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城市的魅力不全是它的 歷史 、文化或自然風光,也有不少驚喜往往來自那些只有當地人才知曉的隱蔽深巷。而「城市收藏夾」是我們征集來自世界各地 Matrix 社區作者***同維護的壹個長期話題,我們會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所在城市或家鄉的 美食 或玩樂目的地。
大眾點評可能會讓妳踩坑,但我們不會。
這篇指南沒有推薦大餐廳,多是些有主打菜品的小店,主要適合壹個人或兩三個人出行,想在城市裏漫步,體驗街區和飲食文化的網友們。
「中國四大發明,粥粉面飯」這句話源於港劇《男親女愛》,後來常用來調侃說成是廣東人的四大發明。確實,生滾粥、陳村粉、河粉、竹升面、煲仔飯這些是廣東人最常吃的東西,寫著「粥粉面飯」的招牌幾乎在每個街頭巷尾都能看得到,而「浩輝」大概是中山石岐粥粉面飯代表了。
浩輝開在中山很有名的老街——逢源商業街的隔壁的小巷子裏,位置不是很好找,但客人絡繹不絕,周邊街坊常年幫襯。這家店已經有70多年的 歷史 ,承載了幾代石岐人的記憶,據說就連譚詠麟也來幫襯過呢。
浩輝的招牌是肉丸粥,這裏的肉丸最大的不同就是口感。由於肉丸是純手打的,口感十分爽口彈牙有嚼頭,且新鮮多汁有肉香,肉丸還會放壹些冬菇碎增香,進壹步提升味道的層次感。而粥底,是綿密帶有壹點胡椒底味的。結合以上特點,才算得上壹碗「金牌肉丸粥」。
不過大概是因為材料成本,這幾年肉丸粥的價格從10元漲價到15元,價格略高。相比之下,豬腸粉的價格就壹直很親民,兩塊錢壹份,簡單的白粉加上芝麻和醬油,口感比較爽口,對得起這個價位。九點左右去吃個早午餐,配上壹碗粥,能壹直抵到下午三四點。
在廣東,分別再見時不說「有空約飯」,而是說「得閑飲茶」,這裏的「茶」說的就是吃早茶。想必對廣東飲食文化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早茶在廣東的地位,這是最能體會到廣東飲食文化的方式之壹,從早茶的蒸點和幹點,到粥品和甜品,再到喝的茶都各有各的講究。
茶樓在廣東各地都有,但是像愛群這樣排檔式的早茶店現在已經不多見。愛群的老板以前在香港做餐飲起家,曾經員工最多時達到8000人,退休後來到中山養老,因自己做的茶點很受食客歡迎,又在家門口開了這家茶檔。
愛群由內到外都透露著老式茶樓的氣質。首先,這裏的點心基本都是手工制作,不像現在的茶樓很多都是用半成品;其次,愛群的點餐方式還是老式的蓋章卡,需要拿著卡片自己去取壹盅兩件;最後,愛群開在老城的街巷裏,來的基本都是周邊的街坊鄰居,內部的裝潢也非常懷舊,並且還有室外露天位。
再說回出品,愛群的茶點很符合「平、靚、正」的標準,價格便宜,出品和味道都不錯。而且即有傳統的廣式點心(例如已經少有人做的「鴨腳紮」,需要早上六點多預定打電話預定才有可能吃得到),又有中山的特色點心,例如小欖粉果、欒樨餅、金咤等。可以說來壹趟就能體驗到最地道的老式茶檔的各種氣質。
價格方面,最低的2元,最高的也才26元,肉類的價格也基本都在10-15元左右,需要預定的鴨腳紮才14元壹份。孫中山紀念日和每周星期四點心打八折優惠(節假日除外)。
我有個四川的室友嘴挺挑的,吃了幾年都沒有習慣學校的飯堂,我們每周早上沒課的時候都會去壹品味喝粥,改善下夥食。就這樣壹直吃了四年,從最初的兩個人去吃,後來全宿舍去吃,再後來身邊很多朋友,朋友的朋友都去這家店吃。老板娘說,最開始店裏沒什麽年輕人來,但現在經常是壹桌子的年輕人來這裏吃粥。而這大概都是從我和室友開始的。
壹品味是家很普通的街坊粥檔,壹度連招牌都沒有,但卻是我的城市歸屬感構成很重要的壹部分。所以雖然上面已經推薦過浩輝,我還是想抱著私心把它寫進這篇推文。
最初遇到這家店是剛上大學的時候,約著剛認識的室友們去周圍吃個早飯,兜兜轉轉在巷子的路口看到這家不起眼的粥檔,門口坐著壹堆拖鞋大叔,感覺很不簡單,所以我們就去吃了下。我們宿舍四個有三個都是外省的,所以這家大概也是大家第壹次體驗廣東的早餐。
