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雲南高原逐漸向越南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地形總趨勢為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雞街鄉大寨村民委保崔大山海拔1962.9m,最低為東南部坪寨戛布河谷,海拔667.9m,全區平均高程1400-1450m。巖溶窪地、坡立谷底部高程自西灑附近的分水嶺地區,分別向東和向西逐漸降低。如西灑鎮的標高為
1474m,蚌谷1360m,興街1125m。巖溶坡立谷和較大的窪地均分布在分水嶺地帶的西灑—蚌谷地段。另外,高位(海拔1600m左右)殘留巖溶峰林準平原也保存在分水嶺地區. 壯族傳統節日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七月半、中秋節等,至今仍保留著本民族特色的有:
祭龍:通常是在每年老歷三月渴望雨水栽種的時節,群眾湊錢殺豬宰雞讓長老獻龍山龍樹,寄希望龍神保佑風調雨順、人畜平安、五谷豐登。每戶去壹個人在龍樹下會餐,有的借此機會商量封山育林之約。同時,家家戶戶上山采面蒿和各種植物顏料拌糯米面做成紅、綠、紫、蘭、黃等各種彩色的龍粑。綠色的面蒿粑,吃起來香甜可口,涼吃味道更佳,滋潤柔軟。
“六郎”、“七郎”節:六月初壹祭獻六郎,七月初壹祭獻七郎,傳說是紀念楊六郎和楊七郎,整天不出工,壹般都要做紅、橙、黃、蘭、綠、紫等花糯米飯;有的人家殺雞或用鮮、臘肉做菜加湯在門外奉獻,並邀請親友同過節日。
嘗新節:每年谷黃收割前都事先嘗新,時間擇日而定,到時將新米泡水後用香草水分灑蒸或用香草墊在甑底裏蒸。壹進竈房門就會聞到香噴噴的氣味,再將從街上買來的黑桃、板栗,從地裏挖來的芋頭、花生,從河裏撈來的魚蝦,殺雞殺鴨或買來鮮肉做成可口的豐盛的鮮菜。嘗新節這壹天,多將自己的親朋好友請來過節,不少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幹親家也非常樂意到壯族親家家裏過嘗新節。好客之家,壹般要把親朋好友留住幾天。嘗新節吃飯前要先餵狗,主人將所做的菜飯每壹樣挑選壹點盛在盆(或瓢)裏讓狗先吃。對此傳說不壹,有說谷種最先是狗從海上帶來的,嘗新先讓它吃;有說壯族把狗當作圖騰崇拜等。
西灑鎮上果村“女子太陽節”:每年農歷二月初壹的前壹天晚上,家家戶戶都用“朵盼”(黃色染飯花)花煮湯浸泡糯米,二月初壹清早,各家蒸制金黃色糯米飯,制作祭祀太陽女神的供品。這天,凡年滿18歲以上的女性,必須到村前小河裏洗澡凈身後才能上太陽山參加祭太陽活動。上果村西側的太陽山上,立有壹塊石碑,碑上刻有“太陽神位”四個字,全村女性都要到太陽神位前舉行祭祀太陽女神儀式。凡吃過黃色糯米飯供品的女人,從此可以履行女人的天職。傍晚,在遠古太陽女神沐浴的河邊,參加祭祀的女性,要陪神***進晚餐。女子太陽節,也是女人的節日,為了讓女人們過好自己的節日,煮飯、做菜等家務勞動全由男人承擔。
苗族最為隆重的是春節和三月踩花山。西疇苗族由於居住分散,僅在蓮花塘鄉獨樹村舉辦過花山場。這天,不管路程多遠,不少人都要趕去參加,特別是青年男女,把“踩花山”看作尋求知己、***鑄良緣,對歌擇偶,談情說愛的最佳節日。
瑤族崇拜多神,又信仰道教,凡事都用陰陽五行來解決。有很多帶有濃重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動,如:“祭龍”、“祭神”、“跳封”、“過法”等。其中:“過法”是宗教封習中最重要的壹種。
彜族花倮支系花倮人受漢族影響,重視春節、清明、端午等節日,但最隆重的節日是壹年壹度的“蕎菜節”,即每年農歷四月初四到十四的第壹個屬兔日。屆時全村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集於村中場院上。男人吹葫蘆笙,女人跳舞。為祭奠祖先神靈,家家戶戶帶美酒佳肴到場院集中,菜肴中必須有壹碗蕎菜和壹碗魚肉。花倮人“蕎菜節”裏吃蕎菜,源於壹個傳說:據說,在遠古的時候部族遭饑荒,蕎神送來蕎籽和魚救活氏族,本族得以生存繁衍,為紀念蕎神,“蕎菜節”必須吃蕎菜和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