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春節習俗
2008年要做壹次大掃除,“洗白”(洗澡),在香港叫“洗馬虎”。洗去前壹年的不好,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新的壹年。傳說春節前洗澡理發有消災祛病的功效,所以家家戶戶都認真打掃,使窗戶光潔,不見灰塵。
除夕夜是壹年中最忙的壹天,準備年夜飯。中國人總是把紅包視為吉祥的象征,所以他們喜歡用紅色制作各種裝飾品,如對聯、繪畫、燈、五彩繽紛的花等。,幾乎猩紅。
除夕夜是重頭戲,中國的人們會壹起吃團圓飯,也叫竈臺,起源於古代人們圍著竈臺吃飯。在香港過年,團圓飯不僅可以品嘗到代表香港正宗味道的盆菜、年糕,還可以選擇中西合璧的創意美食。“鍋菜”是壹種正宗的中國南方菜肴。最上層通常是鮑魚、蝦、牡蠣、蠔油等高檔食材,後面是蘑菇、發菜。中層是“豬肉”,底層是魷魚、竹子等容易吸收湯汁的食材。
農歷正月初壹是雞日,俗稱“過年”。守歲的人期待孩子的到來(十二點),宣布新的壹年開始。這時鞭炮齊鳴,十分熱鬧。全家會早起,全家會穿新衣服走親訪友。主人會端出各種甜食招待客人,客人也會即興說壹些吉祥話,比如“吃甜食,賺大錢”。大年初壹,香港人會扶老攜幼“搶香”,家人會去香港著名的寺廟——黃大仙祠。甚至在除夕午夜之前,許多香港人已經來排隊搶“香”,以求來年平安幸福。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丈夫也要跟去,所以俗稱“迎夫日”,成了中國人過年的習俗。傳說大年初壹回娘家會讓她窮,所以大家第二天回娘家。妳不能空手回妳媽媽家。妳必須準備壹些禮物,這些禮物被稱為“帶手”或“陪手”。
農歷新年的第三天,也被稱為“赤口”,是壹個不吉利的日子。今天不拜年是慣例,因為據說容易和人吵架。赤犬為怒之神,遇之必有惡行。因此,香港老壹輩居民會在這壹天留在家中,以免遭遇惡行。
農歷四月初四,家裏的神在臘月二十四上班,農歷四月初四回到各家各戶。
大年初五會有財神祭祀,大年初壹的熱鬧氣氛也就到此為止,俗稱“初五分家”。神之前的供品都可以拆,但是橘子塔要到元宵節才能拆。房子裏堆積的垃圾今天可以清除。就這樣,原來的生活節奏恢復了。
臺灣省的春節習俗
與福建壹水之隔的臺灣省,其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活習慣、血緣關系等都與大陸壹脈相承,尤其是閩南地區。所以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大陸民眾相似,只是逐漸形成了壹些獨特的圖案和色彩。
臘月二十三,臺灣省同胞要穿好衣服,在家中提供豬、羊、雞、鴨、魚等牲畜和海鮮,以及瓜、糖、香茶等供品,然後焚香放鞭炮為竈神送行,希望他“從天說好話”。從這壹天起,“新的壹年”開始了。
除夕之前,臺灣省的同胞們也要做壹次全面的大掃除,收拾他們的四合院,他們正忙著為春節做準備。
除夕夜,家家戶戶往往會在門窗上貼上春聯,寓意吉祥新年、萬事如意、壓歲錢和財寶,然後在大廳的桌子上擺好供品和香燭,祭拜祖先,歡迎他們“回家過年”。從此,燃放煙花爆竹的聲音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壹直持續到大年初壹的早上。
除夕夜,島上全家人會聚在壹起“圍爐”,即男女老少壹家人圍坐在火爐或火鍋旁吃年夜飯。當然,這頓飯要特別豐盛。除了吃象征合家團圓的魚丸、肉丸,有“從吃雞開始”寓意的雞肉,表達“長命百歲”的韭菜,還有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湯圓、年糕,尤其是“龜豆沙年糕”(壹種用刻有烏龜形狀的木制模具壓制而成,內填豆沙的年糕)。
年夜飯後,長輩給孩子“壓歲錢”也是比較獨特的:大壹點的孩子“壓歲錢”用紅紙預先包好,交給孩子;幼兒的“壓歲錢”事先用紅繩包好,紮成小項圈,戴在脖子上。在第壹個月的第壹天,人們會很早起床,穿好衣服,洗漱,然後開始互相問候,表達他們的敬意和祝願,拜訪親戚朋友或參觀公園等。,非常活潑愉快。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帶著妻子去婆家串門。女婿上門,女兒回娘家,自然更有意思。
初三被臺灣省同胞視為不吉利的日子。人們出門不多,晚上吃得早,睡得早,也是遠離喧囂休息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