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文化苦旅讀後感1500字

文化苦旅讀後感1500字

文化苦旅讀後感1500字

文化苦旅讀後感1500字1

 對寧波天壹閣,我的印象壹直停留在壹間藏書樓上,但對於其藏書的艱辛,我直到讀了《風雨天壹閣》之後才解壹、二,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情節便是天壹閣的創建人範欽在彌留之際做的有些荒唐的遺產分配。

 範欽將遺產分成兩份:壹份是萬兩白銀,壹份是壹樓藏書。讓兩房在其中挑選。這是壹個在很多人看來極其不公平的決定。萬兩白銀在當時可以說是壹筆巨額財富,它可以讓選擇白銀的壹房壹夜暴富,但壹樓藏書從收益上來看便仿佛壹個代代相傳的負擔,甚至可以說是只賠不賺,入不敷出的,範欽的這個分配可以說是將範氏沈重的義務——壹種對文化的傳承這種精神上的遺產和範氏巨大的權利——壹種對財富的繼承這種物質上的遺產分割得十分徹底。

 面對這兩個壹看便知道應該選擇後者——這個在不履行義務的情況下便可以取得權力穩賺不賠的選項,範欽的大兒子範大沖立即開了口,就在我剛想著他搶得了先機占得了便宜並且嘲笑二房的猶豫時,下面的壹段文字卻立刻讓我對之前心中所想的壹切感到羞愧不已,令人吃驚的是範大沖不但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藏書樓,而且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來充當保養費,甚至開始了壹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

 他這個毫無猶豫的選擇令我佩服不已,有誰會真正為了壹樓藏書而放棄萬貫家財?有誰會真正做到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甚至在深深體會到父親藏書之艱難後給自己的後代都戴上壹份沈重的枷鎖並且讓其代代相傳?這不僅讓我想到了守陵人,他們壹代復壹代地賠上整個家族、所有子孫去看守、堅守壹座冰冷的帝王陵墓,與其說是工作、義務還不如說是壹種信念壹種堅持,範氏家族也是如此,不過是從守陵人變成守書人罷了。那是壹種不顧旁人的不解與嘲笑,不顧財富上的巨大開支,不顧歲月的流逝,不顧王朝的興替,日復壹日、月復壹月、年復壹年,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誌力。在他們的眼中藏書樓這時不是壹個單純的收藏著珍本、孤本的知識儲蓄所,而是壹個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征。他們藏書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範氏家族,更不是為了某壹個王朝,而是為了整個中華民族,他們是為了用壹本本書籍使我們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的精神天地變得整齊連貫充滿凝聚力。可以說他們的行為是中國文化保存與流傳艱辛歷程的壹個縮影。也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如範氏壹樣的家族、機構組成了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

 其實,我們也能在心中擁有壹個天壹閣,也能象範氏家族壹般做壹番保存流傳中國文化的事業。

 也許我們沒有天壹閣中那種稱得上是文物的書籍,但是唐詩、宋詞、元曲這些流傳至今、記載著各個王朝的興衰歷程的作品,它們的文化價值也決不輸於藏書樓中的孤本、珍本;也許我們無法象範大沖壹樣義無反顧地放棄萬兩白銀而選擇藏書樓,但是背誦那些名篇名段並深入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也是對文化的壹種尊重和繼承;也許我們無法象範氏壹樣世世代代忍耐著痛苦、寂寞執著地傳承著繁華的文化遺產,但是我們將自己喜愛的古文古詩等與他人分享、交流,那麽也是在傳承並發揚我們的中華文化!

 讀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觸很多。想抓住什麽,伸手卻握了滿手空氣,只有淡淡的哀愁與絲絲的寂寞彌散在周圍,壹如余秋雨先生行走時孤寂的背影。

 壹路行行止止,壹路的思索。從黃沙漫天的大漠邊塞到溫婉細膩的江南水鄉,從炎黃子孫的發源地—中國再到遠離國土的異鄉—新加坡。壹路走來,壹路的見聞,都記錄在這壹本小冊子中,它凝聚的是思想的升華,而不僅僅是單純的風景。

