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民族的藝術作品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形式上的裝飾,其實不然。物質文明往往是文化發達程度的外在表現。從中國早期民族陶器上的幾何紋飾開始,這種由色彩和線條創造的審美風格就成為原始氏族圖騰崇拜或其他崇拜的象征。
?壹個時代有壹個時代的藝術。青銅藝術品作為壹個民族物質文化的壹部分,自然展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思想意識,所以它不僅僅是壹種裝飾形式,更是壹種“有意味的形式”。
?《史記·關禪》雲:“於收九牧金鑄九鼎,皆嘗神鬼。”相傳於將天下分為九州,然後將全國各地的銅材集中鑄造成九鼎,以象征全國範圍。三代青銅禮器的作用,概括起來不外乎祭祀、戰鬥、農業生產等等。祭祀和遠征是當時國家的大事。正所謂“國之大事,在於犧牲,在於榮。”所以以丁為代表的青銅器是禮器、禮器、吉祥器,也是國家權力的象征。《左傳·弓玄三年》載“昔夏黨德,物映射於遠方,久牧畜,鑄鼎如物,萬事備之,使民知神奸詐。所以百姓入川澤山,什麽也遇不到,心醉神迷,遇不到。他們會用他們的能量互相配合來繼承天。”也是對青銅器的贊美。
?青銅時代是青銅器在社會生活中處於中心地位的時期。中國青銅器出現的時間比青銅時代稍早,這件非凡的藝術品退出生活舞臺,必然會有壹個漫長的結局。公元前500年左右,鐵器出現,青銅器逐漸衰落,但應用仍極為廣泛。秦統壹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封建王朝。青銅仍然被廣泛用作武器,兵馬俑坑中出土的青銅車馬就是明證。秦朝以後,青銅器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青銅在歷史長河中的壯麗亮相是1500年。
?夏商周是古代文獻記載的中國最早的三個朝代,這是今天人們廣泛了解的壹個基本歷史知識。然而,夏朝是否存在,曾經是壹個有爭議的話題。這場爭論以壹個考古發現而告壹段落,那就是河南偃師二裏頭村遺址的發現。可以說,青銅時代的考古學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中國歷史的認識。
?1959年夏,著名近代史學家、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許先生在豫西進行調查,很快在河南偃師洛水南岸二裏頭村南發現壹處大型古代遺跡。有大面積的宮殿建築遺址和宮城城墻,以及縱橫交錯的道路系統,發掘了多個大型宮殿建築遺址,1個大型青銅冶煉和鑄造作坊遺址,1綠松石制作作坊,多個與制陶和制骨有關的遺址,多個與宗教祭祀有關的建築遺址,400多個中小型墓葬,其中包括出土青銅禮器和玉器的貴族墓葬,以及大量的陶器和玉器。夏遺址的發現是此次調查中最重要的收獲,引起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重視,並已派出調查組前往河南進行進壹步發掘。
?二裏頭遺址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城市幹道網、最早的宮城、最早的中軸線布局的宮殿建築基址群、宮城城墻和縱橫交錯的道路系統。中國最早的青銅冶鑄作坊和綠松石作坊,最早的青銅禮器和最早的青銅兵器;它是公元前2000年上半年中國最大的聚落,也是中國最早有明確城市規劃的大型杜毅遺址。等壹下。
