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語文作文課教學設計

語文作文課教學設計

 作為壹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壹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要怎麽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語文作文課教學設計(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作文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了解身邊的常見的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形式。

 2、在作文訓練中引用古詩詞,完成關於文化的習作。

 3、用實際的學習行為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教學重點

 了解身邊的常見的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形式。

 教學難點

 在作文訓練中引用古詩詞,完成關於文化的習作。

 教學方法

 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準備

 分組搜集傳統文化的資料(包括名稱、內涵、形式)

 教學流程

 壹、激趣導入

 播放《我的中國心》歌曲

 同學們,這首《我的中國心》歌詞裏有壹句“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壹切,烙上中國印”。妳們可以想想,什麽是我們每壹個華夏子民身上的“中國印”?漢語漢字早已經成為工具逐漸出現在全世界人的視野裏,那到底什麽是妳們身上、我們身上的“中國印”?學生回答。同學們,其實我們從出生到成長,都會在中國固有的文化氛圍裏浸潤,過傳統節日,住傳統房屋,吃傳統食物,聽傳統的曲目,壹輩壹輩流傳下來。好像沒有特別稀奇的地方,然而就是這平常的傳統,是我們身上的“中國印”。這堂課,我們就了解傳統文化,看看傳統文化給我們的寫作會帶來什麽樣的啟示。

 二、了解傳統文化。

 1、小組交流,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圍繞什麽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包括哪些具體種類?妳熟悉傳統文化中的哪種種類?)

 2、小組展示。

 明確: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壹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 ,還有墨家、法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壹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歸納:學生比較熟悉的傳統文化的種類有古詩詞古文、書法、燈謎、歇後語。絕大部分同學都有學前“國學啟蒙”的經歷,小學也學過古詩歌古文,參加過燈謎歇後語,還有的同學習書法,畫國畫,學傳統戲曲音樂,每壹個人都參與傳統節日。

 三、傳統文化能夠在寫作中的落實的內容

 小組討論、老師點撥:

 1、哪些種類可以在我們的寫作中落實。

 明確:在記敘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時候,引用詩句、古文名句、警句、俗語、歇後語等。

 重讀古詩歌古文的新感受、新想法。

 對古代文人、某壹段歷史的看法。

 歷史名勝古跡遊覽後的遊記心得。

 民風民俗傳統節日以及其中的情感。

 2、臨近端午,傳統節日“端午節”在即。可以以這個節日為契合點,也可以從上面的任何途徑中選壹種,抒寫妳熟悉的壹種傳統文化形式,將妳的感受,寫壹個小片段,表現出來妳和“傳統文化”的關聯和情感。

 四、小組內寫作互相交流並班內展示。

 五、小結:

 傳統文化不神秘,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從小耳濡目染,從尊老愛幼待人友善,到刻苦勤奮自強不息,從行為舉止到吹拉彈唱,都有傳統文化的影子。我們的職責就是,讓傳統繼續下去。怎麽繼續呢?只有我們身體力行,才能更好繼承傳統文化,也才能發揚傳統文化。希望我們每壹個人,勤觀察多思考,身邊的傳統文化在我們身上有完美體現。

 六、作業:

 將小練筆擴充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語文作文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用書信的格式正確寫信。

 2、懂得用禮貌的用語與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情感。

 3、欣賞他人的文章,學習別人作文中的優點。讀同學的作文能從中找到作文中壹般性錯誤並予以修改。

 4、 能根據中心的需要,恰當補改,使作文更生動。

 教學重點 :學習補改的方法。

 教學難點 :恰當的根據中心的需要進行補改。

 教學過程。

 壹、 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賈島推敲》,又學習了《荊公改字》的故事,妳們從中懂得了什麽呢?是啊他們能夠寫出那麽多的經久不衰的作品,緣於他們的壹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求學態度,古人在寫文章作學問這方面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這壹點我們要向古人學習。我們除了自己認真改作文之外,還有這麽多的同學可以幫忙,當年賈島沖進韓愈的儀仗隊,而求得壹字,而我們卻不用這樣,這裏坐著這麽多位同窗好友,不然不會吝嗇給我們改作文了是吧。那麽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同學互改作文《給遠方朋友的壹封信》。

 二、賞析

 1、讀作文概括主要內容。

 同學們,改作文有壹個決竅,那就是讀,我們來第壹遍讀,讀出作者這封信的主要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情感。

 指名說說。點評壹下。

 2、回憶這次作文的主要要求說這次作文的主要要求

 (1)書信中的內容要具體,能讓對方感受到妳的快樂,並願意分享妳的快樂。

 (2)信的內容要真實,語言要親切友愛、真誠質樸,要註意對方的感受。

 (3)格式正確,層次清晰。

 3、讀作文找出妳手中作文的優美詞句,用星號和波浪線畫出來。並讀給大家聽聽,說說為什麽好。

 三 、補改。

 1、下面的兩段話,仔細品味壹下妳更喜歡哪壹段。為什麽?

