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土家族的壹個重要而古老的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壹些較為固定而獨特的風俗習慣代代相襲。雖然,這種過年被提前了壹天而被稱為過趕年,但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風俗,流傳至今而被保留了下來,其內容的豐富多彩,持續時間之長,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也是少見的。土家族人的過年習俗主要有: 年豬殺了,煻糝做了,接下來需要幹的事便是打粑粑,粑粑是土家人過年時節必須準備的食品。打粑粑時,壹般是左鄰右舍幾家人合在壹起來打或者兄弟哥嫂至親合在壹起打,男女老少齊上陣,分工有序,有負責用甑子蒸的、有負責燒火的、有負責打粑粑的、有負責制作粑粑的,打粑粑的人壹般都是幾個家中身強力壯之人,婦女主要負責制作粑粑,打粑粑的人和制作粑粑的婦女人數要多,其他的程序壹般只需要壹個人就可以完成。
土家人打的粑粑主要有糯米粑粑、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其做法是先天晚上將糯米、高粱、小米分別洗凈,泡上壹個夜晚,第二天早上將其分別濾幹,用甑子將其分別蒸熟,然後,放在粑粑槽內用壹丁字形的棒槌妳來我往地打揉,將糯米、高粱、小米分別打得不見了顆粒、粘成壹團糯米團時,打粑粑的男人用棒槌將其弄起來,做粑粑的婦女則伸出手將其接住,壹起放到擦洗幹凈的四方大桌上,由手巧的媳婦將糯米團扭成大小合適的球形小團,分給其他制作粑粑的人。制作粑粑的人將這些球形小團放在壹塊特制的木板下均勻地用力壓成圓餅,其大小壹般有三種,經常用於食用的普通粑粑其直徑兩寸左右,厚壹厘米左右。稍大壹點的直徑約為壹尺,最大的約需要糯米三、五斤,甚至十余斤的,此種粑粑壹般用於婚慶之類的喜慶日子。在粑粑快做完時,由心靈手巧、最會做粑粑的的婦女做幾個大粑粑,這種粑粑被稱為“破攏粑粑”,它既象征“五谷豐登”,又顯示土家人的大方,並且,這種粑粑的來歷還有壹個傳說,傳說田姓土家族人祖先原有九兄弟和壹個妹妹,妹妹嫁了後又多了壹個女婿,由於他們強大的力量,皇帝擔心他們獨霸壹方影響朝廷的統治地位,便派來官兵試圖將其斬盡殺絕,官兵來時正逢臘月二十八他們打粑粑的時候,看到來勢洶洶的官兵,弟兄們急忙將槽中打的粑粑分成幾坨用簸箕端上山。官兵走後,幾弟兄端著已經變硬而難以分開的粑粑回到家裏,吃時只有用刀子切成小塊燒起來吃和煎起來吃。後來,這九弟兄各居壹方,生養後代,他們都沒忘記當年的苦難,為了紀念當年之事,此後過年時他們都制作幾個這樣大的粑粑用來分食,這種習慣也被他們的子孫後代承襲了下來,並漸漸變成了壹種習俗。後來,這種粑粑壹般都要留到正月十五,有的甚至留到過清明節時才吃。
粑粑制成之後,五個壹疊放在案板上冷卻,幹冷後在家中壹幹凈的器具裏放上七、八天,然後再用山泉水浸泡,隔個十天半月換壹次水。
土家族人打的粑粑有易存放、不易變質、易食用等特點,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粑粑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春天是農忙時節,有“妳誤它壹時,它誤妳壹季”的說法,此時時間至為重要,粑粑在這時節便被派上了很好的用處,火烤或者油炸既簡便實在又好吃,甚至可以帶進山中,隨便弄來壹些幹柴,燃起壹堆火便可燒起粑粑來。家中來客,圍著火塘拉了壹段家常後,也能很快地用火塘三腳上鼎罐裏燒的開水和著甜酒與粑粑壹起煮來招待客人,給客人斟上滿滿的壹碗,還客氣地說喝碗開水打打口渴。拜年時,粑粑也有了用處,在土家族地區有“拜年、拜年、粑粑上前”的民諺,言下之意是說粑粑是土家人走親串門的必備之物。尤其是土家人為兒子定親拜年時,壹對大如明月象征團圓的粑粑是必不可少的。 春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秦朝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出現了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木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能夠降鬼的大神“神萘”和“郁壘”的名字,以此來驅鬼鎮邪。