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要李清照寫《如夢令》和《壹剪梅》的背景資料

要李清照寫《如夢令》和《壹剪梅》的背景資料

李清照 (1084-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今屬濟南)人。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李清照她出生於壹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壹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壹帶,在淒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她是壹位在詩、詞、文、賦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最有名的是詞。她早年曾做《詞論》,主張「詞,別是壹家」。註重詞體協音律、重鋪敘、有情致的特點,並批評了從柳永、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家的不足。

最有才華的女人,生於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創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壹時,嶄露崢嶸。

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壹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誌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清照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壹座豐碑。

李清照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如《如夢令》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另壹首:《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壹灘歐鷺

她因趙明誠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別詞,更是情意深摯,別具壹格。如《醉花陰》描寫女詞人在「佳節又重陽」時,倍感孤寂,於是以黃花自喻說: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構思新穎,意趣高雅,不是壹般男性作家代言體怨詞所能相比的。又如《壹剪梅》下片抒發詞人盼望丈夫來信的心情:

花自飄零水自流 壹種相思 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她的後期詞則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情調,從而表達了她對故國、舊事的深情眷戀。如《聲聲慢》上片表現詞人「尋尋覓覓」,又無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環境中獨自傷心的神態。下片觸景生情、悲秋自憐:「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壹個愁字了得」全詞語言明白、節奏急促,情調淒婉。另壹首有名的《永遇樂》由「元宵佳節」引起感傷,追懷往日的「中州盛日」。下片寫到:

中州盛日 閨門多暇 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

撚金雪柳 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 風鬟霜鬢

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 簾兒底下 聽人笑語

全詞流露出對國家變故、昔樂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後來宋末詞人劉晨翁讀此詞,不禁「為之唳下」。

李清照的詞獨具壹家風貌,被後人稱為「易安體」。李詞的主要特點有:壹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經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二是善於從書面語言和日常口語裏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壹體的境界。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壹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幹,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鐘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浣溪沙

小院閑窗春己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浣溪沙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浣溪沙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

玉鴨薰爐閑瑞腦,朱櫻鬥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浣溪沙

繡幕芙蓉壹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壹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訴衷情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斷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挪殘蕊,更拈餘香,更得些時。

菩薩蠻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鬥。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壹聲啼鴂。

清平樂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挪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攤破浣溪沙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裏夢,卻無情。

攤破浣溪沙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怨王孫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鷓鴣天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玉樓春 紅梅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長門春草青,紅梅些子破,未開勻。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壹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雕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臨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蝶戀花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翦燈花弄。

蝶戀花 昌樂館寄姊妹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裏插花花莫笑,可憐人似春將老。

壹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裏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漁家傲

雪裏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壹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瑞鷓鴣 雙銀杏

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誰教並蒂連枝摘,醉後明皇倚太真。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

念奴嬌 春情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欄幹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長壽樂

南昌生日,微寒應候,望日邊六葉,階蓂初秀。愛景欲掛扶桑,漏殘銀箭,杓回搖鬥。

慶高閎此際,掌上壹顆明珠剖。有令容淑質,歸逢佳偶。到如今,晝錦滿堂貴胄。

榮耀,文步紫禁,壹壹金章綠綬。更值棠棣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

況青雲咫尺,朝暮入承明後。看彩衣爭獻,蘭羞玉酎。祝千齡,借指松椿比壽。

行香子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壹番風,壹番雨,壹番涼。

黃昏院落,淒淒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行香子 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壹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歹帶〕人嬌 後亭梅開有感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樓楚館,雲間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水流雲斷。

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滿庭芳

小閣藏春,閑窗銷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恰似、何遜在楊州.

從來,如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

莫恨香消玉減,須信道、掃跡難留。難言處,良窗淡月,疏影尚風流。

滿庭芳

小閣藏春,閑窗銷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恰似、何遜在楊州.

從來,如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

莫恨香消玉減,須信道、掃跡難留。難言處,良窗淡月,疏影尚風流。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壹段新愁。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慶清朝慢

禁幄低張,雕欄巧護,就中獨占殘春。

客華淡佇,綽約俱見天真。

待得群花過後,壹番風露曉妝新。

妖嬈艷態,妒風笑月,長〔歹帶〕東君。

東城邊,南陌上,正日烘池館,競走香輪。

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

更好明光宮殿,幾枝先近日邊勻,金尊倒,拚了盡燭,不管黃昏。

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拈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多麗 詠白菊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