?此外,青銅器的存在為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階層分化提供了壹些線索。二裏頭遺址還有大量的石器和工具,說明中國農業生產的象征,在整個青銅時代,金屬並不是制造生產工具的主要原料,石頭、木頭、牛角、骨頭才是。而且生鐵適合批量生產,相對便宜。因此,隨著手工業的發展,鐵逐漸取代了青銅器的地位,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中。
?但另壹方面,由於制作成本高,青銅器主要是貴族和皇室使用,普通家庭是不允許使用的,這就使得青銅器在當時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壹種身份的象征。用青銅器制作器皿、儲物、照明等生活用品,應該是貴族的權利,普通人用的多是粗制的陶器。
?關於三代政權形成的歷史,第壹個值得關註的現象是首都的位置。夏、殷墟殷村考古遺址都有以下要素:夯土墻、戰車、兵器;宮殿、祠堂、陵墓;祭祀用具和祭祀遺物;手工藝作坊;住區布局在定位和規劃上的規律性;等壹下。從這些考古遺存可以推斷,城市是當時維持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尤其是中國早期的城市不是經濟起飛的產物,而是政治領域的工具。城市也是地位的象征。壹堵城墻,不僅劃分了人們的行動範圍,也分隔了城市內外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方式、權利和義務。所以城市的出現顯示了早期文明的階級屬性,也是國家出現的標誌。
?如果說壹般的城市是文明社會的象征,那麽都城就是權力的象征,它的建立必然關系到壹個王朝的百年基業。考古發現表明,歷史上三代都城遷徙頻繁。夏朝470年,* * *傳至14代17帝,遷都十余次。商氏以唐聚伯(今河南西部偃師)為界,前八遷五,建國後再遷六都,以盤庚遷殷(今河南北部安陽)而告終。西周五次遷都,從王泰遷到王萍。三代國名都源於地名。雖然多次遷都,但最早的都城在儀式中始終保持著崇高的地位。
?在生產工具和交通不發達的古代,遷都比重建壹個都城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那麽,是什麽因素讓他們頻繁遷都呢?哪些因素影響新都的選址?
?實際上,古代帝王頻繁遷都,是以鮮血為代價,出於壹種戰略眼光,在內憂外患之際,為長遠發展開辟壹片新天地。以董倩屏東為例。王玄末年,西北關中地區連年幹旱,洛川、涇川、渭川都幹涸了,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同時,岐山地區發生地震和山體滑坡,好景在地震中受損。而且濠井靠近榮、狄等外族入侵。有意思的是,夏朝崛起於山西南部,商朝由東向西,周朝由西向東,最後定居於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經考證,三代的選址很可能是基於藍銅礦的來源,因為銅礦和錫礦是三代鞏固實力的政治資本。沒有銅錫礦,就沒有三代青銅器。沒有青銅兵器,妳打不了天下;沒有青銅禮器,就不可能統治世界...夏朝都城的分布區域與銅錫礦的分布幾乎完全壹致,商朝的遷徙路徑也便於開采,而山西省的銅錫礦較少,這應該也是迫使周朝東移的壹個原因。三代銅錫礦床集中在華北平原邊緣的山區,以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為中心。這些礦物相對較薄。隨著三代的大量開采,每個礦的開采時間非常有限,需要隨時尋求新礦。
?青銅器的廣泛應用始於夏,盛於商周。三代都屬於市式宗族統治機構,以姓氏宗族統治天下。夏朝的姓、商朝的姓、周朝的姓差不多,都是建立城垛,貴族分封城池。總之,文化上三代壹脈相承,青銅器是文明的特征。
?青銅器上不同的動物圖案應該是崇拜它們的不同部落的象征,它們在青銅器上的裝飾位置反映了當時相應部落的社會地位。隨著部落地位的變化,青銅裝飾也隨之變化。商周時期的青銅裝飾紋樣大致可分為三類,即獸面紋、真龍紋和神鳥紋。
