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裏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裏雪,三軍過後盡開眼。(毛澤東《七律長征》)
☆假使我們不去打仗,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還要用手指著我們骨頭說:“看,這是奴隸!”(田間《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裏,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士境,
開邊壹何多?
棄絕父母恩,
吞聲行負戈。
出門日已遠,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
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
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
俯身試搴旗。
磨刀嗚咽水,
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
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
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麒麟,
戰骨當速朽。
送徒既有長,
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
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
不復同苦辛!
迢迢萬裏餘,
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
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
倏忽數百群。
我始為奴樸,
幾時樹功勛?
挽弓當挽強,
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
列(壹作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
豈在多殺傷?
驅馬天雨雪,
軍行入高山。
逕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間。
已去漢月遠,
何時築城還?
浮雲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單於寇我壘,
百裏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
彼軍為我奔。
虜其名王歸,
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
壹勝何足論?
從軍十年餘,
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
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鬥爭,
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誌,
安可辭固窮?
九詠寄從兄湛之塞垣(並序)
兄卓犖經奇,與予讀書羅浮,有扶風、越石之誌。以驃騎從袁督師死於邊。
邊風
地角寒初斂,天歌雲乍飛。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驚霜點鐵衣。可能吹妾夢,壹為達金微?
邊月
秦時壹片月,萬古照邊州。白動狼煙塞,寒生驛火樓。
關山和淚到,圓缺及鄉愁。盈手梅花色,難將寄隴頭。
邊塵
紫塞三關隔,黃塵八面通。胡笳吹復起,漢月照還空。
雜沓仍隨馬,蕭條暗逐風。將軍休拂拭,留點戰袍紅。
邊角
片角吹殘夜,雄關鐵鎖開。古城連堞響,奔馬踏霜回。
玉塞降羌淚,天山旅雁哀。何人聞此曲,不上望鄉臺?
邊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兒雙淚下,漢塞壹龍鳴。
沙柳愁中折,梅花夢裏驚。徘徊三五弄,腸斷憶南征。
邊雁
候雁發金河,紛紛帶雪過。陣連關月小,聲斷塞風多。
高舉愁梁稻,低飛怯網羅。羽毛非敢惜,書禮奈君何!
邊馬
天馬應星晨,金羈虎豹茵。驕盤春草短,叱撥桃花新。
窟凍長城雪,蹄穿大漠塵。百戰交河道,功成還與人。
邊柳
嘆息陽關柳,青青能幾時?春光不可度,綠鬢已成絲。
歲歲愁扳折。依依綰別離。故園有奇樹,日夜憶連枝。
邊草
王孫去不返,馬足***車輪。萬裏連天色,終年出塞人。
