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陶藝是中國最古老的工藝美術。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粗糙逼真的灰陶、紅陶、白陶、彩陶、黑陶。商代已出現具有瓷器性質的釉陶和硬釉陶。瓷器產生於東漢,到了唐代在生產技術和藝術創作上達到了高度的成熟。到了宋代,瓷業興盛,名窯湧現。明清時期,陶瓷從制坯、裝飾、施釉到燒制,技術都超越了前代。中國陶瓷發展至今。宜興的茶壺,石灣的陶器,第壹個三彩釉陶,淄博的減色陶器,潼關的青釉陶器,崇寧的雕花釉陶,德化的瓷雕,景德鎮的柳葉瓶,鳳尾瓶,都是世界聞名的。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第壹次按照自己的意誌利用自然事物創造出來的全新事物。人們將粘土與水混合,制成各種器皿,曬幹後用火烘烤,產生質變,形成陶器。開啟了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陶器的出現標誌著新石器時代的開始。陶器的發明也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開辟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紀元。
目前還沒有可靠的材料詳細說明陶器是如何發明的。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壹書在導言中指出:“古魁亞是第壹個在九世紀提出發明陶器的人,即人們在可燃容器上塗上粘土以防止火災。後來,他們發現只有粘土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因此,世界上出現了陶器。”西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壹書中進壹步指出:“可以證明,在許多地方,也許是所有地方,陶器的制造是通過在編織或木制容器上塗上粘土使其耐火而引起的。這樣做的時候,人們很快發現模制粘土可以在沒有內部容器的情況下用於此目的。”陶器的發明並不是某個地區或某個部落古代先民的專屬產物。它是任何壹個古代農業部落和民族在人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獨立創造出來的。
陶器的出現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征之壹,它加強了早期人類聚落的穩定性,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制陶是壹種特殊的工藝,壹般用粘土制成,在窯中成型燒制。中國最早的陶器材料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早期。1962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遺址發現的圓底罐,根據放射性碳測年為公元前6875年240年,是壹種帶砂的紅陶,質地粗糙,外部有繩紋。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4900年,裴李崗文化的陶器多為泥質或帶砂紅陶,也有少量灰陶,多為泥條板建築而成。有杯、碗、盤、碗、壺、盆等。,其中三腳鍋和雙耳鍋最具代表性;其裝飾圖案有篦紋、弧紋、刮紋、釘紋、釘紋、繩紋等。在磁山文化(5400 ~ 5100)中,除了泥條法之外,還有揉捏法。陶器以混砂為主,有紅色、灰色、棕色、灰棕色等顏色。同時出現了豆、盆、托架等新的造型,部分器物上裝飾有繩紋、篦紋、刺紋、劃痕、花紋等。甘肅秦安縣大地灣發現的大地灣文化(公元前5200 ~ 4800年)的陶器,以細砂紅陶為主,陶器有圓碗、三足碗、三足罐等。與上述陶器相比,在大地灣文化陶器中,有的器物外紅內黑,或兩面紅中間黑,更具特色;其紋飾有網橫繩紋、鋸齒紋等。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文化遺址,以及商代、西周、秦漢時期的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按種類可分為彩陶、墨陶、白陶、印花陶和彩陶。
