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扒龍舟”,“吃粽子”是廣州人主要的節日傳統。通常在端午節前壹個月各個賽龍舟的隊伍就會每天在珠江上練習,端午節前壹周更是敲鑼打鼓模擬正式比賽去彩排。賽龍舟當天,兩岸都是站滿觀賽的群眾。大人和小孩都會壹起為比賽的隊伍加油吶喊,十分歡樂。
自從端午節成為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廣州人也因此多了壹個與家人團聚過節的機會,大家會包粽子或購買包好的堿水鹹肉粽居多。兒時的我都是家人自己購買粽葉和糯米、肉和鹹蛋黃蒸煮。但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發達,飲食的便利性,大家都是購買包好的粽子。家人包的粽子食材新鮮,更重要的是壹份濃濃的故鄉情和親情。家人間互相聊天和烹煮都是最難得的美好回憶。家庭成員間、父母與子女間的親子互動都可以通過包粽子活動來加深彼此間的感情。
端午節思維導圖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歷史悠久,而端午節的傳說也是多種多樣。因此,我希望通過壹張思維導圖,讓我家學齡前的孩子快速了解端午節的起源和主要的節日習俗。吃美味的粽子之前先了解壹下端午節的節日由來,孩子會更珍惜和享受節日的快樂。
這次的端午節思維導圖小學和中學的孩子們和家長更適用噢。如果是識字量少或者像我家幼兒園的孩子們,我們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建議繪畫更多的小圖標代替文字。初生嬰兒都是從圖畫,通過視覺開始認識世界。壹旦我們孩子的識字量增多,擁有對應年齡段的知識儲備後,就可以多使用圖文並茂版本的思維導圖更能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有效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記憶力。
思維導圖包括:
中心圖(主題、中心思想)壹級分支(關鍵內容)二級分支(針對壹級分支的關鍵內容延展下來的核心細節;三級和四級分支的增加會根據主題的需求自行添加)小圖標(視覺化關鍵內容,提高理解力和記憶力)如果妳和妳的孩子有興趣學習思維導圖,就跟著Sherry老師我壹步壹步學習如何繪制和理解以下這張端午節思維導圖吧!
中心圖端午節讓Sherry老師最深刻的是“扒龍舟”和“吃粽子”,因此我創作了這個卡通龍船咬著三顆粽子在江上劃著船槳比賽。中心圖代表著妳要繪制的主題、中心思想。
由於中國各地會有不同的民俗活動或者習俗來慶祝端午節,家長和孩子們可以根據當地的習俗來選取妳心目中最能表達端午節這個主題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