幾經金海雪,不見玉關春。獨夜寒塘夢,相思愁白蘋。
江城子
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幾興亡。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謾悲涼。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掃沙場。擊楫中流,曾記淚沾裳。欲上治安雙闕遠,空悵望,過維揚。
青玉案
傷心誤到蕪城路,攜血淚,無揮處。半月模糊霜幾樹,紫簫低遠,翠翹明滅,隱隱羊車度。鯨波碧浸橫江鎖,故壘蕭蕭蘆荻浦,煙水不知人事錯,戈船千裏,降帆壹片,莫怨蓮花步。
江城子
醉來長袖舞雞鳴。短歌行。壯心驚。西北神州,依舊壹新亭。三十六峰長劍在,星鬥氣,郁崢嶸。古來豪俠數幽並。鬢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編簡為誰青。壹掬釣魚壇上淚,風浩浩,雨冥冥。
有關戰爭的歌曲
A1 義勇軍進行曲
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合唱隊*演唱;管弦樂隊*伴奏;田漢*詞;聶耳*曲
A2 抗敵歌
中國廣播藝術團合唱團*演唱;楊乃先*鋼琴伴奏;黃自,韋瀚章*詞;黃自*曲;胡增榮*指揮
A3 救亡進行曲
上海廣播電視藝術團*演唱;管弦樂隊*伴奏;鋼嗚*詞;孫慎*曲;周段緯*指揮
A4 長城謠
中央歌劇院*演唱;王益明*鋼琴伴奏;潘子農*詞;劉雪庵*曲;劉盛正*指揮
A5 新編"九.壹八"小調
劉若娥*演唱;丘和西*鋼琴伴奏;崔嵬,鋼鳴*詞;呂驥*曲
A6 五月的鮮花
中國廣播藝術團合唱團*演唱;王露意*鋼琴伴奏;光未然*詞;閻述*曲
A7 畢業歌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劇團*演唱;管弦樂隊*伴奏;田漢*詞;聶耳*曲
A8 開路先鋒
中央樂團合唱隊*演唱;徐環娥*鋼琴伴奏;孫師毅*詞;聶耳*曲;秋裏*指揮
A9 碼頭工人歌
中央樂團合唱隊*演唱;陶宗舜*鋼琴伴奏;蒲風*詞;聶耳*曲;秋裏*指揮
A10 鐵蹄下的歌女
葉佩英*演唱;胡適熙*鋼琴伴奏;許幸之*詞;聶耳*曲
A11 賣報歌
中國人民廣播電臺少年廣播合唱團*演唱;劉詩昆*鋼琴伴奏;安娥*詞;聶耳*曲;沈鶴霄*指揮
A12 漁光曲
鄒德華*演唱;趙啟雄*鋼琴伴奏;安娥*詞;任光*曲
A13 打回老家去
中央歌劇院合唱隊*演唱;管弦樂隊*伴奏;安娥*詞;任光*曲;鄭小瑛*指揮
A14 犧牲已到最後關頭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學生合唱隊*演唱;麥新*詞;麥波*曲
B1 大刀進行曲(齊唱)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合唱隊*演唱;管弦樂隊*伴奏;夏新*詞曲;王世儒*指揮
B2 歌八百壯士(合唱)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友歌舞團合唱隊*演唱;夏之秋*曲;桂濤聲*詞;管弦樂隊*伴奏;唐江*?
B3 松花江上
鄧文潔,蔡國屏*演唱;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合唱隊*伴唱;張寒暉*曲詞;樂隊*伴奏
B4 離家
中央歌劇院合唱隊*演唱;劉雪庵*曲;江陵*詞;王益明*鋼琴伴奏;劉盛正*指揮
B5 保衛國土
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工人業余合唱團*演唱;張曙*曲;任鈞*詞;管弦樂隊*伴奏;胡增榮*?
B6 日落西山(男高音獨唱)
朱崇憨*演唱;張曙*曲;田漢*詞;周涵綺*鋼琴伴奏
B7 讓地雷活起不(男聲小合唱)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友歌舞團合唱隊*演唱;張非*曲;鄭洪羽*詞;董京安*手風琴伴奏
B8 遊擊隊(合唱)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蹈家團合唱隊*演唱;賀綠汀*曲詞;管弦樂隊*伴奏;胡德風*指揮
B9 嘉陵江上(男中音獨唱)
李孚生*演唱;賀綠汀*曲;端木蕻良*詞;周銘蓀*鋼琴伴奏
B10 軍民合作(合唱)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合唱隊*演唱;舒模*曲詞;管弦樂隊*伴奏;劉雲厚*指揮
B11 第壹路軍軍歌(女聲合唱):抗聯歌曲
中國人民解放軍前進歌舞團合唱隊*演唱;楊靖宇*詞;民族樂隊*伴奏
B12 露營之歌(合唱):古曲
鄒長海,趙世靜*領唱;中國人民解放軍前進歌舞團合唱隊*演唱;李兆麟,陳蕾*詞;管弦?
