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這個詞咋壹聽有點粗俗,但我想了好久也沒能想出壹個合適的詞來替代。用“好文字”有點太恬不知恥,用“文字”又不對。 “文章,篇章,段落,句子……”統統都不合適,我確實已經好久不曾寫出過那些了。用這兩個字的用意是想表達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再沒創造出來過符合年齡的,讓自己覺得有意義有內涵的文字作品了。
壹直以來,我對於文字都有壹種偏執,不認識的字必須弄明白,不允許自己寫錯別字或者念錯字,生活中看到或聽到錯別字總會有種莫名不舒服的感覺。而寫作對於我而言則是壹種釋放,漫無目的地用文字表達些什麽總能讓我感覺到無比的舒心,我樂意用文字來記錄自己的心。
從小到大我壹直堅信自己對於文字和寫作是有與生俱來的天賦的。
小學五年級的壹片作文《秋天的田野》,被老師拿來當成範文在全班同學面前賞析,給我幼小的心靈填補了滿滿的虛榮心和成就感。
初中語文老師堅持讓我們寫摘抄,課本裏的經典語錄,課外讀物裏的好詞好句,甚至是作文書裏的優美句子,那時候的三個寫滿名言警句和佳句的摘抄本,帶給我滿滿的自豪感,還有壹個寫滿歌詞的歌詞本,那時候也是當寶貝似的收藏著。
升到高中以後,仗著懵懂的莽撞和勇氣,我自告奮勇的申請擔任語文科代表,這讓我從心底生出以身作則學好語文和寫好文字的決心,加上中小學時期的積累,讓我在語文這壹科上表現不差。高中三年的班主任是數學老師,但他總要求我們寫些東西,像是每日計劃,同桌同寢或其他同學們的優缺點,自己的感想隨筆等等,那時候因為學習任務重還老是吐槽,現在回想起來,當真是要敬班主任老徐的智慧和堅持,讓我能將這個好習慣保持三年,積累的更豐富。
但有時候好習慣真的就在朝夕之間被惰性毀掉了,進入大學以後,開始用上電腦,手寫的習慣被無情的拋棄了,於是摘抄變成了零零散散的手機便簽和文章截圖,那些從前的對於文字的感動慢慢轉化成了對手機資訊和視頻圖片的沈迷,壹發不可收拾。
參加工作以後更甚,微博微信知乎豆瓣這些平臺是我每天工作之余必須進入逛壹逛的地方,網絡上海量嘈雜的資訊漸漸消磨了我對於好文字的欣賞和記憶,這些年毫無沈澱,壹味的輸入了太多參差不齊的信息,塞滿了頭腦的同時,也縮減了過濾和沈澱的時間,於是輸出變得越來越困難,寫文字也變得舉步維艱,屢次嘗試都觸礁擱淺。
當下的狀態,就是寫不出東西的狀態。具體是什麽樣子?提筆忘詞,思緒飄零,言之無物。
曾經看過的那些優美迷人的文字,總是不能恰到好處的用上。看到別人那些或直擊人心,或慷慨激昂,或催人淚下,或低沈幽深的文字,我只是羨慕的看完,點贊,時而評論壹兩句,然後繼續看下壹篇。從來沒有真真正正的向自己提問,自己思考,總結,舉壹反三的運用,更別提研究方法,總結經驗,尋找規律,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了。所以每次打算寫些什麽,總是稀稀拉拉幾句話後就擱淺了,因為沒有能支撐起壹篇文章的中心,也沒有信手拈來的論證依據,壹切只是隨心而出顛三倒四翻來覆去的幾句話,於是自己提前就否定了它的價值和意義,心底覺得寫出來的壹定是垃圾文字,毫無內涵可言,索性就不用繼續下去了。久而久之,我無法遏制的產生了抵觸心理,只要開始寫字,就會覺得壹定不夠好,幹脆不寫。於是就成了現在這樣,壹篇文章需要幾天來完成,而想要表達的意思也只能靠這些淺顯的文字來傳遞,也不知能傳達出幾分。
我背叛了曾經摯愛的文字,於是她懲罰我不再有那些美好的靈感和創意。長久的缺乏足夠豐富的知識儲備,更是讓我有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覺,內心渴望著寫出能驚艷到大家的好作品,實際是思想層面已經滯後,長久以來,知之而忽略之。雖然知道問題所在,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壹直沒有改進。
寫這壹篇,是因為偶然間在朋友圈看到壹位高中同學的微信推送,微信公眾號下壹篇壹篇的文章看下去,讓我壹陣震撼和感動。文章是壹年年積累下來的,說明他不像我,看得出他從未停止過對文字的熱愛,他筆下那些有趣的青春故事,可愛的青年男女,就是曾經的我們啊,那麽有感染力,那麽美好,那麽難以忘懷,從文字裏滿溢出來的回憶和幸福感,讓我不由得備受鼓舞。我記得高中時他也是文藝青年的範兒,寫得壹手漂亮的粉筆字,每每課堂上需要板書,壹定有他的手筆。文筆依舊是很好,可能豐富了人生閱歷之後,現在寫出來的文字更有歲月的故事,成長的痕跡。這才是壹個真正愛文字的人應該有的狀態。而我,只能開始反思問題,企圖尋求改變。
我知道我依舊寫不出來什麽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句子,但是我隱約找到了那條路的方向,知道那是壹條對的路,並且需要對的方法和行動去朝前邁進。不管未來如何,至少,在妳看到這篇文字的這壹刻,我已經踏出了第壹步。未來不會太遠,壹路文字相陪,***享花香鳥語,***擔雨雷風電,定要用文字傳遞溫暖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