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在桃木板上題寫聯語以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後蜀之主孟昶於公元964年除夕在其臥室門上題寫的“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壹副春聯。
到了宋代以後,民間過年懸掛春聯已經很普遍了,王安石在《元日》詩中所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對當時懸掛春聯的盛況的壹種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與原所掛的桃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將春聯又稱為“桃符”。明代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命令大臣、官員和壹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壹副對聯貼在門上,以供他穿著便裝出巡時觀賞取樂。文人雅士為此在當時將題寫春聯當成壹件文雅之事,寫春聯便成為了當時的壹種社會風尚。到了清代,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壹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春聯有的地方將它叫做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土家族人則將貼對聯叫做貼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土家族人的美好願望,是土家族地區壹種特有的文化形式。每逢過年,從土家族地區的鄉村到城市,家家戶戶都要精選壹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方”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門神”二字最早見於《禮記·喪服大記》,鄭玄註:“釋菜,禮門神也。”但門神所指何人,各地說法不壹。但普遍的說法有兩種:壹是認為門神所指是“神萘”、“郁壘”。傳說黃帝時,神萘、郁壘在度塑山下檢閱百鬼,遇到害人之鬼就用繩子捆起來扔給老虎吃,所以人們就用桃木雕成神萘、郁壘的形狀掛在門上。二是認為門神所指是秦叔寶和尉遲恭。壹次,唐太宗李世民心情不好,常聽到臥室外有拋磚擲瓦,鬼魅呼叫的聲音,弄得他無法入睡。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了群臣,秦叔寶道:“臣生平殺敵如切瓜,收屍像聚螞蟻,還怕鬼魅嗎?”於是他和尉遲恭立於宮門外把守。至此果然安靜如初。後來李世民為了免除二位大將的辛苦,畫了二人的全身像,手持鞭、鐧貼於左右門上,邪祟從此絕跡。上行下效,於是民間也把他們敬為門神。
土家族的門神畫像為秦叔寶、尉遲恭,也有貼神萘或其他威武之神的。土家族貼門神的習俗也是有緣由的,據傳,古時候,土家族居住地區連年戰亂,當時年歲也差,戰死、餓死之人很多。土家族人將這些死了的人稱為“慘死鬼”,過年時,這些“慘死鬼”會從四面八方趕來,闖入百姓家中享受些土家人供奉的香火、錢財。而只要他們進入了這些家裏,家中就會出現兇災,不但會危及壹家老小,而且也會使來年五谷不豐,六畜不旺。後來,據傳門上貼有門神畫像的人家沒有出現那些兇災和不利的事,由此傳遍了各土家族聚集區,於是貼門神變成了土家人的壹種過年習俗。 土家族人過年,講的是合家團圓的歡樂,過年之前,遠離千裏之外的親人也要趕回家來,全家老少團聚同桌吃飯,這叫吃團年飯。團年飯是土家族人過年中最為重要的壹項儀程。為了在過年這天搶年,辦好團年飯,土家人往往會提前壹至二天來精心準備團年飯。土家族人有過小年和過大年之分,過小年比過大年提前壹天,有些地方過小年是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所辦的年飯簡單,要求也沒有過大年高。過小年壹般從中午開始陸續進行,過大年時,則因姓氏的不同而出現差別,有的是早上,有的是中午,不管是早上還是中午,都會為搶年而將年飯弄得早早的,據稱,誰家在過年時吃年飯越早,越能夠在來年裏吉祥如意,在過小年和過大年這天都會為了來年吉祥如意而搶年放起鞭炮。