 (1)有個小銀元落在地上這

 (2)有個小銀元從桌子上滾了下來,在地上“叮叮當當”地跳著。

 (1)太陽從東方升 起。

 (2)壹輪紅日從東方的地平 線上冉冉升起。

 (1)春天,原野變綠了。葉子長出來。陽光照著,鳥兒唱著,花兒開放著。

 (2)春天,枯黃的原野變綠了,新綠的葉子在枯枝上長出來。陽光溫柔地對著每個人微笑,鳥兒在歌唱飛翔。花開放著,紅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春天真是太美了。

 賞析壹下第二個句子,對比看看好在哪,運用了哪些方法?

 妳覺得我們的這次作文還能從哪些地方增加壹些內容,使內容表達更具體,讓人看信的人感覺身臨其境呢,這樣的句子妳能寫出來嗎?老師在同學們的作文中看到這樣的句子請妳幫他改壹改。

 A教室的窗臺上擺著幾盆花,可好看了。

 C我們學校中午還放歌呢,可好聽了。

 學生小組合作修改,並讀給大家聽,大家評議。

 2、讀作文找出妳出妳不滿意的句子進行補改。(小組合作)

 變化大的'詞語:

 日新月異 千變萬化 壹日千裏面目全非 煥然壹新

 昨是今非 萬象更新 翻天覆地

 學習生活的詞語:

 請教 探索 遲鈍 精讀 琢磨勤奮 仔細 毅力 領會 質疑 溫習 專心 探討 聰明 精彩 恒心 聰穎 踏實 自滿 校園 教室 安靜 喧嘩 嘈雜 潔凈 整潔 歡樂 玩耍 靜悄悄

 生機勃勃 生機盎然 灑滿陽光 人聲鼎沸 書聲瑯瑯

 熱鬧非凡 妳追我趕 歡聲笑語 環境幽雅 清香四溢

 奮發向上 茁壯成長 三五成群 持之以恒 不得要領

 吃苦耐勞 刻苦鉆研 勤學苦練 孜孜不倦 精益求精

 尋根究底 對答如流 專心致誌 全神貫註 反復推敲

 學海無涯 不恥下問 字斟句酌 取長補短 虛心請教

 茅塞頓開 如饑似渴 囫圇吞棗 才疏學淺 過目不忘

 生搬硬套 三心二意 妙趣橫生 鍥而不舍 積少成多

 水滴石穿 栩栩如生 壹知半解 壹竅不通 生吞活剝

 2、把妳補改的精彩句子讀給大家聽壹聽。

 四、總評。

 評完後交給原作者,原作者提出意見。和評改者直接對話。

語文作文課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回憶成長中的煩惱,具體寫出壹件令自己煩惱的事。

 2、大膽寫出自己的心裏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4、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

 不覺間,我們已由孩童漸漸長成青少年,童年的幼稚已逐漸退去,所謂的成熟離我們又太遙遠。於是,在花季和雨季中,我們心中的煩惱也就隨之而來。今天,我們就上壹節作文課——《成長的煩惱》。

 二、討論暢談

 1、明確要求:小組合作,各自暢談內心的煩惱。

 2、交流自己的煩惱,引起同學的***鳴。

 3、小組代表上臺來講述自己的煩惱。

 4、教室小結。

 三、學會表達

 妳能用壹定的形式,把妳心中的煩惱形象化嗎?

 舉例示範:

 (1)我的煩惱是鞋子中的壹個沙粒,它雖然很小,卻是我前行中的壹大障礙。

 (2)我的煩惱就像夏天的驕陽,熾熱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陰影裏。

 學生模仿練習,指名表達。

 四、引導化解

 煩惱伴隨著我們的成長接踵而至,讓我們小小的心田承載不了這樣的困惑,可是妳知道嗎,世界上許多的名人名家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也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日子。愛迪生成長的故事,妳們都聽說過嗎?

