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除了蹴鞠、騎射,中國古人還玩什麽“時尚”運動?

除了蹴鞠、騎射,中國古人還玩什麽“時尚”運動?

在天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運會上,廣場舞、龍舟、壘球、舞龍等新的群眾性活動備受社會關註。那麽古代的人都玩什麽“時尚”的運動呢?天津博物館正在舉辦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展示了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精髓。

從軍事體育到休閑體育

這項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文物局聯合主辦的活動匯集了全國10多個文化藝術機構收藏的古代體育文物。200多件展品,包括20多件國家壹級文物,勾勒出古代體育運動的變遷曲線,起源於生產勞動和軍事訓練,興盛於休閑娛樂。

早在史前野人時代,中華民族的先民,由於食物和自衛的需要,就把跑、跳、爬、擲等作為最常用的體育活動,人類體育運動的最初雛形就此產生。隨著部落紛爭的出現,古人有意識地進行軍事訓練,從而產生了壹系列軍事體育活動。

此次展覽,眾多珍貴文物被全國10多家文化藝術機構借出,展出文物200余件,其中國家壹級文物20余件。

在寧夏賀蘭山東麓發現的數萬幅古代巖畫真實再現了3000-10000年前古人類放牧狩獵的場景。在展覽現場,壹個來自秦始皇兵馬俑的陶俑無聲地向人們傳授著當時的射箭姿勢:左腳向左前方傾斜半步,雙腳呈T形,左臂半舉,右臂舉於胸前,頭和身體微微向左轉,擡頭凝視左前方。這和現代射箭的下水準備很像。

在古代,馬被視為生產、生活和軍事行動的重要工具,人們對它們懷有高度的敬仰。許多運動也是圍繞著“馬”展開的。在古代,騎射、打馬球等運動都是以騎馬為基礎的,馴服馬匹也被視為壹種特殊能力。

陜西歷史博物館1970出土唐舞馬杯銀壺。在這個精致的銀酒器的表面,有兩匹跳舞的馬,尾巴坐在地上,嘴裏叼著酒杯,匍匐在人們面前。天津博物館講解誌願者洪德全說,這說明當時人們的馴馬技術已經達到相當的水平,而且樂此不疲。

事實上,在古代人的物質條件逐漸改善後,休閑娛樂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許多運動也是圍繞這壹主題開展的。早在新石器時代,壹些遺址遺留下來的兒童墓中就有很多石頭和陶瓷的陀螺儀,可見當時就有這種遊戲。搖擺舞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壹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漢代以後,逐漸成為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日的民俗活動並流傳至今。在南京博物院的《古代仕女戲樂圖集》中,秋千、甩鍋、打百草等運動深受古代女性的喜愛。

古代的“玩”和現代的運動差不多。

中國古代有許多球類運動,其中被稱為古代足球的蹴鞠是最受歡迎的。蹴鞠起源於戰國時期,在漢代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唐宋時期興盛,明清時期開始衰弱。2004年7月15日,國際足聯宣布中國古代蹴鞠是足球的起源。

展廳裏的許多“古代足球”圖片反映了它的演變軌跡。西漢末年,弓由四張獸皮制成。到南宋時,已發展到十二件,“足球”更圓。漢代的弓是用動物毛發填充的實心球,唐宋時改為放入動物膀胱內的充氣球,更有技術含量。

在南宋時期,宮廷宴會上通常會舉行蹴鞠比賽。球場中央豎起兩根三尺高的球桿,上面的球門直徑約壹尺,稱為“風眼”。兩隊站在“風眼”兩側,隊員運球,幾次傳給副隊長。副隊長將球彈起,直到正確穩定,然後傳給隊長,隊長將球踢向風眼。最後根據踢到風眼的球數來決定勝負。“與現代足球相比,這種蹴鞠不是對抗性的,但對準確性要求更高。”

自唐代以來,由馬球演變而來的打丸運動開始在民間流傳。從故宮博物院的《明宣帝宮中樂圖》中可以看出,這種擊球動作,無論是球桿的造型,還是洞口的白色三角旗,似乎都與現代高爾夫如出壹轍。Chumaru的打法也很符合高爾夫,包括側旋、內外旋等。,而擊球姿勢是站著跪著。

宋元時期關於馬球的實物資料也很多。

在展廳壹角,壹塊半米高的方石(武術石)吸引了很多人觀看。古代有個軍事項目——搬武術石,有點像現代舉重。洪德全介紹,搬武功石是古代武功科舉考試的必修科目。考生需要舉起250斤到300斤重的石頭,武術石頭的底部要舉到腰部以上,難度不亞於舉重。

動靜結合,強調健身滋補。

中國古代體育崇尚動靜結合,註重修身養性,與西方體育有壹定區別,但兩者是互補的。“西方體育註重競技,更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而東方體育更柔和,註重身心合壹,天人合壹。”

在展覽中,許多種類的象棋引起了參觀者的興趣,包括圍棋、象棋、六博棋和雙陸棋。千百年來,下棋不僅開啟了人們的智慧,也滿足了人類的競爭力,娛樂了壹代又壹代人。對於各種棋類,古人的說法都是相當悠閑的,比如“仙人拿了六根棍子,坐在博山的角上正對著——柳波子”“棋,誰管這味道——圍棋”“可以看橘子玩,但出不去——棋”

古代的象棋包括圍棋、象棋、六博棋和雙陸棋。

許多古老的運動和遊戲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比如圍棋,就包含了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含義,如壹元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圓地方、十九農時節氣、三百六十周天數等。它變化豐富,意義深遠,魅力無窮。

當然,古代體育也有課。古禦術,也就是駕馬車的技術,是君子的六門必修課,平民是學不起的。而馬球之類的運動簡化成了搗丸,民眾可以參與其中。

在古代,釣魚、下棋等休閑活動也有修身養性的意義。“明?特別是?圍棋勝利的畫面軸描繪了這樣壹個場景: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正在壹個美麗雅致的花園裏與人對弈。剛剛從前線沖過來的穿制服的士兵想告訴他他的偉大勝利,但他仍然全神貫註地下棋,壹副輕松優雅的樣子。這種瀟灑的氣度,從容的修養,是古代才子學士們所追求的。

  • 上一篇:問手持坐騎有什麽用?
  • 下一篇:青花瓷的歷史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