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紀念幣收藏 - 玉雕“標桿作品”是怎樣“煉成”的

玉雕“標桿作品”是怎樣“煉成”的

市場是把雙刃劍,既可以給玉雕創作註入動力和活力,也可以在玉雕界攪起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壹棵白菜就是“百財”,馬背猴子就是“馬上封侯”,諸如此類,由於普通消費者對玉器的認識大多留於傳統的口傳訴求,對於博大精深的中國玉文化和當代玉雕精品創作而言,這種大眾社會心理帶來的功能性導向,遮蔽了玉雕創作者的藝術靈魂。其實,玉雕的藝術生命就在於深厚的傳播訴求和時代審美的結合;文化內涵和精妙的設計,創作壹件、壹套精作更是如此。近幾年,黃罕勇和陳健不約而同地創作出了各自的“十二生肖”題材印章和玉牌玉雕作品,展現了不同的材質、品種、設計、工藝和藝術的理解、訴求和風格。我們驚嘆於這種時代的魄力和藝術表現力,我們呼喚這些符合時代的“標桿性”作品越來越多,為新的玉雕高峰啄上深深的壹刀。《十二元辰套牌》·陳健《十二生肖套印》·黃罕勇《十二元辰套牌·蛇》《十二生肖套印·蛇》通常壹塊上好的玉料,雕琢者多選擇市場認可度高的題材,以求經濟價值最大化。為什麽妳們會選用少見的整套形式來表現十二生肖題材呢?黃罕勇:現在不少人註重玉石的自身價值,盡可能保留其最初的形態,並恰當地進行雕琢。尤其在交易市場按照玉雕重量買賣後,雕琢者更是不敢輕易動刀,唯恐降低了玉石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這種觀點我也十分贊同,玉石是經數億年自然形成的,即便不進行雕琢,上乘玉石已經具有了壹定的價值,雕琢者重料是理所應當,而且是必須的,我們不能浪費自然賦予的每壹塊美玉。可重料不意味著輕藝,獨特的藝術創意才能真正展現出玉石之美。壹般情況下,壹位玉石雕琢者的創作黃金期只有20年左右(35歲至55歲),如果按每年創作8-10件佳作計算,壹生總***只能創作160-200件。這就要求我們雕琢者必須在有限的藝術生命中,創作出藝術價值高的作品。否則就只是壹個玉石工匠,而非有創意、有藝術表現力的玉雕藝術家。以往我的玉雕作品多為傳統動物題材的仿古件,用傳統玉雕的表現手法創作了許多形態各異的動物形象。可無論姿態、神情如何生動,每件動物玉雕都為單獨件,從未嘗試著把所有的動物同時表現在壹件作品中。第壹次接觸這塊玉料時,我並未計劃雕琢十二生肖題材,只想著突破以往的創作形式,用新的手法表現。仔細觀玉後發現,這塊十公斤重的玉石外形很完整,而且體量大,能夠實現我將所有動物匯集壹體的想法,就嘗試從傳統民俗文化中尋求靈感。我們的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傳承性特點,通俗易懂,生動有趣,雅俗***賞,體現了中國民俗風情和藝術審美,能讓觀者瞬間與玉雕產生***鳴,尤其是十二生肖。它是民俗文化中大家極為熟悉的形象,即能表現傳統寓意,又可采用當代藝術手法表現,符合當代玉雕立足傳統創新的創作理念。陳健:其實我的這套作品並不是大家斯空見慣的十二生肖主題,從創作之初,當我把十二塊牌子切好花了相當長的壹段時間,用來構思創作的題材和設計題材的表現手法。最常見的十二套牌的題材多為十二生肖、十二金釵、十二個月代表花朵,然而這些題材被前人運用太多,略顯老舊。經過壹年多時間的醞釀,翻看佛教、道教的典籍等很多資料,再根據我自身的喜好、興趣準備壹些備選題材,根據不同題材在實際雕刻操作下的難易程度和最終呈現效果的精準度進壹步篩選,多角度思考、不斷探索、整理思緒,幾經篩選最終敲定把以“道教理論”為依據的十二元辰作為我的創作題材。鑒於《十二元辰套牌》的制作是自己大規模玉雕的首次嘗試。我希望既嘗試別人沒有制作過的題材,又能傳承中國的古代文化,把作品的內涵凸顯出來。