閃閃的紅星
有關戰爭的故事
最感人的抗日戰爭故事《偷書賊》
文字在這個時代似乎失去了力量。故做幽默輕松的文字很多,把歷史拿來戲說,卻使人看過就忘。炫耀技巧的文字很多,結構復雜,故弄玄虛,卻使人昏昏欲睡。賣弄情緒的文字更多,看起來很酷,卻壹無是處。真正能撫慰人心的,使人心覺得妥帖的文字,其實,絕不需要雕琢,只要從靈魂深處淌出,由此心,及彼心,便好。
其實,本書的情節很簡單,簡單到蒼白,像壹幅飛過壹只孤雁的雨前的天空。故事的背景是二戰時期的德國,9歲的小女孩莉賽爾失去了父親、母親和弟弟,被送往慕尼黑遠郊的寄養家庭。在路上,莉賽爾意外得到她人生的第壹本書《掘墓人手冊》。在戰時,盡管生活艱苦,莉賽爾卻發現了壹個比食物更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也正是因為有了陸續偷來的14本書的安慰,莉賽爾在戰亂的德國努力地生存著,並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而小說中,故事的敘述者,竟然是死神。他以悲天憫人的情懷,預言了所有人的結局,並且帶領中故事中的角色們和每壹位讀者,壹步步緩慢而憂傷地走向那個結局。生活是條殘酷的路,盡頭已現,趕路的人卻心存希望與感激,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多次,淚水紅了眼眶,我們卻不自覺。
“與大多數災難相同,這個故事有個歡樂的開頭”。即使莉賽爾身世悲慘,卻有著不錯的運氣,她有壹位寬厚而善良的養父和粗暴卻親切的養母,更有壹位童年的好夥伴魯迪。在小說的前半部分,戰爭陰影下的德國小鎮,生活雖然艱苦,卻也溫馨而動人,莉賽爾與小夥伴們壹起,踢球、撒野、偷蘋果,有好些章節,甚至能讓人笑出聲來。但那些歡樂,卻是在陰影籠罩下的,歡笑尚未停止,憂傷卻早已襲來。莉賽爾和她身邊的人們,正是用他們心靈的力量,抵抗著現實的險惡,那壹種堅強、樂觀與善良,幾乎是噴薄而出的陽光,使我們覺得目眩,但遠遠的天邊,烏雲卻正在累積。
這便是小說的張力所在了,壹方面,平靜的小鎮生活使我們迷醉,另壹方面,卻明知災難即將來臨,心慢慢地揪得緊了。戰爭很快就開始了,越是艱難的時刻,人性的光芒就越是難以抑制。小說的敘述到此時反而更加嫻靜了,戰爭幾乎成了遙遠的背景,在躲避轟炸的日子裏,莉賽爾捧著她的14本,在防空洞裏,為大家朗讀,外面是連天的炮火,洞裏,卻滿是令人感動的善良,人性,其實比任何防空洞都要堅強。難得的是,作者從來就沒有提及到這壹點,而每壹位讀者,讀到這裏,卻自然會明白。
如果單以故事的震撼做標準,本書或者遠沒有《安妮日記》和《辛德勒的名單》那麽令人動容,但本書的力量,卻深藏在文字之下,像壹場綿綿的春雨,不用打傘,不覺傾盆,待發現時,連睫毛都已被淋濕。好的小說,就是如此地不動聲色,緩慢、平靜、憂傷,卻使人,即使多年後,依然不能忘懷。
長征時期,發生了壹個又壹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壹個故事叫《壹袋幹糧》。它講述了壹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壹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壹袋幹糧,卻在過壹座橋時為照顧壹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幹糧掉入河中沖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幹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壹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幹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壹點幹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壹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男孩壹樣堅強的意誌;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壹些,她沒有這麽做,她選擇沈默,不告訴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裏想的只有戰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可她沒這麽做,她細心照料壹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壹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有關戰爭的成語故事
破釜沈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戰,當時項羽大敗章邯。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壹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是項羽由壹個將軍壹躍成為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
堅壁清野這個成語出自《三國誌·魏書·荀傕(yù)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占領了兗(yǎn)州地區後,雄心勃勃地準備奪取徐州要地。
那時,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有個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為避董卓之亂遷居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他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門下。曹操大喜,任命他為司馬。從此,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出謀劃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消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著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道:“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壹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最後,壹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未取。”他還指出,“眼下正值麥收季節,聽說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這說明他們已有了準備,壹旦有風聲傳來,他們必然會加固防禦工事,轉移全部的物資,壹切準備就緒迎擊我們(原文為:‘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這樣,妳的兵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麽東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妳的軍隊就會不戰自潰。”
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從此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占據了徐州。
“堅壁清野”:堅壁,是加固城墻和堡壘;清野,是將野外的糧食、財物收藏起來。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壹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這是對付優勢之敵的壹種作戰方法。