彩陶是彩陶,以赤鐵礦粉和氧化錳為顏料,用類似刷子的工具在陶坯表面繪制各種圖案。經900 ~ 1050℃燒成後,在橙紅色底色上呈現黑、紅、白三色花紋。自1912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發現,甘肅、青海、陜西、寧夏、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四川、湖北等省均有出土,分屬不同的文化類型。
早期彩陶
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1953首次發現於陜西省Xi市半坡村,故名。主要分布在甘肅東部和陜西關中地區。陶器典型的有卷唇圓底的壺、碗、小口細頸大腹的壺、直口大腹尖底的瓶,造型比較簡單。根據放射性碳年代測定,年代為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4300年。其裝飾紋樣主要有:①動物紋,以魚、蛙、鹿、鳥為裝飾對象,尤其是面魚紋、魚紋、魚鳥組合紋,生動多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見陜西Xi安出土的面魚紋彩陶盆(仰韶文化半坡型))。(2)幾何圖案,多由抽象的動物圖案、植物圖案、編織圖案演變而來,包括寬帶圖案、三角形圖案、鋸齒形圖案、斜線等。③編織紋、線紋、筐紋、繩紋等。此外,沿彩陶碗口的黑色寬帶紋上還有各種符號,可能代表各種特殊含義,也可能是某個特定的標記。仰韶文化半坡型人面紋葫蘆形彩陶瓶(陜西臨潼出土)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彩陶於1953年在河南省陜西縣廟底溝發現。其分布地區有甘肅、青海、陜西、山西、河南等省。壺、碗、瓶仍是主要造型,也有甕、罐等。造型多為平底、大口、曲壁、小,造型多為倒三角形,給人壹種雍容、飽滿、輕盈、穩重的感覺。根據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年代大約是公元前3900年。其裝飾紋樣有:①植物紋樣,多為螺旋紋、葉紋;②動物圖案,比較少見,有青蛙、鳥等意象;③編織紋、線紋、筐紋、繩紋;(4)幾何圖案,主要是由點、鉤、弧、三角形、曲線組成的帶狀圖案。
1924甘肅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馬家窯文化類型彩陶,範圍可達青海、寧夏、四川等省。壺、碗、罐、壺仍是器皿的主要形制,尖底器皿已基本消失。其年代,根據放射性碳測年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900年。其裝飾圖案有:①人物圖案,如1973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舞紋彩陶盆,15人手拉手分三組跳舞的形象(見青海省大通出土的舞紋彩陶盆(馬家窯文化型));②動物圖案,包括蝌蚪圖案和青蛙圖案;時代最鮮明的特征是漩渦紋和波浪紋,花紋旋轉起伏,給人以強烈的運動感(見甘肅永靖出土的彩圖螺旋彩陶盆(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型))。
中級文化馬家窯彩陶於1924年發現於甘肅省和政縣(今臨夏回族自治州)中級地區,分布於甘肅省東北部和青海省。有短頸、寬肩、鼓肚壺、單柄壺、收口碗、開口平底小碗等。根據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50年到公元前2350年。有鋸齒紋、網紋和魚、貝、人、蛙紋,特別是鋸齒螺旋紋、波浪紋、鋸齒紋。此外,壹些物品被塑造成人頭,形象生動。
馬家窯文化馬廠型彩陶於1924年秋在青海省民和縣馬廠塬發現。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等省份。器皿的造型基本沿襲了半山的造型,與半山相比顯得高聳美觀。出現了單耳圓柱杯,耳朵和紐扣的形狀多種多樣。根據放射性碳年代測定,它的年齡是公元前2350 ~ 2050年。裝飾圖案包括同心圓、鉆石、人形青蛙、平行線、回文和鉤環圖案。