十二片統壹主題的玉牌必須各富自己獨特的魅力,放在壹起又能顯現整體套牌的氣勢和給人耳目壹新的沖擊感。這次的嘗試是對我整體把握能力、設計能力等各方面綜合能力的考驗。希望做出飽含文化基礎、充滿表現力,兼具群眾基礎、有市場***鳴、讓大家接受的作品。這套作品風格統壹,呈現了壹種和諧美。每壹件即能單獨欣賞,又能展現出獨特的個性美。創作時,妳們是如何構思的?陳健:我的這套《十二元辰套牌》,經常被大家誤認為是十二生肖題材。可能是受到傳統稱謂的影響,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些傳統的叫法把十二元辰與十二生肖機緣巧合地連接在壹起。通常意義上說的子鼠,醜牛等並不是說在這個時辰出生的人,其實十二生肖對應的這些並非是十二元辰,而是我國古代紀年采用的天幹地支中的地支所對應的名稱,它和十二元辰並沒有直接聯系。我的《十二元辰套牌》,每塊牌子把與屬相相對應的元辰用擬人的手法來表現,均以人身動物頭來表現不同元辰值日官的神態和動作。這也是道教中最典型的造象的方法和風格。這樣的擬人化處理手法把純粹的十二生肖動物屬相和十二元辰概念融合得恰到好處,既表現了屬相的特點,又形象生動地把元辰理念傳播給現代人。十二元辰的題材在玉雕領域並未被前人所采納、運用。據史料記載,十二元辰曾出現於壹些書畫作品中。此次我將十二元辰以雕刻形式出現,想通過溫潤細膩的玉料,把它的文化內涵,展現給玉石愛好者,增加它在不同藝術領域的表現樣式,在設計中我深深知道牌面設計是整個套牌成功的關鍵所在,優秀的設計能讓深邃、繁雜的內涵,深入淺出地展現給觀賞者。後期的雕刻加工,完全取決於設計的理念和方法,同時也是最終作品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黃罕勇:雕刻壹整套十二生肖,作品最關鍵是風格統壹,十二只動物看上去要像相親相愛的壹家人,親昵無間。可如果為統壹而放棄個性,那作品又會顯得呆板,失去觀賞性。我構思時,原本設想雕刻成十二件手把件,每件雕琢為姿態各異的動物,好比低頭吃草的牛、站立著咆哮的老虎、頭尾盤旋壹起的蛇,但或站或趴或蹲的不同身體姿態綜合起來看缺少了統壹性,沒有和諧美,感覺就像是十二件單獨的作品擺放在壹起,而非壹件作品中的十二個組成。我嘗試著設計十二方尺寸為8?3?3毫米的印章,將印紐雕成大小相等十二只動物,每只動物采用盤旋姿態,讓頭尾相接寓意和諧,每只動物的神態則表現出它們各自的特性。我的創作風格素來追求圓潤性,在寫實基礎上簡約,不刻意誇張和抽象,尤其在動物件雕刻時,過於誇張和抽象就會造成動物身體比例失調。雕刻這套《十二生肖套印》時,我從每個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活方式上出發,用圓雕、鏤空雕、立體雕結合的雕刻工藝,盡量表現出最符合它們個性的最生動動態,恰到好處地展現最靈動的壹面。譬如老鼠,通過眼神表現出它膽小謹慎、狡猾;牛通過塊面與線條結合,展示它強壯的肌肉,顯出力量感;老虎張大嘴巴,展現威猛之感等等。妳們分別采用印章和玉牌的形式表現十二生肖,有什麽特殊意義嗎?黃罕勇:早先我曾在北京(樓盤)故宮看到過壹套明清時期制作的玉雕十二生肖作品,它采用獸面人身的表現形式,暗諷當時官場百態,形式很新穎。當時,我面對的這塊十公斤和田籽料玉石外形方正、規矩,表面的臟、劣很少,極為適合雕琢印章件,我想假若能借鑒明清十二生肖的表現形式,在其上表現十二生肖,那或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印章收藏始於唐代,興盛於明清時期。唐宋以來,由於篆刻藝術滯後於書畫藝術,從藝術表現力來看,印章印面太小,視覺沖擊力不足,再加上印章實用性的消失,導致其公眾認知度低,大眾審美能力不足,市場流通性差。