恨瀟瀟、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

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

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醿。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似愁凝、漢阜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宋代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東濟南人,她出生於貴族書香世家,父親李格非曾任官禮部侍郎,提點京東刑獄,是位身上帶點風雅氣息的官員。據宋史本傳說,李格非工於詞章,文字活潑,敘述傳情生動清洵,生平祈慕陶淵明,帶點出世之人的傾向。可惜他的作品失傳,我們已無緣見到。清照的母親,是王拱辰的孫女,王拱辰是狀元,據說也很淵博,因此,李清照所承籍家學可說是十分淵博。

她的丈夫趙明誠(德甫),對考古學極下功夫,以“金石錄”壹書名滿天下。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曾作宰相,山東諸城人。他和清照同年,他們是二十歲結婚的。當時的趙明誠還是太學生,雖然是宰相之子,但略無紈褲氣習,他們的閨房之樂在於學問方面的***同研究。明誠編著的“金石錄”,便是由兩人集先秦及漢唐彜器石刻等加以考詮而完成的,全書***三十卷,大約花去他們夫婦很長的時間。李清照替這部寫了壹篇後記,主要是敘述編書的情形,同時也間接敘述了他們夫婦的生活。內容大略是說:他們夫婦每夜工作以點完壹支蠟燭為度,有時整理書籍,加以題簽,有時相互批評前代的書畫彜鼎,並不時還在工作中加入某種競賽。譬如,某壹件事出在某書某頁甚至某行,如果誰說錯了,必須要煮茶獻奉,這種賭賽有時會把茶杯傾翻於懷中,大笑而更衣。從這別具風趣的閨中樂事,應該不難看出他們夫婦都是極聰明的人,而且學識相仿。

李清照是多才多藝的,她能詞,能詩,能文,能作畫,她的壹幅“琵琶行圖”,壹直到明朝還留存著。不管走得多遠,關鍵時刻還得回來,清照所處的年代,正好處於江南大變的亂世,北宋皇朝已瀕臨末日,北方的金人不斷南侵,這就是歷上有名的靖康之難。但是越是亂世越需要女性,因此也總是在亂世,李清照的詞壹次次對整個中國發揮著獨特的功能。與當時迷戀名妓李師師的道君皇帝相比較,顯然起了提綱挈領式的點化作用。他們夫婦兩人開始與災難周旋,試圖讓災難洗刷掉只有走運時才會追慕的虛浮層面,去尋求生命的底蘊。

這次流亡,讓他們由山東入蘇南,渡江到金陵,但對趙明誠的健康是有著損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清照守著他,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心情的低沈可想而知。他們腳下的這塊土地給了他們那麽多無告的陌生,那麽多絕望的酸辛,但他們卻無意怨恨它,反而用溫熱的手掌撫摸著它,讓它感受文明的熱量,使它進入文化的史冊。明誠死後,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二十九年的夫妻,感情彌篤。追憶從前,她抱憾終天的是過去值得回憶與悼惜的往事,是和明誠壹起度過的二十九年的日子,最令她傷心的是在流亡途中痛失了知心丈夫。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淒苦,可以說是居無定所,但大致以金華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皆是名人,她自己,也負壹時重譽。但她的暮年仍是孤獨的,南渡臣,到紹興之後已逐漸安定下來,大家在山明水麗的臨安享樂。乍壹看,置身異鄉所接觸的全是陌生的東西,原先的自我壹定會越來越脆弱,甚至會被異鄉同化掉。其實事情遠非如此簡單。異己的壹切會從反面、側面誘發出有關自己的思考,異鄉的山水更會讓人聯想到自己生命的起點,因此越是置身異鄉越會勾起濃濃的鄉愁。李清照開始行吟雙溪,不與當時的權貴同調。而且,還受著這批人的汙蔑。在這種環境中,她不噤感嘆地吟出“南來尚怯吳江冷,北去應悲易水寒。”令人感慨深沈。

李清照是被南渡的權貴們遺忘的,甚至她的卒年,在史書中亦無可考,據壹般推斷,她大約活了六十歲。壹個偉大的作家,他之獲致成功,必須具有三個優越的條件:第壹、要有豐富的情感;第二、要有超奇的理想;第三、要有獨特的創造力。因為沒有豐富的情感,無異喪失文學的生命;沒有超奇的理想,不易達到空靈博大的境界;沒有創造的能力,只是模仿前人,絕不能樹立特有的作風。在北宋詞人中,情感、理想、創造力,三者俱備,而能獨往獨來而自

成壹體系的,只有蘇軾和秦觀;其次應該數到的,那只有李清照了。

李清照故居

在濟南 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北側,有近年所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女作家,婉約派詞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紀念堂。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後人便依此確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紀念堂系仿宋建築,大門上掛著郭沫若寫的“李清照紀念堂”匾額,堂前還有她題定的楹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陳列廳裏展陳著女詞人的畫像和著作,還有他父親撰文的碑石拓片和她丈夫登泰山的題名刻石拓片,以及當代著名學者作家葉聖陶、馮沅君、藏克家、夏承燾、唐圭璋等人的題字等。