待年飯辦成後,要拿著香紙、臘燭、肉、粑粑、豆腐等過年時所吃的飯菜去敬八部大神,再到土地堂敬土地神,水井神等各種保護神,最後回到堂屋裏敬祖先。土家族人不僅把歷史上起過重大作用,傳說中有過赫赫戰功的遠古祖先當作族神頂禮膜拜,千秋祭祀,而且還將各自家族的列祖列宗,特別是血緣關系很近的上輩尊長當作家神常年供奉,香火不熄。每家堂屋都設有家先神位,謂之家先神龕。在過年這天,要將常年供奉在神龕上的家先牌位及香爐、蠟臺,都取下來放在神龕下面的大桌子上。全家男人在輩份最高的長輩帶領下,面對家先牌位焚香燃燭,磕頭禮拜。壹是請歷代家先與子孫後輩們壹起吃個團年飯,過上壹個愉快熱鬧的年;二是祈求家先保佑子孫後輩來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財源茂盛、合家歡樂。直到正月十五才將家先牌位再供奉到神龕上。
在將各種年飯菜擺上桌後,每人還要夾壹坨肉放在自己碗內的飯上,在飯上插上筷子,全家人站立於桌子四周,由長輩再在桌下燒紙錢,將三杯美酒撒於地上,恭請列祖列宗上桌吃飯了,隨後,放起鞭炮搶年,誰家的鞭炮在此時響得最早,誰家就會搶到來年的好年成。
將該敬的都敬過後,按輩份高低和席位大小入座吃飯,壹般須將上位讓於吃年飯時輩份最大最年長的人,待長輩坐好後小輩才陸陸續續坐下。對於祭祀時所用過的飯菜,十二歲以下的小孩是不能吃的,傳說吃了會記憶力不好,多忘事,所以必須另盛飯給小孩們吃。平時小孩剩飯大人要批評,可吃團年飯時,小孩們碗裏剩的越多越好,意味著來年豐收有余。
吃年飯的時間壹般都要求比平時長,飯後不能立即抹桌、洗碗。傳說古時候土家人不得不經常與異族打仗,常年弄得不得安寧,有壹年,土家人正忙著準備年飯時,土家族山寨裏來了壹個小孩子,對於小孩的到來誰也沒有在意,後來,才知道這個小孩是來“探水”(探聽情報)的,因為土家族人疏忽大意,山寨裏的情況被小孩弄了去。土家人剛吃完團年飯,還沒來得及洗碗、抹桌時,敵軍就對土家山寨進行了猛烈的進攻,青壯年不得不立即投入了戰鬥,老人和小孩則逃到了後山的山洞裏藏了起來。敵軍被打退後,大家才回來抹桌、洗碗。後人為了吸取教訓,壹直保持著這壹習慣,並代代相傳成為土家族人過年時的壹種習俗。
土家族人所辦的團年飯壹定要用甑子蒸,甑子下層壹般蒸的是大米飯,上層放上用小米或米粉子裹的坨坨肉,蓋上甑子蓋放在竈上用火蒸。團年飯這天的甑子飯甑得很多,壹般需要吃到正月十五才能洗甑子。在所辦的飯菜中也需要辦壹樣合菜,就是將肉絲、蘿蔔絲、白菜、海帶、粉絲、豬雜等放在壹起煮,這種菜被稱為“賀菜”,這既是“合”的諧音,也有祝賀土家族祖先古時候在過年這天打了勝仗之意。這種“賀菜”人人必吃它幾口,取全家合樂,萬事合順之意,不吃家長會說妳不懂事,但家長這天不會發火罵人,據稱壹是怕得罪祖先,二是罵和被罵都有壹種不祥之感。關於土家族架甑子蒸飯也是有來歷的。當年土家族官兵要過年時被朝廷征調去抗倭,只得提前壹天集中過年,因人數眾多,肉也無法壹壹切成片,只有將這些肉用斧頭和菜刀砍成壹坨壹坨的,然後在這些肉外面裹些小米蒸在甑子上層將其蒸熟,至於其它的菜,更是沒時間分別細炒了,只好將各種菜合在壹起煮熟了吃。後來,這種方式代代相襲,逐漸變成了土家族過年時的壹種弄菜的習俗。 除夕守歲搶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過年習俗活動之壹。