揭竿而起這個成語出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著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裏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讓他們再去管理其余的壯丁。這兩個屯長壹個叫陳勝(字涉),是個雇農;另壹個叫吳廣,是個貧農。他倆原來並不認識,現在碰在壹起,***同的命運,很快就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陳勝、吳廣壹行往北拼命趕路,壹點也不敢耽誤。因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誤了日期,是要砍頭的。可是,他們剛剛走了幾天,才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正趕上下大雨,只好紮了營,待天晴再走。雨又偏偏下個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誤了,陳勝同吳廣商量,說:“咱們即便走,誤了日期,也是死;逃,給官府抓住,也是個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壹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為老百姓除害。”
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並商定借著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蘇和深得群眾擁戴的原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的名頭,以號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於是陳勝和吳廣就帶著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然後提著他們的頭,向大家講明了不起義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這幾百人壹下子都表示情願豁出性命跟著陳勝、吳廣壹塊兒幹。大夥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將項燕報仇。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壹下子就把大澤鄉占領了。大澤鄉的農民壹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裏投軍。
人們將“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簡化成“揭竿而起”這個成語,比喻高舉義旗,起來反抗。多泛指人民起義。
壹夫當關
故事:《史記》載:公元前207年劉邦入鹹陽,“守函谷關,項羽至,不得入。”函谷關“壹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形勢,由此可見。古代,還有幾個與函谷關有聯系的成語故事。
圍魏救趙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齊國派田忌率軍救趙。田忌乘魏國空虛而引兵攻魏,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憊,大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
出奇制勝戰國時期,齊國將領田單用火牛陣出擊燕軍,使燕軍大敗。這就是孫子兵法勢篇中“凡戰者,以奇勝。”
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麽他的部隊裏面楚人這麽多呢?”說著,心裏已喪失了鬥誌,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壹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擡不起頭來。壹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退避三舍
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 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壹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妳若有壹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麽報答我呢?”重耳略壹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麽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麽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壹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壹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壹舍等於三十裏),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裏,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有關戰爭的成語
鑄甲銷戈 銷熔鐵甲兵器。借指結束戰爭,實現和平。
止戈興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止戈散馬 停用兵戈,放還戰馬,意謂結束戰爭。
枕戈寢甲 枕著戈、穿著鎧甲睡。形容經常生活在戰爭之中。
有事之秋 指戰爭或多事故的年頭。
以戰養戰 利用戰爭中獲取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
以戰去戰 用戰爭消滅戰爭。
以逸待勞 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偃武息戈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偃甲息兵 甲:古代作戰時穿的護身服。兵:兵器。停止戰爭。
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休養生息 休養:何處保養;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戰爭或社會大動蕩之後,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復元氣。
休兵罷戰 〖解釋〗休、罷:停止。停止或結束戰爭。
矢石之難 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戰的武器。難:不幸的遭遇。指戰爭中的危難。
上兵伐謀 上:上等,引申為最好的。兵:指戰爭,引申為用兵。伐:討伐,攻打。伐謀:用計謀粉碎敵人的計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取勝。
散兵遊勇 勇:清代指戰爭期間臨時招募的士兵。原指沒有統帥的逃散士兵。現有指沒有組織的集體隊伍裏獨自行動的人。
戎馬倥傯 〖解釋〗指在戰爭中軍務緊迫繁忙。
窮兵黷武 窮:竭盡;黷:隨便,任意。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破斧缺斨 《詩·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後以“破斧缺斨”形容戰爭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磨盾之暇 暇:閑暇,余暇。指在戰爭的余暇。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壹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解釋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示例但是“~”,在長期和殘酷的戰爭中,遊擊戰爭將表現其很
