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節氣是大雪,二月初。“當壹個孩子出生在陽光下”意味著時間。主要指分月份,包括分時間(23-1)。大雪和冬季至日是第二個月,這是身體的陽氣自動恢復的最佳時間。六臟象上:“五日為候,三日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齡。”15是節氣,節氣的氣候變化像竹子壹樣連在壹起。《黃帝內經·靈蘭秘經》上曰:“肺為代代相傳之官,如何待節。”肺,怎麽治結?治結是調節,“肺”掌管人體對生理功能的自我調節,以適應二十四節氣的交替變化。肺“開竅於鼻,主皮毛”,對氣候和節氣最敏感,皮膚毛孔也隨著節氣的變化而開合,所以“肺為代代相傳之官,節期之治,無從談起”。關節疾病也與“肺”有關。很多關節患者提前知道“肺”的治療和調節不好,導致關節疼痛。風濕病患者自己的“天氣預報”是非常準確的,所以我在風濕病的臨床治療中經常使用進入肺經的藥物。
古人以六經理論模式將二十四節氣分為六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氣候變化都對人體生理機能產生影響,這就是古代中醫高峰理論的“六氣”。“五運”是用木、火、土、金、水的理論模型對太陽系運行規律的行星影響氣候和人體生理功能的五種現象進行分類。每年用幹燥的壹天來代替。比如壬辰年,丁仁合木,太陽太幹,陰天不幹。所以今年是運木年。六經理論將二十四節氣分為六個階段,即厥陰穆峰、少陰軍火、少陽香火、太陰濕土、陽明幹金、太陽冷水。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六經辨證理論,就是用這個模型對所有疾病進行分類的。
用天幹地支理論推導出每年的氣候變化,就可以知道當年“運氣”的變化規律。比如今年是己亥年,“海斯之年,厥陰之風為木之日,少陽之火為春”。司天是上半年的運氣,在泉是下半年的運氣。2019流行性疾病病因多為風熱邪所致。24節氣“小雪”節氣是太陽冷,水冷的季節,是壹年不變的主氣,就像主人的本意。天有“不測風雲”,人有“不測貴客”,所以壹年壹度的氣候異常變化規律被稱為禮貌,正如客人的意思。客隨主變,主人氣變,禮貌也變。比如壬辰年太濕,不禮貌,很多陽虛患者說吃我的湯感覺特別辣。寒濕當令,大量幹姜,以融寒濕,以倡“必先老,不削天。”
2002年開始學習中醫的五運六氣。2004年,實驗結合易經舒舒理論,探討人體出生時間與患病時間之間是否存在必然聯系。而五運六氣學說主要用於研究疫病和疑難病的病機。人體的出生時間可以通過“兩個系統”來推斷,壹個是古代易經的命理學,壹個是中醫的五運六氣理論。前者側重於研究人的體質稟賦,但理論上存在斷層現象,目的是找出疑難病的真正發病機理。人體有陽虛證,同時也有肝火證,有時真假難辨。《黃帝內經》“根於中國者,註定有緣,神去則有緣。那些紮根於外界的人會憤怒,當他們停止時,他們就會滅絕。”“黎齊”是壹個五行編碼,記錄了人出生時呼吸的“黎齊”時間。因齊,故名“李奇”。除了呼吸,更重要的是站在節氣裏。這就是為什麽人體的精血比夏季的至日恢復得更快的原因。例如:1976生於陳冰年,冰心太歲,不宜水運。如果妳出生在公歷7月21-9月21,主氣太濕土時令,禮貌為風木。陳旭之年,太陽冷而水寒,濕土在春,所以陽歷65438年7月21-9月21出生的人的“黎齊”五行碼主要是冷水濕土。1994有人寒濕證。2002年,他研究“運氣”理論,思考為什麽會發生在1994。1994是徐佳年,也是寒濕的季節,在他身體“氣立”的時候激發了五行密碼,所以1993和1995都很好,只有1994得病。2008年,李某某胃寒脹痛在盤錦市沙嶺鎮被我治好後,為什麽2009年又復發了?雖然復發是因為吃了生冷的食物,但也是壹個誘發因素。主要因素是2009年醜年土未運,春季太濕,太陽冷。醜年的“運氣”讓他的體質更加寒濕,2009年吃藥以來壹直很好。
桃花在三月的清明節開得最美,梅花需要在臘月的小寒和大寒。他們的“黎齊”五行編碼不同,所以他們在不同的節氣下完成開花過程。每個人的五行編碼在“氣立”時是不同的,臟腑的生理功能受五運六氣的影響,因人而異。有的人經常吃麻辣燙,但有的人吃壹點,臉上就長滿了癤子。壬辰年冬天的壹個晚上,老婆跟兒子說發燒38度,大雪值節氣。太濕是禮貌的,主要氣體是太陽和冷水。辯證分析必須考慮風寒為主,在藥店抓到麻黃6克,桂枝4克,甘草2克。回家看兒子蓋大貝。問了壹下才知道自己有惡寒,脈搏很緊。如果是感冒的癥狀,我肯定會煎藥。吃了壹晚上,出了壹身汗,畏寒情緒也消失了。但第二天早上發熱不退,分析為表寒伴有內熱,否則熱隨汗消散。按證斷脈,配合姜生散服用,壹劑後體溫從周四最高的39度降至正常,兩劑後惡寒發熱徹底治愈。壬辰大雪節氣的“禮”是太濕土,“主氣”是太陽的冷水。麻黃、桂枝、甘草散風寒,使惡寒癥狀消失,繼續與生姜散同服辛味藥,是針對運氣的寒濕之氣。
運氣理論適合研究非情緒疾病。我的易經老師說:“有些病即使吃藥,也無法得到節氣五行的幫助,只是在那個時候得到緩解。得節氣五行之氣相濟,輕者不治療可自愈,重者用藥事半功倍。”
先秦時期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說:“如不用地之理,則為禍。”這句話值得每壹個中醫臨床醫生深思。
2012的初稿於2019年7月在張磊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