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把自己的技能養成技能樹

把自己的技能養成技能樹

某個周末,自己帶著學生壹起遊水,按自己的想法是,我是陪護的,並不遊。後面在學生的請求下,自己下水了,但自己不會遊吖,只能在邊緣的地方看著他遊了。看著他遊得這麽開心,自己突然反思了下,自己不會遊水這個技能的問題,以後要是發生了緊急的事怎麽辦?又有哪些方法來應對呢?。。。。。。所以自己開始了關於遊泳的計劃,並朝著技能樹的方向走著。

通過練習獲得的壹定的活動方式稱為技能。 我們的遊泳技能就是如此而來的,不斷地練習直到自己掌握並熟練地應用它。

當我們掌握了遊泳這個技能後,是否就停止不學其它的技能了呢?不是的,我們還會學更多的其它技能,或許是必備,或許是興趣類的,無論哪種,我們學的技能越多,它必定會豐富我們的技能類型,由此也就組成了我們的技能樹。

技能樹,把自己所學的東西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即知識體系是技能樹。

知識成體系之後能給我們壹種信心,覺得自己的分析是有道理的,而且也能看到其他人的分析是從知識體系的哪個點上說的。

如果沒有體系的話,就看不到別人觀點背後隱藏的那條線,就不太好判定他們觀點的含金量。

知識成體系其實是壹筆很合算的買賣。朋友用了壹年的時間來學習經濟學和金融學,學完之後能用壹輩子,也有能力對知識體系進行叠代和升級。

如果是碎片的去學習,滿腦子就是各種零碎的概念,沒法掌握概念的精髓,更無法叠代升級這些零碎的概念。 收藏病就體現了碎片化的學習問題,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麽,不能把精力投入到真正有用的地方。

完整的知識體系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精細化分工。就像壹部iPhone手機的誕生,經歷了芯片廠商、屏幕廠商、電池廠商等零部件廠商的支持。最終在富士康的工廠裏面組裝成壹部完整的iPhone。

如果沒有壹張完整的知識圖譜,人們不可能放心地去做某壹個零件、某壹個環節。所有的人都會想要去生產整機,人類文明將倒退好幾百年。

對於終身學習者來說,構建起知識體系之後,就知道哪些課程是適合自己的,也就能拒絕很多推送的課程,這不僅節約了金錢,更節約了時間。

因為有了清晰的知識體系,所以不容易被別人忽悠,因此會活得更明白壹點。生活的質量也會高壹點。

那思想上的惰性心理就可以表述為:不願改變、墨守成規、創新力不足。

它有幾個特點:

符合人性。“習慣”就是我們思維惰性的幫兇,習慣是全自動化的,有時候已經是條件反射了。要強行終止習慣,需要付出培養這個習慣雙倍時間的努力。這是非常難的。大腦的第壹準則是維持我們的生存,而習慣行為能夠節約大腦的能量消耗。

滿足心理上的安全需求。用老辦法來處理問題讓我們能夠預測到事情的進展,這讓我們很安心,從這種井井有條的現狀中我們覺得世界是有序的,不用直面不停動蕩的現實,生活不會限於混亂。而在這種安定中我們找到了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像螺絲在壹部機器中的定位壹樣,我們只需要考慮螺絲該做的事情,讓我們的價值實現路徑是清晰的,讓我們感覺到我很好,我是有價值的。感覺自己跟整個世界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無論身體和心理上都會獲得安全感。

思維惰性就是“農業思維”,我們把自己的思想種到了田野裏,靠天吃飯。創新就是“海洋思維”,我們會獲得身心的自由。

黑格爾說過:大海邀請人類從事征服,從事掠奪,但是同時也鼓勵人類追求利潤,從事商業。平凡的土地、平安的平原流域把人類束縛在土壤上,把他卷入無窮的依賴性裏面,但是大海卻挾著人類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動的有限的圈子。

經驗有時候是我們頭頂的傘,幫我們遮風擋雨,有時候這把傘也會成為枷鎖。

很多參加過戰爭或者經歷過重大災難的人,都會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這些人身體的硬件完全沒有問題,但就是這些不好的經歷對他們的精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導致身體出了問題。無形的經驗枷鎖成為了有形的病痛折磨。

有部美劇叫西部世界,演的是機器人不停進化的故事,推動機器人不同進化的核心關鍵就是錯誤,就像我們人類的進化壹樣,我們是由基因的突變而來的。或者說人類也是由突破了舊有的經驗而來的。

經驗往往與偏見聯系在壹起。記得小時候就聽過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上了大學又學習了當時社會上流行的熱門專業,但是出來之後哪裏從事選定的專業呀,完全是不壹樣的壹番境遇。壹個經驗性的思考和決定,影響了壹生的發展方向。

學習知識的本質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本質是讓我們的效率更高。我們談了很多概念和思想,但為什麽會記不住呢?

因為妳只去記答案,沒有去關心問題是什麽?誰問的問題?為什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們是怎麽給出解決方案的?

就像考試書中寫的答案壹樣,沒看之前百轉千回,百般解答,看完之後恍然大悟。沒有前期的疑惑、煎熬和痛苦,就沒有後面的"壹悟",所有解題的嘗試並沒有白費力氣,它們是知識"內化"的部分。

有的問題看似與自己沒有關系,但是我們可不可以嘗試壹下讓它們跟我們產生關系呢?

因此,我們經常說好的問題跟答案壹樣重要,我卻認為好的問題比好的答案更重要。或許在知識內化的道路上,要加入好好分析、理解問題的環節。

首先要有構建技能樹的意識,如果沒有構建自己技能樹的意識,後面做再多的動作都會是事倍功半的。這段時間自己開始重新學習口語課,在我的意識裏,它是我接下來要運用到交流與教學中的技能,所以要把它學紮實,並為了它而付出自己的努力。所以自己為此而構建了關於它的技能樹,把與它有關聯的技能都放到這棵樹裏面來,讓自己直觀而明確地知道,自己走到了哪壹步,下壹步要做什麽。所以在開始前要把它的根基打好。

有了好的根基,也要保證它枝壯葉盛。是樹,它就會枝蔓橫生,復雜多變技也是不斷延展的。而有趣的是,它們如何延展是靠我們,我們需要主動為它們尋求聯系,讓它們為我所用。有時候壹個新奇的連接能讓我們興奮好久,因為它讓我們有更深的成就感。

技能樹是會倒塌的嗎?會。所以要有意識地去養成壹棵技能樹,不能開了頭就換到另壹棵樹上,最終的後果是不言而喻的。

吳軍把人生比作壹條大河,是由長度、寬度和深度三個要素決定的。

技能樹是支撐這條河流的水脈,像讓這條河影響的更遠,既需要搭建技能,更需要河流影響的範圍更廣更深。

  • 上一篇:手帳是什麽?跟日記的區別是什麽?(全網整理解說,個人收藏)
  • 下一篇:請問書裝設計師:藝術設計專業畢業設計書籍裝幀方向怎麽做?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