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茶”:到親戚家拜年,壹般會帶蛋糕、水果,以示敬意。在受崇拜的親戚家,煮湯和面條,每人壹碗三個雞蛋,用蠟盤、酒和米飯招待客人。客人回家會回贈糖果禮物,俗稱“換茶”,意思是“換錢”,也就是大家都會發財。用厚厚的羊毛紙和壹層白紙把蛋糕包起來,再貼上壹張紅紙,到處發。只有形式,沒有內容
《抱銀元寶》、《驅走哀愁》、《偷走青春》:初壹淩晨,山區附近的人們等著聽鳥聲再開床,以此來作壹年的豐歉,俗稱“聽什麽鳥開耳”。如果聽到第壹聲“滾洞”的叫聲,那就是大運了,接下來是“奇恰奇恰”和“羅洛羅洛”。春節期間,除上述活動外,都昌的“抱金元寶”、“跑花”、“拜大年初壹”、瑞昌的“點燈”、“湖口奔喪”、修水的“偷綠花”等彭澤習俗,從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展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大年三十吃魚要打屁股”:壹桌豐盛的年菜,全家團聚,圍坐在桌前吃團圓飯。桌子上有各種各樣的菜,涼菜,炒菜,小吃。與其他飯菜不同,年夜飯的魚是不能碰的。屬於壹種裝飾,象征著來年的“富貴吉祥”,所以要留著。如果孩子調皮吃魚,大人會脫下孩子的褲子,象征性地打幾下孩子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