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千人火柴廠,壹年的產量能達到60萬件,約十二億盒火柴。
別看火柴小,生產壹盒火柴要經過九十多道繁雜的工序。
在九十多道工序中,有些是自己生產,有些是外包的,火柴盒就是外包加工的。
火柴盒分內外盒,最早內外盒都是木制的。在外盒貼上精美的標貼(也稱火花)後,火柴盒頓時藝術起來。
後來,木材緊張不夠用(那時沒有環保概念),開始以紙代木,火柴的外盒逐步有木質變成黃紙板材料的了。
小小的火柴盒,糊制起來程序很多。首先要打漿糊,糊內盒(俗稱小底子)的漿糊要稀點,糊外盒(俗稱大幫子)的漿糊要厚壹點。
糊小底子時,要將細長的小條紙分成十垛碼成壹排,用軟毛刷蘸漿糊均勻塗刷,然後,將小條子逐壹靠右貼在小條紙上,再逐個揭起,先封右邊再封接頭,左邊紙張不封放在桌上待用。下壹個節奏是將封了頭的小底子放在壹個木模內,再放壹張方形小木片,用食指滑動紙張,將底封好,拿出模子,曬幹待用。
糊大幫子較為簡單。大幫子是印在壹個大紙板上,橫排十張,豎排五張,整版五十張。用刀刻印,似連非連,輕輕壹掰,整張紙會壹張壹張地分開。然後,將分開後的大幫子壹摞壹摞碼好待用。
大幫子在印刷後,被刀刻有預設的印子,用時,先拿起壹摞外殼紙,依次撚開後,用竹片刮上漿糊,壹張壹張從右手送到左手彎曲合上,並用左手緊緊握住數秒,以免炸口。外盒無需日曬,只要陰幹即可。
曬幹後的小底子和外殼要套在壹起,才算基本糊好。最後壹道工序是用壹個專用盤子,將火柴盒順向豎立碼放,橫20盒,豎5排,這壹盤正好100個;將捆好的壹盤累加成10垛再紮緊,這壹件便是1000個火柴盒。
壹個熟手壹天頂多就能糊上兩千成熟(即內外盒全部糊好)。誰家孩子多,誰就能加班加點多糊火柴盒。糊壹萬火柴盒,得人民幣6元。在糊盒子大軍中,壹個月糊十萬、十五萬大有人在。在那個貧乏的年代,這可是壹筆不小的財富,足以讓這個家庭在那個月中,錦衣足食。
那時,調制漿糊的面粉都是包產到戶的,漿糊節約地用,幾個月下來能有可觀的面粉剩余。在敏感時期,這點面粉是可以解決大問題的。
作為火柴廠家屬的壹份福利,糊火柴盒是最好的賺外快門路。外廠家屬要想糊火柴盒必須找熟人、托關系,還要在發放糊制材料和收取成品火柴盒的範圍內,方可辦理手續,否則,只能望“盒”興嘆。
火柴盒耗費了我們太多的童年時光,呆板重復、索然無趣。唯壹的樂趣就是聽收音機,聽各種電影錄音剪輯:《南征北戰》、《渡江偵查記》、《賣花姑娘》。
難得有家長在糊盒子過程中講故事,那些故事是對孩子們最佳的犒賞。
火柴廠的孩子被火柴盒困擾了多年,失去了童趣不說,還耽誤了學習,火柴廠家屬區裏的孩子鮮有考上好學校的。
廠外的孩子也好不了多少,不是糊慶大黴素盒子、就是打漁網、打尼龍網手提袋。純真的童年裏夾雜著這些事情,總歸是件憾事。特別是窗外其他孩童的嘰嘰喳喳的歡笑聲,對低頭做事的孩童幹擾可想而知。
想想那段日子,雖然辛苦,但是,能與大人壹起面對生活的困難,小手拉大手,***同迎接生活的挑戰,從心裏感到這苦吃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