 文化,在我看來是壹個沈重而又艱澀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積累,使文化的沈積愈加深厚。壹個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著這個民族最為珍重的事物。如果壹個民族連文化都不存在了,那麽便不足以被稱為壹個民族。評味文化,余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站在莫高窟的石洞前,看石洞依然壯觀,觀壁畫依舊不言。他靜默地站在石壁前,如同它們曾經靜默地看著敦煌千年之間的變遷。當千年前的無心第壹刀劃下,便已預示了當千年後,莫高窟的開啟會是怎樣的壹種壯麗。即使它曾經遭遇巨大的劫難:王道士手中壹串鑰匙守住了千年的敦煌,流落到了不安好心的外人的手裏。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本應該守護它的正統的炎黃子孫卻將這美麗而珍貴的藝術瑰寶棄而不顧。那佇立千年的石窟默默地看著那壹馬車、又壹馬車的藝術珍寶源源不斷地輸往外國,流失在為人的手中,不知該有多麽地悲傷啊!直到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才終於得到了它本應得到的重視和地位。它的價值,並不在於它那炫麗的外表,而是在於它所代表的意義。它是壹種儀式,壹種宗教,壹種信仰,壹種人性。它的隱藏在深處的底蘊,我們看得到,卻又看不到。它的美,既是宗教的體現,也是人性中對美的向往的體現。它是承載著中國千年歷史的標本,是炎黃子孫千年的藝術的結晶。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交換,他依舊是無價之寶。

 愈是思索這路途,思索這文化,愈是覺得文化的艱澀。蔓延在空氣中的苦澀,無處不在,壓在心口,漫上胸膛。遙想余先生當年,是否亦是如此感覺?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壹個偌大世界的僻靜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就像那句話壹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當我看到沙原隱泉中“水面之下,飛舞著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只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的時候,我似乎聽到了水鴨帶動湖水時清脆的聲音,自己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想真正的了解歷史,了解我們撒發著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國,那就去讀《文化苦旅》吧。它會讓妳感受到壹個不壹樣的中國,壹種不壹樣的文化氣息。相信古代的天壹閣是由壹個範氏家族所支撐的,但現代的天壹閣可以由我們***同支撐。

文化苦旅讀後感1500字2

 這麽壹看,《文化苦旅》倒是改為《文化之旅》也無妨了。可後來再看,發現細細思索起來,這“苦”字是自有其內涵的。

 所謂“苦”,並不體現在余秋雨先生本身旅程中的苦,而是壹種從古至今,從文人到文物再到文化所經受的“苦”:從《莫高窟》、《道士塔》中王道士對文物的漠視,到蘇軾、柳宗元等文人無端遭到貶謫;從《風雨天壹閣》中描寫的天壹閣的藏書多次遭受磨難,再到“文革”中余秋雨先生所見的進步青年的悲慘遭遇……古往今來,中國的文人、文物、文化大多遊離於主流的意識思想之外,遊離於統治者的眼光之外,稍有不慎,便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成為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犧牲品。文人們和有識之士的抗爭,大多沒有結果,甚至有的時候,面對文化與文明的破壞,根本無人抗爭。中華文明的文化發展史,在壹定程度上來說,伴隨著的是壹段文物與文人的血淚史。

 但是,苦又怎樣呢?文人們面對著苦難,沒有屈服,書中描寫的很多文化成就,都是在逆境中達成的。甚至正是因為逆境,才使文人與文化,蛻變出了壹種別樣的精神。蘇軾被貶謫到黃州,詩文和思想卻都上升到了壹個新的高度;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卻寫出了《永州八記》這樣的名篇……正如書中的《柳侯祠》壹文中所說:“朝廷萬萬未曾想到,正是發配南方的禦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

 而余秋雨先生本人,卻也與這些文人有些相似之處。所謂“苦”之於余先生本身,並不在身體,而在思想與心靈。余先生的文章寫得很平實,有些也似乎僅僅是在寫風景,但在風景背後,蘊含著的,卻是對中國的文化,以及文人命運的深沈思索。他寫的是風景,但絕不只關註於那壹方風景,而是以長遠的眼光,和博大的人文情懷,去看山水背後的文化與精神。他既通過這些文章,來使中國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得到展現,並對之作了深刻的思考;又試圖作為先導,通過自己的思考引領中國文化朝著新的方向發展。讀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在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他的深刻思考與博大的人文關懷精神,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與反思,等等等等。余秋雨先生自己的思考,總是深沈的,以致於仔細讀來,倒覺得他的`內心,該是有幾分痛苦的了。但是他的這種或隱或現的痛苦,卻是為了中國的文化,為了今日的文人、文物與文化免遭先前的“苦”。