事實上並非如此,印章具有刀筆互見的藝術效果,篆刻既是文字又是雕塑,講究布局和章法。印人先構思設計布局,再以高超的繪畫功底巧琢造型,尤其是印紐的紐式,出現了古獸鈕、人物鈕、動物鈕、魚蟲鈕和薄意鈕等巧思精作的樣式。可以說,印章是集書、畫、篆刻藝術為壹體的藝術表現形式,藝術價值很高。當代玉雕盡管壹直在創新表現形式,但少有人采用印章表現,我就嘗試突破,在印紐上雕刻十二生肖,讓各式各樣的動物身姿與方正的印章產生視覺對比,增強作品美感。陳健:我的作品《十二元辰套牌》原料為壹塊六公斤左右的籽料,材料表面有壹道裂紋,並不是非常完整,然而這並沒有影響到玉料的其余部分,當材料被切開時,統壹的內部構造和整齊劃壹的紋理讓我相當滿意。除了表面的裂紋,可以說整塊料並沒有什麽瑕疵,用我們行話說叫“壹口氣”。買材料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利用率,分析每壹塊購入的材料能夠制作出多少成品,然後核算成本。看到那塊玉料的時候,除了白度稍微差點,其他都非常好,裏面也沒有什麽雜質和僵斑,紋理清晰,各方面都讓自己比較滿意。為了提高利用率,我打算把材料切成大排片,當時擺在我面前的有兩種切料方案:壹種是把原料切成大小不壹、形狀各異的玉牌,合算下來可以切出二十多塊牌子;另壹種則是整齊劃壹地把玉料分割為十二塊大小統壹的長形玉牌,做成套牌的形式。按照前壹種方案成本合算相比第二種相對較低,然而做十二塊壹組的套牌是我從未嘗試過的。兩個方案我考慮了很長時間,經過各種利弊的權衡,我和我的團隊最終決定制作套牌。從商業角度來說,雖然制作套牌的成本相對高壹點,但是能夠得到這麽壹塊優質並合適制作套牌的玉料,這種機會對我來說可遇不可求。於是。我下定決心創作《十二元辰套牌》壹個龐大的整體工程,假如最終呈現的效果非常優異,將會給在我的玉雕生涯中寫下濃墨重彩的壹筆。創作時遇到什麽難題了嗎?陳健:制作成功與否首先取決於設計。設計的完美、細節之處的考慮周到,最終效果不會離預期太遠,差距不會很大。設計定稿之後,後期的改動空間就十分有限,最多有壹些細節上的變化。因此,在真正開工之前,我們團隊在原有的設計稿上進行了幾輪修改,包括配飾的運用、空間布局的分配、造型姿勢的變動,還有衣著紋飾的調整等等。之前,我們在設計時,每個值日官的身上都配有壹塊腰牌,腰牌上雕刻對應元辰的稱謂。經過團隊的多次討論,認為這樣的畫面構造效果不佳,最終決定把腰牌的設計去除,化繁為簡。為了把牌面的圖案形象處理得更精簡,便根據牌面形狀,充分利用牌面上部分較為寬裕的空間,把原本置於腰間的元辰字樣,上移至牌子最上方的扇面狀的紋飾中,也起到平衡整體畫面的效果。玉雕的制作不能也像書畫壹般把每個細節展現得淋漓精致,在方寸中不僅要展現形象,還要給人傳達壹種鏡像。極簡的人物表現手法,是我們追求玉質溫潤感的壹種手段形象簡化了,各種紋飾就顯出不可或缺的藝術價值。剛開始,牌面只有中間的造像,底紋的運用起到了統壹整體的效果,在設計時選擇何種底紋至關重要,開始我本想運用雲紋作為底紋,體現壹種遠離塵世的空靈,表現值日官的神仙之氣,給人騰雲駕霧之感,但是效果差強人意,後來經過多次嘗試,最終把佛教中常用的楊花紋飾作為底紋運用其中,把道教中的十二元辰很好地襯托出來,並且讓十二塊的《十二元辰套牌》達到了呼應的效果,成為求同存異的壹個整體。黃罕勇:精準地切割出大小相等的十二塊印章最難,而且未雕刻前印章每個面還要余預留2毫米。當時我在圖紙上反復計算每塊玉石的尺寸,最大程度地利用玉石上的每寸。記得切割第壹刀時,切割機器出了故障,角度傾斜了,偏離了原來預定的角度,只能重新計算,最後只多切割出壹塊印章備用。假如現在出現壹塊與十二生肖玉雕材質相似,重量相近的玉石,妳們還是考慮做十二生肖嗎?還是考慮其他規模的作品?黃罕勇:每塊玉石都有獨壹無二的特性,即便是雕琢同樣的題材最終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就十二生肖題材來說,我不會再采用印章的形式表現,或許雕刻成玉牌,也或許做成手把件。