 讓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長中的煩惱講給同學聽,並模仿名言警句的格式寫出妳對煩惱的認識和感悟。比如:煩惱是大海中的壹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彩。

 五、激情寫作

 學生各自回憶,提筆寫作,表達真情實感。

語文作文課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遊戲作文課,遊戲作文設計。

 教學目標:

 1、從興趣出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養成觀察好習慣。

 2、學會捕捉精彩鏡頭,並運用想象把所見、所聽、所想寫進自己的文章中。

 3、從片段描寫入手,把片段描寫寫具體。

 [點評:目標清楚,從培養學生好習慣入手,註重寫作的指導,同時降低寫作難度,著重指導片段的寫作方法,使學生對作文易於接受。]

 教學重點:

 調動所有感官進行觀察。

 教學難點:

 運用想象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過程:

 壹、談話導入

 1、上課伊始,與學生交流對作文課的看法,喜歡是為什麽,不喜歡又是為什麽!

 2、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談論,壹是喜歡作文課。是因為從上三年級後,每到作文課的時候,老師都能引領學生做壹項遊戲,並在玩中學習寫作。精彩的作文完成後,老師能及時講評,並給予學生鼓勵,讓孩子們特別有成就感。二是不喜歡作文課。畢竟有壹部分學生對作文有畏難情緒,不太喜歡寫文章。

 3、老師相機引導,喜歡是因為妳體會到了寫作的樂趣,不喜歡是因為妳還沒有品嘗到文字帶給妳的快樂,沒有關系,只要妳用心去做,壹定能寫出壹手好文章。今天我們就再來壹場快樂大比拼——傳球比賽。喜歡嗎?既然喜歡玩,那就壹定能寫出好的文章來對嗎?

 板書:傳球比賽

 [點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師生間無距離的談話,讓學生放松了緊張的心情,說出心裏話。再來壹場快樂大比拼,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寓學於樂之中。]

 二、比賽規則

 本次比賽規則如下:將我們班同學分為男隊和女隊,我們來個男女大PK。從每隊中選出6名隊員,壹字排開,用筷子把放在最後壹座上的乒乓球夾起來,從最後壹名同學壹直傳到最前面的同學,最先放到老師講桌上的隊為勝。在傳球過程中,只能用筷子夾,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許接觸球。即使掉到了地上,也必須要用筷子夾起來。

 1、大家聽懂了嗎?

 2、誰還有疑問?

 [點評:規則的清晰表達讓學生明白了遊戲該如何進行。兩個問題的設計,給有疑問的孩子搭建了思考的]

 三、遊戲過程

 1、選出參賽隊員,分男隊與女隊壹字排開,每人發壹雙筷子。

 2、在遊戲馬上就要開始的時候,欲揚先抑,暫停遊戲做現場采訪。

 采訪參賽隊員:告訴老師妳現在是什麽感覺?緊張到什麽程度?妳心裏想什麽呢?根據具體情況做機智的調整。以使現場氣氛更熱烈而緊張。

 采訪觀眾:告訴大家,妳們想什麽?(也許想快點開始,也許想希望本隊勝利,也許怕別隊勝利……)

 3、在學生急切的心情中宣布比賽開始,但忽然又停下來,使課堂上出現戲劇性的變化。老師講活動時的觀察要求: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去想。要調動所有的感官系統去觀察。相機板書:

 用眼睛看

 觀察用耳朵聽

 用心去想

 4、第壹場比賽正式開始。

 5、比賽結束,再次采訪參賽隊員:(說出最真實的體會)

 (1)告訴大家這個球好夾嗎?怎麽不好夾?

 (2)那妳說說這個球聽話嗎?

 (3)妳怎麽夾的球?妳呢?

 采訪觀眾:

 (1)妳看到了什麽?(引導他們從夾球的角度和參賽隊員的動作、神態等方面去談論。)

 (2)聽到了什麽?(從參賽隊員的方法指導上和觀眾隊伍的加油聲,及自己身邊的人的語言上著手交流。)

 (3)想到了什麽?(由看到,聽到然後再去思索,把自己的思索大膽的說出來)

 6、依然用同樣的方法觀察第二場比賽和第三場比賽,發現與第壹場傳球與眾不同之處,然後與同學交流。

 [點評:激烈的遊戲過程中,老師並沒有讓學生完全沈浸在玩中,而是在玩中學會觀察,在玩中學會思考,在玩中學會合作。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在這樣的興趣中學習,學生接受得容易,掌握得順暢,符合現在課程標的標準。皮亞傑認為:“教育的宗旨不在於把盡可能多的東西教給學生,取得盡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於教給學生怎樣學習,學習發展自己。”事實證明,憑借學生的已有經驗,讓學生自己嘗試,就能讓他們品嘗成功的歡樂,同時樹立起學好作文的信心。]

 四、指導寫作(片段描寫)

 1、在剛才進行的三輪比賽中,妳認為最值得壹寫的是那壹場比賽,為什麽?