 就現今來看,雖然當下人對待文化的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對文人、文物與文化的漠視甚至壓制,仍然在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時隱時顯地存在著。在這種環境下,余秋雨先生的這本書,就顯得十分可貴。因為這本書中所蘊含的對文化的尊重與關懷,對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甚至是人格的思考,正是當下所缺乏的壹筆寶貴的財富。

 在反復讀過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都江堰”之後,震撼於心底而生,震撼李冰以使命為學校;震撼李冰的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震撼李冰的八字真言——“遇彎截角,逢正抽心”,他的治水方案永遠水氣淋漓,成為水利工程的圭臬。

 李冰沒有被掛在墻上,沒有被寫在書裏回憶,卻為祖國築建好了壹座兩千年仍在工作的都江堰。他就像壹匹駿馬,沒有成為泥土間的化石,沒有成為古墓裏的雕塑,而今天還躑躅在家園四周的高坡上,守護著每壹個清晨和夜晚,這難道不是奇跡嗎?難道心底能不震撼嗎?

 更讓人敬佩的是李冰讓自己的兒子也奉獻在這個崗位上。不僅生前,生後還要化為雕塑矗立在滔滔江水中,不懼怕江水的嚴寒與冰凍。只要李冰驚魂不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

 青城山是道家聖地,把水作為教義的象征。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湧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味無色,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雲為雨,為虹為霞……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壹。這便是道。這讓我從新認識了“人”、“水”和“道”以及他們之間的平衡關系。都江堰與青城山相鄰,互相映襯,互相佐證,成為研究中國哲學的最濃縮課堂。余教授留給道士的壹幅對子: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拜水和問道,有機會我壹定親自去拜水,問道,領悟這中華的壹大秘密。

文化苦旅讀後感1500字3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余秋裏教授第壹本文化散文集。全書***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壹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但是,在那壹處處古跡的的背後卻隱藏著人們不為人知的壹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壹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壹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麽會讓壹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折怎麽從不提壹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著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壹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著有點眼花。亮堂壹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壹桶石灰。草紮的刷子裝上壹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壹蘸,開始他的粉刷。第壹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幹燥,壹會兒石灰已經幹透。什麽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壹片凈白。道士擦了壹把汗憨厚地壹笑,順便打聽了壹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壹個幹幹凈凈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壹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壹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壹雙眼,還有胡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壹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壹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著慘白的墻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壹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著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閑人何必喧嘩?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壹等,等壹等……”但是等什麽呢?我腦中依然壹片慘白。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看這本書,同時還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

 讀了余秋雨的《風雨天壹閣》、《青雲譜隨想》等又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誌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書中自有黃金屋”。

文化苦旅讀後感1500字4

 余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壹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壹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幹凈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壹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壹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壹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壹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壹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壹馬車,壹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註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壹種儀式,壹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壹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壹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誌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著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著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壹面其壹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雕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沈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麽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壹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壹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盡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著正面看法,因為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壹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誌殞落,我們會選擇沈潛,待有朝壹日能東山再起。

 余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壹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壹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於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托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壹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壹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沈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讀後感1500字5

 初讀《文化苦旅》感受到它的苦澀和艱辛。卻惟獨覺得在《江南小鎮》這篇小記中感覺到了寧靜。不知是個人偏見,還是作者筆下流露出來的抑不住的江南水韻。總之寫得甚是巧妙。

 自以為總想尋覓壹處山水,然後靜靜生活到終老。不是矯情地希望另壹種生活。只是覺得每天過著壹成不變的生活,城市再大再美,也只是多了壹個落腳的地方,再無其他。而心在那裏總是空落落,幹涸,了無生氣。就像是飄蕩在風中的蛛絲,沒有著陸的地方。

 找不到壹種歸屬感。

 看完《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小鎮》之後,心就像瞬間被小橋流水所滋潤了。看著余秋雨先生透過自己的雙眼看到那個蕩漾在流水懷抱裏的小鎮,有的只是“淺諸波雲彩,小橋流水江村”,有的只是“梨花村裏扣重門,握手相看淚滿痕”,有的只是河水慢慢流,船擼慢慢搖。感動於此情此景我就想,這才是我心之所向的地方。我定要壹壹走近它們。

