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我先問妳們壹個問題:妳們知道嗎,中國歷史上有壹所影響中國傳統教育700多年的書院,曾被稱為“天下第壹書院”。這就是我們要去參觀的廬山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位於廬山五老峰腳下。在五老峰的呵護下,卓爾山、後平山、古彜山環抱,從高處俯瞰他,宛如壹個山洞。
白鹿洞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所擁有完整教育體系的書院。在遙遠的歷史時期,這裏是鹿的幸福家園。唐朝貞元年間,壹個叫李伯的男孩帶著弟弟來到這裏。他們在這裏隱居求學,美麗的山川讓他們的學業迅速成長。李東陽·博在這裏學習後,與生活在這裏的白鹿中的白鹿交上了朋友。這只白鹿,經常和李博交往,對李博的耳朵印象深刻,所以也很體貼!我經常幫李波在山外的集鎮買壹些學習用品,送信。長期以來山外的人們認為李伯的這只白鹿是神鹿,所以稱之為“白鹿原先生”,李伯讀書的地方叫“白鹿洞”。李波師兄在白鹿洞開創了以書為中心的時代。
南唐時,南唐在白鹿洞設立了國家級學府“廬山郭雪”,這是辦國學的開端。到了977年,北宋太平興國的時候,宋太宗送給白鹿洞書院《九經》等書。從此,白鹿洞書院逐漸在當時的中國聲名鵲起。
當南宋大教育家朱來到廬山南麓做南康軍的知識軍時,白鹿洞書院散發出耀眼的光輝。期間,朱夫子親自擔任白鹿洞書院洞主,給學生講課。並根據當時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制定了壹套完整的教學規範和學習規則(白鹿洞教條),將四書五經確定為學生的主修科目。
朱在白鹿洞書院將其教學思想轉化為教學實踐。系統地改革了舊的官辦書院教育的弊端,即讀書只是做官,大膽地推行和建立了新的書院教育制度。特別重視學生的德育和全面素質教育。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急需人才。
朱在白鹿洞書院的教育改革實踐,直接影響了封建中國以後700多年科舉教育的制定,成為後世中國效仿的典範。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白鹿洞書院開始享有“中華第壹書院,天下第壹書院”的美譽。
目前,白鹿洞書院森林面積3000畝,其中建築面積占3800平方米。整個書院沿官道河而建,五組建築朝南。至今,白鹿洞書院現存石碑150余塊,摩崖石刻眾多。這些都是妳能感受到當年書院濃厚文化氛圍的地方。
讓我們壹起走進這個書香依舊的聖地,感受濃郁的書院芬芳。
江西白鹿原書院導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貞元年間。李伯,洛陽人,和他的兄弟壹起隱居求學。伯養了壹只白鹿“自娛自樂”,鹿被稱為“神鹿”。這裏沒有洞,因為地勢低凹,往下看像個洞,所以叫“白鹿洞”。後來李勃做了關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的歷史。為了紀念自己的青春,他在這裏讀書,種植花草樹木,建亭、臺、樓、榭,以示風流韻事。
南唐李朝廷在此舉辦“廬山”又稱“白鹿”,與金陵秦淮河國子監齊名,文人墨客趨之若鶩。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視書院教育,將《九經》等書籍贈予書院。由於朝廷和地方正史的重視,書院發展起來了。南宋六年,理學大師朱得知南康軍(今江西九江市縣)的情況,率數百名官員參觀書院。當時的書院破敗不堪,雜草叢生。朱十分惋惜,命官員修復白鹿洞書院,自己成為洞主,編典、聘師、招生、撥地,苦心經營。朱制定的《白鹿洞書院啟示錄》又稱《白鹿洞書院正典》,影響後世數百年,其辦學模式被後人模仿,流傳海外。白鹿洞書院在日本、韓國、東南亞等海外享有盛譽。清末宣彤二年,清廷廢止白鹿洞書院名稱,改稱江西高等林業學校。
辛亥革命後,書院遺址遭遇火災,大部分藏書遺失。民國七年(1918),康有為書寫了白鹿洞書院的條幅,書院偶爾翻修,但越來越差。國民黨軍官訓練團曾占用學院校舍。抗戰時期,被侵華日軍破壞,折疊的樹木被破壞了不少。抗戰勝利後,蔣介石說白鹿洞書院由當時南昌的中正大學接管,作為中正大學的永久校舍,但這個計劃沒有實現。
新中國成立後,白鹿洞書院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利用。各級政府撥出巨款進行三次大修,重新繁榮起來。1959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是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過程中聯合國專家考察廬山的第壹站。
白鹿洞書院建於公元940年,南宋時由朱重修擴建,成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代表了近七百年來中國宋學的大趨勢”,中國歷史上著名人士如哲學家朱等都曾在此任教。
江西白鹿洞書院導遊詞3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九江五老峰南,是後平山的太陽。書院依山而建,壹簇簇亭臺樓閣、園林掩映在參天古樹中。南唐元年間,白鹿洞正式辟為圖書館,名為白鹿洞書院,又稱“廬山國學”。宋仁宗五年,更名為“白鹿洞書院”,與當時的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並稱為“四大書院”。後與吉安鄂州書院、潛山鵝湖書院、南昌張羽書院並稱為“江西四大書院”。
書院的創始人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李伯。940年,南唐崛起為元朝,南唐政權在李勃隱居之地建立了壹所學習博物館,稱之為“廬山郭雪”,又稱“白鹿郭雪”。這是壹所類似金陵(今南京)國子監的高等學府。北宋初年,江州在白鹿洞開辦書院,“白鹿洞書院”的名稱從此開始,但很快就被廢除了。直到著名理學家朱重修書院,白鹿洞書院才在中國聲名鵲起。朱不僅重建了白鹿洞書院,而且制定了嚴格的書院規章制度。
