拜殿正中央的米芾的壹幅自畫像,是壹紙拓片,原石刻藏於桂林伏波山的還珠洞內。在米芾畫像的兩邊有副對聯:

衣冠唐制度;

人物晉風流。

意思是說,米芾雖然是北宋時期的人,但是他喜歡模仿唐朝人穿衣服,同時喜歡收藏晉代人的書畫作品。

米芾舉止癲狂,又好潔成癖,擅長書畫、精通鑒別。行書、草書都是吸取前人所長,最欣賞的是魏晉書法家王獻之。

寶晉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原來是米芾的書房所在,因米芾的書房內收藏的都是晉代人的書畫,所以書房名為“寶晉齋”,書房內還收藏有米芾的書法作品。

位於寶晉齋後的建築是仰高堂,其實就是後人瞻仰先祖遺風的地方。

在拜殿和寶晉齋內懸掛的匾額、楹聯琳瑯滿目,“顛不可及”、“妙不得筆”、“與孟鹿門號兩襄陽書傳千古,***蘇黃蔡稱四巨子顛壓三人”等題詞,都是後人對米芾書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評價。

米公祠兩側院內建有碑廊,***有16間,朱紅廊柱,飾以雕刻,美觀大方。畫廊裏的墻壁上嵌砌著米芾父子、蘇軾、黃庭堅、蔡襄等書法大家遺墨的石刻100多通,以及後代著名書法家為米公祠留下的墨跡石刻30多通,珠璣滿壁,交相輝映。

此外,院內還珍藏有清世宗雍正年間由其後裔摹刻的米芾手書法貼45通,其他碑刻145通。這些書法精品,藝術韻味生動,爐火純青,是壹座巨大的藝術寶庫,對弘揚我國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文化起著巨大的作用。

院內有壹顆約500年樹齡的明代銀杏樹,也叫白果樹。樹下矗立著壹通影壁式的大石碑,由《重修米公祠碑記》、《米南宮誌林序》、《凈明齋記》《米氏宗譜序》、《米氏世系序》五通記事碑拼嵌而成。其中的《米氏宗譜序》記載了米氏從宋朝至明清時期家族的變遷。

  • 上一篇:筷子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
  • 下一篇:紅山文化分布熱河是中國古代文明發源地之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