 我想此生若是擁有如此地方,我大可以曬著太陽,養壹只貓,在陽光下細數流年時光,或在夕陽西下中,獨倚閣樓感嘆光陰的燦爛輝煌,抑或在細雨朦朧中,穿著我最喜歡的長長拖地的白色的連衣裙,撐把油紙傘,立於小橋之上,幻想自己成為世界中獨特的風景那也很美。

 可是這樣如古箏獨奏般淡雅清麗的生活是如此得來?我不禁要探索這個神秘的源頭。而余秋雨先生告訴我說那是江南小鎮人民珍惜和恪守自身生態得來,是歷史的故事告訴小鎮人民要寧靜無為。我想這大抵也因為這個由水潤養的溫婉小鎮承載不了太多的金銀銅臭,因此這樣的生態可以沿襲至今不曾失去。

 可是不暴露的歷史也會蒙上塵埃,何況是壹個置身於塵世的小鎮。隨著人口劇增,壹切私家園林都壹壹變成公眾遊觀的現代,現今江南小鎮承受著幾千年都沒有受過的重負。我想在壹個摩肩接踵的擁擠中遊壹個印象裏秀氣的小鎮那會感覺壹切都變了味罷?人們遊壹個江南小鎮,結果多半會敗興而歸罷?余秋雨先生穿透歷史的風塵又對我講那是因為今天的小鎮比過去缺了點真正的文化智慧,缺了壹點潛在河邊小巷間的安適書齋,缺了點是以使這些小鎮產生超越時空的吸引力的藝術靈魂。那麽這樣說來這壹切都來得理所應當了。因為小鎮在發展,人群在到來,當初的壹切都在變成商業化。

 這些缺了壹點使整個小鎮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靈秀的樣子了。它越來越火熱,也隨之越來越被吞沒於時代潮流中,那麽失去它安安靜靜模樣的小鎮隨之也會失去它存在的意義嗎?

 我不甘心,所以循著作者的步伐我親自前去尋找它們。但在我走過了人流走過的那些擁擠小鎮,感受了作者那時的感受後,我真正覺得有種失落。我不得不心情低落,步履沈重。因為原本心心念念要尋的歸屬,原來只是我壹廂情願地想太多而已。

 可是我又想縱然現代化使小鎮失去了我們心中原本的樣子,但是倘若我們沒有社會進步帶來資金、技術和精力去修繕那些幾百年前的每天泡在水裏面的木質的建築,那些小鎮現在也只不過是壹灘腐爛的木頭和壹堆丟棄的碎石而已。若沒有人為的去宣傳那些江南小鎮的美麗和風韻,也許這樣的美麗還是會塵封下去,或許還會更槽糕得泯滅在歷史的沙塵裏,永遠不被察覺。這樣說來適當的修繕恰到好處的宣傳,可以讓我們民族擁有的精神文明繼承下來,並且展示給世界。這壹舉動不能單單只是說它好或不好。所以我沒有激烈地要去譴責或者要去抱怨這種小鎮現狀。不管怎樣,我還是樂觀的把它認為那是壹種社會進步的無奈罷。

 人總是在不能自控地成長,社會的進步也是無可避免的壹件事。而我們會執著於那些過往的人或者事物,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我想過去只是過去,它還是留在過去作為過去時光的壹種見證比較好。就像若是妳穿壹件漢服在時尚的都市裏穿行,雖然漢服是我們漢族的傳統服飾,但在此時人們不壹定就會附和贊嘆。過去的終究是過去,它還是發生在回憶裏比較好,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更多地把握現在,發現眼前的美。

 這樣想過之後心中的失落與郁悶就被豁達和明亮取而代之。我也不再會為了把江南小鎮記憶中的燭火換成了燈管而感到糾結不堪。也不會覺得尋不到這樣壹處江南水而遺憾不已。

 心存花開,自有花香來。讀《江南小鎮》我突然明了我壹直尋找的歸宿感,只是壹種心境而已。若是有緣我依舊可以尋壹處江南水靜靜到老。

;

  • 上一篇:《丁丁歷險記》版本甚多,妳更喜歡哪個?
  • 下一篇:明信片上美麗的句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