?1.動物面紋
?獸面紋,原名“饕餮紋”,壹般是以動物頭部正面形象為主體,輔以軀幹、翅膀、爪子等部位的裝飾紋。其中,面朝上的頭部在動物面部線條中占據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不僅頭部的比例遠大於軀幹、翅膀和腳,還有壹些難以分辨的動物面部線條或輔助部分,或者說軀幹“有首無體”。
?壹個完整的動物面部圖案應該包括鼻子、額頭、眼睛、眉毛、角、耳朵、嘴、牙齒、身體、尾巴、羽毛、翅膀、腳、爪子等部位。動物面部圖案的核心元素是它的眼睛、角(或耳朵代替角)和嘴。眼睛和嘴巴的形式都是相對固定的(眼睛分為蕙子目和陳子目,嘴巴分為嘴角有內鉤和外鉤),只有角度(或耳朵)變化很大,所以角度(或耳朵)成為區分動物面部線條的最重要標誌。按角(或耳)的形狀可分為角、角、角、變形等。
?獸面紋是商周青銅器中最突出、最神秘、最成熟的裝飾紋樣,主要出現在鼎、圭、尊、方、真、爵、胡、錢等主要青銅器的突出部位,其中以鼎最為密切。眼睛明亮,高於世界;我是唯壹有兩只角的人。同時,其他裝飾圖案幾乎總是作為它的陪襯和附屬。
?“獸面紋”的原型是牛、羊、豬等祭祀動物。作為祭祀的象征,它矗立在青銅禮器上,同時作為盛放牲畜祭祀的禮器,享有人們的崇拜——它既是祭品,也是祭祀的對象。祭祀在古代是壹件很嚴肅的事情,尤其是三朝,制定了嚴格的規定。被祭祀的天帝或祖先不僅在人間有他們的“官職”,即後來被稱為“宗廟”的朝廷,而且在人與人之間還有壹個“代理人”,即人類的國王,他代替神和祖先享受人類的祭祀,聽取人們的祈禱,然後傳達給天帝。出於對神靈的崇敬,國王向天帝提出請求時,從不直接向神獻祭,而是以宮廷為祭祀媒介,先王為“中間人”再由祖先轉達。這些在今天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當時的人們對此卻非常認真。
?商代是獸面紋最發達的時期,數量眾多,類型復雜,分布區域廣,流行於整個商代;在西周早期,仍然有很多動物面孔,但在中期,它被鳳鳥紋取代。因此,獸面紋所代表的信仰和崇拜體系與商代的關系最為密切。
?2.真龍圖案
自宋代王乃《宣和博古圖》以來,龍葵紋成為流傳時間最長、群體最大、紋樣演變最復雜的壹種紋樣,被稱為“夔文”。此名源於《隗傈僳傳》,因為《莊子·秋水》、《莊子·盛達》、《國語·魯·夏宇》、《山海經·野東經》、《山海經·中山經》和《說文解字·文部》中對隗傕的描述都有“隗傕”,所以,即使魯的《春秋·慎行·傳》和韓非子的《外店左傳》中區分“壹尺足矣”,即壹尺足矣,而非“壹尺足矣”,但這種動物飾品畢竟是有名稱的。
?夔文經常與其他壹些裝飾圖案混合在壹起,而大多數“真正的夔文”與甲骨文和金文中保留的“龍”字非常相似。這部分“夔文”和公認的數量不多、花紋單壹的“龍紋”,是古代龍的雛形向秦漢以後“三停九同”的標準龍形過渡。鑒於上述因素,這壹時期青銅器上的“夔文”和龍紋統稱為“龍葵紋”。
?作為“四靈”之壹,“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遼西的壹些遺跡。隨後的3000年間,很多地方陸續出現了龍的蹤跡。雖然它們的大小和形狀差異很大,但壹般都具有壹脈相承的龍形特征(如蛇身、角、魚鱗等。),所以被視為龍的雛形。龍的形狀是動物身體的集合,曾經是很多原始部落的圖騰,與原始氏族合並為部落聯盟有關。每個氏族原有的圖騰被整合成壹個新的綜合體,充當著具有圖騰性質的符號。這種移植的形象,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卻能讓人感到恐懼和敬畏。《管子·水地》:“龍生於水,遊五色,故為神。如果妳想變小,妳就會變得像蠶壹樣。想做大,就藏在人間。想往上走,就雲裏霧裏。要往下走,就要進入深泉。沒有變化,也沒有時間上下。”《說文解字》有解釋:“龍,鱗蟲之長,能靜而明,精而巨,短而長。春分登天,秋分深潛。”青銅時代,龍文化進入爆發期,在數量和種類上迅速增長,成為當時最活躍的形象。導致歷代青銅器上的龍紋並不統壹,與秦漢以後塑造的大家熟悉的龍紋形象差距很大,以至於後世的人再見到時都認不出來。宋代王符《宣和博古圖》根據壹些裝飾紋樣稱之為“夔文”,其實是“龍紋”。