雖然老板娘沒有直接說過感謝,但是只要我去了,都會給粥偷偷加料(朋友有時候壹起去都會吐槽道為什麽他去的時候沒有這麽多料。)四年過來,我越來越習慣了老廣們的生活節奏,也會沏壹壺茶,和老板壹邊聊天壹邊蠻悠悠的喝粥。而老板的生意也越來越好,這麽多年總算做了個招牌。只不過現在老板忙得只有空見面打下招呼了,以前還能坐下來和老板各自關心下生活呢。
我想壹個人在外省生活想要找到歸屬感,應該是要由很多細小的場景來支撐的,四年來上百次來到這家小小的粥店,構成我和城市具體的聯結和體驗。這樣才會在許多年後回憶起這段時間,才不會只有壹些抽象的內容,而是有具體的人事物、情緒和氣味壹同浮現。
Ps:其實這家店的出品也很不錯,粥底會比浩輝厚壹點,食材很新鮮,價格也比浩輝便宜不少,同樣的肉丸粥,壹碗有十幾個肉丸,但是價格只要10塊錢。
來中山 旅遊 ,「石岐乳鴿」應該是必吃的壹道菜,很多人會推薦去「石岐佬」,我個人會更偏向於主打乳鴿的「煲煲掂」。
中山乳鴿出名主要因為用的是中山養殖的品種。壹般鴿子選用的是20天左右的妙齡乳鴿,做法有紅燒、鹽焗和鹵水。個人最推薦紅燒乳鴿,最能體驗到乳鴿鮮嫩多汁的口感。
煲煲掂在中山有好幾家分店,味道應該都差不太多,我這裏主要是根據我在大信新都匯附近那家的體驗寫的。中山這邊用的是妙齡乳鴿,似乎比在廣州吃的要小壹點,差不多巴掌那麽大。
乳鴿小的好處是容易入味,香料味都沁到骨子裏了,並且邊邊角的骨頭也能烤的酥酥的,嚼著越吃越有味。乳鴿端上來的時候看著沒有熱氣,當妳用手撕開的時候,熱辣辣的油水就從冒了出來,所以吃的時候要註意別被燙到。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紅燒乳鴿和鹽焗乳鴿,紅燒皮脆肉香多汁,鹽焗會更加嫩滑,建議都試試。溫馨提示,如果妳是沖著紅燒乳鴿去的,那壹定要早點去,因為紅燒乳鴿每天賣完即止,去的晚又遇上人多的話,很有可能就吃不上了。
店裏也有小炒和煲仔飯,壹個人的話比較推薦再加個煲仔飯,這裏的煲仔飯量大料足,上紮實的碳水總是能讓人吃的非常滿足對吧。
價格:招牌紅燒乳鴿22元壹只,鹽焗和鹵水26壹只,煲仔飯都在20左右。
噏耷(up dup)是香港白話,形容壹個地方裝修比較近舊,不太整潔。依題意得,這是壹家港式茶餐廳,而且是還原度非常高的港式茶餐廳。
如果妳喜歡看港片,那當妳走進這家茶餐廳的時候壹定會聯想到很多電影情節,因為這家店是在太還原了,甚至有香港的朋友說比現在香港的茶餐廳還要懷舊。白綠的瓷磚,簡易的桌椅都是香港茶餐廳裏的經典搭配,甚至廁所裏史偉莎的溫馨提示都特別符合氣質。
菜品也是地道的港式茶餐廳配置,光是看到菜單上的碟頭飯、菠蘿油、忌廉湯、利賓納、西洋菜蜜這些名字就已經能感受到濃濃的港式風情。由於過於地道,對於不熟悉港式茶餐廳的人來說點餐有壹定的考驗,比如,「笑容」不是夥計的微笑,是白開水;「黑牛」不是牛肉,是可樂加朱古力雪糕球;「奶油豬」不是奶油焗豬肉,是加上牛肉和煉奶烤的法棍面包。作為壹家港式茶餐廳,點餐暗號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飛沙走奶」、「肥妹」、「茶走」、「走青」啥的,這些在香港茶餐廳發展出來的壹套話語,在噏耷妳都可以聽到。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噏耷已經像是茶餐廳博物館壹樣的存在,裝修、菜品和點菜方式都完全是港風港味。這樣的地方,菜品的味道當然也是非常棒,幾乎所有的東西出品都在線。有壹次帶了深圳的朋友來吃,結果她回去之後說再也沒吃到過第二家超過噏耷水平的茶餐廳。
所以如果來的話,可以放心點任何想吃的,是本文推薦當中唯壹壹家不用擔心翻車的店。
中山市區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咖啡店不少,在街頭漫步時經常偶遇藏在街頭巷尾的大小咖啡廳,四囍算是中山咖啡廳裏比較特別的壹間。
四囍是由孫文中路的壹家老式騎樓改造的,在景點中山紀念堂的正對面。二樓窗臺位風景很好,上面有樹蔭遮蔽,綠油油的,往遠處看就是紀念堂。下午坐壹會兒避避暑,然後就可以沿著孫文中路,向西走,到中山市博物館和西山寺,再往下走可以到孫文步行街和岐江公園欣賞岐江夜景。
