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戲是福建的古老劇種之壹,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流行於古稱興化的莆田、仙遊二縣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其戲班足跡遍及福州、廈門、晉江、龍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華僑聚居地。據考證,它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莆仙戲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閃光於現代。它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綜合了莆仙的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的藝術特點,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目有八十多個。解放後,莆仙戲經過整理、改編、演出的優秀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其中,《琴挑》、《三打王英》、《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秋風辭》、《新亭淚》、《晉宮寒月》、《葉李娘》、《狀元與乞丐》、《江上行》等優秀劇目譽滿全國劇壇。劇種的著名劇作家有陳仁鑒和柯如寬、江幼宋等,著名演員有黃文狄、林棟誌、朱石鳳、黃寶珍、王少媛等。
莆仙戲的藝術特點
莆仙戲的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莆仙戲的行當沿襲南戲舊規,原來只有生、旦、貼生、則旦、靚妝(凈)、末、醜等七個角色,俗稱“七子班”。莆仙戲的音樂傳統深厚,唱腔豐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莆仙戲的聲腔主要是“興化腔”,它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壹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
興化民間流行的歌舞百戲、吸收了"吳歌","楚謠"(見宋林光朝《艾軒集,閏月登越王臺次韻經略敷文所寄詩》)及雜劇表演,逐漸形成既有戲劇故事;又有綜合唱、做、念、舞和服飾化妝,在戲棚上表演的戲曲,時稱優戲。宋時,興化民間優戲演出的形成多種多樣,有雜劇,傀儡戲(提線木偶),歌舞和雜技等。
據宋莆田劉克莊致仁家居時的詩文記載,當時興化民間優戲演出的故事有:楚漢劉鴻溝的"鴻門會",項羽兵敗垓下的"霸王別姬";兩晉興亡的"東晉西都";古代神話的"誇父逐日",外邦朝貢的"昆侖奴獻寶"等。演出的場所有廣場的"戲棚",也有廟宇的"戲臺"。伴奏樂器主要是鼓、鑼、笛(即篳、篥)。演出時很受歡迎,出現所謂"抽簪脫 滿城忙,大半人多在戲場","空巷無人盡出嬉","遊女歸來尋墜珥""棚空眾散足淒涼,昨日人趨似堵墻;兒女不知時事變,相呼入市看新場"的盛況(見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 十、卷二十壹、卷二十二、卷 四十三).
據調查考證,莆仙戲的傳統劇目,音樂曲牌,行當腳色都與南戲有著密切關系。莆仙戲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目 有八十多個,有劇本流傳的有五十多個,如《目連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張洽》(即《張協狀元》、《朱文》、《樂昌公主》、《劉文龍》、《陳光蕊》、《王祥》、《郭華》、《崔君瑞》、《王十朋》、《劉知遠》、《蔣世隆》、《殺狗》、《琵琶記》等。與《南詞敘錄》"宋元舊篇"著錄的南戲劇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戲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韻、詞格與唐、宋大曲和宋詞調相同。尤其是僅存於早期南戲《張協狀元》的〔太子遊四門〕,卻是莆仙戲常用的曲牌。莆仙戲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唱腔曲牌有壹千多支,有"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之稱。聲腔稱"興化腔",它是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番八樂,佛曲法曲,唐宋聲詩、詞樂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風味。莆仙戲樂器早期很簡單,也象宋元南戲壹樣只有鑼、鼓、笛。鼓用大鼓,鑼稱沙鑼。鑼鼓是節制舞臺表演的,鑼鼓經有三百多種,規矩嚴格。笛稱笛管,有蘆笛和梅花二種。蘆笛亦稱頭管,傳自古代篳篥,是莆仙戲獨特的吹奏樂器;梅花,壹名嗩吶,也是莆仙戲的主要樂器。
莆仙戲的表演特色
莆仙戲的表演據所發掘的資料證明,它是在唐百戲宋、傀儡戲的基礎上形成獨特表演藝術。唐鹹通年間(860-870)莆泉巷《言談錄》載:"承隋唐之後,興化百戲興焉"。到公元954年《連江裏誌》記:"蔡太師作壽日,優人獻技有客以絲系僮於四肢為肉頭傀儡戲。"莆仙戲的表演藝術繼承了邁子余年遺留下來的古南戲傳統表演,莆仙戲《目連》等傳統劇目裏的表演就保持著宋雜劇、傀儡戲的綜合藝術面貌,被稱之謂宋元南戲的"活化石"。
莆仙戲大棚目連戲之劇本,曲牌,聲腔,鼓板,表演身段,動作程式和舞臺上的壹桌兩椅,臉譜,化裝,服裝和戲帽以及道具與傀儡目連戲等壹模壹樣,有密切的血緣關系,這是莆仙大棚目連戲全面搬演傀儡目連戲的遺跡.
莆仙戲目連戲中的表演,有"目連挑經",羅蔔的"三步壹拜",劉四貞的"十八拔",劉賈的"蛤蟆拜",古背生的"三節彎",聾啞的"公背婆"等.從主角到配角,從人物形象到表演規格,都運用了人模仿傀儡的表演,並綜合組成了曲牌,鼓板,表演三結合的規範化,歷代流傳,相繼不絕.
莆仙戲演員的基本功,總稱為"傀儡核",手部動作"上不超於眉毛,下不低於肚臍"的藝術規格.如生角的"擡步",旦角的"蹀步",凈角的"挑步".醜角的"七步溜",都保持傀儡形象,當演員要表達人物的喜怒哀樂時,喜用"雀躍步",怒用"雙搖步",哀用"雙掩面",樂用"雙體肩"俱以形象表達,不拘表演感情。至今莆仙戲的演員基本功仍是繼承傀儡戲的表演特色。
莆仙戲人模仿傀儡演法的藝術傳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戲的影響。《雙鞭回兩鐧》中秦叔寶與尉遲恭在互相激烈對打時,秦持雙鐧,尉拿單鞭,運用傀儡的打法,雙打、雙鉤、雙上、雙下、與傀儡表演形式,動作和身段壹模壹樣。又如《蘇武與李陵》中,蘇武手持節杖,走老人步,配合"三節彎"的身段形象與李陵登臺"望故鄉"作"跌腳"、"搖步"、"趨保"、"魁鬥吊"等。俱叫"傀儡介",保持人演傀儡的形式和特色;再如《呂蒙正算十八羅漢》中,呂蒙正與兩和尚配合,模仿傀儡形象,唱念做與傀儡演技相同,特色即有和諧幽默的表演,又有保持人演傀儡戲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