守歲,就是在舊年臘月三十(月小則是守二十九)這最後壹夜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壹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夜裏搶年就是待夜裏的公雞壹叫,即刻點燃鞭炮放起來,關於這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遠古時期,有壹種散居在深山密林中的名叫“年”的兇猛怪獸,它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壹天換壹種口味,從磕頭蟲壹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的臘月三十夜裏竄到人群聚居之地嘗壹次鮮,出沒時間也是天黑之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為此人們將這可怕的壹夜視為關口,稱作“年關”,後來,土家族人想出了壹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臘月三十晚上,各家各戶提前吃晚飯後,熄火凈竈,將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並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壹起閑聊壯膽,待“年”到來之時,用爆竹之類的將其驚走,以得到來年的興旺吉祥。後來,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搶年的習俗。
土家族人在年三十這天晚上,火塘裏都會燒上壹個大柴蔸,這大柴蔸被稱為“年火蔸”,年火蔸越大越好,因為年火蔸燒得越大就越征兆著來年餵的豬也會越長越壯,日子也會越過越興旺。在這天晚上土家山寨家家戶戶堂屋內外燈火通明,男女老少通宵不眠,合家坐在火塘邊,稱之“守三十夜”。在守夜的過程中,土家人會熱熱鬧鬧談壹年的年景,講來年的打算,講土家人往事,擺古今歷史,講各種奇聞軼事,全家歡聲笑語。守歲到公雞鳴叫,便放起鞭炮爆竹,誰家的鞭炮若在公雞壹叫的瞬間響起,誰家來年就會興旺,就會吉祥如意,這是土家族人在吃過團年飯後的第二次搶年,如果在吃團年飯時沒有搶贏別人家的人,在三十夜守歲搶年時則會認真地拿著鞭炮,蹲在大門處,守著公雞叫;待公雞壹叫,即刻將鞭炮放起來,緊接著整個村寨家家戶戶鞭炮震天。公雞壹叫,爆竹壹響,土家族山寨就歡騰起來,爭先出行並給土地菩薩拜年,爭先挑水,爭先推磨、舂碓,到處是壹片歡聲笑語、熱氣騰騰的節日景象。當東方發白時,土家人便要“出行”了,即用爆竹迎接新年的到來。爆竹響過之後,土家山鄉便充滿了迎新春的氣息。節日的盛裝穿在身,走門串戶互相道賀譜寫壹曲土家年節的快樂。 拜年是土家族最重要的傳統習俗,它是土家族人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正月初壹這天,大人催促小孩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以便去拜年。拜年時壹般從家裏開始,小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接受小孩拜年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交給小孩,尤其是分戶後的小孩必須先給公公婆婆、伯伯、叔叔等長輩拜年,長輩受拜後都須給小孩“壓歲錢”或準備好的花生、糖果、瓜子及其它的水果之類的東西,隨後小孩們則跑去土家村寨裏的其他人家去壹家家地拜,到了拜年的路上,小孩們便結成三五成群壹夥去拜了,即便是平時有怨的人家,到了拜年這天,都會笑臉相迎。小孩們拜年去前,家裏的父母壹般告訴小孩們,會吩咐男孩子走前面,女孩子走後面。
大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相說著“恭喜發財”、“四季如意”、“順心順意”之類祝福的吉祥拜年話語,走進任何壹家裏,先都要說壹句“給妳們拜個年”,隨後便說其它的吉祥話,主人則會拿出家中準備好的東西送給拜年的人吃。
最正規的拜年,要算是年輕夫妻正月初壹雙雙上嶽父母家去拜年。女的背上花背籠,男的背上滿滿壹背粑粑、煻糝和臘豬腿,女婿向嶽父嶽母磕頭拜年後,就在嶽父母家住下來,正月初二不能出門去拜年,據稱是這天出門拜年不利順。拜年去後壹般只能正月初四回家,在嶽父母家坐得時間較長的也不能正月初八回家,在土家族人中有“七不出門八不歸”的說法。
如果帶著小孩在正月裏走親戚,進屋時也需要帶上壹些東西給親戚,在親戚家玩過幾天回家時,親戚則會給小孩們打發壹些錢,並說上壹些祝福小孩健康成長之類的吉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