我覺得四囍是壹個很完整的企劃,店名、內部裝修、產品的包裝都是在同壹個主題上進行的。壹樓頂部保留了老式騎樓的原木結構和灰白的磚墻,而其他內飾也都是配合著整體氣氛采用同色系的桌椅和地磚。在此基礎上,就是各種各樣八十年代婚房中元素,大紅色的裝飾隨處可見,雙喜的窗花和貼紙、紅色的菜單,紅色的咖啡杯和保暖壺都很貼合「四囍」這個名字。
不過最重要的是,這麽好的店居然還那麽實惠,四囍的所有飲品小食基本都在20元以下!而且品還都不錯!四囍做手沖、意式和檸檬茶,也做壹些比較網紅壹點的產品,看起來比較雜和網紅壹點,容易讓人降低對咖啡出品的期望,但其實咖啡單品做得都還不錯。在壹樓收銀臺前能看到壹排裝著各種產地豆子的罐子,能看得出來賣家還是有點底氣的。
除了咖啡,這裏還提供壹些西餐簡餐,披薩、意面、漢堡、焗飯之類的,也是可以作為正餐的選擇。不過這些我還沒有試過,所以就不多說了,歡迎有去過的網友來給反饋。
總之,這是壹家整體出品非常不錯的,可以來喝下午茶也可以吃正餐,性價比很高的咖啡店,特別適合來 旅遊 的朋友作為中途休息的落腳點。
中山有很多做異國菜的老店,大都是開在小巷子裏。我經常想,如果在這裏長大的話,街坊餐廳都是是韓國烤肉、日本拉面和意大利面,從小就可以體驗這麽多的異國料理,感覺還挺奇妙的。
小靈精是壹家在街角開了二三十年的日式燒烤。整體的氣質是壹家非常安靜的店,有些老顧客來也不用過多的招呼,多帶著自己的孩子朋友,安安靜靜的點完餐,找個位置坐下,靜等老板上菜。壹個人想去吃燒烤的時候,去大排檔總覺得有點尷尬,而在日式燒烤店就特別適合,安安靜靜的吃個燒烤,來壹杯冰啤酒,像深夜食堂壹樣, 享受壹個人的寧靜,讓人覺得非常的安定。
小靈精的燒烤口味多是突出食材本味,肉有肉味,菜有菜味,比較符合廣東人的口味。蔬菜基本都是吃本身的鮮甜味,肉類就是蜜汁或者醬汁烤,表皮烤的微微幹,裏面還比較有汁水。我個人還挺喜歡這樣的燒烤的,沒有過多的調味,能感受到食材的真實味道。
另外晚上這裏經常有流浪貓過來,店員看到都會特別關照,看起來應該是長久以來的習慣,在夜晚的樹下露天位置吃著串,吹吹風,看看貓,想想心事,想起來就特別治愈。
金銀龍是中山老牌燒味店,據說已經有四十多年的 歷史 ,第壹次路過的時候就被長長的隊伍吸引,後來去吃了才發現這家店還不簡單,出品相當可以,還常有人從其他城市過來打包。
金銀龍的招牌是叉燒,我和同學壹致認為這是我們吃過最好吃的叉燒,叉燒外皮有脆皮燒肉的酥脆口感,帶有淡淡的焦香,肉質有叉燒的香甜,肥肉香甜不膩,瘦肉不柴有嚼勁,相當完美。唯壹的缺點就是價格要比其他地方貴不少,叉燒60壹斤,半只雞差不多要50元。
Ps:雖然放到了晚餐這段,但其實我比較推薦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去打包壹份 半肥瘦的叉燒, 然後到對面的粥粉面飯老店「順德記」點壹份粉面吃做主食吃。
新星開在中山最網紅的街道——白水井的中間位置,雖然街上的店鋪換了壹波又壹波,但新星壹直屹立不倒。每當天氣轉涼的時候,我都會去新星點壹份胡椒雞腳湯,濃濃白色鮮湯,伴著辛辣的白胡椒味,壹口下肚,瞬間上頭,壹股熱浪從胃到食道再沖上腦門,多喝幾口便會渾身暖和起來。
另壹款牛雜撈河粉也很推薦,軟糯入味的牛雜掛著濃稠的湯汁,吃前將河粉撈勻,讓每壹根河粉都掛上牛雜汁,真的不要太鮮。
除此之外,店裏的另壹個招牌是醬骨架,比較簡單的鹵水味,沒有什麽香料,肉燉的很爛,可以用手撕下來。但是我個人覺得比較普通壹點,和自己家常做的並太大區別,不過食肉獸們應該會很喜歡,24元兩塊拳頭大小的豬骨,肉也很多,壹個人吃的話吃完估計就半飽了。
最後,其實中午來新星也行,但是因為新星所在的白水井大街有眾多好吃的小店,到了晚上還會有很多走鬼檔出來,所以比較推薦晚上來吃,時間合適的話還可以品嘗壹下其他例如像走鬼檔漢堡、街頭烤牛排、烤豬腦花之類的宵夜 美食 。
很多人都知道廣州 美食 多,但其實廣州周邊也有很多值得壹去的地方,所以當我前幾天看到少數派首頁推薦了廣州的 美食 推薦之後,趕緊稿了這篇中山的 美食 推薦,如果有朋友正好去到廣州,說不定還能因此順路來中山體驗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