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的瓷器鑒定價值體系中,以存世量為區分,?密瓷?最稀缺珍貴,收藏價值也最高。下面是我精心為妳整理的80年代瓷器的收藏價值,壹起來看看。
80年代瓷器的收藏價值
如果說清代康熙、雍正與乾隆時期的陶瓷是中國制瓷歷史上的高峰,那麽這三個時期的官窯就是精品中的精品。官窯,顧名思義是我國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辦瓷窯,專燒制皇室貴族享用的陶瓷用具,其中既有生活性的實用瓷,也有專供帝王欣賞把玩的宮廷?密瓷?。
上期欄目中特赴深圳鑒寶的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國古陶瓷鑒定泰鬥李知宴老師認為,?密瓷?代表了官窯制瓷的最高水準,之前為藏友們介紹的深圳民間收藏的雍正抱月瓶,正屬於?密瓷?之壹。
抱月瓶胎體極其細潤,白度深沈,不耀眼,符合雍正官窯?白裏泛青?胎體特征;胎體致密,輕重適中,器型變化收放自如;瓶上牡丹與白頭翁下筆傳神、構圖平穩、境界優美,沒有壹絲敗筆;沿著抱月瓶彩繪邊緣輪廓,可見反射出來五顏六色的隔離光,這是歷經200年歷史沈澱產生的自然現象。李知宴認為,上述這些細節特征往往只出現在工藝最為精致的宮廷?密瓷?上,按照皇家最高規格打造,這只雍正鳥紋抱月瓶是雍正官窯精品中的精品,吻合皇帝的欣賞理念和審美需求,是專為皇帝高級精神享受而制作,代表雍正時期高超的宮廷藝術形式之壹,充分展現清代鼎盛時期帝王的藝術意境和精神境界。
無論是後代官窯模仿,還是現代機械造假,都無法復制出到代官窯的時代特征,這些宏大造型、含蓄韻味或是巧奪天工,正構成了到代官窯獨壹無二的收藏價值。
到代官窯自然是珍品,那麽?不到代?的就是贗品?答案是否定的。模仿宋明經典瓷器,正是清代官窯的壹大特色,南京博物院就藏有清雍正仿明永樂官窯的青花牽牛花紋倭角瓶。晚清時期官窯也經常仿制前代官窯,但在工藝和質料上都有差異。例如嘉慶、道光、同治朝代的官窯,品質漸不及前朝。
期間有藏友帶來了落款是明宣德的藍釉碗給李知宴鑒定,盡管造型和明宣德官窯壹樣,但是李知宴卻將其斷代在晚清。李知宴認為,首先底釉太亮,有妖艷、發飄感覺,不符合明宣德官窯釉料特征;其次胎體較粗,不及到代官窯溫潤;落款字體拘謹,用力過猛,功力欠缺火候。為何晚清官窯仿前代官窯會有如此差別?李知宴解釋道,無非清朝國力逐漸衰弱,制瓷經費緊張,部分工藝失傳導致。
但是不能就此認為後代官窯仿前代官窯的作品,就沒有價值。以這件晚清仿明宣德藍釉碗為例,李知宴說,現在還能找到這等工藝的晚清官窯,已經非常稀少,同樣具有很高收藏價值。
除了正統官窯外,?官搭民燒?瓷器和民窯精品也值得藏友留意。從康熙前期時期,出現?官搭民燒?的制瓷制度,即官窯器大多數在禦廠內完成制坯成型的工序,然後在民窯中搭燒,這壹制度的實行,使民窯更註重產品的質量和精細,從而出現了壹些精品瓷器。需要註意的是,民窯雖然藝術性強,主題鮮明,但從工藝和品質上,始終與正統官窯有差距。
瓷器收藏價值的體現1、歷史文化價值。這點,是瓷器價值高的重要因素之壹。在古代時期,以元、宋、明、清時期的瓷器品,是較為盛行的。而宋朝時期流傳下來的官窯瓷器,是最為珍貴的。主要是由於那段時期生產的瓷器數量少,流傳下來的汝瓷更為少。因此,在瓷器收藏市場中,價格較高;
2、工藝題材價值。好的瓷器,需要精湛的工藝來展現。每件瓷器,都是需要運用壹定的題材,來充分的展現出要表達的含義性。這點,就需要技藝充分的展現。尤其是名家的瓷器,是瓷器價值的又壹重要因素;
3、存世量、質量。無論什麽樣的瓷器品,現存量與質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某個大師的作品,是瓷器界所推崇的。但保存的數量是較少的,而市場需求量大。這樣,也是促使瓷器價格上升的因素之壹;
因此,對於瓷器收藏家與投資者來說,應該多角度的辨別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