?二裏頭遺址的陶片上發現了兩種成熟的龍紋,相關文獻也提到“夏人崇龍”。列子黃帝:“夏後氏有壹張蛇臉。”《禮記》:“夏後氏取龍勺。”我們可以肯定,龍與夏氏族的關系並沒有那麽密切,因為在商代統治核心區的遺址中已經很少發現龍的紋飾,這種紋飾壹般在商代早期的青銅器上處於從屬和陪襯的地位。很少作為主要裝飾來裝飾器皿的突出部分,壹般出現在鼎、壺、壇等禮器的口沿下和圈足上。因此,龍紋未必是商文化的固有裝飾,龍也未必是商傳統的主神。龍在周代的地位略有提高,作為主要裝飾紋樣的紋在器蓋和器腹上的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壹方面原因可能是周氏與夏氏關系密切。據文獻記載,周人常以自己為夏朝的繼承者,如《詩經·松露·通公》:“和合姜淵...生於後稷...他生在選舉中,他處於焦慮狀態。”但在西周早期,青銅器上的龍紋地位還不如獸面紋。但在西周中期獸面紋衰落後,龍葵紋的地位並不如大量新興的鳳鳥紋那樣突出。
?3.鳥紋身
?神鳥紋是壹種鳥頭獸身的變形鳥紋,流行於商代至西周早期。商代和西周早期,青銅器上流行壹種鳥首鳥身的畸形鳥紋。西周中期以後,開始流行壹種“寫實”的鳥頭鳥身鳥紋。它的主要特征是“鉤喙和翅膀,其中鉤喙是第壹特征,有些鳥紋沒有明顯的翅膀。”可能是與商族關系密切的“神秘鳥”形象。《詩經·商朝頌·玄鳥》:“玄鳥生天命,商朝生。”
?但是,作為商代的象征,鳥鳥紋在商代青銅器中並沒有占據最突出的地位。商代青銅器上最發達、最引人註目的紋飾是獸面紋,它壹直占據著商代重要青銅禮器的顯要位置,而鳥紋則大多處於從屬地位,只是陪襯。
?在接下來的壹周取代了黑鳥圖案,而則被廣泛地裝飾在青銅類別中,如鼎、祿和尊,這應該是周人崇拜的。所謂“馮明岐山”“國虞周瑜商”也說“周之興也,鷓鴣在岐山鳴”。鵝,鳳凰的神鳥。早期鳳凰的形象與現在不同,而是壹種類似於龍的鳥獸復合體。中國古書《田老》記載:“鳳凰之象,亦如林前之鹿,蛇尾,龍龜之背,燕下鳳之喙,五色待舉。出東方君子之國,飛越四海,過昆侖,飲柱,碎羽弱水,留風洞,天下太平。”他人品高尚,不飲朝露,不吃嫩竹,不居梧桐千年。根據傳說,季風香木自焚,然後從火焰中重生。它非常美麗,所以人們也稱馮為神鳥。自從傳說中的周朝始祖後稷被遺棄在冰面上,鳥類就用翅膀覆蓋在上面取暖,鳥類就和周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再加上這樣壹個神奇的傳說,鳳凰自然成為了部落群體圖騰性質的象征。
?青銅動物圖案是三代政治、宗教和藝術的重要結合。有了青銅器,三代皇帝不僅占有了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掌握了可以連接天帝的祭祀工具,可以連接上面的神靈,控制下面的壹切。
?夏商周三代作為部落聯盟,歷史上同時存在,各有各的文化。但隨著歷史的變遷,三國政權更叠,呈現出政權更叠、文明傳承的狀態。從發現的三代遺存來看,在商代,周人的文化發展不亞於商人。青銅時代是夏商周三代形成的時期,是中國許多文物制度的基礎。
?青銅器作為三代文化的集中體現,還是需要我們深入了解的。由於歷史的機緣,在特定的時代,青銅器只屬於特定的人群,遇到祭祀和戰爭。註定那麽高,那麽權威,那麽遙遠。青銅器作為文明的豐碑,早已沈睡在歷史的長河中;但誰又能確定,隨著時代的變遷,新的審美需求的出現,青銅器不再以另壹種方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