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進虞卿閣的根雕展館,看到那些琳瑯滿目,檀香陣陣的根雕作品,壹下子好像邁入了古香古色的藝術殿宇,心中湧起的喜悅隨著主人遞過來的清茶而微微蕩漾。
漫步其間,有栩栩如生,奇絕妙趣的中國古代人物根雕,有古樸雅致,自然嫻靜的茶具桌椅根雕,有筆走龍蛇,精雕細琢的文房四寶根雕,等等。中國根雕能夠結合老撾原產的優質木材,真是壹段金玉良緣,令人欣喜和驕傲。
2、真正天人合壹、奇巧結合、自然美與藝術美相映生輝的根藝作品,其身價將永遠值得關註。根藝的身價到底如何認定?張宗澤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判定:壹是能充分顯示樹根千姿百態、鬼斧神工自然美的作品;二是能充分顯示根體上疤、瘤、孔、洞的美的作品;三是能充分顯示作者獨具匠心的構思美與意境美的作品;四是能充分顯示作者畫龍點睛、妙手回春的技藝美的作品。
這種真正意義上的獨壹無二的根藝作品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收藏價值與經濟價值,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價值將永不封頂 3、“早在戰國中晚期,根雕《辟邪》的出土,就表明根雕藝術在我國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到了明清兩代,根雕技藝已趨成熟。
根藝家們不僅利用木、竹根創作出供人欣賞的擺設,而且還雕刻具有實用價值的家具及其他實用品,如樹根太師椅、樹根拐杖等多種根雕藝術品。”談起根雕,裕豐花鳥蟲魚市場裏的根雕收藏家胡紅兵可是壹肚子的“收藏經”。
4、舟尾橫臥壹楫。楫左右舟子各壹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壹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5、是啊!人生的富有不取決於所擁有的金錢和地位,而在於他的精神追求。賀進安對根雕藝術是這樣理解的:根雕是眾多藝術門類之壹,她歷史悠久,是取眾家之所長,即是屬雕刻門類,又從雕刻藝術中剝脫而出,它即有中國畫的大寫意手法,又有書法中草書行筆之意,她是天地人和***為壹體的產物,她只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她美就美在象與不象之間,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讓每個觀賞者都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得到壹種美的享受,這就是根雕藝術的魅力所在。
6、通計壹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壹;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2. 形容大師雕工精湛的詩句1、上枝似松柏,下根據銅盤。
雕文各異類,離婁自相聯。——《四坐且莫喧》佚名 解釋:上面像松柏,下面像銅盤,雕刻的文字各不相近,但放在壹起就相聯起來了。
2、嘗貽余核舟壹,蓋大蘇泛赤壁雲。——《核舟記》魏學洢 解釋:曾經送給我壹個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蘇東坡泛舟於赤壁之下。
3、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憂鬼神。——《莊子·達生》莊子 解釋:梓慶能削刻木頭做鐻,鐻做成以後,看見的人無不驚嘆好像是鬼神的工夫。
4、富沙棗木新雕文,傅刻疏漏不失真。——《謝福建茶使吳德華送東坡新集》楊萬裏 解釋:用棗木雕出的文章,雕刻的時候文字存在疏漏,但整體卻像是真的。
5、壁紋妙雕刻,石骨工劃磢。——《玉虛洞》孫應時 解釋:墻壁上的紋理雕刻巧妙,石頭上的工藝很是幹凈。
擴展資料:
除了上述材料所雕刻的藝術品,現在社會常見的還有食品雕刻,食品雕刻是用烹飪原料,雕刻成各種動植物,人物,花卉,風光建築等各種圖案與形態來美化菜肴裝點宴席的壹種的美術技藝。
3. 用300字描寫橄欖核雕刻的小舟描寫橄欖核雕刻的小舟
壹枚產自廣東或福建的橄欖核,究竟是蘇州人施予了它怎樣的魔力,讓它如此吸引人?瘋狂的核雕背後,又是怎樣的壹群人在制造這個神話?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雕橄欖核小舟象形,各具情態。 ”這段描寫出自明代作家魏學洢撰寫的《核舟記》(該文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文中記載的這枚橄欖核雕小舟,舟長約3厘米,高約0.5厘米,中間為艙,上以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4扇,且能開合。窗旁雕欄上,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船首刻蘇東坡及其好友黃魯直、佛印和尚3人。其中蘇東坡、黃魯直兩人***執壹書閱讀,而佛印和尚如同彌勒,袒胸露乳,左臂掛念珠,念珠歷歷可數。船尾橫豎壹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壹人。
王叔遠是常熟人,如今的舟山村和當年的王叔遠有多少關系,已經無法考證。但從這篇《核舟記》中可以發現,蘇州的核雕藝術早在明朝就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而在今天,經過了幾代人的傳承,這種傳奇仍在繼續。
蘇州核雕於2008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舟山村的核雕大師宋水官以壹枚核雕小舟斬獲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這也成為了蘇州核雕進入復興的標誌。在宋水官家中,記者見到了這枚名為“乘風破浪”的核舟,同樣的小巧精致,同樣的栩栩如生,拇指大小的核舟上不僅雕工精美,幾扇芝麻大小的窗還能開啟自如。這也使得數百年前魏學洢筆下的核舟得以重現。
啟示之壹:“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核舟記》,突顯出蘇州核雕卓爾不群的“身世”。傳承了600年左右,積澱了精美工藝與深厚文化等足以令今人珍視的“本錢”,蘇州核雕在數代工藝能人的傳承下歷久彌新,又幸運地與興盛收藏的今天“相遇”,踏上壹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代復興之路。
4. 好句5字1、遊子不顧返。百
2、思君令人老。
3、夫善則妻賢。
4、誌當存高遠。
5、泠泠七弦上度。
6、終南望餘雪。
7、風泉滿知清聽。
8、欲速則不達。
9、正人先正己。
10、孤雲將野鶴。
11、掬水月在道手。
12、江清月近人。
13、擇書如擇友。
14、歲月不版等人。
15、無巧不成書。
16、懶權惰出乞丐。
17、鐵杵磨成針。
18、知子莫若父。
5. 形容“雕刻精妙、傳神”的詞語有哪些形容“雕刻精妙、傳神”的詞語有:鬼斧神工
形容“雕刻精妙、傳神”的詞語還有:
1.巧奪天工(qiǎo duó tiān gōng),是指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巧妙。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多用來誇贊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亦指人技藝十分高超。
成語結構:動賓式
巧奪天工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技藝。
典故出處:晉·郭璞《葬書》:“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了,巧奪造化。”
成語示例:老舍《大發議論》:“烹調的方法既~,新年便沒法兒不火熾,沒法兒不是藝術的。”
近 義 詞:玲瓏剔透、鬼斧神工
反 義 詞:粗制濫造、粗枝大葉
2.栩栩如生
栩栩: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生:活的。形容畫作、雕塑中的藝術形象等生動逼真,就像活的壹樣。
“栩栩如生”常誤寫為“詡詡如生”,應註意。
成語解釋
成語: 栩栩如生
拼音: xǔ xǔ rú shēng
解釋: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生:活的。非常逼真,好像活的壹樣。 [1]
成語典故
出處
《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誌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茫茫然周也。”栩栩如生
典故
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經寫出了這樣壹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忘與!”意思是說,莊周作了壹場夢,夢見自己變成壹只美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覺得非常快活得意,簡直忘記了世界還有莊周這麽壹個人。襄王聽了莊辛的話,感到振奮,封他為陽陵君,采用了他的計謀,收復了不少失地。