在藝術表現方面,可能會改變仿古風格,吸納當代其他藝術門類中的新鮮元素,使作品更具時代氣息。在藝術上堅持簡約、簡潔的基礎,多壹些線條表現,做得更細致,更精致。例如以往用壹根線條表現動物眼睛,之後會在眼睛上添加眼線或睫毛,多些裝飾性的表現,讓動物形象看上去更加真實,逼真。假若玉石上帶有皮色的,還會在上雕刻壹些紋飾,豐富作品畫面。但始終會堅持寫實風格,不會采用過於誇張的手法,否則會偏離了玉石溫潤厚重的特性。我壹直有個想法,就是用玉石做壹件大規模的作品,即動物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世界各地的動物匯聚壹堂,盡情嬉戲玩耍。當然前提必須是,動物形象符合玉石的特性,不能過於偏離傳統。好比我會雕刻長頸鹿、熊貓、袋鼠等壹些形象可愛的動物,卻不會雕刻鱷魚。否則就不是動物世界,會給人怪獸世界之感。此外,我還計劃就同壹個主題創作壹個系列。比如主題“蓄勢”,會用單件老虎形象表現,也可以用猴子表現,還可以用人物形象表現,通過他們各自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表現出蓄勢的概念。陳健:《十二元辰套牌》在玉雕界壹經出現就受到了較高的關註,先是參與了2012年天工獎的評選,並榮獲天工獎“銀獎”,後又參與天工獎為時壹周的展品展示;接著受到西泠拍賣的參展邀請,關鍵的是在行業中的朋友溝通、交流給我很大啟發。總體來說,大家對我的作品有著積極的評價。牌面的設計、底座的設計得到大家的認可,尤其是題材新穎也著實給大部分人帶來了新鮮感。受眾對作品含義的好奇多於對其他關註點。不論是在“天工獎”上,還是在西泠拍賣中大家都對這套氣勢不凡,題材突出的作品投以更多的目光和關註。也有人對玉料,白度上的稍顯欠缺表示可惜,這可能是我這件作品的壹種遺憾。其實先天的不足,就需要我們制作者用思想、設計和創造工藝去彌補,用藝術去完善作品,這才是壹件作品從自然美走向藝術美的價值所在。這套作品之前,我已經制作過兩塊、四塊壹組的套牌。創作《十二元辰套牌》後,我深深地理解同為套牌,兩塊、四塊將較於十二塊壹組的選材更為廣泛,設計空間較更大,形式也更容易統壹。因此在以後創作時,自己對整體的把握更有自信。其實套牌數量的增加意味著選擇題材範圍的縮小,統壹難度的增加,這兩點決定了作品的最終成品效果。因此,這麽大規模的作品意味著制作者需要更深厚的人文底蘊和統籌能力,整體把握能力。如若有機會,我還是會嘗試做不同的大規模作品,不壹定是十二生辰,可能是其他題材,以此展現玉石各方面的獨特美。陳健中國青年玉(石)雕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技師。1993年在揚州(樓盤)邗江玉雕廠學習玉器雕刻技藝;1997年跟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忠榮先生學習玉牌的設計與制作;2004年創辦“琢輝玉器工作室”;2009年作品《春雨細蒙蒙》獲第八屆中國玉雕“天工獎”銅獎;2010年作品《竹林七賢》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作品《孟母三遷》獲第三屆玉雕“神工獎”金獎,《福壽康寧》獲第三屆玉雕“神工獎”銀獎,作品《訓馬》獲中國玉(石)器“百花獎”銀獎,作品《雄鷹》,《九天玄女》獲第九屆中國玉雕“天工獎”優秀作品獎 。十二生肖十二元辰,即十二相元辰。指寅生屬虎,功曹元辰;卯生屬兔,太沖元辰;辰生屬龍,天罡元辰;巳生屬蛇,太乙元辰;午生屬馬,勝光元辰;未生屬羊,小吉元辰;申生屬猴,傳送元辰;酉生屬雞,從魁元辰;戌生屬犬,河魁元辰;亥生屬豬,登明元辰;子生屬鼠,神後元辰;醜生屬牛,大吉元辰。