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滿都的德斯巴德廣場由三個開放空間和50多個建築紀念碑組成。主要是木制寺廟。建於8世紀,是加德滿都最古老的建築。傳說整座寺廟都是用壹棵樹的木材建成的。此外,還有活女神寺、象頭寺、濕婆寺、毗濕奴寺、納拉揚寺、黑暗寺等。
②帕坦杜巴廣場。帕坦是加德滿都谷地的三鎮之壹,毗鄰加拿大,壹河之隔。建於公元299年的帕坦是尼泊爾最古老的城市。15年底至1867年,馬拉王朝是獨立的帕坦王國的首都。德斯巴德廣場沒有加德滿都的舊皇宮廣場大,但建築相對集中。建築建造時間多在17世紀至18世紀之間。特色明顯的古跡是壹座全部用石頭建造的黑暗神廟,建於1667,雕刻精美,被譽為“尼泊爾建築藝術的奇跡”。廣場上的大多數寺廟都供奉印度教的神,包括濕婆和他的配偶帕爾瓦蒂,濕婆的南帝山,毗濕奴和他的配偶拉克什米以及他們的化身哥魯達。有大象、孫悟空哈奴曼、蛇神娜迦等等。
(3)巴克塔普爾杜巴廣場。又稱巴克塔普爾,是加德滿都的三鎮之壹,位於加拿大以東約13公裏。從13世紀到18世紀,這裏是獨立的馬拉王國的首都。這座城市被稱為“露天博物館”。馬拉王朝有壹座500年歷史的皇家宮殿,包括許多宮殿、庭院、寺廟、雕像等。被譽為“中世紀尼泊爾藝術的精華和寶庫”。其中,金門和55窗宮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以精美的青銅鑄造和木雕聞名於世。離宮殿廣場不遠的Gnata Pyrah寺,著名的五層塔,是尼泊爾最高的寺廟建築。
(4) Boudhanath。位於加德滿都環路以東1公裏處。Futunat的意思是“感受大地”。富圖納塔是尼泊爾最大的佛塔,高38米,周長100米。據說寶塔裏有古佛伽耶佛的遺物,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這座塔還有壹個尼瓦德名字,叫做“露水塔”。來源是當年建塔的時候,尼泊爾大旱,得不到水,建塔人就收集露水和石膏。16世紀,馬寧教的喇嘛修復了這座寶塔。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該塔曾由中國喇嘛掌管。塔的規模比比斯瓦央布寺還大。該塔由塔基礎、塔底、塔錐和塔冠四部分組成。塔基落在地面上,是壹個巨大的穹頂狀屋頂,塔基置於屋頂中心上方。塔座呈方形,兩邊畫有壹雙大眼睛,象征意識。這裏上面的金字塔* * *有13級臺階,表示成佛的步驟。塔冠象征著佛。圓形的塔被數米外的外環墻包圍著。環壁外壁有147凹壁龕,內掛經輪,經輪內側有108禪定佛像。
這裏曾經只是壹個村莊。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裏壹直是藏民集中的地區。近年來人口不斷增加,周圍有很多宗教用品商店。附近有藏傳佛教尼瑪派、噶舉派、格魯派、薩迦派等30余座寺廟。
(5)斯瓦揚布寺(Swayambu Temple),位於加德滿都西側環城路的小山上,建於3世紀。它是尼泊爾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也是著名的佛教聖地。Swayambu的意思是“自發光”。相傳原始七佛中的皮婆屍佛曾在此投下壹根蓮藕,預言日後此處將長出蓮花,湖水將成為富庶之地。斯瓦揚布寺所在地,是毗盧屍佛種蓮花的地方。釋迦牟尼佛的足跡也曾到過這裏。山坡東側臺階旁,仍有文殊菩薩的足跡。蓮花花生大師和西藏密宗的阿迪峽曾數次在此停留。1234年成為佛教中心。
矗立在寺頂的巨型佛塔造型奇特,建築風格大致與福圖納特塔相似,圓基直徑20米,塔高10米。在塔基周圍畫壹雙大眼睛,塔基上方的金字塔也是13級臺階,頂部是尖尖的塔冠。金字塔的表面鑲嵌著銅或金箔。其純白的塔身、金色的塔身、高聳的天篷、寶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十分耀眼。俯瞰寺廟。加德滿都全景歷歷在目。
(6) Pashupatinath神廟。建於公元5世紀,是南亞最重要的印度教寺廟,位於聖河巴格瓦蒂河畔,占地260公頃。寺廟主體為塔式建築,周圍有許多小寺廟,與主體建築壹起形成捧月之勢。這座廟宇是獻給印度教的濕婆神的,而“Pashupati”是濕婆神的另壹個名字。“帕舒”是眾生的意思,“帕蒂”是主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眾生之主。在與之相鄰的巴格馬蒂河岸邊,相隔不遠就建有壹個平臺。印度教徒死後在臺上火化。火化後骨灰掃入河中,順流而下,以示入天。
(7)長谷納拉揚寺。位於加德滿都谷地東北約22公裏處,最早於公元4世紀由理查德·查維王朝的曼德夫國王修建,5世紀正式完工。這是尼泊爾最古老的印度教寶塔。比加德滿都山谷高153米,俯瞰山谷。廟門金銀裝飾,極為輝煌。在入口的右手邊,矗立著壹根紀念曼德夫國王功績的石柱。寺廟主要供奉毗濕奴和它的十個化身。
(八)加德滿都谷地的其他旅遊景點。
加德滿都谷地有許多值得參觀的地方。比如在加德滿都,有納拉揚提心宮、總理府、烈士紀念碑等等。加德滿都北麓的毗濕奴仰臥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