《白鹿洞書院條令》不僅體現了朱以壹套儒家經典為基礎的“尊物、知行、至誠、正心、修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育思想,而且成為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700年的書院辦學模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壹。
自朱以來,白鹿洞書院與嶽麓書院壹樣,成為宋代傳播理學的重要基地。
目前,白鹿洞書院已經形成了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遊接待、園林建設為壹體的綜合管理體系。
江西白鹿洞書院導遊詞4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幸子縣境內的江西九江五老峰山南,享有“全國第壹書院”的美譽。書院依山而建,壹簇簇亭臺樓閣、園林掩映在參天古樹中。南唐元年間,白鹿洞正式辟為圖書館,又稱“廬山國學”,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所由中央政府在都城之外建立的國學館。宋仁宗五年,更名為“白鹿洞書院”,與當時的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嵩陽書院並稱“四大書院”,被譽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後與吉安白鷺洲書院、潛山鵝湖書院、南昌張羽書院並稱“江西四大書院”。廬山五老峰南約10公裏的後平山的太陽,被壹群亭臺樓閣、四合院式的古建築環繞在群山綠樹之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鹿洞書院。
宋代理學家朱成為芷南(今縣)康君時,重修書院,親自講學,確定了書院的辦學規則和辦學目標,名聲大噪,成為中國宋末至清初數百年的重要文化搖籃。
書院是中國古代傳播文化、交流學術知識、培養學者的場所。從唐代到清代,江西書院眾多,居全國之首。白鹿洞書院是中國第壹所書院,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所完整的書院。
廬山雲霧茶、秀嶼鱖魚、綠冬蠶絲被、仙客來蘑菇、武寧獼猴桃、洋房水泥、中華老字號桂花茶餅、瑞昌山藥、藍星矽膠、九江桂花酥糖、湖口豆豉、幸子金星嚴嵩、九江陳年密封酒、辣蓼。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九江五老峰山南,距離廬山牯嶺街不遠。妳可以住在廬山牯嶺街,廬山牯嶺街的住宿條件已經相當成熟了。牯嶺是廬山的吃住中心,也是觀光的起點。牯嶺住宿最有特色的是隱藏在群山中的昂貴的歷史名人別墅。其次,這裏各種賓館、酒店、招待所、農家院應有盡有,可以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需求。
江西白鹿洞書院導遊詞5白鹿洞書院位於廬山東南部的五老峰腳下,距九江市區30公裏,有茂密的原始森林3000畝,古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依山傍水,清幽寧靜,兩山傍岸,壹水相連。它四周高中間低,俯視壹個洞。它是1988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壹級自然保護區,廬山“世界文化景觀”的主要景點,江西古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旅遊觀光和街頭鼓噪。
唐朝貞元年間,河南洛陽人李伯和他的哥哥李劮在這裏隱居讀書。李伯養了壹只白鹿自娛自樂,跟著他。他被稱為“白鹿原先生”。長慶年間,李伯經大文豪韓愈推薦,到江州(今九江)學史,在洞內廣泛種植花木,並修建露臺,成為四面八方文人聚集講學、誦經的地方。
南唐元年(公元940年),朝廷在此建“廬山郭雪”,使之與金陵(今南京)的“國子監”齊名,距今已有1060多年的歷史。北宋初,江州鄉賢在洞內建書院。從此,白鹿洞書院的名稱與嶽麓、松陽、睢陽並稱為“四大書院”。
南宋六年(公元1179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為南康之軍,全面復興白鹿洞書院,使之成為後世書院的典範。他揭秘的白鹿洞書院被後人奉為圭臬,影響傳遍海內外。
元明清時期,書院屢毀屢建,經久不衰。高峰期有壹千多名學生,360多棟房子。千百年來,白鹿洞書院為傳播文化、發展教育、培養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天下第壹書院”、“中國第壹書院”。
白鹿洞書院作為千年學府,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原生態的自然景觀。這裏有古色古香的古建築,有宋元以來世界書院數量最多的碑刻、摩崖石刻,有古樹參天、泉水叮咚、鳥鳴花香、冬暖夏涼的優美環境,有吃、住、行、遊等配套服務的設施設備。古老的書院正煥發出新的生機。我們真誠歡迎各界人士前來參觀、考察、投資發展。
江西白鹿洞書院指引6我們來到了廬山腳下的白鹿洞書院。
據說它是世界文化景觀,九江市文化研究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著名理學家朱有很大關系。朱在這裏學習,長大後在這裏教書育人。這是宋代的第壹所學校。四院之首,海內書院之首。
我們先去了先賢書院,書院第壹院,拍照留念。然後我們去了丹桂閣,去了明倫殿。這是學生的教室,保留了教學原貌,課桌課本,四書五經,保持原貌。還有壹段產生教學,是教學的原點。後來,我們還去了禮樂寺,參觀了朱的雕像。最後我們去了淩杏門和狀元橋。據說只有冠軍才能走過這座橋!
白鹿洞書院,果然是教學的起源地,不愧為四大書院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