 (由於觀察角度不同,學生寫哪壹場比賽的都有,因為哪壹場比賽都有可寫之處)

 2、妳認為選擇壹場比賽進行寫作,要從哪幾個方面去描寫呢?

 (抓住參賽隊員的動作、神態、語言去寫;抓住觀眾的各個方面去寫;還要描寫自己的情況,如心情、想法、感受等)

 3、寫作:那就把妳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用妳的筆寫出來吧!可寫作前要把文章題目定下來,妳們認為應該擬定什麽題目呢?

 (調皮的小球、不聽話的小球、快樂大比拼、傳球比賽……)

 [點評:養成觀察好習慣蘊涵在老師的整個設計之中,學生從開始遊戲,到遊戲結束,到接受老師的采訪,到老師指導學生寫作,處處都是觀察,處處都是留心。從而使寫作水到渠成。]

 五、片段賞析

 在賞析中,借鑒,然後修改自己的文章。使自己文章更精彩。

語文作文課教學設計5

 壹、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從而發展學生在想象中激發自己的創新思維。

 2、能夠語言較通順、內容較具體地進行習作。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口語交際、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學生說的願望,寫的興趣,明確寫作要求以及思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想象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並表達出自己的壹個美好心願。

 二、教學過程:

 (壹)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1、同學們,妳們喜歡看《西遊記》嗎?(喜歡)那麽在故事中妳最喜歡哪個人物呢?(孫悟空)那麽妳來說壹說喜歡的理由。誰來說說,指名回答。通過同學們的回答,老師發現妳們喜歡孫悟空是因為它有神奇的變化本領。老師喜歡它,也是因為這壹點。猜壹猜,假如老師也擁有這種神奇的變化本領,老師想變成什麽?(同學猜)

 大屏幕出示:其實老師想變成壹本:“萬能詞典”可以在最快、最短的時間裏,準確、詳細的解答同學們提出的任何問題。

 過渡:剛才大家都談了自己的想法,老師發現我們班同學的想象能力非常豐富。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壹起“放飛夢想”。

 (二)引導學習審題,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看大屏幕:(出示本次習作要求)抽壹生讀習作要求,其他同學思考:這段話提出了哪些要求?

 先指名回答後,老師大屏幕小結:

 1、寫自己的夢想。

 2、想象要大膽,把內容寫具體。

 3、寫完後要與大家交流。過度:搞清了本次的習作要求,就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夢想世界吧!

 (三)學生自由想象,教師引導學生口頭作文。

 1、假如給妳壹次變的機會,妳最想變成什麽?同桌互相交流。

 2、指名回答。

 (1)教師隨機點撥:(大屏幕出示)變的人可以是現實中的風雲人物(國家領導、運動員、明星等)、身邊的人(親人、同學)社會上的(清潔工、教師)、童話裏的(白雪公主、小紅帽)、歷史人物(伽利略、愛迪生)科幻人物(藍貓、外星人、哈利波特)、動物(蜜蜂、蜻蜓)植物(花、草、樹、木)等等。

 (2)妳變成了____,高興嗎?

 (3)妳們都變成了自己喜歡的事物,太了起了,讓我們壹起高興地、興奮地、激動地大聲說:“我變成了____!

 3、那麽大家再想想:妳變成了以後,想幹些什麽事情呢?“妳能不能高興地和妳的同伴說?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自己變成了什麽?想幹些什麽事情”?當別人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註意聽。聽清之後,妳也可以給他提問題,來幫助他把變了後幹了什麽事情的過程豐富起來,好嗎?

