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於陜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高14.8厘米,口徑2.3厘米。現收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現收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唐代的馬不僅廣泛的應用於戰爭、交通、運輸、驛傳,還大量用於宮廷貴族的社交和娛樂活動中,其中唐玄宗時期的舞馬最為特別。據《明皇雜錄》記載:唐玄宗時,宮中養了好幾百匹舞馬。玄宗經常觀看並親自訓練。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即千秋節)時,在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下都要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並以舞馬助興。此時的舞馬披金戴銀,在《傾杯樂》的樂曲中,翩翩起舞。壹曲結束之後,舞馬會銜著地上乘滿酒的酒杯到皇帝面前祝壽。唐朝文人曾寫下許多有關舞馬的詩詞"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都是對其真實的描述。銀壺上的舞馬銜杯造型正是當時祝壽情景的真實再現。
出盡風頭的舞馬最終下場卻很可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向西逃跑,宮廷舞馬也散落民間,後來壹些舞馬被安祿山的部下田承嗣得到。有壹天軍中有宴樂,舞馬聽到後就開始跳舞,士兵以為是妖馬,就將它們用鞭子活活抽死了。從此以後,舞馬銜杯祝壽這種宮廷娛樂形式在歷史舞臺上銷聲匿跡,永遠定格在這件銀壺之上。
九,春秋蓮鶴方壺
蓮鶴方壺為壹對兩件,只是在高度上有細微的差別,故宮藏高125.7厘米,稱“立鶴方壺”,河南博物院藏高126.5厘米,稱“蓮鶴方壺”。兩件方壺的重量相同,均為64.28公斤,口為方形,長30.5厘米,寬54厘米。現藏故宮博物院。
蓮鶴方壺不僅紋飾細膩新穎,而且結構復雜、鑄造精美,堪稱是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的典範之作。在通高為116厘米、重65公斤的器身上下,裝飾了各種紋樣以及附加的配件,設計極其復雜:最上面的壺蓋由10組雙層並列的青銅蓮花瓣構成,每壹片蓮瓣還是鏤空的形式;壺身上的紋飾制作為淺浮雕工藝,並且還裝飾了陰線鏤刻的龍、鳳、虎等紋飾。在蓮鶴方壺的整個裝飾工藝中采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蓮鶴方壺精湛的工藝,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展現了春秋時期鄭國工業科技水平特別是青銅鑄造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的壹面。
八,中山靖王的金縷玉衣
劉勝金縷玉衣,西漢。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68年5月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收藏於河北博物院。
該衣通長188厘米。玉片有綠色、灰白色、淡黃褐色等。***二千四百九十八塊,金絲重1.1千克。在"玉衣"內還發現玉璧十八塊,以及飯含,佩戴之物。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玉衣也叫"玉匣"、"玉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殮服,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漢代人認為玉是"山嶽精英",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泄,就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所以用於喪葬的玉器在漢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七,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的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鐘也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壹套編鐘。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經過考古研究曾侯乙編鐘,考古人員發現,中國早在兩千四百多年前就摸索出了銅、錫、鉛三種成分的最佳配方,早在戰國時期(2000余年前)中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
六,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作於公元220年前後,高34.5厘米,長41厘米。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臺的東漢墓,現藏甘肅省博物館。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定為國寶級文物。
駿馬在中國古代是作戰、運輸和通訊中最為迅速有效的工具,而強大的騎兵也曾經是漢朝反擊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區安定必不可少的軍事條件,所以漢人對馬的喜愛超過了以往的任何壹個朝代,並把駿馬看作是民族尊嚴、國力強盛和英雄業績的象征。因此從這件文物就可以看出漢朝時期那壹種“揚鞭只***鳥爭飛”的磅礴氣勢。以及漢代藝術家的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技藝。
五,大禹治水大玉山
大禹治水大玉山,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歷時6年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國的國之瑰寶。新疆和田青玉制。現存放於北京博物館。玉上雕有峻嶺、瀑布、古木蒼松。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結隊的勞動者在開山治水。背面上部陰刻乾隆帝《題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禦制詩,(功垂萬古得萬古,為魚誰弗欽仰視,圖畫歲久或湮滅,重器千秋難敗毀。)下部刻篆書"八徵耄念之寶"六字方璽。
四,獸首瑪瑙杯
獸首瑪瑙杯,唐代酒器,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收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該杯高6.5厘米,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
這件瑪瑙杯的產地學術界仍有爭議,但其造型是西方壹種叫"來通"的酒具卻成為專家學者的***識。"來通"是希臘語的譯音,有流出的意思,大多做成獸角形。壹般在酒杯的底部有孔,液體可以從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鬥,用來註神酒,當時人們相信用它來註酒可以防止中毒,舉起"來通"將酒壹飲而盡是向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於禮儀和祭祀活動。
三,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國青銅器,國家壹級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因劍身上被鍍上了壹層含鉻的金屬而千年不銹。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 4.6厘米,劍首外翻卷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刻有"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字。現藏武漢湖北省博物館。
關於越王劍的出土地方有兩種說法:壹種是嫁妝說,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因此,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後來,楚王又把它賜給了某壹個貴族,於是成了這位楚國貴族的隨葬品。另壹種意見是戰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間,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繳獲了此劍,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隨葬品。
二,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壹。寬25.2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壹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裏,***繪了五百多位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數十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壹,四羊方尊,後母戊鼎(這兩個並列第壹,鼎乃國之重器)
(1)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於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銅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
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壹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考古工作者通過對有關青銅器的研究,以及甲骨文中的記載,認為在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三個字中,"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後妃婦妌的廟號。以及根據銘文可知,後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兩個兒子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親婦妌而制的。
(2)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壹件,其每邊邊長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壹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壹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
1938年日軍攻進長沙,四羊方尊被損毀成二十多塊,後經修復,1952年四羊方尊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羊成為青銅重器著力表現的對象,有其獨特的象征意義。先秦時期,人們對羊的個性有兩個歸納:善良知禮;外柔內剛。羊"跪乳"的習性,被視為善良知禮,甚至被後世演繹為孝敬父母的典範;外柔內剛也被引申出許多神聖的秉性,傳說的始祖臯陶敬羊,《詩經·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說法。羊最通俗或民間化的象征意義便是"吉祥",至少從漢代開始,羊就與吉祥聯系在壹起,漢代瓦當、銅鏡等銘刻中多見"宜侯王大吉羊(祥)"銘文,吉祥有時直接寫成"吉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