李清照生於壹人充滿書香氣息的家庭,父親李格非經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她曾作《如夢令》,描述她少女時代在濟南的歡樂生活:“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宋時,濟南城西確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歲時,在汴京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婚。婚後,夫妻感情篤深,常投詩報詞。壹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據《嫏環記》載,趙明誠接到後,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倉後南逃。李清照夫婦也先後渡江南去,第二年趙明誠病死於建康(南京)。

李清照獨身漂泊在江南,在孤苦淒涼中度過了晚年。詞人連遭國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詞章更為深沈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壹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刺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意思表達得痛快淋漓。

李清照生平經歷

李清照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出生於壹個官宦人家。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在朝為官,地位並不算低,是學者兼文學家,又是蘇東坡的學生。母親也是名門閨秀,善文學。這樣的出身,在當時對壹個女子來說是很可貴的。官宦門第及政治活動的濡染,使她視界開闊,氣質高貴。而文學藝術的熏陶,又讓她能更深切細微地感知生活,體驗美感。因為不可能有當時的照片傳世,我們現在無從知道她的相貌。但據這出身的推測,再參考她以後詩詞所流露的神韻,她該天生就是壹個美人坯子。李清照幾乎壹懂事,就開始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訓練。又幾乎是同時,她壹邊創作,壹邊評判他人,研究文藝理論。她不但會享受美,還能駕馭美,壹下就躍上壹個很高的起點,而這時她還是壹個待字閨中的少女。

請看下面這三首詞:

[浣溪沙]繡面芙蓉壹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壹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寶鴨,發型。)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棉,黃昏疏雨濕秋千。(沈水,香名;鬥草,壹種遊戲。)

[點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剗襪,不穿鞋。)

壹個天真無邪的少女,秀發香腮,面如花玉,情竇初開,春心萌動,難以按捺。她躺在閨房中,或者傻傻地看著沈香裊裊,或者起身寫壹封情書,然後又到後園裏去與女伴鬥壹會兒草。

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著舒適的生活,並能得到壹定的文化教育,這在千年封建社會中並不奇怪。令人驚奇的是,李清照並沒有按常規初識文字,嫻熟針繡,然後就等待出嫁。她飽覽了父親的所有藏書,文化的汁液將她澆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內秀如竹。她在駕馭詩詞格律方面已經如鬥草、蕩秋千般隨意自如。而品評史實人物,卻胸有塊壘,大氣如虹。

唐開元天寶間的安史之亂及被平定是中國歷史是的壹個大事件,後人多有評論。唐代詩人元結作有著名的《大唐中興頌》,並請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刻於壁,被稱為雙絕。與李清照同時的張文潛,是“蘇門四學士”之壹,詩名已盛,也算個大人物,曾就這道碑寫了壹首詩,感嘆:“天遣二子傳將來,高山十丈摩蒼崖。誰持此碑入我室,使我壹見昏眸開。”這詩轉閨閣,入繡戶,傳到李清照的耳朵裏,她隨即和壹首道:“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鹹陽草。五坊供俸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何為出戰則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記文字。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妳看這詩哪像是出自壹個閨中女子之手。鋪敘場面,品評功過,慨嘆世事,不讓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棄疾。李父格非初見此詩不覺壹驚。這詩傳到外面更是引起文人堆裏好壹陣躁動。李家有女初長成,筆走龍蛇起雷聲。少女李清照靜靜地享受著嬌寵和才氣編織的美麗光環。

愛情是人生最美好的壹章。它是壹個渡口,壹個人將從這裏出發,從少年走向青年,從父母溫暖的翅膀下走向du立的人生,包括再延續新的生命。因此,它充滿著期待的焦慮、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溫馨,也有失敗的悲涼。它能奏出最復雜,最震撼人心的交響。許多偉人的生命都是在這壹刻放出奇光異彩的。

當李清照滿載著閨中少女所能得到的壹切幸福,步入愛河時,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壹層樓,為我們留下了壹部愛情經典。她的愛情不像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不像東方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不是那種經歷千難萬阻,要死要活之後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壹開始就跌在蜜罐裏,就站在山頂上,就住進了水晶宮裏。夫婿趙明誠是壹位翩翩少年,兩人又是文學知己,情投意合。趙明誠的父親也在朝為官,兩家門當戶對。更難得的是他們二人除壹般文人詩詞琴棋的雅興外,還有更相投的事業結合點——金石研究。在不準自由戀愛,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時代,他倆能有這樣的愛情結局,真是天賜良緣,百裏挑壹了。就

  • 上一篇:藝術設計博士論文
  • 下一篇:水果批發市場在哪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