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角度看,西安歷史悠久,前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時光不僅給西安留下了無數的地上地下寶物,也讓生活在這皇天後土上的人,滋養了壹種“王者之氣”。反映到性格特征上就是“宏闊開放、大氣敢為”。要麽不做,要做就“咥”大活,“咥”實活。負面影響反映為大事幹不來,小事又不願做,服務意識差,安貧樂道。
從地理位置說,西安處中國中心,自古“號稱陸海,為九洲膏腴”。“八水繞長安”,八百裏秦川,氣候適宜,山水環繞,居住安全,長期無大災大難的安居生活,使西安人缺少危機感。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征是“寬仁質樸、忠厚老實”。負面影響則是“小富即安、封閉保守”。
從傳統地域文化分析,西安自秦以來尚武好勇。秦人在100多年的征戰中,形成了用武力征服各國的強悍作風,“秦地人好鬥”。在心智模式上,比較率直,講究壹就是壹,二就是二,不繞彎子,崇尚簡單。在語言表達上,四聲較多。反映到性格特征上是“剛勁敢為、強毅自信”。負面影響,容易沖動,率性而為。地方戲秦腔吼出的是壹腔豪氣,地方小吃“羊肉泡”則泡出的是壹片實情。
從現時地域文化看,西安建國後,經過幾次大的遷移調整,形成了高校雲集,科研院所眾多,航天航空兵器等軍工企業遍布的新格局,外來人口和多元文化的沖擊,使西安人的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壹批文化層次較高,敢於創新,勤於思索的年輕人成為新西安人的代表。我們最近在“古城熱線”上所做的壹項問卷調查表明:有30.05%的西安人在大學畢業或有機會重新選擇職業時,不選擇黨政機關、外企、或其他高薪職業,而是選擇了自己創業。在下崗後的選擇上,更有46.89%的人選擇“嘗試自主創業”,位居所有選項榜首,說明西安人現時的開拓創新精神還是很強的。
二、正確看待西安人的性格
如何看待西安人的性格,對我們今後如何塑造西安城市精神很重要。
聰明不精明。西安人聰明大氣,自古就是。現在的西安人也都瞄的是高精尖的大產品,送“神舟上天”,測衛星運行,造導彈、做飛機,樣樣行。西安在新經濟實力的排行榜上位居全國第六。西安高新開發區自創立之日起就壹直名列全國前列。但是許多西安人不夠精明,做事不屑於細節,嫌“潑煩”。妳可以為西安人在壹天內開工多項道路建設項目的氣概所折服,也不得不為每天的出行難而抱怨。同上海人實施夜間修路的考慮相比,西安人少了些細致精明。在同外地人的交往中,西安人防範意識差。可是現在市場經濟玩的就是制度條文,玩的就是瑣細,這讓聰明的西安人撓起了頭。
大氣不和氣。漢唐時期,西安人迎接四方客商,接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藝術、宗教信仰,其大氣開放為世人所稱道。現如今,西安人依舊淳樸、豁達,什麽文化,什麽菜系,什麽人,都可以在這裏立足發展。西安人請客吃飯,再窮也不會吝嗇,哪怕今天吃光了,明天自己啃幹饃,也要充大。西安人在足球場上的表現,更讓人回腸蕩氣,可以容忍自己的球隊壹敗再敗,依舊熱情不減地鼓與呼。但壹旦自認是“假球”、“黑哨”則可能拳腳相加。其寬懷大度令人叫絕,其簡單沖動,壹點也不和氣讓人嘆惜。中國是禮儀之邦,西安是文明古都,倡揚西安為“君子之都”是可行也是可為的。
實在不靈活。西安人實在,幹事認真,執行政策不走樣。這在“誠信缺失”的現今,是需要發揚光大的美德。西安人撿到失物,會千方百計尋找失主,甚至不遠千裏送上門,不會考慮自己的得失,令許多外地人贊嘆。但西安人有時辦事不夠靈活,尤其在政策、項目等問題上習慣於“等、靠”,殊不知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天上不會掉餡餅,項目都是爭來的。西安人的實在如果加上靈活,誰會不願意和妳做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