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色經典書籍,我們心裏總有暖流流動,想寫壹寫閱讀感受。那麽先去看幾篇 讀後感 學習壹下。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紅色經典書籍讀後感,供大家閱讀!
紅色經典書籍讀後感篇1《鐵道遊擊隊》這本小說令我百讀不厭。特別是《打岡村》這壹章。
這章主要寫的是鐵道遊擊隊經過壹夜苦戰,終於消滅了岡村特務隊的 故事 。隊員們在臨城火車站裏和重兵駐守的鬼子鬥智鬥勇,在大家的密切配合和艱苦努力下,終於取得了勝利。
聯想到現在的生活,真是應有盡有。電腦、電視機、電冰箱……還有些擁有先進設施的公***場所。可是在昨天,壹切還都是幻想。那些在戰火中的八路軍遊擊隊員們,為了祖國的未來,不顧壹切的奮鬥著。有多少條年輕的生命,為了勝利而壯烈犧牲;有多少血汗,在祖國的大地上流淌。要知道,這勝利,是多麽來之不易!
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我不由得陷入深思。他們,把那些侵略者趕出了國外,卻沒能看到勝利。雖然他們沒能活到勝利的那壹天,但是,他們的形象已經牢牢地在我們的心中紮下了根。因為,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今天的生活!
雨過天晴,五星紅旗顯得更加鮮艷;那五顆星,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紅色經典書籍讀後感篇2《閃閃的紅星》是紅色大作家——李心田爺爺的作品之壹。
本書講述了壹個叫潘冬子的孩子,從壹個七歲的孩童,成長為壹個光榮的解放軍戰士的故事。
小冬子本是壹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出身在壹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本應該在父母的呵護下快樂、無憂無慮地成長,可是,地主的削剝,以及官逼民反,甚至貓鼠同眠的黑暗社會不斷地逼迫窮人們。冬子的爸爸由此參加赤衛隊,將大地主、大壞蛋胡漢三抓獲,卻不慎讓他逃走了。後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長征,冬子爸爸跟著紅軍走了。當紅軍剛剛走上長征的道路時,那些地主官僚死灰復燃,瘋狂反撲,冬子媽媽犧牲了,冬子轉移到了宋大爹家。胡漢三又投靠了日本鬼子,更殘酷地迫害窮人,雙手沾滿了革命戰士的鮮血,宋大爹不幸被捕,冬子這顆革命的幼苗,再次轉移到了茂源米店。可是,米店的沈老板卻是壹個不折不扣的奸商。他不但往米裏摻沙子,還囤米居奇,高臺米價。不久,沈老板又勾結上了胡漢三,冬子巧妙地應付了胡漢三,然後在米店裏放了壹把火,可惜沒有燒死這走狗胡漢三。
後來,冬子被好心的姚公公收留了,這時內戰爆發,冬子在姚公公的幫助下,避開了“遭殃軍”的抽丁,冬子長大了,成為了光榮的解放軍戰士。當他回鄉時,正好趕上了收捕胡漢三的時候,冬子沖到最前面,勇擒胡漢三。最後這個殺死過無數革命戰士的大劊子手,被正義的子彈處以死刑。
幾次讀了這書,都有不同的想法。本書實實在在地反映了那個時代革命人民的大智大勇,忠誠無畏,他們為了開創壹個美好的未來,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投身革命,奮勇殺敵。《閃閃的紅星》感情很單純,很強烈,在每當在正義戰勝邪惡的時刻,都能讓我們有壹種獨特的激情。想想那些奮戰沙場,英勇獻身的英雄戰士,都將隨著革命的勝利流芳百世!
***產黨,用正義的寶刀,劈開了這黑暗的社會,想想看,遊擊隊員們自己吃不飽、穿不暖,還不拿人民群眾壹針壹線,那些“遭殃軍”呢?燒殺虐搶,簡直是天壤之別。書中批判了那個黑暗社會中地主土豪與軍隊狼狽為奸,壓榨窮困農民的事實。贊揚了革命戰士們,有遠大的理想、堅定地信念、執著的追求、無私的奉獻、頑強的意誌、無畏的精神、正直的作風……是他們,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我們需要了解那恢弘的歷史、勇敢的英雄,更要思考今後對幸福生活、對黨、對國家的責任,回報給予了我們美好生活的***產黨!
紅色經典書籍讀後感篇3這是壹部用血與淚書寫成的悲壯篇章。解放戰爭時期,在山城重慶,我中國***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機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在監獄中與之進行不泄的鬥爭。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這裏卻奏響“國際悲歌歌壹曲”,200多名戴著腳鐐手銬的***產黨員、革命誌士、青年學生、軍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歲的“小蘿蔔頭”宋振中),遭到了國民黨軍統特務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鮮血染紅了歌樂山下的步雲橋、渣滓洞、白公館、松林坡、梅園。雖然他們大部分的人都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激勵了剩下的革命同誌堅持到了革命勝利……
《紅巖》為我們塑造了壹組革命英雄的群體形象。這些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產黨員和革命者,經過作者的精心刻畫,都活靈活現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江姐是作者著力刻畫的壹個主要人物,她對黨忠貞,對敵鬥爭頑強不屈,在危急關頭從容鎮定,對革命同誌血肉情深。在赴華鎣山途中,她看到城墻上懸掛著丈夫的頭顱,雖然悲痛欲絕,但為了不暴露身份,仍舊鎮定自若地去與雙槍老太婆會面。在就義前,她平靜地與戰友們壹壹告別,親吻“監獄之花”,梳理好頭發,換上整潔的藍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皺痕,而後從容走向刑場。所有這壹切,讓人多麽激動、崇敬、悲憤、感嘆!
《紅巖》裏面都是壹些真實的人和事情,而這些人和事情同壹個年代、壹個時代緊緊地結合在壹起。“為免除下壹代的苦難,我們願把牢底坐穿”,“失敗膏肓土,成功祭蒼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麽?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而在這些思想當中,所實踐的都是具體的人,而這些人都不是當時壹些家庭條件困難,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都是壹些青年知識分子,從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實踐選擇道路當中,他們投身於社會革命,為整個國家民族和大多數的利益進行實踐,這崇高的選擇促使我們去思考,人應該怎麽去活著?人應該怎麽去奮鬥?人應該怎麽去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以及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應該所盡的責任和承擔的義務?
《紅巖》裏的人物原型--歌樂山的烈士們是壹個奇特的英雄群體和 文化 群體,他們幾乎人人會寫詩。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間地獄裏,他們拿起筆做刀槍,刺向黑暗的社會和兇殘的敵人。“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從來壯烈不貪生,許黨為民萬事輕”,“願以我血獻後土,換得神州永太平”,那壹首首鐵窗下的心歌無不表現了烈士們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國旗,那我們該怎樣讓我們的國旗更加鮮艷?在我們享用現代文明的時候,能夠忘記和平的生活源於血染的歷史嗎?能夠忘記曾經發生過的戰爭嗎?能夠忘記曾為此付出了生命和鮮血的先烈們嗎?能夠忘記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莊嚴意義嗎?不,不能,我們也沒有資格忘記。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現在他們都已沒入歷史的長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將先輩們的精神壹直壹直延續下去,讓我們的國旗在我們的國土上更加驕傲地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