此外,在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齊家文化中也有彩陶出土。但其數量、規模、藝術水平與上述文化類型有壹定差距。
黑陶
燒制器物的最後階段,從窯頂慢慢加水熄滅木炭,產生濃煙,有意熏黑,產生黑陶。它是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工業繼彩陶之後的又壹高峰。1928年,山東省章丘縣(原黎城縣)龍山鎮城子埡首次發現黑陶。其文化遺存被考古學家稱為“龍山文化”。根據放射性碳年代測定,它的年齡是從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這種典型的龍山文化,又稱山東龍山文化,是繼大汶口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其分布區域主要在山東和江蘇北部。黑陶作為龍山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制陶工藝中又壹個堪比彩陶的輝煌創造。
在山東龍山黑陶中,與彩陶相比,器皿造型的種類更豐富、更有規律。主要有罐、壺、壇、豆、杯、鼎等。其造型不同於彩陶,更具生活實用性,設計新穎巧妙,效果實用,更具審美性(見山東日照出土的細柄高腳彩黑陶杯(龍山文化))。比如鼎,就是在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把實心鼎改成了空心鼎,空心鼎的底是空心的,擴大了與火的接觸面積,縮短了燒水、煮食物時的烹飪時間。而魏的造型也因為三個豐滿的袋子而顯得特別穩重勻稱,在穩重中透露出壹種柔韌的韻味。而進化出來的□不僅造型獨特,而且在美感上更吸引人。造型上,可能是受了鳥類的啟發,很像壹只長喙的鳥,還有三個豐滿的袋子穩穩的站著。然而,它在形狀和結構上與魏不同。壹側鳥喙向上向外延伸,十分活潑靈巧,與曲線□其他器皿如杯、豆、蘆等也設計制作得十分匠心。與彩陶相比,器物各部分的配件也是豐富多樣的,如蓋的增加、壹蓋兩用、以動物為蓋等。
黑陶的制作,早期是手工制作,用泥條壘砌。它的輪胎更厚,表面也不那麽光亮。到了山東龍山文化時期,輪制已經廣泛使用,陶窯的改進和封窯技術的掌握,使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黑陶多為圓形,胎體極薄而均勻,具有黑、薄、輕的特點,故有“蛋殼陶”之譽。黑陶的裝飾很簡單。除了早期的織紋、籃紋、繩紋和壹些鏤空雕刻的花紋外,壹般不強調裝飾,以形體豐富多樣的造型和新穎的設計取勝。山東龍山黑陶在制輪過程中,在器身上留下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凹凸紋(也叫輪紋或弦線),也有壹種韻律美。
其他文化類型的黑陶①龍山早期黑陶,器形為鼎,制作方法多為泥條板建築。器身呈灰白色,質地粗糙,紋飾有筐紋、繩紋、刮紋、疊飾等。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陜西關中等地。②龍山晚期黑陶,以河南後崗二期文化和陜西克勝莊二期文化為代表。這時,容器的形狀增加了,包括甑、甑、罐、杯等。,而三腳架下降。出現了典型的蛋殼陶,裝飾紋樣以筐紋、繩紋為主。生產方法包括成型和車輪制造,此外還有泥條板建築法。(3)良渚文化黑陶,分布於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特征與龍山文化相似。其黑陶也很發達,有豆形、盤形、雕像形、壺形、蘆葦形、壺形等。,大多在壹個車輪系統中,表面拋光,烏黑發亮。
白濤
用高嶺土燒制,質地潔白細膩。它起源於新石器時代,到了商代,由於生產技術的改進,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細,燒制程度的掌握也恰到好處,從而使燒制的物件更加純凈可愛。白陶的造型多為生活用品,如壺、筏、蘆葦等。其裝飾紋樣主要吸收了青銅器的裝飾紋樣,如獸面紋、饕餮紋、夔文、雲雷紋、曲折紋等。有兩種裝飾方法:雕刻和淺浮雕。白陶的裝飾往往遍布器物,構圖嚴謹,變化多端。比如故宮博物院,從殘片中復原的商代白陶壺,其主體上刻有淺浮雕,底部根據空白位置的大小塗有雲雷紋。底紋和淺浮雕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相互和諧,使器物顯得莊重豪華。