3.惟妙惟肖
出處
她扮演壹位英雄的母親,言談舉止,無不惟妙惟肖。
釋義
描寫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近義詞
栩栩如生
反義詞
畫虎類犬
例句
大橋欄桿上的獅子雕像惟妙惟肖,非常逼真。
展會上的手工藝品件件雕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
他模仿古人吟詩竟然模仿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
看著這壹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遊人無不嘖嘖贊嘆。
小妹妹把這個人畫得惟妙惟肖。
4.形神兼備
基本內容
成語中是指體態和精神都十分優秀 既形似又神似,既有外形,又有神韻,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形神:形貌神情;兼備:同時具備幾個方面。形神兼備:形貌神情都
壹般來說,“形”,指的是外殼(表現形式);“神”,講的是內核(精氣神韻)。“形”是軀體,“神”是靈魂;“形”是載體,“神”是思想。形神高度統壹的散文,稱之為形“散”神聚;神形完美結合的繪畫,譽之為神形兼備。
5.精妙絕倫
解釋:絕倫:沒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無與倫比
出處: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燈只至多,蘇、福為冠,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拼音:jīng miào jué lún
近義詞:精妙入神、精美絕倫
反義詞:粗制濫造
用法:補充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同“精美絕倫”
(字義):精:精細:精美 妙:令人滿意的 絕:獨特的 倫:同類;同等
6. 好句大全5字左右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3.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4.壹鞭壹條痕,壹摑壹掌血
5.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6.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7.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8.長他人威風,滅自己誌氣。
9.人面逐高低,世情著冷暖。
10.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11.天下本無事,庸人自召之。
12.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
13.與君壹夕話,勝讀十年書。
14.壹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15.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6.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17.壹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18.長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19.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20.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2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22.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23.壹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24.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25.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6.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27.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8.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29.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30.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31.啞子吃黃連,說不出的苦。
32.老龜煮不爛,移禍於枯桑。
33.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
34.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35.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36.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37.壹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38.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
39.好事不出門,惡事揚千裏。
40.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41.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42.死了張屠夫,不吃混毛豬。
43.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44.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45.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46.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47.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48.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
49.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50.任從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51.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52.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53.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54.寧教我負人,莫教人負我。
55.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
56.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57.在他檐下過,不敢不低頭。
58.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裏。
59.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60.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61.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62.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63.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64.壹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6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