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民歌內容豐富,仙桃是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壹。根據新修訂的《綿陽錄》,大致可分為八大類,即:號子、田歌、小調、花燈歌、民歌、兒歌、革命歷史歌謠、新民歌等。這些民歌大多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表達了他們的悲傷、喜悅和仇恨的感情,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代表作品有《香河謠》、《有閑怎麽回娘家》、《望月郎》、《雙撇筍》、《摘黃瓜》、《十個梅幹》等。
綿陽古畫戲是湖北地方劇種,又名綿陽古畫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於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民間,廣為人知的是“聽了古畫戲,生病不吃藥”。傳統劇目有《十三節》、《站在花墻上》。
綿陽漁鼓是壹種民間藝術,又名道情、道情漁鼓、筒管腔、南麥克風。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粗獷高亢的唱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頗有名氣。1952後,綿陽漁鼓唱遍湖北,1958命名為湖北漁鼓。
綿陽皮影戲是仙桃眾多民間藝術中的壹朵奇葩。它融合了傳統繪畫、雕塑、美術、影視動畫,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是中國藝術界的壹朵奇葩。仙桃是“湖北省皮影戲藝術之鄉”。
在我國的皮影戲藝術中,綿陽皮影戲以其精致的形象、優美抒情的唱腔、有趣的臺詞、典雅優美的糅合而獨樹壹幟。勉陽的皮影戲分為上道、中道、下道。途中借鑒了割草曲、撥弄曲、鬥雞曲等民間曲調,途中用悠揚的曲調演繹了綿陽皮影戲,是綿陽漁鼓腔的原始源頭。
劇中的各種人物、動物、道具都是棉洋用牛皮和剪紙精心雕琢而成。藝術家可以讓它們的每壹個關節都動起來,安裝操作桿,在壹個用白色細布做成的屏風後面表演,配上各種類型的道具和布景,通過燈光把畫面上的影像表現出來,色彩絢麗,就像電影壹樣。綿陽皮影戲有300多部傳統戲和20多部現代戲,大部分是潘超戲,偶爾穿插新編劇。其中,《皇歷扇》、《蝸牛仙子》、《宋武打虎》、《火焰山》、《三邀樊梨花》、《米頂山下西洋》等深受群眾喜愛。
綿陽雕花剪紙的特點是構圖蔥郁完整,黑白分明,刀法流暢準確,剪裁精密嚴謹,點畫優美勻稱,線條流暢,景物傳神,圖案飽滿均衡,寫實寫意,變形不失原形,藝術語言豐富,裝飾氣息濃厚。綿陽雕花剪紙和北方剪紙有著精與粗截然相反的特點,顯得細致入微。首先,它的構圖飽滿,用“散點透視”表現平面上的立體圖形,點、線、面有機結合。剛柔並濟,黑白對比,虛實相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所以人物形神兼備,重在造型生動逼真。線條流暢圓潤,雌雄雕版並用,鏤空留白都不錯。200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入選聯合國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仙桃市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剪紙藝術之鄉”稱號。
綿陽好書是壹種以傳聖旨、勸人為善為內容,以韻白交替、講唱結合為特征的曲藝形式。又稱《談聖重慶》、《談德書》,被民間稱為“太平書”、“華春賦”、“哭善書”。大致形成於鴉片戰爭前1840年,仙桃流行於全境及周邊縣市,最多集中在仙桃市、綿城、胡昶、通海、胡莎、長沖口、劉溪壹帶。舊時歌詠活動十分盛行,常有“五裏三戲”的場面。90年代,綿陽有很多好書,包括《歌手》和《聽眾》。
綿陽道情,又稱湖北道情,是在綿陽大千號子、綿陽古畫戲、綿陽漁鼓的唱腔和曲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演唱藝術。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在表演、曲目、曲牌音樂等方面不斷積累和演變。綿陽音樂性強,板腔濃郁,鄉土氣息濃厚。它是湖北最有影響力的地方民間藝術形式之壹。
綿陽三棒鼓是壹種技術歌舞,是壹種民間藝術,其表演方式是:腰上綁鼓,脖子上掛鑼,將三根兩端嵌有銅錢的木棒依次拋向空中,雙手拋棒,接棒,擊鼓,同時歌唱,為單人戲;兩人表演的時候,就更精彩了。壹人拋棍,唱鼓,敲鑼,為敗者鳴。棍子拋出時,在空中劃出三條搖曳的曲線,然後幻化成五顏六色的花環,穩穩地接住,拋起來,再接住,再拋起來——壹場漂亮的表演,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眼花繚亂。
綿陽小曲又叫“菜小曲”或“內河小曲”。漢水流域的壹種“山歌”,曲調高亢優美動聽,是壹種歌唱藝術,歌詞優美,清新自然,富有藝術感染力。受到群眾的喜愛。其音樂風格是根據綿陽方言四聲語調的特點形成的,是湖北小曲中比較突出的類型之壹。它歷史悠久,與明清時期綿陽民歌的根、枝相連,又吸收了鄰省的歌曲,成為湖北地方民間藝術中最具音樂性的歌唱藝術。綿陽小曲演唱的形式簡單而靈活。表演形式可以壹個人在盤上唱,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在弦樂器上唱。