白陶是當時奴隸主和貴族使用的生活器皿,西周時逐漸消失。
印花陶器,在完成的陶器坯體上,在它幹燥之前,用印章把所需的圖案印在固定的部位上,然後燒制。按燒制溫度的高低可分為浮雕軟陶和浮雕硬陶。前者分為泥質和細砂,多為紅褐色、灰白色、灰色等顏色,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後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為燒成溫度高,所以胎質硬灰,出現時間大約在商代以後。印陶的造型多為日用器皿,主要有壇、罐、壺、碗、杯、盤、豆、蘆、雕像等。制造方法有手工制造、模壓制造和車輪制造。用印模將裝飾圖案印在坯件上。起初只是為了防止器皿變形,加固陶瓷坯體。所以早期的印花陶器上有很多布、席、繩紋的痕跡。後來隨著技術的提高和人們審美能力的發展,圖案逐漸豐富精美。印花陶器的圖案都是幾何圖形,主要有水波紋、米粒、回文、方格紋、織紋和雲雷紋。其裝飾圖案多與器皿的形狀相協調,如之字形、雲雷紋、回文等粗糙的圖案,多用於甕、壇和較大的罐。小鍋碗瓢盆多以米粒、方格紋等精美圖案裝飾,尤其是商、西周、春秋時期,線條統壹,結構嚴謹,富有節奏感。
浮雕陶器的裝飾工藝是在器物剝離後的沖壓工藝中,制作相對簡單,而且壹旦做成模具,即使不會刻畫的人也可以搞沖壓。所以簡單,適合大規模生產,所以在某壹地區有很大發展,成為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制陶工藝。主要流行於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省、江西、安徽等省,盛行於商、西周、春秋時期。戰國時期隨著黑陶、彩陶的興起和迅速發展而衰落,漢代以後逐漸消失。
彩陶,即陶器燒制後繪有紅、黃、白、黑等色彩圖案。顏色容易脫落,盛於戰國,盛於漢代。器皿多為仿青銅器和陶瓷器皿,主要有杯、盤、碗、壺、盒、鼎、爐、豆、壺等。制造方法有輪制和成型兩種,以輪制居多。輪胎顏色是灰色和棕色。灰色輪胎先塗上黑陶,再塗上白粉,再塗上黑線、紅色等顏色。棕色輪胎多塗上白色粉末或黃色粉末,再塗上紅色,顏色鮮艷,對比強烈。也有用金銀繪制的線條。到了漢代,它的顏色增多,用紅、灰、棕、綠、藍、黃、橙作畫。裝飾圖案包括:①幾何圖案,所占比例最大,包括弦紋、菱形紋、鋸齒紋、三角形紋、網格紋、圓形紋等。②雲紋;(3)花瓣圖案,包括梅花、柿子、卷草等圖案;(4)鳥獸紋,如龍、鳳、鋪路石頭。其圖案組織多為兩個方向的連續,色彩鮮明醒目,對比強烈,使彩陶更加輝煌豐富。
彩陶主要用作明器。所以在重葬之風盛行的漢代尤為盛行。起源於中原地區,後來流傳到全國大部分地區,河南洛陽、輝縣、單縣,湖南長沙、常德出土較多。
商代以後,出現了用高嶺土燒制的原始青瓷。因為瓷器在質量和使用壽命上都優於陶器,所以發展很快。到了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唐宋至明清直至近代,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器皿。由於技術的提高,瓷器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成為中國工藝美術的主要門類。在這種情況下,陶器逐漸失去了以前的規模,其造型和裝飾與彩陶、黑陶相差甚遠。只有戰國時期的黑陶、秦漢時期的釉陶、作為明器的陶樓和船、唐代的三彩,以各自的造型和圖案反映了各自時代的藝術特征和生活方式。其中唐三彩是壹種低溫鉛釉彩釉陶器,因用黃、綠、棕等多種顏色,故稱三彩。其品種包括器皿、人物、動物雕像等。其中器皿種類繁多,造型新穎獨特,設計巧妙,色彩絢麗,使唐三彩成為我國制陶工藝中的壹朵奇葩,廣受人們喜愛。直到近代,還在仿唐代三彩生產。此外,戰國秦漢唐時期的瓦、磚、陶俑,以及江蘇宜興、廣東石灣、四川榮昌等地的現代民間陶器,也以其精美的花紋、生動的造型、清新質樸的風格,在中國工藝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