龍戰魚駭 喻戰爭激烈。
龍血玄黃 比喻戰爭激烈,血流成河。
連天烽火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形容戰火燒遍各地。
來好息師 招致和好,停止戰爭。
金戈鐵馬 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禍結兵連 結:相聯;兵:戰爭;連:接連。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化幹戈為玉帛 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
歸馬放牛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鼓衰力盡 鼓:戰鼓聲。衰:微弱。戰鼓聲音微弱,力量已經用盡。形容戰爭接近失敗時的慘狀,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無力。
幹戈載戢 幹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載:虛詞。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來。比喻不再進行戰爭動用武力了。
烽火四起 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烽火連年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風塵之變 風塵:比喻戰亂。指戰爭的災亂。
放牛歸馬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伐罪吊民 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
倒載幹戈 倒:把鋒刃向裏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幹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刀槍入庫 沒有戰爭,不用武備;和平麻痹,解除武裝,不作戒備
大動幹戈 大規模地進行戰爭。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春秋無義戰 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楚界漢河 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赤地千裏 赤:空。形容天災或戰爭造成大量土地荒涼的景象。
兵無常勢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壹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兵戎相見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兵連禍結 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兵慌馬亂 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荒馬亂 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戈擾攘 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動蕩混亂
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戰爭或災難所造成的悲慘景象
關於戰爭的名言
1、戰爭是強迫敵人服從我們意誌的壹種暴力行為(克勞塞維茨)
2、戰爭在妳願意時開始,卻並不妳樂時結束(馬基雅弗利)
3、包括懦夫在內的任何人都可以發動戰爭,但要結束戰爭卻得到勝利者的同意(薩盧斯特)
4、戰爭用伯也用黃金(奧維德)
5、戰爭似乎就意味著血和鐵(昆體良)
6、戰爭的先決條件是:以好鬥為唯壹美德,以求和為唯壹恥辱——(肖伯納)
7、有國家就有戰爭(伯克)
8、建立壹個國家靠的不是夢想,它最終總要訴諸血和鐵——(史文明)
9、壹個國家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處於和睦狀態(休·金斯米爾)
10、戰爭是帝王的娛樂(英國)
11、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是正義的;對那些失去壹切希望的人來說,戰爭是合理的(李維)
12、只有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才是正義的(伯克)
13、壹次正義的戰爭能在高尚的國度裏喚起神聖的愛的力量,這已為無數感人的事例所證實(特賴奇克)
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沒有正義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國)
16、黃金和財富是戰爭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17、戰爭是驕傲之子,驕傲是財富之女(喬·斯威夫特)
18、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只有鐵和血才能解決(俾斯麥)
19、霍布斯明晰地證明,所有動物都生活在壹種自然的戰爭狀態中——(喬·斯威夫特)
20、戰爭滿足了,或曾經滿足過人的好鬥的本能,但它同時還滿足了人對掠奪,破壞以及殘酷的紀律和專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奧特)
21、戰爭是人類生活中壹種具有頭等重要意義的生物法則,它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起調作用的東西(伯恩哈迪)
22、戰爭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軍事上的成功——(蒙森)
23、戰爭是死神的盛宴(歐洲)
24、所有的母親都憎恨戰爭(賀拉斯)
25、戰爭來臨時,真理是第壹個犧牲品(海·約翰遜)
26、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威·申斯通)
27、戰爭也愛吃精美的食品,他帶走好人,留下壞人——(達·湯普森)
28、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兇年(老子)
29、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唐·李白)
30、可憐萬裏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唐·張藉)
31、血戰乾坤赤(唐·杜甫)
32、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唐·王昌齡)
33、皇帝動刀槍,百姓遭了殃
34、戰爭壹開始,地獄便打開(英國)
35、叫喊戰爭的人是魔鬼的參謀(歐洲)
36、戰爭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和平(亞裏士多德)
37、妳想和平,就要準備戰爭(韋格蒂烏斯)
38、要進行戰爭只有壹個借口,即通過戰爭我們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壞的和平環境中(西塞羅)
39、贏得戰爭只不過是使和平有壹個良好的開端(羅·勃朗寧)
40、只有勝利者,才能用戰爭去換取和平(薩盧斯特)
41、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普坦漢姆)
42、從來就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富蘭克林)
43、戰爭造就竊賊,和平把他們吊死(英國)
44、戰爭造就竊賊,和平把他們吊死(英國)
45、要和平,就得準備戰爭(歐洲)
46、不為戰爭和毀滅效勞,而為和平與諒解服務(海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