仙桃貝雕仙桃淡水貝雕,利用淡水貝類的外殼,吸收中國畫和玉雕、牙雕、木雕、石雕等傳統藝術表現技法,巧妙利用其自然的色彩、紋理、造型,經過切割、車削、打磨、疊貼等工序,精心雕刻成平貼、浮雕、鑲嵌、立體等多種形式和規格。仙桃淡水貝雕的特點是制作貝雕船,在全國同行鑒定中引起同行的關註。1985年《仙桃淡水貝立體貝雕》《黃鶴歸來帶音響多功能貝雕》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1983《仙桃淡水貝立體貝雕》獲首屆中國國際旅遊博覽會玉質獎章;2007年,仙桃淡水貝立體貝雕獲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其中,玉龍黃鶴船作為壹種獨特的貝雕技藝,被人民大會堂湖北廳收藏。
仙桃麥稈畫,又稱麥稈畫,最早可以追溯到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仙桃草畫大致形成於清代同治年間。湖廣勉陽州之子鄧綽,進京進宮考試。在等待名單期間,他花光了所有的錢,在郊區畫稻草畫。王公大臣們爭相購買,他聚集在北京養子也不奇怪。於是,進士和翰林受命,在閑暇之余對這壹繪畫技藝進行編輯和潤色,日臻完善,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秘密傳承給後人。辭官歸祖後,開始在仙桃流傳,逐漸形成了適合仙桃地區風俗習慣和大眾審美的鄧草畫。
同時,該麥稈畫可保存數千年不老化、不褪色,可用於家庭、辦公室、賓館、飯店和娛樂場所。仙桃麥稈畫大膽吸收剪紙、貝雕、樹皮畫、羽毛畫、書法、國畫、烙畫等諸多藝術元素,創造出壹幅既有傳統技藝又有現代審美意識的淺浮雕麥稈畫。表現內容上,取材廣泛,取帝王將相,飛雲飛月;以老百姓、花鳥蟲魚為例,形象表達不拘壹格,構圖完整蔥郁,俗中有雅,形神兼備,生動傳神,呈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其藝術內涵古樸典雅,端莊秀麗,栩栩如生,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香河吹打是流行於香河中下遊(襄陽以下的漢江就是香河)的壹種民間打擊樂。音樂主要以當地民間音樂為基礎,並吸收了許多明清時期的流行歌曲而演變而來。香河演奏的樂器有嗩吶、大鑼、鈸、鼓、小鑼、馬工,其中以嗩吶為主,樂隊由六人組成,演奏形式分為線奏和坐堂兩種。旋律帶有濃郁的江漢平原氣息,很多曲子直接來源於綿陽民歌。音樂的結構多為單曲,長短句並存,上下句對仗。仙桃民間婚喪嫁娶、吉祥喜慶等不同場合都會使用香河吹,是仙桃各種民族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仙桃十錦又叫“七星點子”、“十扇鑼鼓”,在綿城又叫“印青”。起源於明代,流傳於民間,後為佛教、道教所用。由打擊樂器(即打、打、打、七、浪、星、當、長)和管樂器(即笛、簫、嗩吶、笙)構成十種音色,屬於“祥和吹”的壹種演奏形式。演奏的曲調多為南北曲牌中的牌子歌,也夾雜壹些民間曲調。其主要曲目有《漁父樂》、《金錢花》。據《綿陽州誌》記載,有“十番鑼鼓”的歷史典故,又稱“十樣錦”。第十二任王子朱在古鎮上建了觀音閣作為他的宮殿。白澍熱愛音樂,將宮廷音樂《十錦圖》引渡到古鎮。從此,“十錦”便定居下來,代代相傳了數百年。
江漢絲弦是江漢平原的壹種民間弦,它是在綿陽民歌、綿陽小曲和綿陽古畫戲曲音樂的孕育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了。二胡、胡俟和京胡是江漢絲弦的主要樂器。二胡具有顫音、滑音、演奏、指法、擡弓等多種具有“初始”技巧的演奏,形成了多樣的音色表現特征。四胡多是用來表達民間小調改編的短曲。京胡音色嘹亮,發音有力。節奏感鮮明,表現力強,壹般用於結構較長,具有中國傳統戲曲唱法特點的音樂。月琴有時也用在其中,以彈撥樂的音色和雙音、琶音、跳躍的表現為江漢絲弦的音樂演奏增添了多彩的效果。
綿陽高蹺龍燈結合了高蹺和龍燈,是綿陽舞龍的獨特表演形式,風格獨特,技藝高超。壹個踩高蹺舞龍的人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基本功:踩高蹺、舞龍燈和武術。踩高蹺看龍燈的關鍵是舞龍時,龍燈要擺開,要轉過來,因為龍燈的下口是活動的。龍燈向上時,龍口張開搶珠,向下時,龍口合攏,十分生動美觀。綿陽高蹺龍燈會玩花樣,穿插天空盤、草皮、地滾魚咬尾、半月、青龍盤柱、五嶽(打五方桌)等十幾個技能。打龍燈陣容強大,成為仙桃傳統民間舞蹈壹道亮麗的風景。
綿陽采蓮船是仙桃春節期間流行的壹種文化娛樂形式,歷史悠久。采蓮船與仙桃所在地區有關,這裏湖水無邊,荷花飄香,是魚米之鄉。蓮藕歷來豐富,所以蓮花船這種藝術形式在仙桃廣為流傳。仙桃采蓮船也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聞名荊楚。多次參加省民間舞蹈表演,獲得好評。綿陽糖雕,又稱糖人模型,是壹種以食用糖為原料塑造形象的民間食品工藝。壹般是給孩子享受和吃的。糖塑的制作技巧主要是吹拉。吹是米陽糖雕中最基本的技巧。除此之外,搓、拉、揉、壓、挑、切也是常用的技巧。糖雕有紅、綠、黑、黃四種。糖雕生動逼真。綿陽糖雕的題材多為常見的鳥獸、神話傳說中的人和動物,滑稽、戲謔、意味深長。