 4、小組選代表交流:同學們交流得非常愉快,誰願意把妳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5、指名匯報,其他同學傾聽──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教師註意點評:學生思維的廣度及深度。

 6、教師小結:其實,說出妳的夢想,妳變成了什麽,然後幹了什麽,把這些連起來就是壹篇很生動的想象作文了,這也是我們本次習作的要求。

 (四)佳作引路,章法導寫。(比較習作,強調重點)

 假如我是孫悟空

 我最喜歡看動畫片《西遊記》了,總幻想自己也能變成那個會七十二變、能斬妖除魔、有神奇本領的孫悟空。

 假如我是孫悟空,在我饑餓的時候,我要把窗戶變成巧克力,把天上的雲朵變成棉花糖,把筆盒變成香噴噴的面包,把水變成可樂。我要變成紅紅的太陽,讓窗前的小花在寒冷的冬天裏也能快活的成長。

 假如我是孫悟空,我要給生病的人變許多靈丹妙藥,讓他快快地康復。假如我是孫悟空,我要讓沙漠變成綠州,在那裏種莊稼,養上壹大群的牛羊,我要讓莊稼的收成越來越多,讓所花的勞動力越來越少。當天旱無雨時,我得助農民伯伯壹臂之力,我可不管什麽風神、雨神,都得讓它們給我下有三天透雨,讓田裏的莊稼喝個夠。當暴風雨和洪水來臨時,我會拔下幾根毫毛,把它們吹成無數的石塊和沙袋,築起壹道道牢固的大堤,來阻擋洪水和暴風雨的肆虐。

 假如我是孫悟空,我要用點金術把石頭變成金子,分給邊遠山區的小朋友,讓他們也像我們壹樣上學。我要讓天更藍,水更綠,世界變得更美麗!我要讓我的如意金箍棒變成上億根,讓它們豎起壹座座設施齊備的學校,使貧困地區的孩子也能和我壹樣上學讀書,度過他們快樂的童年。

 我想,在不遠的將來,我的夢想壹定會變成現實!

語文作文課教學設計6

 壹、教學目標: 通過片段訓練,使學生能進行細致的描寫。

 二、教學重點: 片段練習

 三、教學難點: 通過片段練習,掌握進行細致描寫的技巧。

 四、教學設想: 演示實驗、練習、分析、片段練習、方法

 五、教學過程:

 (壹)組織教學、課堂導入: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寫作文,往往膠盡腦汁而無處下筆,搜腸刮肚找不到壹個詞語。其實,妳們都是幸運的,因為前人留給我們太多的寶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筆下的十二金釵,只要我們能多讀好書,再掌握壹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寫不好作文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壹起解決作文中的壹個難題:“怎麽進行細致的描寫”?

 (二)講授新課

 1、教師演示:教師手拿壹個紙飛機,用力射出去,然後飛機掉教師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

 (1)同學們要仔細觀察,然後用壹段話進行描寫。

 (2)同學們之間交流、分享。

 2、摘錄例句:

 a、老師把紙飛機用力的射了出去,飛機在空中飛了壹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師右手拿壹個紙飛機,高高向斜後方舉起,身體向右傾斜45度角,右腳後退壹小步,頭微微擡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將飛機射了出去。飛機在空中像壹個翩翩起舞的女子,畫了壹道優美的弧線,輕輕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這兩段話,妳認為哪段寫的好?為什麽?

 4、教師引導分析:得出“描寫三原則”。師總結:描寫是什麽呢?我認為描寫就是把妳看到的東西,可能是壹個人、壹件物品、壹個場景,告訴沒有看到的人。如果妳要告訴別人什麽,首先壹定要告訴別人。師總結:描寫時,除了告訴別人“有什麽”“怎麽樣”外,還要告訴別人“像什麽”(板書:像什麽)運用壹定的修辭,這樣才能使妳的作文生動形象。“有什麽”使我們明白了描寫的對象,“怎麽樣”使描寫具體起來,而“像什麽”使描寫變得更形象、生動,這三點就是描寫三原則。

 5、下面,同學們按照描寫的三原則,檢驗壹下自己剛剛的描寫,進行修改。

 6、教師讓同學們將自己修改後的片段讀出來,然後同學之間進行互評,教師讓同學們將自己修改後的片段讀出來。

 7、美文***賞:朱自清的《春》分析:春天裏“有什麽”?春天裏“怎麽樣”?春天的事物“像什麽”?

 8、作業:每人發壹張圖片——小鴨遊水圖,讓同學們課後按圖片所畫進行描寫練習。要示:用詞準確,100字左右。

  • 上一篇:許多人喜歡用七星漂釣魚,手竿星漂傳統釣有哪些優勢?
  • 下一篇:請問如何開壹間中醫診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