十二相屬,註命六神。據清代趙冀考證有關十二屬相之說最早起源於東漢。在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生肖不僅是壹種形象生動的紀年、紀月的方法,更已與每個人結合起來,賦予了壹種神奇的性格。玉牌玉牌屬於佩玉的壹種,佩玉文化歷史悠久,最早可追述到紅山、良渚、殷墟等早期文化。到了戰國至漢時期,佩玉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她涵蓋的內容除了財富、藝術、禮儀,還增加了隨喜的含義。明代,蘇州(樓盤)陸子岡壹改明代玉器陳腐俗氣,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將印章、書法、繪畫藝術融入其中,子岡制玉掛件,形若方形或長方形,寬厚敦實,猶如牌子,故簡稱為“子岡牌”。它將中國的書畫藝術鐫刻在玉牌的正反兩面,加上玲瓏剔透的牌頭裝飾,具較高的觀賞性,玩味無窮,是子岡牌存在歡迎的主要因素。這不僅奠定了現代玉牌的基礎,還確定了玉牌的基本形式、內容和門類。黃罕勇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中國青年玉(石)雕藝術家,上海(樓盤)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高級技師。1993年進入玉石雕刻行業?熏師從吳碧霞;2008年作品《十二生肖》獲“天工獎”金獎、《吉祥如意》獲中國上海玉雕“神工獎”金獎,《龜鶴》獲“百花獎”銀獎,《吉祥如意》獲“百花獎”金獎;2009年,被聘為蘇州市第二屆“子岡杯”玉雕精品展評委,作品《辟邪獸》獲“百花獎”銀獎;2010年《辟邪?佑生》獲中國上海第三屆“英合杯”玉雕“神工獎”創新金獎、《蓄勢》獲“百花獎”金獎;2011年《辟邪》獲“天工獎”銀獎,《獨占鰲頭》獲“百花獎”銀獎,《報喜》獲“神工獎”創新金獎,《辟邪》獲“陸子岡杯”金獎,“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系列叢書黃罕勇卷出版;2012年《辟邪》獲“百花獎”金獎。玉印用玉石雕刻而成的印章。在古代,皇帝的玉璽就是壹種玉印章,只不過玉璽用的都是最上等的玉料,而且都是由皇家技師雕制而成,是權利和身份的象征。玉印章因玉料的不同也可細分為很多種,有白玉印章,碧玉印章,墨玉印章,青玉印章,黃玉印章等很多種。玉印章區別於石質印章,價值相對較低。玉印章現在作為壹種玉石工藝品收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因為它不僅具有實用的功能,還具有觀賞,裝飾和收藏的價值。印章是刻制材質和篆刻藝術的結合體。辨別印章的收藏價值,主要看刻制印章的玉石種類和印章的篆刻技術。其中最具收藏價值的材質是用號稱“中華四大章石”田黃石(樓盤)、雞血石、青田石和艾葉綠刻制的。田黃石產於福建福州(樓盤),其他三種都產於浙江。雞血石產於浙江昌化;青玉產於浙江青田;艾葉綠不僅產於浙江,還產於福建、遼寧等地。其中,田黃石色美質佳有“石帝”之稱,雞血石石質細膩、血色鮮紅欲滴,由於儲量極其稀少,故有“千金易得,壹石難求”之說,是印材中的霸主。青田石、艾葉綠亦為章石中的名貴上品。古代玉器印章的篆刻技術源遠流長。自明代以來,印學流派很多。主要有八大流派,分別為文何派、皖派、泗水派、婁東派、臯派、林派、鄧派、西冷八家。這些流派的印章篆刻技術都在當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 上一篇:點贊短句說說
  • 下一篇:生態環保組合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